- 年份
- 2024(6201)
- 2023(8695)
- 2022(7353)
- 2021(6841)
- 2020(5731)
- 2019(13323)
- 2018(13256)
- 2017(25304)
- 2016(13389)
- 2015(14950)
- 2014(14751)
- 2013(14294)
- 2012(13065)
- 2011(11496)
- 2010(11758)
- 2009(10769)
- 2008(10384)
- 2007(9247)
- 2006(8013)
- 2005(6775)
- 学科
- 济(59656)
- 经济(59616)
- 业(41441)
- 管理(40762)
- 企(37034)
- 企业(37034)
- 方法(26283)
- 数学(22233)
- 数学方法(21718)
- 技术(17741)
- 中国(17529)
- 地方(15444)
- 业经(14916)
- 农(13350)
- 技术管理(12195)
- 理论(11876)
- 产业(11551)
- 学(9938)
- 财(9222)
- 农业(8983)
- 制(8627)
- 和(8459)
- 环境(8140)
- 划(8043)
- 贸(7974)
- 贸易(7966)
- 易(7612)
- 地方经济(7510)
- 城市(7078)
- 银(7041)
- 机构
- 学院(186635)
- 大学(182475)
- 管理(76529)
- 济(75235)
- 经济(73547)
- 理学(66743)
- 理学院(66010)
- 管理学(64637)
- 管理学院(64267)
- 研究(58193)
- 中国(42213)
- 京(38050)
- 科学(36154)
- 财(30685)
- 江(28571)
- 所(27531)
- 中心(27122)
- 州(25974)
- 业大(25973)
- 农(25101)
- 研究所(25081)
- 财经(24989)
- 范(24617)
- 师范(24375)
- 北京(23427)
- 经济学(22641)
- 经(22538)
- 院(21650)
- 技术(20979)
- 经济学院(20366)
- 基金
- 项目(130897)
- 科学(105654)
- 研究(96045)
- 基金(94394)
- 家(81604)
- 国家(80940)
- 科学基金(71873)
- 社会(62254)
- 社会科(59269)
- 社会科学(59257)
- 省(54675)
- 基金项目(50502)
- 自然(46706)
- 自然科(45785)
- 自然科学(45775)
- 自然科学基金(44957)
- 划(44652)
- 教育(44521)
- 编号(38085)
- 资助(37606)
- 创(33200)
- 创新(30000)
- 发(29758)
- 重点(29570)
- 成果(29310)
- 课题(27460)
- 部(27313)
- 国家社会(25358)
- 大学(24100)
- 发展(24042)
共检索到268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仁锋 吴丹丹 张文忠 倪欣欣 朱保羽
城市新兴产业区位识别与定量刻画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微观区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基于区位论脉络与创意场域假说提出城市创意场及其量化模型,并从建成环境视域出发,刻画与可视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微区位。以杭州为实证研究发现:①基于创意场域采用建成环境要素定量刻画与识别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微区位模型行之有效,但是受POI数据源和流动性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源制约度较高。②杭州创意场场强整体呈现由杭州主城向外逐渐递减的圈层结构,外围点缀有创意场次中心。杭州市最适宜发展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位于以文三区块为核心涵盖文三路、学院路、武林广场、杭州未来城—西溪湿地等区块;以省/市/县/区政府为核心的街区是创意场场强高值区,较适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距离核心高值区越远其创意场场强越小,具有明显的距离衰减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海红 吴丹丹 马仁锋 金邑霞 张悦
适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创意氛围刻画与营造研究成为城市经济地理与宜居城市规划契合难点。采用基于文化创意企业大数据的核密度法和构建城市建成环境场模型,分别分析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及集聚度、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的空间特征,继而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法甄别与诠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与城市建成环境场的耦合性及其空间特征。研究发现:(1)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呈现以文三路和学院路区块为核心向外围逐渐扩散的圈层结构,内核包含浙江省政府、武林广场、浙大西溪校区围合区域,沿着天目山、体育场、莫干山等路向周边扩展。(2)杭州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呈现浙江省政府所在区域为核心高值区,向外距离增加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呈现"高—低—次高—低"的卧"S"型曲线。(3)杭州市核心八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建成环境场之间存在较高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关联存在地域与行业差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与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具有空间不平稳性和空间异质性,高集聚度—高场势能位于城市建成环境场的高值核心圈层,低集聚度—低场势能位于文化创意企业分布的外围圈层,如杭州市八区的西北、正东和正南三翼边缘地带;高集聚度—低场势能和低集聚度—高场势能分布于核心圈与外围圈之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丹丹 马仁锋 张悦 金邑霞 赵一然
以杭州市2008、2016年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大数据为基础,利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和平均最近邻距离方法探究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特征与时空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杭州全域文化创意企业呈多核心聚集分布,分布密度由市中心向外围圈层式递减;杭州文化创意企业沿交通干线布局显著,呈现连片蔓延形态。(2)杭州核心九区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性;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和教育培训业具有显著的高校指向性;文化休闲旅游业与现代传媒业则集聚于城区中心休闲娱乐地带;艺术品业和文化会展业集聚于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地。(3)2008—2016年文化创意产业各类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且呈现外拓和分散态势。各行业的核密度明显升高,标准差椭圆面积由27.26 km2增大到118.56 km2。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雁 吴克烈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创意产业区本身的特征,通过对杭州四大创意产业区的实地调研,探索性地提出了杭州创意产业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创意本身的特征、创新环境、网络环境和政府支持等四个维度。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并构建了创意产业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最后给出了提升杭州创意产业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意产业区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峰 刘朝晖 韩笑 陈锦清
以杭州市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句法、空间相关性计算等空间分析方法,分别从城市设施分布特征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两个角度建构其与创意产业空间分布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模型,探索影响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城市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意产业在城市空间中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创意人群对于城市空间活力的偏好,而空间的活力来源于各项要素的异质性集聚和多样活动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
创意产业 空间分布 城市环境特征 杭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立伟 何树贵 饶宝红
创意产业对于促进杭州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创意产业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杭州LOFT49、A8艺术公社、唐尚433、开元198和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五个创意产业园区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对杭州各城区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访问。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对杭州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杭州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杭州 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园区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江 胡晓鸣
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基于调研所获取的杭州市创意产业企业基本情况,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通过对杭州市创意产业的总体及各行业空间分布强度特征、圈层特征和功能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创意产业空间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旨在寻找创意产业发展规律与当前存在问题,为国内相关城市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意产业 空间分布 杭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志平 张龙
文章利用灰色模型GM(1,1)对青岛市2012年前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预测方法和结果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从业人员 灰色模型 青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静
本文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分析基础,从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生产要素状况、机会和政府6个方面比较了上海和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探讨上海和台湾在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值得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并提出促进今后沪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钻石模型 上海 台湾 创意 产业 比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苏明明 董航宇 王佳钰 张梦真 张环宙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表征,也是城市更新发展的创新空间。作为工业遗产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工业遗产创意园区是为商户提供创意发展机会,为游客提供多元文化体验的遗产空间。针对现阶段园区发展模式与实践效果研究缺口,文章构建了“预嵌入-嵌入过程-嵌入结果”的全过程理论框架,选取杭州丝联166文创园和东信和创园两个案例,综合深度访谈、二手资料收集、网络文本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工业遗产创意园区不同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及用户体验。研究发现:(1)共识基础和氛围营造构成创意园区发展的前提条件。(2)创意园区的发展模式受文化、政策、主体等因素的影响,丝联166文创园在文化嵌入和制度嵌入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政府主导模式,东信和创园在文化嵌入和结构嵌入的组合下形成主体共创模式。(3)创意园区的不同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工业遗产展示及价值阐释,给商户营造不同的营商环境,为游客带来不同的遗产体验。论文拓展了嵌入理论的研究框架,丰富了工业遗产创意园区发展模式及实践体验的实证研究,为促进工业遗产创意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鲁芳 葛宏晨 夏浩
从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城市休闲与创意城市耦合协调机理并以杭州市为例,构建城市休闲与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3年,杭州创意城市及城市休闲子系统中,环境因素仍为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杭州创意城市与城市休闲发展水平稳定同步提升,呈螺旋式上升发展态势;受金融危机以及世界休闲博览会召开等多方因素影响,杭州创意城市与城市休闲两大系统耦合度波动较大,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及政策红利是两者耦合度由降转升的重要推手;创意城市系统与城市休闲系统耦合协调度稳定增长,重大事件、大型节庆及会展产生的效应能迅速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关键词:
城市休闲 创意城市 耦合协调 杭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鲁芳 葛宏晨 夏浩
从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城市休闲与创意城市耦合协调机理并以杭州市为例,构建城市休闲与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3年,杭州创意城市及城市休闲子系统中,环境因素仍为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杭州创意城市与城市休闲发展水平稳定同步提升,呈螺旋式上升发展态势;受金融危机以及世界休闲博览会召开等多方因素影响,杭州创意城市与城市休闲两大系统耦合度波动较大,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及政策红利是两者耦合度由降转升的重要推手;创意城市系统与城市休闲系统耦合协调度稳定增长
关键词:
城市休闲 创意城市 耦合协调 杭州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红梅 王红 岳继华
作为一种在全新生产要素决定下,以自身特有的增长规律兴起的新型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需要新的生态环境支持。本文以PEST模型为基础,以数字创意产业生态特性为依据,构建数字创意产业生态环境的"C-PEST"模型,并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案例,提出了培育和完善数字创意产业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创意 产业 生态环境 模型 石景山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武前波 郭豆豆 赵淑红
舒适性正在成为当前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新城市增长理论范式。以杭州为例,选取各类创意空间样本,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究创意空间的分布格局、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创意空间整体呈现内向集聚和外向拓展的分布格局,其集聚重心和主城区范围相一致,向外拓展呈现追逐生态环境舒适性的发展特征,形成明显的生态创新轴线;(2)根据空间类型、产业功能及区位特征不同,创意空间可划分为文化创意型、特色发展型、创业孵化型、知识密集型四大类型,各类创意空间表现出多样化的舒适性偏好分布特征,与城市发展格局密切相关;(3)基于舒适性视角的创意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以人才、科技及各类消费设施为核心的教育舒适性、社交与休闲舒适性相关因子作用显著,景观舒适性、交通舒适性次之,不同类型创意空间的舒适性因子存在一定差异。最后,从舒适性视角提出城市创意空间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勇 吴次芳 岳文泽 黄经南
以杭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以1991、1996、2000、2005年Landsat TM/ETM+为数据源,通过缓冲区分析、SLEUTH模型等方法,分析杭州市城市扩展情况和预测4种可能方案。SLEUTH模型校正结果最终的Compare和Lee-Sallee值分别为0.95和0.59,与近期城市用地数量和形态较为吻合,但在反映城市波动增长和新组团开发时存在不足。SLEUTH模型生成了现有发展趋势、交通引导、农田适度保护、紧凑城市等4种预测方案。与历史趋势相比,预测方案的面积呈线性增加,扩展热点继续向外围组团转移,扩展阶段为多核心发展。扩展强度空间分布上符合幂函数形式,距CBD12km和距城市边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