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9)
2023(6553)
2022(5510)
2021(4790)
2020(3834)
2019(8558)
2018(8018)
2017(15893)
2016(8203)
2015(8844)
2014(8705)
2013(8605)
2012(7857)
2011(7123)
2010(7066)
2009(6268)
2008(6048)
2007(5344)
2006(4690)
2005(4035)
作者
(23576)
(19746)
(19514)
(18780)
(12324)
(9387)
(8821)
(7583)
(7426)
(6773)
(6703)
(6514)
(6225)
(6170)
(5968)
(5847)
(5838)
(5627)
(5585)
(5536)
(4804)
(4695)
(4562)
(4444)
(4410)
(4283)
(4173)
(4036)
(3928)
(3904)
学科
(43559)
经济(43528)
管理(21968)
(18449)
方法(16596)
(15156)
企业(15156)
地方(13630)
数学(13415)
数学方法(13301)
中国(12868)
业经(11398)
环境(11257)
产业(10745)
(9890)
(7797)
地方经济(7054)
(6939)
城市(6836)
(6813)
技术(6794)
农业(6785)
理论(6581)
(6315)
生态(6177)
(5902)
贸易(5901)
(5614)
资源(5608)
结构(5558)
机构
学院(122332)
大学(120522)
(53106)
经济(51958)
管理(48763)
理学(42897)
理学院(42299)
管理学(41656)
管理学院(41417)
研究(41084)
中国(27315)
科学(25906)
(25391)
(20295)
(18803)
中心(18723)
(18288)
师范(18190)
(17527)
财经(17474)
研究所(17459)
经济学(17183)
业大(16781)
(15927)
(15821)
经济学院(15781)
(15540)
北京(15399)
师范大学(14935)
(14332)
基金
项目(91569)
科学(75403)
基金(69220)
研究(65506)
(60238)
国家(59868)
科学基金(53411)
社会(46629)
社会科(44645)
社会科学(44638)
基金项目(38160)
(36036)
自然(33503)
自然科(32705)
自然科学(32702)
自然科学基金(32104)
(29914)
教育(27588)
资助(25656)
编号(24168)
(21683)
国家社会(20566)
重点(20539)
(19433)
(19186)
创新(18138)
发展(17873)
(17615)
成果(17317)
人文(17157)
期刊
(56920)
经济(56920)
研究(34106)
中国(19180)
科学(17433)
管理(16458)
学报(16225)
(13589)
(12414)
大学(12374)
学学(11846)
业经(10587)
农业(9763)
问题(9542)
经济研究(8946)
技术(8772)
教育(8366)
财经(8114)
城市(8051)
资源(7917)
(7300)
(7181)
现代(6789)
科技(6696)
商业(6612)
(6524)
统计(6371)
技术经济(6198)
(6156)
金融(6156)
共检索到165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建春  袁文华  吴美玉  邱路  
从资源、市场和政策的视角出发,构建城市文化产业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分析2011—2015年全省17地市文化产业生态位时空结构的分异规律,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探索城市间文化产业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从空间格局来看,山东省17地市文化产业的生态位宽度表现出极化效应,形成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的两级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高于内陆地区,资源与政策不完全匹配;(2)从时间演化特征来看,城市资源和市场环境生态位的分异指数在不断降低,表明城市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在缩小,主要资源的竞争程度在增加;(3)从城市间文化产业相互竞争构成的网络关系来看,城市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呈现规则网络特征,市场环境竞争较为温和,呈现随机网络特征。由于不同竞争性要素构成的城市群关系网络形态差异较大,因而差异化的资源定位、多层次的市场需求挖潜、积极高效的政策干预对区域文化产业协同与网络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袁文华  李建春  秦晓楠  起晓星  
传统的产业研究多基于数量结构的分析范式,忽视产业集聚形态层面呈现的规律性。论文尝试基于高德地图POI数据,从微观到宏观尺度分析地理嵌套层级关系,构建企业(firm, F)-集群(cluster, C)-系统(system, S)多尺度结合的FCS产业生态分析框架,基于产业分类标准将城市文化产业POI点分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健身和娱乐休闲5大类,选取济南市城区为案例区,利用500 m蜂巢格网,综合POI点核密度分析、景观产业生态学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文化产业点集聚、产业集群景观与产业系统网络关联的特点。研究结论如下:①通过建立基于POI点数据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利用区位商模型建立从产业点到产业景观的研究手段,拓展文化产业空间研究的新视角;②济南市文化产业具有连片集中与分散聚集的特点,景观镶嵌体空间形态特征存在区域异质性,不同产业类型彼此交织构成生态网络,系统层面存在耦合关联,其中娱乐休闲业表现出群体数量优势,而广播影视业却扮演着关键物种的角色。相应的发现可为不同层面的产业调控与政策优化提供依据,深化了产业区位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拓展了地理微观大数据的应用实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旭  余方正  徐良佳  
论文通过对230家"新三板"文化产业挂牌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关联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文化产业视角下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比较文化产业城市网络与其他类型城市网络的差异性,并探索影响文化产业城市网络空间格局的经济社会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文化产业挂牌企业地理分布呈现出地域分散但数量集中的特点,城市网络空间分布高度不均衡,并未表现出常见的"菱形结构";②网络核心节点以东中部发达城市以及少数具有特殊资源的城市为主,多数城市的对外输出能力有限;③城市网络扩散以核心节点城市间的等级扩散为主,邻近城市间的扩散效应不明显,同时本地网络(即城市内部网络)对文化企业组织结构的贡献度低于跨地域网络;④不同类型文化产业在网络结构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反映其市场需求和发展条件的不同;⑤地方政府作用和城市产业结构是影响中国文化产业企业布局和网络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则较为不明显,反映出中国文化产业的独特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艳  陈广  顾江  
本地社会网络具有地域根植性和空间经济性特征,本文从城市的人口流动、交通通讯设施建设和信息流量角度,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本地社会网络对江苏城市文化产业的空间增长效应,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城市文化产业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文化产业增长受到其他地区具有相似空间特征的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二是苏南城市文化产业总体表现为高-高(H-H)扩散态势,苏北地区城市更多体现为H-L扩散态势和L-L扩散态势,苏中城市显著性要弱,从整体趋势来看,说明苏中苏北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受到苏南的挤出效应明显,区域间的产业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艳  陈广  顾江  
本地社会网络具有地域根植性和空间经济性特征,本文从城市的人口流动、交通通讯设施建设和信息流量角度,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本地社会网络对江苏城市文化产业的空间增长效应,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城市文化产业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文化产业增长受到其他地区具有相似空间特征的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二是苏南城市文化产业总体表现为高-高(H-H)扩散态势,苏北地区城市更多体现为H-L扩散态势和L-L扩散态势,苏中城市显著性要弱,从整体趋势来看,说明苏中苏北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受到苏南的挤出效应明显,区域间的产业发展差距在扩大。三是互联网、手机的普及以及居民交通通讯的支出均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正的空间溢出,人口的净流入产生负的空间溢出,说明人口的净流入对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虹吸效应"。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强东  
正在兴起的网络文化产业和网络消费具有产消活动无时空限制、个性化和共享性突出、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增、市场化程度极高、产消群体规模庞大等显著特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促进网络消费,应以内容产业为核心,建立强大的网络文化生产平台,开发网络文化生产与管理技术,培养网络文化生产与管理人才,加大对网络文化产业的投入,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构建网络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引导网络文化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金丹  黄晓  
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省际文化产业发展间关联关系,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并研究其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样本考察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为"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格局。2省际空间关联关系逐渐密切,整体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省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网络控制力。3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传导路径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特征。其中,东南沿海地区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中西部地区是动能传递的"主要桥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金丹  黄晓  
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省际文化产业发展间关联关系,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并研究其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样本考察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为"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格局。2省际空间关联关系逐渐密切,整体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省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网络控制力。3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传导路径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特征。其中,东南沿海地区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中西部地区是动能传递的"主要桥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张蔓菁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地区都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和文明底蕴。特色文化资源的这些异质特征,决定了有可能吸引大批企业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文化投资,从而形成更大的文化产业集群。在全球竞争格局下,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旅游业及金融业等融合,是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这就必然要求超越产业自身,关注整个文化产业集群的协同演进。生态位理论不仅可揭示生物界现象,而且能运用于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在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下,要处理好国家文化产业总体布局与文化特质的区域个性及市场资源配置的关系,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区域性现代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为核心、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相匹配的发展格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明  吕福玉  
网络经济是以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规律为主导的新经济业态,其边际效用则呈现出增减并存的二元趋势。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化的经营与管理,需要进行内容的深度整合,力争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的双重突破,并实现价值发现、价值匹配和价值管理"三步走",构建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和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古月  赵丽元  
以武汉为例,从横向和纵向两层面构建文化产业评估体系和空间集聚测度模型,对城市文化产业做出科学具体的发展评估,找出其发展短板。一方面在文化产业运作机制基础上推衍出文化产业评价的三大模块,通过SPSS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采用Moran's指数和克里格插值法对产业主体空间进行集聚分析和预测。创新点在于建立了数据缺乏情况下的文化产业评价体系,同时采用交叉学科的方式使用经济地理模型对文化产业用地做出评估预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梅国平  刘珊  封福育  
产业关联是产业融合和产业选择的基础,本文运用阿里数据平台提供的文化产业网络交易大数据构建文化产业的复杂网络,研究了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通过最可能最大流算法给出图谱式文化产业复杂网络形象直观地反映产业关联,同时测度文化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间的前向供给关联系数和后向需求关联系数,并对其进行了关联效应分解: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迥异,文化产业对商务服务等11大行业有正向推动效应,而对农业等13大行业有负向挤出效应;最后,动态模拟显示:文化产业投入变化1%的情况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关系的变化规律和对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即文化产业每增加投入1个单位能带动其他产业增加的8.13个单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昕  黄微  金鑫  
关键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周昕  张钊铭  
使用生态学与信息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以网络平台构建要素及模型分析为基础,构建网络平台构建要素的信息功能生态位模型。结合突变级数分析,提出网络平台构建要素的信息功能生态位的测度方法及评价模型,并采用纯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采集构建要素的专家评估数据。最后以吉林大学综合网络平台为应用算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长玉  李秋迪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价值链、产品链、知识链、企业链、技术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的多视角产业链模型。指出:这些链条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不同需求驱动不同链条(产品链、知识链、供需链、技术链)的产生,这些链条的核心是价值链,而最终表现为企业链,企业又基于地理或空间关系形成空间链。基于多视角的产业链模型,从供需、价值、产品和技术的角度对网络文化产业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包含行业链、价值链、产品链和供需链(企业链)和技术链(知识链)的多视角网络文化产业链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