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0)
2023(9563)
2022(8155)
2021(7489)
2020(6434)
2019(15046)
2018(14656)
2017(28978)
2016(15901)
2015(18174)
2014(18460)
2013(18412)
2012(17350)
2011(15744)
2010(15995)
2009(15081)
2008(15429)
2007(14282)
2006(12497)
2005(11116)
作者
(47599)
(40343)
(39917)
(38037)
(25287)
(19317)
(18299)
(15663)
(14998)
(14160)
(13608)
(13330)
(12572)
(12538)
(12509)
(12435)
(12367)
(11632)
(11581)
(11330)
(10048)
(10010)
(9967)
(9266)
(9168)
(9091)
(9048)
(8776)
(8200)
(8192)
学科
(74488)
经济(74431)
(49070)
(46330)
管理(38473)
方法(31306)
农业(30544)
(28987)
企业(28987)
数学(27293)
数学方法(27037)
中国(20945)
业经(19615)
地方(17263)
(15724)
(13867)
(13170)
(11924)
贸易(11922)
(11822)
(11550)
理论(10665)
农业经济(10356)
(10008)
银行(9983)
(9855)
(9828)
环境(9809)
(9706)
(9586)
机构
学院(238997)
大学(234619)
(99263)
经济(96975)
管理(90248)
研究(80275)
理学(78158)
理学院(77199)
管理学(75795)
管理学院(75349)
中国(61494)
(60147)
科学(50532)
(49541)
农业(46444)
(42494)
业大(42125)
(41488)
中心(38518)
研究所(37620)
(36826)
财经(33935)
(32495)
师范(32208)
(30759)
北京(30603)
经济学(30004)
(29232)
农业大学(28764)
(27349)
基金
项目(157015)
科学(123103)
研究(115386)
基金(112623)
(97660)
国家(96725)
科学基金(82561)
社会(73709)
社会科(69380)
社会科学(69354)
(63321)
基金项目(60824)
自然(52155)
(52088)
教育(51894)
自然科(50906)
自然科学(50891)
自然科学基金(49948)
编号(48755)
资助(44909)
成果(39051)
(35470)
重点(34975)
(34748)
(33899)
课题(32773)
(31988)
国家社会(30103)
创新(29776)
科研(29644)
期刊
(115006)
经济(115006)
研究(67194)
(63044)
中国(46317)
农业(42484)
学报(38387)
科学(35668)
(31911)
大学(29499)
学学(28188)
管理(26845)
业经(24714)
(23233)
金融(23233)
教育(22770)
(20545)
技术(19866)
问题(18629)
财经(16592)
经济研究(15589)
(14254)
农村(14225)
(14225)
(14069)
农业经济(13972)
世界(12572)
技术经济(12347)
经济问题(12136)
资源(12084)
共检索到350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莹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人把对城市文化与农民工心理资本的认识停留在各自的职能领域,并不能真正树立人本主义的思想,更不会认识到农民工心理资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修正作用,导致了城市文化与农民工的实际脱节,不能达到城市建设预期的效果。本文基于对城市文化、农民工心理资本、契合界定及分析,引入城市文化与农民工心理资本的契合影响因素,探讨城市文化与农民工心理资本的契合关系,构建城市文化与农民工心理资本契合过程模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林  
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当前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生力军,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向纵深发展需要大量农民工切实融入城镇成为新市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过程是农民工与政府间的相互博弈,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既受政府相关政策束缚,又受其自身经济能力、职业技能及社会关系网络等限制。鉴于此,基于一般均衡理论,探讨职业资本积累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作用机理发现,职业资本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为当前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和农民工培训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辉武  
文化资本包括以行为方式、语言风格、品位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为形式的文化能力型文化资本和以文凭、职业证书等为形式的制度化文化资本。农民工文化资本的缺乏直接制约了其融入城市主体社会,同时,文化资本的缺乏影响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并导致市民对农民工的文化排斥,进一步阻碍其城市融入。因此,政府和农民工自身都应做出某种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文化资本,实现其城市融入,完成市民化过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细雄  淦未宇  
农民工治理是社会与经济转型期我国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难题。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及其治理机制展开探讨。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心理契约视角揭示了组织支持契合、心理授权与雇员组织承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基于此构建了一个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案例研究发现:(1)不同于知识型员工组织支持与组织承诺的同步演进,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呈现鲜明的"组织支持在先、组织承诺在后"非对称特性;(2)组织支持契合对雇员组织支持感和企业组织支持效率都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组织支持诉求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即家庭网络支持、社会认同支持、组织公平支持和都市融合支持;(3)组织支持契合通过调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玉军  
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多功能性农业既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符合我国农民工自身实际的状况,理应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个理性选择;这也有利于两种优势结合,达到成功创业的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宏如  刘艳  彭伟  
基于多学科的方法,目的在于探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资本影响创业精神的作用机理,通过对长三角213名新生代农民工的纵向数据分析构建了结构模型。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应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精神提升的帮扶系统,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精神的心理资本内在动力机制和创业环境的外在动力机制,这也为供给侧改革视阈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的要素"供给等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卫枚  
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相对于经济方面的适应,其文化适应更具本质意义和决定作用。因此,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农民工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应给以格外关注,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农民工尽快适应城市文化,以使农民工尽快完成其城市化的过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耿风  
农民工是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特殊群体,构成农民工主要要素有:农村户籍、具有土地承包权、从事非土地生产劳动、生活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1]。"农民工"这种特殊群体主要就是游离农村和城市之间,甚至成为农村和城市的"边缘群体",因此可知农民工很好的融入城市中还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针对农民工在城市融合中面临的困难进行研究,提出农民工难与城市融合的根本要素就是缺失文化资本。因此,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为累计文化资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崇芳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从资源经济学角度看,人力资源的质量,即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受到政府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在论述构建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城市融入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基础上,以陕西籍农民工为例,从人力资本角度,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人力资本中的健康状况、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对城市融入各维度均有显著影响;工作年限对城市融入的社会融入维度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质量,以便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加快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古鹏  姜学民  任龙  
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重心,同时作为全国标志性品牌城市和奥帆赛举办地,青岛无疑是最为吸引农民工的城市之一。为了对青岛市农民工收入情况及影响因素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2006年7月28日至8月25日,笔者对工作在青岛市的农民工进行了1‰抽样调查。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约有民工80万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新岭  赵永乐  林竹  宋成一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从农民工自身角度研究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两个重要理论,本文首先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对农民工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对农民工就业进行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耦合分析,其中讨论了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交互关系以及他们在农民工就业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基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耦合的农民工就业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程  
关于移民融合问题的既有研究普遍存在"主体缺失"的局限。基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发现,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之间的理性转换是他们在城市融合过程中的重要行动策略。他们通过教育投资、交往投资、印象管理等方式实现了三种资本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一转换过程推动了新生代农民工各种资本的数量增加与结构优化,丰富了他们城市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推动了他们的城市融合进程。不过,资本转换的策略行动对新生代农民工(移民)融合的回报效应并非一成不变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制度安排、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初始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传江,周玲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其边缘性地位使他们在生活的城市找不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冲突和矛盾日益凸现 ,他们与城市社会的融合显得十分必要。农民工的边缘性地位与其社会资本的占有和使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只有改善农民工社会资本匮乏和质量低下的状况 ,构建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形成机制 ,才能促使农民工更快完成城市化和市民化的过程 ,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社会生活之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典  马红梅  
以西南三省的调查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是影响市民化意愿的三个潜变量,且影响程度依次降低。人力资本中的学历,社会资本中的新型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中的幸福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司文涛  戚伟  孟霖  
农民工日益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关注新时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有证据表明,心理资本能够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程,但现有研究尚未充分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响机理。本文将心理资本分为乐观、自信、希望、韧性4个维度,将城市融入细分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3个维度,分维度研究心理资本与城市融入的关系,同时辨析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能力即地方适应性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探究心理资本对城市融入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1)乐观、自信、希望和韧性对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信和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不显著;(2)地方适应性的中介效应表现为:首先,在乐观、自信、韧性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希望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其次,在乐观、韧性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最后,在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地方适应性在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的中介效应,为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拓宽了视野,亦可为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促进城市健康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