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37)
- 2023(21224)
- 2022(18020)
- 2021(16630)
- 2020(14063)
- 2019(32603)
- 2018(32820)
- 2017(62550)
- 2016(34267)
- 2015(38737)
- 2014(39025)
- 2013(38445)
- 2012(35430)
- 2011(32132)
- 2010(32474)
- 2009(30180)
- 2008(30224)
- 2007(26798)
- 2006(23835)
- 2005(21517)
- 学科
- 济(137746)
- 经济(137571)
- 管理(101899)
- 业(95014)
- 企(78028)
- 企业(78028)
- 方法(61480)
- 数学(53426)
- 数学方法(52689)
- 中国(39888)
- 财(38488)
- 农(37834)
- 业经(33208)
- 制(31931)
- 学(29682)
- 地方(27513)
- 贸(25349)
- 贸易(25335)
- 农业(24653)
- 易(24609)
- 银(24206)
- 银行(24142)
- 务(23206)
- 财务(23116)
- 财务管理(23056)
- 行(23034)
- 理论(22702)
- 环境(22433)
- 融(22406)
- 金融(22399)
- 机构
- 大学(493365)
- 学院(490015)
- 济(195168)
- 经济(190604)
- 管理(189853)
- 研究(165512)
- 理学(162946)
- 理学院(161074)
- 管理学(158089)
- 管理学院(157178)
- 中国(125875)
- 京(106547)
- 科学(103072)
- 财(95048)
- 所(84013)
- 农(80669)
- 研究所(75948)
- 中心(75764)
- 财经(74231)
- 江(74222)
- 业大(73225)
- 北京(67884)
- 经(67142)
- 范(65293)
- 师范(64653)
- 农业(62994)
- 院(60474)
- 州(59916)
- 经济学(58832)
- 财经大学(54914)
- 基金
- 项目(326951)
- 科学(255586)
- 研究(238214)
- 基金(235366)
- 家(205482)
- 国家(203814)
- 科学基金(174125)
- 社会(148746)
- 社会科(140839)
- 社会科学(140802)
- 省(127830)
- 基金项目(124335)
- 自然(113279)
- 自然科(110560)
- 自然科学(110530)
- 教育(109770)
- 自然科学基金(108496)
- 划(107696)
- 编号(98107)
- 资助(97188)
- 成果(80839)
- 重点(73399)
- 部(71551)
- 发(69223)
- 课题(67633)
- 创(67065)
- 创新(62653)
- 科研(62583)
- 教育部(61074)
- 国家社会(60869)
- 期刊
- 济(216663)
- 经济(216663)
- 研究(146391)
- 中国(98111)
- 学报(79106)
- 财(74269)
- 农(72361)
- 科学(70785)
- 管理(69915)
- 大学(59831)
- 教育(56119)
- 学学(55722)
- 农业(48760)
- 融(45410)
- 金融(45410)
- 技术(43209)
- 财经(36347)
- 业经(35511)
- 经济研究(34026)
- 经(31099)
- 问题(29674)
- 图书(29264)
- 业(25493)
- 理论(23921)
- 技术经济(23523)
- 统计(23211)
- 版(23205)
- 科技(22446)
- 贸(22175)
- 实践(21775)
共检索到736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进进 顾爽
针对城市数字变革对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作用,结合数字生态系统与动态能力理论,采用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分析2018—2021年我国32个城市的数据,结果显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依赖于技术、制度、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综合互动,高绩效政务服务依赖于地区特定的策略选择,东部地区应强化技术创新和政策试验,中西部地区则需加强制度建设和资源整合。强调理念驱动制度与技术的双轮运转对于政务服务现代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激活西部地区数智潜力的政策建议,为城市数字变革及政务服务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思齐 吴群
政府垄断供地制度确立后,我国许多城市的住宅用地供给量出现了显著下降,而住宅用地供给量的下降会导致住房供给弹性的降低。本文通过构建和估计新建住房供给的结构式模型测度了我国20个主要城市供地制度变革前后的住房供给弹性。研究结果表明,20个城市的平均住房供给弹性由2001-2005年间的3.25下降到2006-2011年间的0.51。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现行住宅用地供给制度、增加住房供给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供地制度变革 住宅用地供给 住房供给弹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芳 张立杰 赵军
本文基于200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时空维度考察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在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的多因素联动效应,探寻了在渐进式改革中农业绿色发展的多元路径。研究发现:实现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多因素协同发挥作用,单个因素无法单独发挥作用来实现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高政府支持在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政府支持缺乏和市场化落后是造成部分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核心因素;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存在多元路径和复杂机制,四类组态路径可实现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包括政府-市场-社会多元驱动型、政府主导型、政府-市场双元驱动型和多元协同的城镇化驱动型;农业绿色发展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且各省份在实现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中并不遵循一致的组态路径;城镇化为农业绿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下农业经营规模需要因地制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开明 钱旭倩 李泗娥
本文探究城市蔓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选择合理有效的城市发展模式,以降低城市蔓延的环境负外部性。本文根据2005—2014年全国110个重点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计量模型的差分广义矩估计解析城市蔓延影响环境污染的实际效应。研究表明:城市蔓延显著加重了城市的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中西部城市和大城市的蔓延式发展对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影响较为突出,东部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蔓延式发展对生活污染的影响则更为明显。该研究对于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强化城市环境治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骏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服务业直接投资放缓。面对这一现实,各国服务业对国际资金的争夺愈发激烈。服务业集聚具有静态成本优势和动态累积优势,这些优势强化了服务业FDI区位选择要素,使得在服务业集聚区内,服务的需求、供给和市场基础更加完善,因此,服务业集聚能加快服务业FDI的引入。为验证服务业集聚对引入服务业FDI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部12城市2000~2010年服务业集聚对服务业FDI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服务业集聚对引入服务业FDI存在着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为明显,即服务业集聚度增加1个百分点,将使得服务业FDI提高1.04个百分点。现阶段,我国东部地区服务业集聚态势...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服务业FDI 促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何骏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服务业直接投资放缓,各国服务业对国际资金的争夺愈发激烈。服务业集聚具有静态成本优势和动态累积优势,这些优势强化了服务业FDI区位选择要素,使得在服务业集聚区内,服务的需求、供给和市场基础更加完善,因此更能加快服务业FDI的引入。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部12城市2000—2010年服务业集聚对服务业FDI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服务业集聚对引入服务业FDI存在着正向影响且程度较为明显,即服务业集聚度增加1个百分点,将使得服务业FDI提高1.04个百分点。为吸引更多服务业FDI,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将引资战略与集聚战略相结合,促进服务业FDI与服务业集聚的互动式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服务业FDI 互动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红昌 刘悦 王新宇 陈佩虹 于克美
高速铁路建设时机影响运输资源配置效率与机会成本,也会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从建设时机影响机制入手,建立了由城市经济属性、城市社会属性与城市区位属性等的综合触发时机分析框架。以高速铁路有无作为因变量,运用触发机制模型分析高速铁路建设时机。实证结果显示,城市经济属性是高速铁路项目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可支配收入水平每提升1%,高速铁路建设触发概率会提高0.9%以上;城市的市场潜力或第三产业区位熵每提升1%,高速铁路建设触发概率会提高0.8%左右。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万元时,东中西部均可有效触发高速铁路建设。社会属性与区位属性并不能单因素引致高速铁路的触发机制。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建设时机 触发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众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政策的转变,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聚焦人口流动的消费市场,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1-2021年我国32个大中城市数据(人口净流入城市),探讨人口流动对消费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入对大中城市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大中城市,人口流入促进了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在西部地区人口流入对消费市场规模的影响不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工资水平在人口流动影响城市消费市场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人口流入提高了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了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从而对消费市场规模扩大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挖掘流动人口消费潜力、完善流动人口就业市场、提高流动人口收入,是扩大消费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人口流动 流动人口收入 消费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先明 王宇
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实现金融服务的“精准滴灌”与“低成本覆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抓手。首先,基于“发展与共享”理念测度地级市共同富裕水平;然后,以我国25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结果表明:总体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细分子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拓展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以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产业结构、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这种非线性关系均显著。研究结果不仅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还揭示了“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消弭数字鸿沟”“关注数字普惠金融门槛效应,充分释放数字红利”是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作用的关键要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细嘉
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旅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城市旅游绩效,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该城市的人均旅游总收入和人均旅游接待总人次越多,该结论在运用工具变量和选用“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仍然稳健。异质性检验显示:在金融发展较落后地区和市场化进程较缓慢地区,数字经济对城市旅游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据此,本文提出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赋能旅游经济、政府主导制定差异化产业政策、加强数字与旅游政策协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绩效 宽带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强 高楠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34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城市蔓延影响环境污染的内在机理及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负,对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正面影响,表明城市空间快速且低密度的扩张即城市蔓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减轻了城市环境污染。研究还表明,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意味着中国当前还处于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的左侧,尚未达到碳排放峰值,同时,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因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飞宇 赵爱清
近年来,"雾霾"等污染现象的频繁出现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本文选取了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级别城市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全面回归分析了FDI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在城市间都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60%以上的城市处于"高—高"型和"低—低"型的空间集群中。在此基础上,空间自相关模型表明FDI的引入对于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具有"污染光环"和"污染天堂"的双重效应。不同地区的FDI对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在种类和方向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我国在引进外资上需及时加强对某些新污染源的关注,同时注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童纪新 冯丹
本文通过在知识生产函数中引入外贸依存度、专利保护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三个制度分解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建立了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我国东部五省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人员投入和市场化程度对技术创新产出影响较大,而专利保护程度对技术创新产出贡献较小。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面板数据 制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本文探讨了政府治理能力影响城市消费的作用机制。文章使用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全面FGLS和FE-SCC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治理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效应,并考察了政府治理能力拆分出的三个维度营商环境治理能力、制度供给能力、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政府治理能力对城市消费有显著提振作用,政府治理能力拆分维度中城市营商环境治理能力、公共产品和服务水平能力对城市消费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制度供给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文宇
对我国26个省会城市规模与宜居程度关系的分析表明,随着城市人口、面积和经济总量的增长,其气候适宜度及绿化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消费潜力、劳动力需求、城市集中度及城市污染呈上升趋势。可见,我国中心城市的规模扩张是以宜居程度下降为代价的,同时也产生了拥挤效应。应采取更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走宜居型城市发展道路,使中国城市在适宜的人口与面积规模下实现集约化的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加剧了国内房价分化吗?——基于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
城市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对城市蔓延的不同影响——基于我国6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城市化水平、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我国2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房价、城市规模与工资性收入差距——基于中国32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房价上涨是否推动了城市蔓延——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创新驱动能否促进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基于我国47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与城市蔓延: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住房价格、流动性约束与居民消费率——基于我国34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
城市规模、集聚经济与资本的空间极化——基于我国县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区域集聚测度及其适宜性研究——基于我国22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