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4)
- 2023(7118)
- 2022(5869)
- 2021(5536)
- 2020(4388)
- 2019(10583)
- 2018(10742)
- 2017(18033)
- 2016(11006)
- 2015(12252)
- 2014(12388)
- 2013(11408)
- 2012(10636)
- 2011(9948)
- 2010(10297)
- 2009(9170)
- 2008(9135)
- 2007(8131)
- 2006(7758)
- 2005(7206)
- 学科
- 济(36017)
- 经济(35959)
- 管理(20708)
- 中国(20505)
- 教育(19780)
- 业(15936)
- 企(13184)
- 企业(13184)
- 学(11095)
- 方法(11085)
- 理论(10760)
- 制(9947)
- 地方(9615)
- 数学(9103)
- 数学方法(8878)
- 农(8513)
- 教学(8079)
- 业经(7952)
- 发(7865)
- 财(7796)
- 体(7371)
- 城市(6435)
- 发展(6242)
- 体制(6126)
- 展(6119)
- 融(6098)
- 金融(6098)
- 银(5994)
- 银行(5968)
- 行(5819)
- 机构
- 大学(148082)
- 学院(141940)
- 研究(63744)
- 济(50565)
- 经济(48951)
- 管理(42958)
- 中国(40986)
- 科学(38970)
- 京(36032)
- 理学(35713)
- 理学院(35061)
- 管理学(34111)
- 管理学院(33813)
- 所(33498)
- 教育(31416)
- 范(30630)
- 师范(30347)
- 研究所(30334)
- 中心(26016)
- 农(25456)
- 师范大学(25395)
- 财(24423)
- 北京(24252)
- 江(24239)
- 院(23679)
- 业大(20459)
- 农业(19994)
- 技术(19963)
- 州(18754)
- 研究院(18144)
- 基金
- 项目(90108)
- 科学(71505)
- 研究(69568)
- 基金(61183)
- 家(55057)
- 国家(54461)
- 科学基金(44646)
- 社会(40668)
- 教育(39938)
- 社会科(38114)
- 社会科学(38100)
- 省(35907)
- 划(33833)
- 基金项目(31241)
- 编号(29522)
- 自然(28604)
- 自然科(27914)
- 自然科学(27903)
- 自然科学基金(27372)
- 成果(27308)
- 课题(25454)
- 资助(24822)
- 重点(22798)
- 发(21381)
- 部(21051)
- 年(20630)
- 规划(18821)
- 创(18563)
- 教育部(18090)
- 性(17903)
共检索到242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福昌
自1987年秋,经国家教委批准,在15个城市开展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以来,至今已发展到47个城市;经各省、市、自治区批准,有55个城市进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六年多来,我们先后在湖北省沙市、江苏省无锡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辽宁省沈阳市、山东省威海市、江苏省常州市、四川省自贡市、广东省江门市,召开过中等城市教育办学方向研讨会、中等城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论证会、100个城市主管教育市长经验交流会、全国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迪人
发端于80年代中期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一项伟大的变革,几年来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面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新形势,一些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去思考、去采取对策,以推动改革的深化,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经济和教育部门“双向转轨”的主体意识必须加强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是要落实“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方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立国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特征的概括,而非改革内容的描述;是指改革方式的综合性、系统性,而非改革内容的面面俱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由规模扩张、数量供给为主步入以提高质量和发展水平为主的新阶段,是由"以量谋大"战略到"以质图强"战略的转变。从改革任务看,高等教育改革已经从增量改革进入到存量改革阶段。解决长期束缚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能只做加法,用增加资源、增加编制和扩大规模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和问题。改革还要做减法,调整利益格局,转变资源分配方式。要在增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舜臣
自恢复审计制度以来 人们都习惯于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把审计划分为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三种,而财经法纪审计包含于财政财务审计,是财政财务审计的一种特殊类型,实质上按上述分类审计只有财政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两者尽管都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但两者在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计标准、审计结果等方面各有不同,加快改革开放,提高经济效益既离不开财政财务审计,也离开经济效益审计,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合并开展综合审计,是今后审计工作的有益尝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继续推进和加快城市教育综合改革,以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为中心议题的第五次全国性会议于1992年12月13—17日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国家教委专职委员郭福昌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代表们学习、讨论王明达、郭福昌等领导同志的讲话,回顾几年来城市教育综合改革所走过的发展历程,交流各地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一致认为,党的十四大后,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卓元
我国经济理论界最早提出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和重视中心城市的改革,可以追溯到1979年。整个80年代,关于中心城市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都是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理论界在这方面所作出的许多艰苦而又富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不少最新的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其中,相当一部分已为党和政府所采纳,协助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发挥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作用的重要决策。从1981年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各类经济中心,组织合理的经济网络”开始,到1987年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几乎每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现代教育具有全局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先导性和发展性等特点,迫切需要开展全面深入的综合改革,把握教育改革的主动性,掌握规律性,发挥创造性,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实现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治理,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教育改革,集中破解教育难题,走出"深水区",探索教育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
综合改革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必须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念,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充分发挥法治对教育综合改革的引领、规范、推进和保障作用,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以法治思维引领教育综合改革。准确把握法治的内涵和精髓,牢固树立依法改革、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法治思维。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作为法治思维的核心理念,把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作为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卢彩晨
一些地区和学校对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和本质缺乏正确认识。"综合"是教育综合改革区别于以往教育改革的本质特征。教育综合改革还具有革新性、系统性、全面性等一般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一、改革的艰巨性与改革者的勇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其艰巨性至少体现在两点:其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本身便非同寻常的繁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是教育的特定类型(如农村教育)、特定层次(如义务教育)、特定范畴(如德育)、特定要素(如课程)的单独改革,而是所有领域、所有层次、所有范畴、所有要素的相互关联、相互照应、相互协同的改革。因此,判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否成功的依据,也就并非教育的某个类型、某个层次、某个范畴、或某个要素有无发生积极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景莉 卢丽君 韩晓萌
教育综合改革,沪上先行先试,交上出色答卷。日前,中国教育报刊社联合采访团走进上海,惊喜多多。解码上海教育综合改革,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在推进每项改革任务前,都要进行大量论证,防止拍脑袋,避免想当然,坚定按照"蹄疾步稳"原则扎实推进。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把可复制、可推广作为基本要求,上海成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的探路者、示范者和引领者。无论是"十二宫格"布局,还是大学与中学无缝衔接,无论是育人制度体系、"管办评"制度体系,还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振京 张林山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当前宏观政策目标中保增长、调结构与促改革的平衡难度加大,推进改革面临化解系统风险与冲破既得利益集团阻碍的挑战。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工作要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根本,以保障民生为目的,加快推进户籍制度、财税制度、民营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工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首先必须是"改革",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综合"发展"代替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在"综合",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全面"改革代替"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只是"教育领域"的独家事务,必须得到"社会领域"的合力支持。
关键词: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诗白
城市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最艰巨的组成部分。而以城市为中心,组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经济区,打破条块分割,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对城市尤其是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极为重视。1981年11月,国务院在五届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各类经济中心,组织合理的经济网格”。1982年11月,国务院《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经济区”。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立国
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在新形势下,对上海天津等城市提出的具有探索性的任务,通过试验应该产生先行先试的先发效应,制度创新的示范引领效应和聚集扩散的外部转移效应。除了基本目标,还应处理好先发优势与服务全局的关系,重点突破与综合配套的关系以及坚持特色与示范引领的关系。要做好改革的风险评估、价值判断,建立改革效果的评估体系。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 目标设定 三个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