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0)
2023(8236)
2022(7033)
2021(6411)
2020(5277)
2019(12433)
2018(11999)
2017(22942)
2016(12526)
2015(13952)
2014(13455)
2013(13606)
2012(13091)
2011(11820)
2010(11736)
2009(10552)
2008(10404)
2007(8943)
2006(8123)
2005(7181)
作者
(36384)
(30549)
(30286)
(29027)
(19757)
(14830)
(13703)
(11897)
(11624)
(10969)
(10523)
(10522)
(9966)
(9618)
(9492)
(9490)
(8983)
(8876)
(8832)
(8762)
(7464)
(7404)
(7251)
(7187)
(6705)
(6696)
(6661)
(6511)
(6169)
(6072)
学科
(58093)
经济(58030)
管理(30933)
(28408)
方法(23328)
数学(21089)
数学方法(20875)
(20165)
企业(20165)
地方(19047)
(17198)
中国(16835)
(14319)
贸易(14314)
(13884)
(12703)
农业(11813)
(11628)
业经(11568)
(11343)
环境(10046)
(8846)
地方经济(8582)
(8076)
出口(8070)
出口贸易(8069)
城市(7891)
技术(7430)
(7138)
金融(7135)
机构
大学(178338)
学院(176314)
(75443)
经济(73783)
管理(65993)
研究(64327)
理学(57123)
理学院(56312)
管理学(55298)
管理学院(54967)
中国(46404)
科学(40359)
(38497)
(33201)
(32768)
(31902)
中心(29813)
研究所(29330)
(28592)
业大(27945)
财经(26674)
(26090)
师范(25880)
农业(25623)
经济学(24527)
(24341)
(23652)
北京(23371)
经济学院(22433)
(22214)
基金
项目(126341)
科学(100213)
基金(93000)
研究(90350)
(81464)
国家(80815)
科学基金(69469)
社会(59797)
社会科(56756)
社会科学(56737)
基金项目(50670)
(50644)
自然(44864)
自然科(43831)
自然科学(43817)
自然科学基金(42988)
(42061)
教育(40202)
资助(36854)
编号(34615)
重点(28624)
(28416)
(27907)
成果(26761)
(25919)
国家社会(25169)
课题(24609)
创新(24419)
科研(23928)
教育部(23814)
期刊
(82128)
经济(82128)
研究(54484)
中国(35516)
(29197)
学报(28631)
科学(27474)
(24218)
大学(21516)
管理(21399)
学学(20186)
农业(19906)
教育(15966)
(15072)
金融(15072)
技术(13902)
问题(13494)
业经(13036)
财经(12737)
经济研究(12712)
资源(11804)
(11076)
(11074)
(10365)
(10016)
城市(8802)
(8747)
现代(8371)
技术经济(8294)
国际(8136)
共检索到265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军涛  刘建国  
选取土地、资本、劳动、技术和信息等5种投入量作为输入指标,选取城市经济总量(GDP)、城市投入收益(地方财政收入)2项输出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对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发现,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存在差异,从技术效率看,东北三省的城市技术效率较低,其中较低和无技术效率的城市达到了27个,占城市总数的79.4%;从纯技术效率看,纯技术效率高和纯技术效率中等的城市达到29个占城市数的85.3%。从规模效率方面看,最有规模和短期易改善的城市只有5个,占城市总数的14.7%。规模报酬递增的城市有13个;规模报酬递减的城市为15个,因此,城市效率有待提高。研究发现,城市效率不仅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且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作用;表明了一个城市其城市效率在提高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周边其他城市的效率提高。文章讨论了主要结果赋予的政策含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明斗  莫冬燕  
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的高度耦合协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的测算得知,并没有城市处于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同步型的发展阶段,而是全部位于滞后型或超前型的状态,且滞后型成为主流趋势,城市数量也呈现递增的态势;②东北三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程度总体较高,以中高度耦合为主;在区域内部,辽宁省内中高度耦合的城市比例明显高于吉林和黑龙江;③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协调度分析得知,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令国  陈烜  
基于2012—2020年广东省(除深圳外) 2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乡村振兴和金融发展两个系统各指标的权重,构建金融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深入程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分析乡村振兴和金融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及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时序上,2012—2020年广东省各城市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均为高耦合,其协调度稍有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大都处于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阶段;空间上,以处于良好协调的粤港澳大湾区为辐射圈逐步向外辐射,仅有佛山市跨入了高度协调阶段;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能提升其周边城市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因此,未来应重视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注重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之间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加强各政策工具的协调性,推动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詹  
城市物流效率以及城市间的效率溢出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以河南省的18个地级市为例,对城市物流效率的空间结构和效率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物流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特点,表现为高效率和中等效率的城市临界的连片出现,在空间上形成效率的中心一外围结构;在各影响因素中,固定资产、设施设备和基础设施投入可以促进物流效率的正向溢出,而人员投入则会产生物流效率的负向溢出,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是促进物流效率正溢出的主要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詹  
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决策单元,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CCR、BCC模型和超效率模型,研究中部省份城市物流活动的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因纯技术效率低下导致中部省份城市物流活动整体效率不高,大部分城市处于短期易改进状态,规模效率好于纯技术效率。指出改进规模、加强组织和协调是中部城市改善物流活动效率的关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会玲  
本文比较分析了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流通效率,以及广东省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广东省内流通业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并且市场效率、企业效率、资本效率与人力效率都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地区经济发展、市场化、对外开放以及城镇化也对广东省地级市的流通效率存在显著积极影响,从而对广东省的流通产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推动省内流通市场化,减少不平衡;第二,优化流通业的产业结构,以提高盈利能力;第三,积极推进政策落实,以改善流通业资本效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颖颖  郭琪  贺灿飞  
FDI(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话题,但相关文献多为静态研究。本文认为FDI的技术溢出存在时间效应,即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或挤出效应,随着FDI进入东道国的时间推移而变化。利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对城市面板数据建立门槛回归模型,研究FDI技术溢出效应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随着FDI进入东道国的时间推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变化呈扁S曲线:初始,FDI对内资企业表现为明显的挤出效应;3~4年后,逐渐由挤出效应向溢出效应转变;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溢出效应减缓下降,最终表现为不明显的溢出或挤出效应。此外,对不同所有制的内资企业,FDI技术溢出效应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不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彭建娟  何建华  李俊江  
基于企业理性经济人假设,完善的创新系统将不再关注主体创新能动性的培养,而将注意力放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建设上,从而提高创新成功的可能性。这其中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所起作用至关重要,二者协调性值得我们关注。基于金融发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X效率研究为这一领域研究提供依据,通过运用2003~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 almqu ist指数方法,以东北三省为例,对二者协调性进行分析,发现东北三省总体来说金融发展对自主创新能力的X效率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东北三省各自所面对的问题又不相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意义重大,也为适应其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最终实现我国整体科技、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路径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波涛  刘亚杰  
大中型工业企业对工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基于此,本文提出运用传统DEA模型与DEA改进模型对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以东北三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实际运用,最后得出分析结果,即近几年东北三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变化不大,以及东北三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全国30个省市的排名,并提出了改善东北三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中DEA无效决策单元的具体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飞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性,构建了河南省城镇化和土地利用效率耦合度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城镇化总体发展方面呈现出多个城市处于较高水平,黄淮四市处于最低水平。土地利用效率指数呈现出郑州单极最高的情况。②河南省城镇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率协调合理程度高的城市比例为很低,不合理的城市比重高达41%。③全省城镇化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的耦合度水平要比耦合协调度水平差。结合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地区分布情况,文章最后给出了差异化推进城镇化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东霞  韩增林  任启龙  刘万波  裴倩  
当老龄化先于经济发展时,老年人口养老资源配置问题会不断凸显。东北三省属于中度老龄化区,研究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养老资源优化配置将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和示范效应。通过选取34个地级市和2个行政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人口统计数据,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3个年份的市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评价2015年36个对象的养老资源配置,依据地理集中度表示36个对象老年人口与养老资源的空间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市域人口老龄化程度正逐渐加深,高密度地区范围扩大并由西南部向东北部推进,空间关联性特征仍在加强,高集聚区由南向北扩大,东北未来人口老龄化"稀释"面临严峻挑战;区域中心城市和政策扶持型城市的养老资源比区位边缘城市的丰富;老年人口和养老资源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关联性,老年人口集中度和养老资源集中度都自南向北降低,其中辽宁省全境既是老年人口集中地区又是养老资源集中地区;匹配关系具有南北梯度差异,"辽中南"城市群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哈长"城市群;大多数城市仍面临养老资源浪费或供给不足的两级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鹤  张平宇  
借鉴可持续性科学研究领域的"脆弱性"分析框架,以东北三省矿业城市为例,对矿业城市经济脆弱性的演变过程及其应对时机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伴随着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的推进,东北三省矿业城市经济脆弱性经历了潜伏、爆发、消退三个演变阶段,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演变轨迹。通过对比分析大庆、阜新的应对实践,指出经济脆弱性大规模爆发前是应对矿业城市经济脆弱性的重要机遇期,可以减缓城市经济脆弱性大规模爆发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有利于平稳推进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适应性转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黎明  史云鹏  贺颖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三省金融发展与技术效率水平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存款总额及贷款总额均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农业贷款对技术效率作用为正向,但其边际效应随第一产业比重增加而减小;工业贷款对技术效率作用为正向,边际效应为常数;商业贷款对技术效率作用为正向,且其边际效应随第三产业比重增加而提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辉  谷国锋  王建康  
文章选取2004~2013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对地区工资差距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的地区工资水平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虽然相关性逐年减弱但仍非常显著;制造业集聚对本地区工资水平有显著负影响,服务业集聚和共同集聚显著促进本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产业集聚过程中相邻地区间经济差距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整体上大于单纯的地理空间上相邻对其的影响,制造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不显著,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共同集聚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因此共同集聚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增大城市地区工资水平差距。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岳龙  袁旺平  
地铁开通能有效促进人们的交流,本文使用2001—2016年28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地铁开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地铁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能解释同时期城市创新水平变化的24.13%,且结果高度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地铁开通后导致的校企联系增加、诱使的人力资本和FDI流入,是解释其提高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机制,这种机制可能有助于缓解当前中国“西低东高”的区域创新格局。本文研究结论为政府如何利用地铁网络引导区域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提供了经验层面的证据,同时为缓解当前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提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