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84)
- 2023(3148)
- 2022(2591)
- 2021(2356)
- 2020(1881)
- 2019(4355)
- 2018(4194)
- 2017(8044)
- 2016(4425)
- 2015(4994)
- 2014(5087)
- 2013(5126)
- 2012(4747)
- 2011(4483)
- 2010(4559)
- 2009(4211)
- 2008(4183)
- 2007(3455)
- 2006(3318)
- 2005(2904)
- 学科
- 济(22805)
- 经济(22788)
- 管理(12205)
- 地方(8890)
- 中国(8664)
- 土地(8510)
- 业(7324)
- 学(6883)
- 城市(6482)
- 资源(5918)
- 方法(5652)
- 环境(5310)
- 农(5026)
- 数学(4992)
- 数学方法(4949)
- 城市经济(4614)
- 企(4461)
- 企业(4461)
- 发(4405)
- 经济学(4192)
- 和(3836)
- 地方经济(3753)
- 农业(3722)
- 问题(3613)
- 生态(3187)
- 业经(3113)
- 人事(2811)
- 人事管理(2811)
- 划(2707)
- 方城(2634)
- 机构
- 大学(66309)
- 学院(65992)
- 研究(26623)
- 管理(25040)
- 济(24589)
- 经济(23746)
- 理学(20856)
- 理学院(20481)
- 管理学(20073)
- 管理学院(19935)
- 中国(19581)
- 科学(18607)
- 京(16280)
- 所(13571)
- 农(12536)
- 研究所(12521)
- 中心(12163)
- 业大(10995)
- 范(10595)
- 师范(10547)
- 院(10451)
- 江(10287)
- 北京(10173)
- 资源(10018)
- 财(9826)
- 农业(9784)
- 科学院(9110)
- 师范大学(8769)
- 省(8664)
- 州(8630)
- 基金
- 项目(48917)
- 科学(38396)
- 基金(35725)
- 家(32689)
- 研究(32666)
- 国家(32495)
- 科学基金(27372)
- 社会(21450)
- 社会科(20361)
- 社会科学(20350)
- 基金项目(19793)
- 自然(18850)
- 自然科(18156)
- 自然科学(18147)
- 省(17928)
- 自然科学基金(17753)
- 划(16202)
- 资助(13568)
- 教育(13270)
- 编号(12681)
- 发(11361)
- 重点(11074)
- 部(10269)
- 国家社会(9404)
- 计划(9330)
- 成果(9237)
- 创(8936)
- 课题(8782)
- 科研(8718)
- 发展(8613)
共检索到99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道林 吴荣 沙宗尧
近年来,由于城市迅速外延扩展,给郊区特别是近郊土地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盲目用地和管理失控现象,将不能保证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最终也会妨碍城市和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郊区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核心是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就是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许多限制城镇化发展的各类政策,要进行一系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江畅 张京祥 陈浩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配置则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日益紧缺的空间资源之间的矛盾对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提出了新要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时期,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不仅意味着集约持续发展,更成为国土空间治理意志的新表达,是链接宏观发展政策与微观资源利用的治理协调平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尝试以空间治理为线索,梳理中国语境下土地资源配置背后的治理逻辑演进,回溯历次因社会经济体制变革而萌发的土地资源配置逻辑转型,将其总体分为计划治理、管制治理、政策治理、底线治理四个特征阶段。在剖析"底线治理"背景下治理模式和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土地资源配置治理格局的"三大底线",明晰政府、市场、社会三大主体在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职能边界,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共责的空间治理模式,以对未来空间规划制度设计提供有益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珂珊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与调控研究彭珂珊中科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三峡工程已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宣布开工。三峡库区大规模建设与工农业生产在向21世纪迈进的时候,面临着“需求量不断增长、可供量有限、农业后劲不足”的严峻挑战,土地、人口、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应用比较优势理论,以国家级5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了不同区域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整体上,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的比较优势高于东部地区;而区域内部东部地区的京津苏沪及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开发区建设用地的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按照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度计算结果,在排除开发区自身发育不完善和管理层面因素后,对于确实不适宜进行开发区工业建设的应进行空间布局的调整,恢复其农业生产;而对于比较优势度较高的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相应的开发区,以实现耕地保护与开发区建设的双赢。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土地资源 配置效率 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捷 杜林燕 吴春彭 陈溶萍
研究目的:分析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构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优选方案,以实现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方法:通过设置决策变量、建立约束方程,构建多目标模型;应用matlah软件和灰色预测方法等求解模型,获得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择最优方案。研究结果:在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的情况下,建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得到最优方案。研究结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兼顾各业用地需求,优化各类土地资源配置,符合"两型社会"目标的发展要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晓安
城市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实现土地的优化配置是政府追求的目标。文章探讨了近年来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目标的偏差问题。这种偏差集中体现在重视效率而忽略了公平原则上,如土地价格上涨过快,政府获得了高额增值收益,而居民承担了这种社会成本。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和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高引致系数造成的。
关键词:
城市土地 资源配置 土地价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敏 卢珂 付晓
政府对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既是一个多因素影响下的政府决策行为,也是一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文章在分析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决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社会公平、经济效率、生态可持续等层面,系统分析和设计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政府决策过程模型。
关键词:
城市住房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决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耀红 孟源祎 马光荣
新发展理念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土地资源配置是政府推动创新、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衰竭,传统粗放式的土地资源供给模式难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土地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土地供给结构向集约转型迫在眉睫。为探究产业用地集约化供给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使用2007—2019年地级市层面的土地交易分行业数据与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业用地供给结构集约化能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第二,地方政府增加高技术制造业用地出让占比能促进地区创新型企业的进入,引领熊彼特“创造性毁灭”过程,但对现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作用不明显。第三,高技术制造业用地价格的市场化可以进一步引导土地集约化利用,更有利于发挥用地结构转变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说明数量配置与价格配置存在“互补”效应。因此,地方政府需推动土地供给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土地要素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艳妹 吴次芳 蒋钏
本文探讨了城市地价运作管理与土地资源集约配置、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资源空间布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关系,并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完善城市地价运作管理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城市,地价,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敏 卢珂 付晓
政府对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既是一个多因素影响下的政府决策行为,也是一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文章在分析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决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社会公平、经济效率、生态可持续等层面,系统分析和设计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住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政府决策过程模型。
关键词:
城市住房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决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耀红 孟源祎 马光荣
新发展理念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土地资源配置是政府推动创新、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衰竭,传统粗放式的土地资源供给模式难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土地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土地供给结构向集约化转型迫在眉睫。为探究产业用地集约化供给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使用2007—2019年地级市层面的土地交易分行业数据与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业用地供给结构集约化能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第二,地方政府增加高技术制造业用地出让占比能促进地区创新型企业的进入,引领熊彼特“创造性毁灭”过程,但对现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作用不明显。第三,高技术制造业用地价格的市场化可以进一步引导土地集约化利用,更有利于发挥用地结构转变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说明数量配置与价格配置存在“互补”效应。因此,地方政府需推动土地供给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土地要素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策
在未来的一个时期,管理好土地供应、合理配置好土地资源,是保证地方及全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需要以"三个统筹"为总体思路,切实调整地方政府发展规划,把握好土地供应的总量和结构,完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光宇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原理分析张光宇土地资源的可拓性土地资源的可拓性包括土地资源的发散性、可扩性、相关性和共轭性。研究土地资源的可拓性,有利于揭示土地资源的特征及分析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因素,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1.土地资源的发散性土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