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2)
2023(11560)
2022(10348)
2021(9839)
2020(8220)
2019(19152)
2018(19195)
2017(37140)
2016(20495)
2015(23059)
2014(23234)
2013(23023)
2012(21365)
2011(19006)
2010(18740)
2009(16943)
2008(16224)
2007(13818)
2006(12082)
2005(10378)
作者
(58819)
(48842)
(48284)
(46187)
(31388)
(23642)
(22030)
(19250)
(18742)
(17316)
(17018)
(16279)
(15555)
(15223)
(15081)
(14861)
(14590)
(14400)
(14074)
(13854)
(12103)
(11843)
(11727)
(11104)
(10862)
(10798)
(10782)
(10712)
(9711)
(9704)
学科
(81438)
经济(81343)
管理(55550)
(51233)
(41670)
企业(41670)
方法(35828)
数学(31093)
数学方法(30738)
(22300)
中国(22171)
地方(20659)
(20213)
(18135)
业经(17288)
农业(15053)
环境(13542)
理论(13205)
(12971)
(12861)
(12631)
贸易(12623)
(12129)
技术(11559)
(11454)
财务(11394)
财务管理(11370)
(10817)
企业财务(10691)
土地(10481)
机构
大学(282427)
学院(280392)
管理(113499)
(104917)
经济(102240)
理学(98487)
理学院(97268)
管理学(95538)
研究(95112)
管理学院(95024)
中国(69797)
科学(62550)
(62518)
(47821)
(47269)
(45949)
业大(44739)
研究所(44000)
中心(43505)
(41141)
北京(39422)
(39318)
师范(38983)
财经(37371)
农业(37025)
(35519)
(33978)
(33932)
师范大学(31882)
经济学(29959)
基金
项目(200287)
科学(156414)
研究(144726)
基金(144106)
(126179)
国家(125138)
科学基金(107244)
社会(88847)
社会科(83896)
社会科学(83870)
基金项目(78522)
(77786)
自然(71939)
自然科(70195)
自然科学(70181)
自然科学基金(68864)
(66618)
教育(65189)
编号(60094)
资助(58305)
成果(47475)
重点(44564)
(43124)
(42565)
(40931)
课题(40866)
创新(38170)
科研(38127)
大学(36703)
计划(36540)
期刊
(115550)
经济(115550)
研究(80549)
中国(54732)
学报(45723)
科学(43490)
(42499)
管理(38982)
(33757)
大学(33539)
学学(31374)
教育(30587)
农业(29676)
技术(23993)
(20459)
金融(20459)
业经(19310)
图书(17323)
财经(16850)
问题(16847)
资源(16720)
经济研究(16683)
(15215)
(14255)
科技(14127)
理论(14003)
现代(13204)
实践(13103)
(13103)
(13071)
共检索到405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艳梅  李景刚  张效军  
通过城市更新改造,实现城市土地的再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城市改造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分析。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三旧"改造为例,在对禅城区"三旧"改造概况介绍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禅城区"三旧"改造前后土地利用效益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禅城区经过四年的"三旧"改造,土地利用效益总体上有显著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改造中,仍需大力调整土地功能及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佛山市禅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禅城联社")始建于1954年.是佛山地区历电最悠久的金融机构之一,拥有营业网点115个、在职员工1100多人,是禅城区营业网点最多,服务面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田碧  
禅城区联合图书馆提出总分馆制办馆模式,走社区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具有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标志统一、资源高度共享的特征。力图打造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图书馆和行业信息中心,并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社区文化中心。把图书馆建在市民身边,鼓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注重统一管理,为经济服务并形成特色,重视品牌连锁效应。禅城区联合图书馆模式虽存在一定不足,但此种创新做法已经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玉龙  蒋家傅  
当前,电子书包已经从零散的试点应用逐步进入标准化、一体化的建设阶段。而现有关于电子书包的认识仍存在明显的局限,如主要是从经验角度出发,开展电子书包设计与应用;孤立看待电子书包,重点关注其装备工具效能,而未能从系统论角度将其置于宏观的教育传播系统加以审视。为此,笔者提出借助隐喻思维,重识电子书包。认为电子书包是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式、开放性、可移动的数字化教育传播系统"。进而依据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分析,构建了电子书包生态系统模型,并结合项目实践详细阐述了其核心功能设计。本研究从认知方法论的角度对电子书包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与认知视角,希望对其标准化建设与应用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屈义华  
从禅城区联合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出发,阐述了联合图书馆建设的构想和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晓丽  冯淑怡  吕沛璐  刘子铭  
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广东省佛山市联滘地区的具体案例,从外部环境变化和集体行动两方面揭示"三旧"改造制度创新的激发和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要素相对价格、产权结构、政策法律限制和集体信念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原有制度安排变得不相适应,诱使相关行为主体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对制度安排进行修正,由此产生了低效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的制度创新需求;同时,地方政府、开发商、村集体(村民)三大行为主体通过集体行动进行利益调整和再分配,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制度变迁成本,有效推动了"三旧"改造的实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丽桃  唐南奇  张黎明  
在对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福州城区土地利用影像解译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Idrisi和ArcGIS软件构建土地利用变化模型(LCM);并利用该模型预测2010年和2015年福州城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预测结果的Kappa系数达到0.8657,表明预测精度与可信度较高.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福州城区建设用地沿闽江向东南方向扩展;建设用地、园地和道路的面积持续增大,水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小,水域面积变化不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志  
在分析研究广东省"三旧"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利用管理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三旧"改造中土地规划管理和改造区域土地调整制度的创新方案,理清"三旧"改造中的土地利益共享机制,建立一套事前监管、事中监督和事后监控的动态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稳定化和常态化的土地监管秩序,进一步规范、引导"三旧"改造的开展与实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棚宇  王秀兰  
城市土地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学者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文运用功效系数法,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数学模型。首先,从经济、社会与生态三方面综合筛选评价指标并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效态及其满意值与不允许值;最后,通过Excel软件计算各指标功效系数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功效系数,并以武汉市为实证,进行了模型实用性与可信度的分析与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长沙市近期城市土地利用效益问题研究》课题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琼  周强  梁生甫  罗正霞  
西宁市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的城市之一。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显示出西宁市城市发展的基本阶段。文章利用1996—2008年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对西宁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在1996—2003年发生较大转变,土地利用格局由耕地主导型转变为多元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说明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措施对西宁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西宁市高原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格局在2003年前后才基本形成,表现出青藏高原落后地区中等城市城市化过程的滞后性;2004—2008年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相对平稳,但耕地、林草地、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减少和空间变化揭示出西宁市等典型河谷型城市的地形和河流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控制性作用明显,城市土地利用紧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金华  李纪伟  梁晶晶  
研究目的:通过对区域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关系研究,发现之间规律并揭示土地利用问题,以指导今后区域土地科学利用。研究方法:基于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别采用改进后刘纪远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延安市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再采用容量耦合模型和动态耦合模型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研究结果:延安市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组成的土地复合系统正处在由协调发展向极限发展的过度时期,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研究结论:(1)土地利用评价已不能仅从土地利用程度或效益单方面入手,而应当从土地利用系统角度去考虑。采用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评价人类利用土地恰当与否的方法。(2)应针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峰  彭建东  
本文通过运用生态城市理念下的的旧城更新理论,对"三旧"地区现状进行分析入手,进而深入了解"三旧"改造的定义和意义。从生态城市应有的内容,探讨如何利用"三旧"改造的技术管理手段、土地整合、经济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来构建生态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