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9)
- 2023(6761)
- 2022(5617)
- 2021(5412)
- 2020(4208)
- 2019(8946)
- 2018(8585)
- 2017(16219)
- 2016(8655)
- 2015(9622)
- 2014(9665)
- 2013(9327)
- 2012(8626)
- 2011(7498)
- 2010(7809)
- 2009(7252)
- 2008(7424)
- 2007(6671)
- 2006(6139)
- 2005(5696)
- 学科
- 济(34142)
- 经济(34090)
- 管理(29198)
- 业(25324)
- 企(21644)
- 企业(21644)
- 中国(14273)
- 财(11834)
- 制(10959)
- 农(10102)
- 方法(9811)
- 业经(9341)
- 地方(8969)
- 银(8687)
- 银行(8686)
- 务(8289)
- 财务(8265)
- 财务管理(8243)
- 行(8231)
- 企业财务(7828)
- 数学(7752)
- 数学方法(7547)
- 融(7137)
- 金融(7135)
- 体(7019)
- 农业(6715)
- 城市(6488)
- 理论(6480)
- 学(6036)
- 体制(5867)
- 机构
- 学院(123044)
- 大学(122446)
- 济(46719)
- 管理(46251)
- 经济(45260)
- 研究(41316)
- 理学(38369)
- 理学院(37878)
- 管理学(37235)
- 管理学院(36983)
- 中国(34276)
- 京(26558)
- 财(25983)
- 科学(23918)
- 中心(20096)
- 所(19995)
- 财经(19705)
- 江(19602)
- 范(17873)
- 师范(17759)
- 经(17750)
- 研究所(17427)
- 北京(17134)
- 州(16579)
- 农(15330)
- 院(15259)
- 财经大学(14633)
- 业大(14573)
- 师范大学(14276)
- 经济学(13985)
- 基金
- 项目(77922)
- 科学(62655)
- 研究(60033)
- 基金(56723)
- 家(48338)
- 国家(47892)
- 科学基金(42119)
- 社会(39401)
- 社会科(37209)
- 社会科学(37198)
- 省(29952)
- 基金项目(29850)
- 教育(27262)
- 自然(25765)
- 划(25301)
- 自然科(25205)
- 自然科学(25205)
- 编号(25082)
- 自然科学基金(24691)
- 成果(21686)
- 资助(21460)
- 课题(17564)
- 重点(17481)
- 发(16890)
- 部(16797)
- 国家社会(16267)
- 创(16059)
- 制(15826)
- 项目编号(15583)
- 性(15453)
共检索到197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玮 张燕 孙双双
在城市化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管理中,负面拆迁舆情成为影响城镇建设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国家空间治理体系和城市更新发展契机下,协调优化网络传播格局,构建"绿色生态"舆情管理是缓和社会矛盾、和谐城市拆迁工作的重要路径。研究以现实拆迁问题为导向,深层挖掘多方症结根源,通过"运作机理—病理—传播导向"的主线思路,探寻城市拆迁舆情演化中的潜在逻辑,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进城市拆迁工作健康稳步向前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城市拆迁 网络舆情 城市化建设 媒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学俭 刘强
互联网的快速兴起和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根本性变革,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思维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高校,由于学校在传媒设备方面的不足和学生的作息时间等原因,网络媒体成为高校学生的首选媒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润喜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对了解民众思想动态、加强文化建设和管理、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保持国家政权长治久安等意义重大。为构建高效的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必须要提高舆情重要性认识、制定应急预警法案、利用网络舆情规律、完善网络监控体制、改善国家社会关系以及加强理论应用研究等。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管控 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晓红 齐家艺 曹羽 陈华熠
[目的/意义]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信息扩散速度的影响,使得上市公司面临网络舆情事件时更容易引发舆情危机,进而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基于组态视角探索网络舆情危机形成路径有助于掌握危机形成的复杂因果关系,帮助公司采取主动和积极的策略应对和化解危机。[方法/过程]从公众、媒体、话题、政府和公司5个维度出发,采集24个具有代表性的微博话题数据,运用fsQCA方法,对上市公司网络舆情危机形成路径进行探究分析。[结果/结论]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是多个主体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公众、媒体、政府和公司的相互作用共形成两种产生舆情危机的路径,即公司主导型危机和多元主体联动型危机,其中公司主导型危机更具代表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彭知辉
当前网络舆情研究已进入饱和阶段,应积极探索新的研究路径:"维权"新理念使网络舆情研究视角由以政府为主体的维稳转向以公众为主体的维权,"维安"新角度使网络舆情研究拓展至社会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等领域,大数据将促使网络舆情研究转向全数据、多向维度、舆情预测等方面,网络传播环境的变化(如微信的出现)将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新的课题,新理论(如社会沟通理论的移植)可为网络舆情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研究 研究路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宁 陈雅
当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全媒体环境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效交流互动中孕育而生。全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研究引起各界关注。本文以CSSCI数据库1998-2014年网络舆情研究文献为对象,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应用软件,通过研究热点关键词时区视图的展示,显示出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2008-2014年间的热点问题聚类,探测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主题的知识基础文献,以明晰研究发展的动力学机制。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研究热点 前沿主题 知识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晓红 庞世红 刘晓燕 杨娟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是舆情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挑战。网络舆情演化路径分析可以为有关部门加强舆情监管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以医疗领域网络舆情事件为例,微博相关评论为数据源,使用规则模板识别因果关系、提取事件对。利用Word2vec训练词向量,通过K-means聚类将相似度较高的事件泛化为一类,分别构建网络舆情事理图谱和抽象网络舆情事理图谱,从两个层次分析网络舆情的演化路径。[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化路径呈现多级性,且事件的演化方向不唯一。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演化路径 事理图谱 事件抽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歌 张艺炜 丁宇 黄微
在分析网民作用、传播媒介及政府相关部门对网络舆情演进及网络舆情影响力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网络舆情影响力,研究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构建网络舆情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探究了网民作用量子系统、传播媒介子系统及政府相关部门子系统对网络舆情演进及网络舆情影响力的作用。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网络舆情 舆情演进 仿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歌 张艺炜 黄微
[目的/意义]研究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和演进机理,以准确掌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为相关部门增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并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搜集国内外多媒体网络舆情相关文献,结合传播学理论,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分类、特征为基础,研究其发展规律、演进要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剖析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机理,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揭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特点,阐释了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阶段、演进要素和演进机理,为大数据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深入研究及监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大数据 演进特征 演进机理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祝艳 王雷 康小宇
随着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网络媒体日渐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假币舆情也不例外。而且,由于互联网固有的开放、互动、匿名等特点,假币舆情在网络上的形成和传播往往更加迅速、破坏性更强,极易引发社会群体性恐慌。例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河南、广西、浙江等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了冠字号码以"HD90"开头的假币舆情报道,在当时网络上形成了一场极受关注的舆论风波,甚至2009年初武汉市还因为一张"HD90"开头的真钞发生过打架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祝艳 王雷 康小宇
随着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网络媒体日渐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假币舆情也不例外。而且,由于互联网固有的开放、互动、匿名等特点,假币舆情在网络上的形成和传播往往更加迅速、破坏性更强,极易引发社会群体性恐慌。例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河南、广西、浙江等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了冠字号码以"HD90"开头的假币舆情报道,在当时网络上形成了一场极受关注的舆论风波,甚至2009年初武汉市还因为一张"HD90"开头的真钞发生过打架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曾群 程晓 周小渝 刘春年
【目的/意义】在网络舆情传播的过程中,网民、媒体、政府等主体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方法/过程】本文将舆情信息质量看作二阶反映式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受众的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双路径模型,利用PLS结构方程建模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作为中枢路径的舆情信息质量及作为边缘路径的媒体干预和政府引导如何影响受众的态度,以及受众的态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受众的舆情传播行为,并结合舆情传播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分析了社交网络上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干预加速网络舆情的扩散,政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一端 叶三成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传播格局,许多舆论事件在互联网上发生、发展,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隐蔽性、随意性等特点,一方面使更多人愿意通过网络来表达真实的想法,另一方面也使网络舆情相对于传统舆情更加难以监测和管控。壹网络舆情系统西安市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西安烟草)信息中心从烟草行业的特殊需求出发,研发出涉烟舆情智能监控系统,在功能上主要包括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莉
随着易班网络互动社区在高校的强势推进,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及时研究基于易班的网络舆情新情况,通过网上舆情的监控和引导,能够提高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
关键词:
易班 高校网络舆情 特点 监控重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润喜 王国华 徐晓林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情绪化、影响广、易控制等特点,目前的控制和引导方式存在响应慢、指令多、投入少等问题;要预防和干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需要构建包括三级工作体系、两级报送体系和一支高素质团队的快速响应机制及快速收集、紧急应对、迅速联动与及时反馈4个部分的快速响应流程;通过快速响应机制和流程采用事前干预、网上干预和网后干预等方法实施干预。
关键词:
大专院校 网络舆情 控制 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