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7)
- 2023(17173)
- 2022(14342)
- 2021(12905)
- 2020(10863)
- 2019(24651)
- 2018(24079)
- 2017(46176)
- 2016(24943)
- 2015(27770)
- 2014(27619)
- 2013(27501)
- 2012(25852)
- 2011(23241)
- 2010(23872)
- 2009(22191)
- 2008(22425)
- 2007(20609)
- 2006(18292)
- 2005(16798)
- 学科
- 济(116359)
- 经济(116242)
- 业(94547)
- 管理(84381)
- 企(82434)
- 企业(82434)
- 方法(46081)
- 数学(36473)
- 数学方法(36185)
- 农(34895)
- 中国(34155)
- 业经(33589)
- 财(31804)
- 地方(28418)
- 技术(24890)
- 农业(24448)
- 务(22178)
- 财务(22142)
- 财务管理(22105)
- 制(21842)
- 企业财务(20943)
- 贸(20443)
- 贸易(20423)
- 易(19674)
- 和(19616)
- 理论(19564)
- 学(19221)
- 银(17512)
- 银行(17472)
- 划(17319)
- 机构
- 学院(366034)
- 大学(360395)
- 济(155940)
- 经济(152661)
- 管理(142848)
- 研究(125132)
- 理学(121431)
- 理学院(120036)
- 管理学(118341)
- 管理学院(117623)
- 中国(96469)
- 京(77762)
- 科学(75086)
- 财(71470)
- 所(63574)
- 农(63211)
- 江(58589)
- 中心(57438)
- 研究所(57019)
- 财经(56074)
- 业大(52561)
- 经(50719)
- 北京(49390)
- 农业(49381)
- 范(47416)
- 经济学(47186)
- 师范(46980)
- 州(46578)
- 院(45433)
- 经济学院(42685)
- 基金
- 项目(235048)
- 科学(186700)
- 研究(173620)
- 基金(169500)
- 家(146916)
- 国家(145584)
- 科学基金(126289)
- 社会(112078)
- 社会科(106403)
- 社会科学(106372)
- 省(94469)
- 基金项目(90432)
- 自然(80225)
- 教育(78622)
- 自然科(78442)
- 自然科学(78421)
- 划(77895)
- 自然科学基金(77060)
- 编号(69643)
- 资助(67476)
- 发(55619)
- 成果(55211)
- 创(53771)
- 重点(52914)
- 部(51450)
- 创新(49530)
- 课题(48872)
- 业(46767)
- 国家社会(46266)
- 发展(45062)
- 期刊
- 济(182473)
- 经济(182473)
- 研究(111989)
- 中国(78438)
- 农(58844)
- 财(58071)
- 管理(57717)
- 学报(51657)
- 科学(51186)
- 农业(40113)
- 教育(39451)
- 大学(39398)
- 学学(37128)
- 技术(35740)
- 融(35518)
- 金融(35518)
- 业经(32256)
- 经济研究(28632)
- 财经(28082)
- 问题(25017)
- 经(24372)
- 业(24301)
- 技术经济(21992)
- 商业(18866)
- 贸(18670)
- 现代(18573)
- 科技(18361)
- 世界(17136)
- 统计(16611)
- 策(16378)
共检索到566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婉娟
建设高效畅通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是现代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本文以我国26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技术创新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技术创新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都呈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城市技术创新将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伊泺
如何打造宜居乐业的城市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成为当前各大城市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城市人才引留能力、城市年轻人才和高学历人才吸引力、城市环境吸引力三个维度12个细分指标构建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标体系,以我国15个新一线城市为样本,客观评估比较了15个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情况,并进一步基于城市人才吸引力对城市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爱东 王娟
基于动能转换视角,探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两大主导动能之间的动态互动机制,运用CHD模型分析我国两大主导动能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利用GRA得到影响现阶段主导动能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初期,两大主导动能的耦合协调度受二者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但在中后期,受二者耦合度的影响较大此外,两大主导动能之间传递信息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现阶段主导动能的关键因素有专利申请授权数、R&D人员投入占比、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和改进后的泰尔系数。最后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钱晶晶 钟韵 张横峰
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门限回归模型对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市金融集聚整体上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各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金融集聚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从而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效应,亦即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政府干预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促进效应。因此,建议各地区推动金融集聚建设,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鑫鑫 惠宁
本文从技术创新模式视角切入,基于2006-2018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了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甚。同时,互联网能够通过引进高端技术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模仿创新却不能成为互联网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互联网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正向的"N"型非线性特征,而且两者之间的非线性特征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门槛约束,在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影响下,两者分别呈现倒"U"型、倒"U"型和边际效率递增的规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淑慧 欧璇 胥若男
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三大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产业聚集会抑制商贸流通业发展,而工业与服务业的大规模聚集,会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第二、三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呈“U”型,在产业聚集低水平区域,表现为抑制效应,而在产业聚集高水平区域,呈现促进效应;产业聚集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加速知识、技术的传播与溢出,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最后文章从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完善技术创新制度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聚集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李倩 丁琳
研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创新驱动的中介作用以及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选取1998—2020年我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正向互补中介效应。较低的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显著负向调节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关系。政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都正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公平程度负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随着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间接效应逐渐减弱。研究结论为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并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对于相关部门制定重要政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克琴
创新驱动是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维度的创新可能会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视域下的企业创新驱动视角,通过构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指标以及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标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维度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相比较而言,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要略强于技术创新。进一步从细分行业来看,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强,对于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而言,管理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强,而对于仓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效应强度相近。控制变量中,省域层面的居民消费水平和企业层面的企业成长能力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其他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腾 蒋伏心
文章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提升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技术创新也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运行效率、社会福利水平与共享经济成果、自然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污染三个维度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作用于经济结构与市场体系、国民经济素质与人力资本两个维度抑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对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影响并不显著。分区域观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融合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却抑制了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阳 牛子正 段淏文 冯银虎
当前,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正逐渐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以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衡量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在全国层面,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均能对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生中介效应。(2)受到地区发展基础、发展阶段迥异等因素影响,数字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和维度异质性。其中,分地区来看,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激励作用,而在中部地区则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分维度来看,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开放在现阶段的促进作用尚不显著。(3)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在数字经济促进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浩强 胡苏敏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如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8~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均能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具有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会对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强化效应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并会对渐进性技术创新产生替代效应进而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规模越大,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越弱;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也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与构建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攀科
本文基于物流技术创新,对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及不同物流环节技术创新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是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基础。物流技术创新会通过区域内、外渠道的内驱和外溢两大机制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不同物流环节技术创新总体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物流业不同环节的技术创新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物流流通加工环节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因此政府急需制定有利于物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特别是紧紧围绕物流装卸搬运、物流运输、物流仓储、分拣包装配送系统和物流信息技术环节的创新,不断促进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林珠 孙艺欣 徐德义
以黄河流域各省份2011—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熵权法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系统考察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关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显著。(2)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各个省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一一对应。(3)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促进关系,且影响效果显著,即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 吴孟思
碳达峰碳中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战略任务,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两大任务的重要支撑。文章通过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碳减排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均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绿色技术创新未能与碳减排、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未能发挥对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有效支撑;研发投入强度、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和金融发展水平是提高耦合协调度的推动因素,而绿色发明申请占比未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涛 隋鑫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等方法,探究了2005—2020年中国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省域异质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环境规制对省域的工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环境规制也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工业发展水平产生积极影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其工业发展水平;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够推动环境规制对工业发展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关联分析
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以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地理溢出的双重视角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地级市的动态空间SAR模型分析
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与异质性分析——基于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提升流通业效率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机制效应分析
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同性分析
制造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高质量发展——基于创新引领视角
数字经济对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技术创新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