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6)
2023(7119)
2022(6059)
2021(5610)
2020(4562)
2019(10871)
2018(10803)
2017(21181)
2016(11460)
2015(13130)
2014(12855)
2013(12933)
2012(12454)
2011(11423)
2010(11325)
2009(10405)
2008(10363)
2007(8824)
2006(7873)
2005(6711)
作者
(32315)
(27231)
(27115)
(25610)
(18242)
(13143)
(12218)
(10629)
(10357)
(9856)
(9663)
(9398)
(8730)
(8544)
(8495)
(8413)
(8099)
(7926)
(7875)
(7834)
(6755)
(6655)
(6633)
(6463)
(6101)
(6072)
(6038)
(5723)
(5471)
(5324)
学科
(57063)
经济(56993)
管理(31296)
(29338)
方法(28031)
数学(24748)
数学方法(24557)
(23374)
企业(23374)
中国(15322)
地方(14303)
(13100)
(12269)
(11060)
业经(10437)
理论(9352)
农业(9342)
(8539)
贸易(8536)
(8107)
环境(8039)
(8001)
(7518)
财务(7511)
财务管理(7495)
城市(7443)
(7432)
金融(7429)
(7169)
企业财务(7141)
机构
大学(172893)
学院(169378)
(70273)
经济(68754)
管理(65320)
理学(57238)
理学院(56472)
研究(55752)
管理学(55592)
管理学院(55256)
中国(41100)
(36385)
科学(33759)
(32852)
财经(27090)
(26586)
中心(25569)
(25263)
(24751)
(24697)
(24653)
师范(24569)
研究所(24301)
经济学(23221)
业大(23010)
(22834)
北京(22168)
经济学院(21111)
(20498)
师范大学(20355)
基金
项目(116489)
科学(93540)
基金(87211)
研究(84767)
(75055)
国家(74426)
科学基金(65114)
社会(56424)
社会科(53457)
社会科学(53442)
基金项目(47129)
(44145)
自然(41925)
自然科(40975)
自然科学(40963)
自然科学基金(40223)
教育(39545)
(37924)
资助(35145)
编号(32970)
成果(27103)
(26777)
重点(26008)
(24833)
(23736)
国家社会(23696)
教育部(23571)
课题(23140)
人文(22733)
大学(22240)
期刊
(75174)
经济(75174)
研究(51235)
中国(28240)
学报(24929)
(24659)
科学(24082)
管理(21486)
(21190)
大学(19146)
学学(17881)
教育(16842)
(14636)
金融(14636)
农业(14042)
财经(13935)
技术(12789)
问题(12093)
(11893)
经济研究(11322)
业经(10717)
(9356)
资源(9086)
城市(8351)
(8052)
现代(7988)
(7877)
图书(7779)
技术经济(7683)
(7459)
共检索到242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毕东苏  刘永德  杨奕  
文章立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讨了系统内部资源、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承载机制,总结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的特点,认为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具有客观存在性、阈值性、相对性等特点,并从城市生态系统压力水平、约束水平、支撑水平等角度构建相应的定量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资源承载指数、环境约束指数以及综合承载指数,从而可定量地考察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机制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以长三角重要城市——苏州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崔凤军  
采用系统研究方法,对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实质、功能及定量表达方法作出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手段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变化对拟定的调整策略变量作出了预测、优化,得出了较满意的结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凤军,刘家明  
本文从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和生态—经济环境诸因子分析入手,构建了旅游承载力指数(TBCI)及运算模式。作者认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和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当地居民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称之为旅游环境承载力(TEBC),它包括三个基本分项指数——游客密度、旅游用地强度和旅游收益强度指数等。而表征旅游承载力强度的无量纲指标称为旅游承载力指数,它是旅游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本文较深入地探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和表示方法,以试图建立起比较规范化的理论模型。文章最后进行了简单的案例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毕东苏  郑广宏  顾国维  郭小品  
为深入地探讨城市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将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扩展到城市生态系统,提出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机制概念。分别从微观作用与宏观表现两个角度提出承载机制模型,即承载递阶模型与水桶模型,初步构建了承载理论框架。在承载理论指导下,采用层次结构模型建立了承载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承载机制定量评估模型,由此可计算出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指数,该指数是研究资源支持系统、环境约束系统与社会经济活动三者协调性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活动供容能力的重要判据。最后对长三角具有代表性的8个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8个^城市的综合承载指数排序依次为:上海、南京、无锡、宁波、杭州、苏州、常州...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利华  陈钢  徐晓新  刘会武  
对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传统上以粮食为基础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并不适合单一城市(城区)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本文构建以资源和环境子系统的承载力为中心的城市承载力模型,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基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城市承载力进行了案例研究,测算了海淀区未来的城市人口承载力,为海淀区通过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来提升城市人口承载力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城市(城区)进行人口承载力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案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常锋  何伦志  
本文首先分析了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不足,对其进行了四点改进:①在原模型基础上加入水和能源承载力;②为克服原模型中权重任意取值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优势资源牵引效应和劣势资源束缚效应原则下的相对综合承载力模型;③给出了新的承载状态划分标准;④进一步给出各状态下承载状态度标准。其次本文应用改进后的模型横向实证分析了2008年全国31个省及直辖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以及从纵向上对新疆2000年-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更一般化的理论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泽红  董锁成  汤尚颖  
对比区域相对资源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理论值与实际人口和经济量,有助于了解案例区相对于参照区的发展状态,并能为合理调控案例区人口和经济规模以及确定其未来开发策略提供指导性认识。相对资源承载力测算普遍采用加权线性和模型,其弊端主要在于过多的权重选择和对不同类型资源之间匹配关系的忽视影响了测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基于此对传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利用新模型,以全国为参照区,对湖北省1978年~2006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湖北省正处于人口超载,经济发展不足的阶段,经济发展不足制约了对人口的容纳能力,未来应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省份和经济活动集聚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博文  
通过构建基础设施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16年兰州市和全国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年,兰州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逐年提高,但2009—2016年兰州市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对2016年西部9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进行排序,兰州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排名处于最低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从社会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自然环境承载力等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法确定了四个维度的指标权重,并计算出了2003-2013年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得分。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得分较高,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得分较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林平  宋乐真  宋乐然  
一、引言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公认是以海默(S·HYMER)在其1960年博士论文中所提出的厂商垄断优势论为标志。垄断优势论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不完全市场为条件,强调技术优势,但无法解释厂商为何选择直接投资而非技术许可等方式发挥其优势并取得相应的收益。科思的内部化论则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将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晶  赵黎明  
本文构造出一个基于系统定义的绩效概念空间,将员工绩效表达为在这个空间中分布的点,通过分析这些点的延伸、发展的特征,来分析绩效的整体特征。文章提出了完整的分析方法,称为绩效图形分析。最后,以某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建芹  陈兴淋  
建设"城市大脑",重在大数据的研究和实践应用,用数据思维重塑城市管理模式,挖掘数据寻找城市运行规律,汇聚城市有效数据为城市管理服务;利用"大数据"进行城市运行治理、社会服务治理、行业规范管理,解决城市"Bug",更是将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简单高效处理的一种创新模式;建设"城市大脑",关键是大数据生态建设,依据数据资源还原城市实时运行特征,建立预测模型,解决城市管理动态难题,以提升城市的宜居、城市的综合管理运营能力,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志娟  陈宇晟  
本文运用熵值法和离散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测算出包含经济、资源、生态三个子系统的综合人口承载力模型,并且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通过与兰州市实际承载人口的对比,得出兰州市人口承载力的状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忠海  袁虹  
文章在介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徐州市1998—2004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徐州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趋势,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采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解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晶  
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徐州改进了生态足迹研究方法,并用2007年数据计算了江苏徐州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徐州作为资源型城市其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3.7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针对这一状况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