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0)
2023(13461)
2022(11418)
2021(10340)
2020(8524)
2019(19609)
2018(19071)
2017(36322)
2016(19970)
2015(22185)
2014(22397)
2013(22316)
2012(21241)
2011(19561)
2010(19843)
2009(18326)
2008(18158)
2007(16394)
2006(14469)
2005(13163)
作者
(63078)
(52754)
(52748)
(49877)
(33601)
(25633)
(23869)
(20723)
(20075)
(18853)
(18080)
(17549)
(17113)
(16570)
(16532)
(16439)
(16354)
(15592)
(15456)
(15121)
(13502)
(13003)
(12903)
(12112)
(11996)
(11856)
(11832)
(11675)
(10780)
(10669)
学科
(91037)
经济(90945)
管理(52720)
(51913)
(38550)
企业(38550)
方法(35096)
数学(30961)
数学方法(30721)
中国(28628)
(26336)
地方(25950)
(19770)
业经(19531)
(19398)
农业(18120)
(17685)
贸易(17673)
(17050)
(15107)
环境(14850)
(14260)
银行(14199)
(14034)
金融(14032)
地方经济(13652)
(13646)
(13615)
技术(13090)
(12783)
机构
学院(295297)
大学(294163)
(121688)
经济(119040)
研究(109093)
管理(108105)
理学(92597)
理学院(91350)
管理学(89755)
管理学院(89203)
中国(80464)
科学(70613)
(63899)
(62358)
(57681)
(53464)
研究所(52651)
业大(50160)
农业(49675)
中心(49482)
(45991)
财经(42212)
(40298)
北京(40168)
师范(39763)
(39007)
(38223)
经济学(37253)
(36550)
(36000)
基金
项目(197366)
科学(153212)
基金(141180)
研究(137058)
(126263)
国家(125163)
科学基金(104884)
社会(87170)
社会科(82593)
社会科学(82564)
(79252)
基金项目(75924)
自然(69181)
自然科(67565)
自然科学(67538)
(66953)
自然科学基金(66284)
教育(61580)
资助(56524)
编号(54152)
(48113)
重点(45305)
成果(43012)
(42355)
(40807)
计划(38630)
课题(38534)
创新(38279)
科研(38248)
发展(37390)
期刊
(137759)
经济(137759)
研究(85816)
中国(60803)
(57092)
学报(54355)
科学(47984)
(40069)
大学(39320)
农业(38711)
学学(37469)
管理(37241)
教育(28255)
(27657)
金融(27657)
业经(24020)
技术(23621)
经济研究(22105)
(20669)
财经(20512)
问题(20006)
(17599)
(15598)
资源(14855)
技术经济(14823)
科技(14807)
商业(14741)
(14561)
业大(14161)
现代(13236)
共检索到445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超  刘彦随  
以杭州市优质品种西湖龙井为主的茶叶用地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茶叶用地适宜性评价,并结合城市规划空间布局方案,分析了未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茶叶用地在数量与质量上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杭州市现有建设用地对优质茶叶用地形成明显的包围态势,2005—2020年,西湖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幅度很大,超过了100%;2按照城市规划方案,研究区将减少茶叶用地面积42.08hm2,有1 138.24hm2的茶叶用地也将受到建设用地扩张和城市交通建设征地的威胁;3基于缓冲区的分析是支撑规划决策的有效方法,规划建设用地500m、1 000m、1 500m缓冲区和主干道路1 000m缓冲区内的茶园影响幅度分别为18.95%、35.56%、60.7%、5.3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荫  杨停  施江  余方林  戴伟东  谭俊峰  郭丽  张悦  彭群华  吕海鹏  林智  
【目的】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优劣的最重要因子之一,探明茶叶香气的化学组成可进一步丰富茶叶香气化学理论,为改善和提高茶叶香气品质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GC-TOFMS)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西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比较两种分析技术在分离性能上的差异性;结合质谱数据库匹配、化合物保留时间、结构谱图及峰面积等对通过GC×GC-TOFMS分离得到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及相对定量分析;进而结合相对高含量化合物(≥0.5%)的气味特征分析西湖龙井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结果】通过与GC-MS的总离子流图及色谱峰对比,GC×GC-TOFMS...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寿波  许允文  俞忠伟  韩文炎  范兴海  
本文讨论了塑料大棚茶园内微气象参数的特征以及微气象参数对高档龙井茶春季开采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塑料棚茶园与对照的茶园比较,其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和最小相对湿度是增加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一组回归方程式来表示。同时指出,与对照茶园相比,塑料大棚茶园的春茶开采期提前10~15d,高档龙井茶产量增加17%~35%,产值提高103%~16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爱慧  张安录  
文章以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探讨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1)我国的经济发展序列与建设用地面积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2)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面积之间虽然存在相互影响与作用,但效果有差异;(3)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研究结论: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换取经济发展只能是短期的经济增长,只有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才能推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和有序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军  黄建安  李美凤  李银花  陈金华  林海燕  刘仲华  
以信阳、黄山、杭州的茶树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信阳毛尖、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其中信阳的鲜叶由3个公司加工成3个信阳毛尖茶样,共5个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提取香气物质,结合感官审评和GC–MS,分析3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特点及成分构成。结果表明:3个信阳毛尖茶样香气均表现为清香,黄山毛峰茶样香气馥郁带兰花香,西湖龙井茶样香气浓郁带高火香;5个茶样共检测出香气成分74种,其中共有香气成分24种,5个茶样中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物质的含量最高;信阳毛尖茶样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芳樟醇、壬醛、环氧芳樟醇、反香叶醇、δ–杜松烯、反–橙花叔醇、棕榈酸、反式植醇;黄山毛峰茶样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棕榈酸、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丹  张鹏岩  周志民  李颜颜  何坚坚  
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城市化过程往往具有阶段性,主要通过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表现出来。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库兹涅茨曲线、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分析和脱钩关系等方法对2004—2015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市生态位呈核心-边缘趋势向外围扩展;(2)除平顶山市、安阳市、濮阳市和南阳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不明显外,其余城市均呈"U"型或倒"U"型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3)河南省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体制、政府政策、决策等的影响;(4)河南省18个地市均不存在衰弱性脱钩现象,除2015年的许昌外其余城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均不存在弱复钩现象。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方振华  覃豪杰  范昆飞  吴爱群  
研究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影响因子,并选取相关性较显著的因子,与建设用地间建立合理的多元回归模型,拟合建设用地发展趋势,可对用地扩张规模及需求进行预测。通过对某市历年统计数据中的诸多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剔除存在多重共线性以及与建设用地相关性较弱的因子,建立科学的多元回归模型,并与灰色GM(1,1)模型法的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所选取的驱动因子合理,其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趋势相适应,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可靠,可较好的拟合用地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钢桥  
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是推动城镇用地扩张的重要力量。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不仅促进了城镇本身功能的完善、经济实力的提高 ,带动了周围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 ,城镇用地大量、快速向外扩张也给城镇本身及其周围农村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春阳  周彦兵  李玥  张宏敏  李会杰  赵占辉  
[目的]为探求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1997—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重庆市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边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结果](1)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呈正异速增长类型,城市各功能性用地扩张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呈同质性变化特征。(3)GDP在滞后1、2阶时,在90%、99%的置信水平下,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Granger原因;但城市建设用地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并不明显,说明盲目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并不一定促进经济发展。(4)经济发展主要受自身波动的影响,短期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明显, 90%以上的城市用建设用地扩张在经济发展波动中得到解释。[结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限,但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未来应深化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关联的研究,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管控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丹玲  胡文伯  卢新海  李玉莹  
研究目的:基于组态视角探究压力、状态和响应条件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NUCLE)影响的协同和替代效应,为推动城市空间有序治理和完善高质量发展格局下土地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PSR机理分析和fsQCA法。研究结果:(1)单个压力、状态和响应要素并不构成影响NUCLE的必要条件,不同地区高水平NUCLE的实现是不同PSR条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土地错配、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2)压力、状态及响应条件“并发协同”,形成影响NUCLE的多样化组态,具体包括压力主导下多要素平衡型、压力和状态双重赋能型和压力—状态—响应互动型3种差异性模式。(3)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财政激励和城市化可以通过等效替代的方式影响NUCLE。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依据压力、状态和响应多重条件的联动匹配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控和管理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艳梅  张雷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重化工业的高速扩张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文章运用1978—2005年的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从实证角度研究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与重工业发展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以及因果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化与重化工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即城市化发展会引起重工业规模扩大,重工业的扩张也会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协整回归方程进一步表明,城市化水平提高1%,重工业总产值相应增加5%;而重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会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0.2%。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  
文章用较为详实的资料,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及其3个影响因子,即人口、经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近15年来,中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年均扩张速度为850km2。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用地(城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这也将刺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占录  
北京市属特大城市,高度的城市化水平迫使其以摊大饼的模式不断向外扩张,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与供应紧张的建设用地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城市发展一度突破城市规划。文章选取北京市1986—2006年的城市扩张及经济、人口、交通等方面数据进行分析,以探求北京市20年来城市扩张驱动力所在,从驱动因素着手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引导限制,以改善北京市扩张模式并引导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可  张安录  徐卫涛  
为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时空差异,本文利用1999年-2008年全国31个省市数据(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除外),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尺度看,经济发展等影响因子,区位差异和政策变迁能够较好地解释全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其中,城市人口因子对城市用地扩张的拉动力度最大,固定资产投资在各尺度均对城市用地扩张有正影响,而经济发展仅在全国和中部尺度有影响;②从时间尺度看,除城市人口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正影响外,其余变量统计上大多不显著;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金  
本文在梳理IFDI与OFDI影响消费扩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明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影响居民消费扩张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基于一般OLS线性回归模型与二次项模型,实证检验了2000-2020年我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作用,对比分析了其在城乡消费扩张中的差异化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从简单线性关系来看,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在城乡间具有区域普遍性,尤其在农村地区,其所表现出的积极效应更为明显;从非线性关系来看,双向FDI协调发展在居民消费扩张的过程中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作用,即其对消费扩张的促进作用存在着长期效应。因此,要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为促进居民消费的不断增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