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2)
2023(10850)
2022(9242)
2021(8357)
2020(7054)
2019(15977)
2018(15640)
2017(30044)
2016(16834)
2015(18785)
2014(18749)
2013(18307)
2012(17161)
2011(15560)
2010(15741)
2009(14759)
2008(14866)
2007(13660)
2006(12211)
2005(11211)
作者
(50172)
(41729)
(41612)
(39670)
(26700)
(20092)
(18754)
(16113)
(16087)
(15028)
(14371)
(14364)
(13553)
(13400)
(13186)
(13130)
(12459)
(12444)
(12254)
(12146)
(10259)
(10242)
(10235)
(9629)
(9468)
(9403)
(9312)
(9140)
(8570)
(8348)
学科
(71320)
经济(71209)
管理(54561)
(42998)
(35771)
企业(35771)
方法(28785)
数学(25231)
数学方法(24928)
(21434)
中国(20514)
(17486)
(17353)
(14467)
业经(13985)
地方(13346)
(12189)
环境(11301)
(11270)
贸易(11264)
(10918)
(10864)
银行(10821)
(10741)
(10714)
财务(10713)
金融(10712)
财务管理(10673)
农业(10363)
理论(10357)
机构
大学(246219)
学院(241771)
(100637)
经济(98367)
管理(89512)
研究(86175)
理学(76763)
理学院(75821)
管理学(74456)
管理学院(74011)
中国(64567)
科学(52681)
(52436)
(51215)
(43970)
(43774)
研究所(39503)
财经(39485)
中心(39352)
(38223)
业大(37300)
(35979)
农业(34713)
北京(32553)
经济学(32415)
(31261)
(30844)
师范(30412)
财经大学(29547)
(29247)
基金
项目(161866)
科学(128161)
基金(120271)
研究(113678)
(106552)
国家(105730)
科学基金(90383)
社会(75093)
社会科(71361)
社会科学(71341)
基金项目(63443)
(61749)
自然(58931)
自然科(57639)
自然科学(57619)
自然科学基金(56627)
(53183)
教育(52382)
资助(49203)
编号(43151)
重点(36898)
(36676)
成果(35933)
(33775)
(33770)
(33076)
国家社会(32339)
教育部(31465)
创新(31237)
科研(30994)
期刊
(111927)
经济(111927)
研究(75900)
中国(51604)
学报(42346)
(41044)
(38756)
科学(38051)
管理(33781)
大学(32334)
学学(30671)
农业(25588)
教育(24290)
(22782)
金融(22782)
财经(20583)
技术(18470)
经济研究(18084)
(17830)
问题(16113)
业经(15403)
(13490)
理论(12930)
(12467)
(11658)
实践(11549)
(11549)
技术经济(11117)
现代(11075)
业大(11056)
共检索到371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岑遥  
部分地方政府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介入,源于一种双重压力:分税制以后地方事权的比重普遍高于财权带来的压力、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的压力。在双重压力之下,面对资源的约束,依据现有土地供给制度,地方政府介入城市房地产开发,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动员社会各种资源进入房地产市场,达到财政增收、GDP高增长等社会经济目标。这种介入也对城市房地产价格有直接、间接推动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艳  孙传辉  
近20年我国商品住房市场的繁荣不仅带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也使得房价出现不合理的快速增长。为了保障我国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进行了多年的宏观调控,然而却都收效甚微。中央政府开始越来越重视房地产长期调控机制的建立,以回归房子居住功能,保障民生为目标。而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与相应。文章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在房地产市场的利益诉求和在过往中的表现,并进一步提出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志刚  李梦丹  朱林可  
不同地区房价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为有效调控房价,除了国家实施统一的政策外,因地施策也是重要的调控措施。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将房价影响因素分为四大类,即需求、供给、成本、收入,并引入投机、市场预期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来分析六大因素对房价的影响,衡量地方监管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限贷政策对一、二线城市房价具有抑制效果;限购政策能有效调控一、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且具有时滞效应;限价政策仅对二线城市有效,对一、三线城市调控效果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从东、中、西部城市看,限贷政策对东部具有延迟效应,需要两期的传导时间;限购政策能抑制东、中、西部房价的上涨;限价政策对中部的调控在第四期才产生效果,东、西部的限价政策效果不显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勃  张忠平  
在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的控制土地出让规模、追求土地"垄断价格"以及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因此,规避地方政府行为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必须明确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本文借用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源  郭平  梁宏亮  
从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特征出发,通过将政府收支变量嵌入到房地产市场四象限模型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选取2001~2010个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变量对房地产价格上涨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通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地方政府收支行为与房地产价格都互为因果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瑶  高波  
在税收辖区内消费者总效用最大化和政府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双重目标约束下,房地产税对地方政府有激励效应。由于房地产价格与公共福利水平正相关,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共福利水平,实现房地产价值增值来增加税收收入。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显示房地产税是非中性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军新  胡峰松  
"新国十条"首次将地方负总责制运用到关系国计民生的房地产业领域。由于制度设计尚未触及这项制度的核心功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缺位,导致房地产调控地方负总责制运行效率低下。为此,要建立政府组织责任和领导者个人责任的双重追究机制,借助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履行政策法律义务。建立和完善垂直管理部门的房地产调控合作机制,形成中央政策在地方的执行合力。同时,加快财税、土地供应制度和相关金融制度的配套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军  代支祥  
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异常情况,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控,由于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博弈,政策执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应在中央政策在地方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通过考量房地产市场调控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的对立与统一基础上,求得二者之间博弈的均衡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红雨  朱丽云  
自199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改革以来,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商品房价格一路飙升,各地房价不断创下新高。面对房价飞涨,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房价依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调控政策的实施受到来自各方的阻力,以地方政府最为突出。本文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行为特征,在分析双方博弈动机的基础上,构建了博弈模型,进而研究了双方博弈的内在机制,得出中央政府的最优策略为严格监督地方政府对调控政策的执行,杜绝地方政府的抵制行为,而地方政府获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张立乐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作为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本文利用省级政府债务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在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和财政独立性低的样本中更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房地产价格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倒“U”型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传导的作用。上述结论表明,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无异于饮鸩止渴,优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昕  董兴  平新乔  
对2008~2017年热点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房贷利率提高1个百分点,在当月即能降低房价增速2.86个百分点,效果在8个月后达最强,20个月后失效;首付比例要求提升10个百分点后,2个月即可降低房价增速0.62个百分点,在4个、7个季度后分别达到最强效果和失效;限售强度提高1档,会在3个、4个月后显著降低房价增速0.8~1.2个百分点。限购强度提高1档,在14个月后才能降低房价增速0.5个百分点,在16个、24个月时分别最有效和失效;人均供地增加10%,18个月后才可稍微抑制房价增速,在30个、38个月时分别最有效和失效。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采用面板模型研究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按照地方政府杠杆率的高低将总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进行分类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价格产生了助推作用,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长,但在长期内会引致远期福利成本;局部来看,分组面板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其中高杠杆率地区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均高于低杠杆率地区。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主动优化债务结构,有序推进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采用面板模型研究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按照地方政府杠杆率的高低将总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进行分类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价格产生了助推作用,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增长,但在长期内会引致远期福利成本;局部来看,分组面板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其中高杠杆率地区地方政府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均高于低杠杆率地区。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主动优化债务结构,有序推进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元斌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住宅房地产,从土地购置开始,经过房产的开发建设,到进入消费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中,都涉及到各级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广大消费者等各方的利益。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针对在土地交易市场和房地产消费市场中各主要参与者的市场行为利益的博弈分析,可以为政府部门、开发商和消费者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也为房地产市场体系的建设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书凯  
基于制度—行为—绩效(ICP)范式的分析框架,该文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基础、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角色冲突及其行为表现、房地产市场中的绩效。研究发现:双重身份带来的角色紧张决定了房地产市场运行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行为的内生性,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更倾向扮演"利益者"的角色,降低了房地产市场绩效。未来制度设计中应坚持市场化、制度化方向、民生导向,通过健全市场约束机制、重构财政分权体系、优化政绩考核体系等手段,实现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从角色紧张走向角色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