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4)
- 2023(17253)
- 2022(14555)
- 2021(13765)
- 2020(11658)
- 2019(26998)
- 2018(26328)
- 2017(48992)
- 2016(26903)
- 2015(30769)
- 2014(30550)
- 2013(30295)
- 2012(28198)
- 2011(25552)
- 2010(25365)
- 2009(23690)
- 2008(23592)
- 2007(20496)
- 2006(17639)
- 2005(15620)
- 学科
- 济(116672)
- 经济(116544)
- 管理(76919)
- 业(71448)
- 企(58065)
- 企业(58065)
- 方法(55832)
- 数学(49963)
- 数学方法(49371)
- 中国(33108)
- 财(28957)
- 农(28493)
- 学(23740)
- 贸(23527)
- 贸易(23518)
- 易(22896)
- 业经(22090)
- 地方(20111)
- 制(20098)
- 农业(18865)
- 务(18241)
- 财务(18190)
- 财务管理(18145)
- 理论(17458)
- 企业财务(17215)
- 银(16843)
- 融(16788)
- 金融(16785)
- 银行(16779)
- 环境(16306)
- 机构
- 大学(393576)
- 学院(389079)
- 济(162720)
- 经济(159543)
- 管理(148510)
- 研究(135386)
- 理学(128918)
- 理学院(127428)
- 管理学(125087)
- 管理学院(124385)
- 中国(102071)
- 科学(84066)
- 京(83354)
- 财(72679)
- 农(70772)
- 所(68758)
- 研究所(62899)
- 中心(62446)
- 业大(61563)
- 财经(58994)
- 农业(56331)
- 江(56199)
- 经(53925)
- 北京(52130)
- 经济学(50813)
- 范(49631)
- 师范(48987)
- 院(48383)
- 经济学院(45970)
- 州(44467)
- 基金
- 项目(265902)
- 科学(208937)
- 基金(196150)
- 研究(184958)
- 家(174094)
- 国家(172725)
- 科学基金(147322)
- 社会(119144)
- 社会科(113056)
- 社会科学(113021)
- 基金项目(103604)
- 省(101532)
- 自然(98238)
- 自然科(96099)
- 自然科学(96068)
- 自然科学基金(94386)
- 划(87430)
- 教育(85998)
- 资助(81253)
- 编号(71393)
- 重点(60676)
- 部(59428)
- 成果(57157)
- 发(55743)
- 创(54922)
- 科研(52112)
- 创新(51537)
- 教育部(50715)
- 国家社会(50438)
- 计划(50166)
- 期刊
- 济(168335)
- 经济(168335)
- 研究(110682)
- 中国(73939)
- 学报(68712)
- 农(62204)
- 科学(61084)
- 财(56912)
- 管理(52737)
- 大学(51295)
- 学学(48574)
- 农业(42256)
- 教育(37315)
- 融(33500)
- 金融(33500)
- 技术(33246)
- 财经(29481)
- 经济研究(28344)
- 经(25421)
- 业经(25044)
- 业(24099)
- 问题(23823)
- 贸(21353)
- 统计(20350)
- 版(20000)
- 技术经济(19114)
- 国际(18808)
- 策(18327)
- 世界(18285)
- 科技(17543)
共检索到569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宁 何土凤
厘清城市房价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机制,对破解人才集聚困境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中国69个样本城市房价中位数、居民可支配收入、人才吸引力指数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城市房价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城市房价上涨,人才吸引力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中国多数城市正处于发展速度放缓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科学引导人才流动。
关键词:
房价 人才吸引力 城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袁建港 袁威
在考虑异质性家庭流动性约束的基础上,本文使用MS-VAR模型和Probit模型考察了1999-2012年中国房价对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房价对消费存在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两种区制,并且这两种区制在样本期间多次发生转换。当受流动性约束家庭占比增加时,房价上涨加剧了家庭流动性约束状况而抑制消费增长;当无流动性约束家庭占比增加时,在中长期房价上涨能够促进消费增长。上述结果得到了C-M模型比较检验的支撑。由此得到的政策建议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制定应密切关注家庭流动性约束的变化;当前多数中国家庭面临较强的流动性约束,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因此必须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关键词:
房价 消费 非线性特征 流动性约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炜 景维民 王玉婧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通过一线城市大量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人才兴国战略。为全面深入分析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四维度整体分析框架,提出采用随机森林法进行异常点度量和特征变量选取,设计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17个分析变量中,影响显著的有9个因素。研究结果为我国一线城市探究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进一步吸引人才提供新的分析方法与实际指导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申跃 孟芊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留学选择的角度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由学校教育、社会声望、地区特点和文化氛围构成的大学吸引力四因子模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楚晖 张豪
不同资助机制下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不同就业群体有着不同的吸引力。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我国劳动输入地和劳动输出地具备一定城乡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不同资助机制下不同就业群体在培训吸引力上具有差异,其中,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失业人员、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群体存在显著吸引力;而自费职业技能培训对于较高学历群体、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次数较多的群体更具有吸引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京奎
本文利用1999~2005年间的数据对我国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对地价有显著影响,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度较小。在对地价与房价互动传导机制进行研究时,提出了3个传导路径,这些路径上的各个变量大都相互影响。通过分析我们还发现金融支持和土地政策在地价与房价变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抑制房价不能只控制土地价格,还应从金融支持、投资等方面着手,制定更严格的信贷制度,增加房地产交易税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业政策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地价 房价 金融支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勋华 杨亚丽
基于对中职教师、高校教师、高中教师、企业管理者职业吸引力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中职教师职业选择影响因素除了社会地位、发展前景外,个人成就感是不可或缺的。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中职教师个人成就感直接影响了教师职业吸引力。对此,需要完善中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人才专项基金,加强学历衔接,增强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吸引力,保障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职教师 职业吸引力 影响因素 比较研究
[期刊] 预测
[作者]
翁清雄 吴松
本文在对过去25年组织吸引力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元分析的方法从工作的功能性特征、象征性特征,以及P-J匹配、P-O匹配等方面梳理和验证了组织吸引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和检验了上述因素与组织吸引力之间关系的潜在调节变量。元分析结果表明:功能性特征与组织吸引力显著相关,其中晋升机会(r=0.343)、薪资(r=0.327)与组织吸引力的相关性最高;象征性特征中,除强壮外,其他工作特征与组织吸引力均显著相关;P-O匹配(r=0.455)和P-J匹配(r=0.366)与组织吸引力之间的相关性较强;性别的调节作用显著,而研究对象和年龄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研究还探讨了组织吸引力的未来研究方向及管理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贺
基于珠三角区域大学生就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专家意见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HP法测算区域大学生就业吸引力综合指数,对珠三角区域的大学生就业吸引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另一个方面,高素质、高技能的大学生人群在珠三角区域大量就业,提升了珠三角区域就业人口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进而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关键词:
珠三角 大学生 就业吸引力 指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斯日吉模楞 毛培
大多数资源型地区在自然资源开采过程中经济增长长期呈现缓慢现象。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摆脱资源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地区面临的关键问题。以2000-2016年我国重点煤炭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资源型地区自然资源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同途径。结果显示:资源型地区短期受益于"资源红利",但长期由于容易出现资源产业依赖行为而对其他经济活动和资源依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资源型地区容易表现出依靠物质资本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特征。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探索,对资源型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仁友 丁如曦
在简述房价收入比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2002年~2010年中国西部省区的房价收入比,在整体上,西部省区的房价收入比虽然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空间非均衡性突出、区域差异明显,特别是部分省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相对偏高,应通过适当的调控措施抑制这类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使其房价收入比回归合理范围,减轻普通居民购房负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房价 房价收入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爱 盖骁敏
生产资料的不断积累和更新带来经济系统中各产业的资本深化,资本深化又带来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有偏技术进步则使不同要素的技术效率发生不同的变化,影响各要素的投入结构和产出效率,进而推动产业升级。采用1998—2019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程估计要素替代弹性,并测算各行业的劳动技术效率和资本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多数行业的劳动技术效率高于资本技术效率,且劳动技术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而资本技术效率先上升后下降。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要素技术效率在资本深化促进产业升级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资本深化、劳动技术效率提高和资本技术效率提高均可促进产业升级,资本深化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技术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但也可能通过降低资本技术效率抑制产业升级。因此,要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适度推进资本深化,优化要素配置,充分发挥要素技术效率提高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进而通过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瑞
采用网络调查法,通过与三组城市对比,得出公众对宁波商业经济感知度比较高,经济因素对宁波城市形象认知贡献度大,宁波在长三角第二梯次城市和我国东部滨海城市中,城市旅游吸引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又通过对宁波各类景区产品的公众认知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前述结论。因此提出了重视探亲访友目标市场、多元化开发传统文化景区、整合开发品牌产品以提升城市形象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网络调查 旅游吸引力 公众认知 宁波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子平
文章基于制度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三个维度,建立了上海人才吸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上海城市吸引力的调查数据,运用AHP分析法,深入分析了影响上海人才吸引力的各种外部因素及其重要性,为"十二五"时期上海人才政策思路调整和工作重心转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上海 人才吸引力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斌 胡一鸣
国家高新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创新人才。本研究基于舒适物理论,通过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识别了构成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的主要舒适物类型,包括园区科技水平、产业实力、创业成效、自然环境、社会服务和创新文化,并以此来构建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的评价维度及指标体系。根据2018年-2020年3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指数模拟观察这3年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的总体趋势和各级指标的表现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近3年产业推动力和社会支撑力是国家高新区人才吸引力的最主要促动因素,国家高新区在前沿科技端和价值文化端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与世界一流园区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本研究旨在为国家高新区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等工作提供理论基础,进而助力国家高新区实现新的国家定位,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人才吸引力 舒适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201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20年展望
2019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与2020年展望
中国传统观念与空间效应对我国房价增长的影响——基于1998~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基于求职者视角的组织人才吸引力实证分析——以十所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倾向为例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35个主要城市为例
次贷金融危机与“国际四大”的就业吸引力——基于某高校十年就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国际吸引力受何影响?——以中日关系为外部要素的分析
互联网深化与网络犯罪治理——基于2008~2020年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中国以及30个省域的灰色关联分析
我国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