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0)
- 2023(3206)
- 2022(2551)
- 2021(2325)
- 2020(1755)
- 2019(4094)
- 2018(4058)
- 2017(7187)
- 2016(3857)
- 2015(4524)
- 2014(4711)
- 2013(4572)
- 2012(4199)
- 2011(3897)
- 2010(4093)
- 2009(3732)
- 2008(3653)
- 2007(3513)
- 2006(3258)
- 2005(2555)
- 学科
- 济(17471)
- 经济(17459)
- 管理(10958)
- 中国(9807)
- 地方(7659)
- 城市(6140)
- 业(5921)
- 方法(4535)
- 农(4407)
- 城市经济(4399)
- 环境(4306)
- 企(4163)
- 企业(4163)
- 学(3706)
- 发(3693)
- 数学(3634)
- 数学方法(3589)
- 业经(3524)
- 理论(3171)
- 农业(2915)
- 和(2694)
- 地方经济(2620)
- 方城(2584)
- 资源(2531)
- 生态(2519)
- 制(2343)
- 教育(2314)
- 划(2308)
- 银(2289)
- 银行(2286)
- 机构
- 学院(55733)
- 大学(55704)
- 研究(21008)
- 管理(19876)
- 济(18977)
- 经济(18144)
- 理学(16118)
- 理学院(15837)
- 中国(15578)
- 管理学(15449)
- 管理学院(15340)
- 京(14123)
- 科学(13857)
- 中心(10178)
- 所(9865)
- 江(9560)
- 范(9104)
- 北京(9005)
- 师范(9000)
- 研究所(8872)
- 院(8438)
- 财(8436)
- 业大(8387)
- 农(8142)
- 州(8092)
- 师范大学(7332)
- 技术(7204)
- 省(6749)
- 工程(6394)
- 财经(6303)
- 基金
- 项目(38556)
- 科学(30181)
- 研究(28070)
- 基金(26648)
- 家(23445)
- 国家(23239)
- 科学基金(20173)
- 社会(17326)
- 社会科(16343)
- 社会科学(16339)
- 省(15376)
- 基金项目(14674)
- 划(13303)
- 自然(13293)
- 自然科(12953)
- 自然科学(12952)
- 教育(12908)
- 自然科学基金(12678)
- 编号(11456)
- 资助(10057)
- 成果(9168)
- 课题(8960)
- 重点(8888)
- 发(8728)
- 部(7575)
- 创(7396)
- 年(7151)
- 规划(7019)
- 国家社会(6993)
- 发展(6992)
共检索到91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小汽车涌入人们家庭。机动车的过快增长,使道路设施不堪重负,造成许多大城市交通拥挤、停车困难、环境恶化。此时,曾经占主导的慢行交通又重新被提及。慢行交通为目前的交通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海茹
随着人本主义的回归,慢行系统日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很多国内外城市都开始着手慢行系统的建设,提出"慢行城市"的理念,这与当前大势所趋的生态城市、步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概念一脉相承。文章从绿色网络空间、慢行街区、绿色慢行交通等多角度出发,倡导小城慢行生活,构建以自然生态为特色、慢行城市生活为主题的小城生活方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慎志 刘婷婷
慢行交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交通模式,也是连接城市公共避难空间的主要通道。本文针对当前城市灾害频发、公共避难空间资源有限、可达性较差等问题,提出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避难空间整合建设的思路。为实现慢行交通空间的安全性和安全避难空间的系统性,文章从规划设计和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明伟
商业文化的系统建设朱明伟(杭州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建设优秀的商业文化,这是当前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在广泛研究和实践的一个热点课题。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考察商业文化建设,我们认为主要应解决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确立商业价值观;二是规范商业行为;三是构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雪琴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冲击和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系统,加剧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恶化;另一方面又可能为改进和完善生态环境系统创造条件和机遇。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分脆弱的国情,在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充分利用城市化提供的契机,加强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为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人退林进”和“退宅还林”工程;二是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系统 森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永康
建设沿海城市创新系统,提高沿海开放区域参与国际竞争。它将有利于发挥城市开放的优势,增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能力,并进一步支持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沿海开放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塑造企业创新主体、实施产学研结合、发展外向经济型方面,可以利用已取得的成就和现有的科技优势,率先建立并加快完善城市创新系统。
关键词:
沿海开放城市 创新系统 建设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志刚 邸娜 刘晓峰 李新启 李增云 冯会斌 张丽萍 张焕景
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顺应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型管理的形势,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从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网络建设和系统功能的发挥利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心城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指出了一些城市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上存在重硬轻软、重网络轻资源、重建轻管等认识上的"误区"及缺乏长远系统规划、业务分析等问题。同时,运用系统概念层、逻辑层、物理层的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论述了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式和作用;分析了科技管理系统的功能及业务流程,提出了系统建设的原则及设计方法。指出了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外部环境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心城市 科技管理 信息系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文明
认为一味追求城市机动化交通,忽视慢行交通,会助长车辆消费的攀比之风,会加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幸福。因此,应当对交通方式进行理性的思考与选择,重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慢行交通系统 以人为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空 谷亚红 王岚
建设慢行城市、发展慢行交通可以缓解城市拥堵、节约社会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对建设低碳城市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存在着较大的挑战,在慢行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慢行城市的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慢行城市 慢行交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万方 杜莉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问题,为减少日益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节能减排的绿色交通正在全球范围推广。法国里昂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成功运行是政府践行国际公约与民意需求满足的契合,是客观良好条件与优异的运行机制设计的契合。我国正在进行全面低碳城市建设,推广绿色节能减排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需借鉴国际经验,发挥后发优势,提升建设速度和效率。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公共自行车系统 节能减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从欣
"海绵城市"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其实质是破解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失调难题,保护区域自然水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其他很多城市也在城建中积极融入了"海绵城市"理论。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给排水设计 防涝系统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江涛 蔡梦晗 王宪明
构建京津冀跨区域城市生态系统,是推动三地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提出构建建设由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构成的京津冀跨区域城市生态系统的系列建议,希望能够有效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跨区域 城市生态系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高峰 黄仪荣
近年来,国内频发的城市内涝对城市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北京"721"暴雨事件以来,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再度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堪称城市水利工程史上奇迹的赣州福寿沟,历经900多年仍然在发挥作用,造就了赣州"千年不涝"的传奇。文章基于城市安全的视角,探索福寿沟的运行机理,分析基于福寿沟的赣州现代排水系统构建,并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经验,探索完善现代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城市安全 城市排水系统 福寿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江 罗凌妍 王冬良 丁道红
为了解居民对城市慢行系统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利用主要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慢行系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达性、慢行环境(噪音、水体、空气、绿化等)会直接影响居民对慢行系统的接受度。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慢行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给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沈培华 王映雪 武海平 白永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