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1)
- 2023(11712)
- 2022(10245)
- 2021(9537)
- 2020(7954)
- 2019(18253)
- 2018(18141)
- 2017(34964)
- 2016(18988)
- 2015(21204)
- 2014(21103)
- 2013(21109)
- 2012(19161)
- 2011(17129)
- 2010(17039)
- 2009(15439)
- 2008(14924)
- 2007(12783)
- 2006(11109)
- 2005(9521)
- 学科
- 济(76508)
- 经济(76430)
- 管理(55303)
- 业(50084)
- 企(41695)
- 企业(41695)
- 方法(35519)
- 数学(30956)
- 数学方法(30622)
- 中国(21851)
- 农(18879)
- 财(18328)
- 地方(17907)
- 业经(16451)
- 学(16102)
- 贸(13277)
- 贸易(13271)
- 环境(12937)
- 农业(12779)
- 易(12728)
- 制(12713)
- 理论(12600)
- 和(12008)
- 技术(11711)
- 务(11567)
- 财务(11507)
- 财务管理(11487)
- 企业财务(10887)
- 划(10792)
- 银(10545)
- 机构
- 大学(267281)
- 学院(264865)
- 管理(109265)
- 济(103399)
- 经济(100870)
- 理学(95503)
- 理学院(94417)
- 管理学(92834)
- 管理学院(92342)
- 研究(87626)
- 中国(62883)
- 京(56902)
- 科学(55630)
- 财(45863)
- 所(43207)
- 农(41439)
- 业大(40711)
- 研究所(39628)
- 中心(39386)
- 财经(37576)
- 江(37304)
- 北京(35749)
- 范(35160)
- 师范(34872)
- 经(34281)
- 农业(32568)
- 院(32418)
- 州(30846)
- 经济学(30533)
- 师范大学(28483)
- 基金
- 项目(190319)
- 科学(149893)
- 基金(138588)
- 研究(137765)
- 家(120897)
- 国家(119933)
- 科学基金(103685)
- 社会(86868)
- 社会科(82378)
- 社会科学(82356)
- 基金项目(74932)
- 省(73991)
- 自然(68545)
- 自然科(66958)
- 自然科学(66941)
- 自然科学基金(65688)
- 划(62624)
- 教育(62427)
- 资助(56235)
- 编号(55772)
- 成果(44138)
- 重点(42107)
- 部(41450)
- 发(40308)
- 创(39419)
- 课题(38076)
- 创新(36770)
- 科研(36160)
- 教育部(35468)
- 国家社会(35430)
- 期刊
- 济(109442)
- 经济(109442)
- 研究(77543)
- 中国(48030)
- 学报(42239)
- 科学(38954)
- 管理(38243)
- 农(36803)
- 财(32973)
- 大学(31572)
- 学学(29762)
- 教育(28172)
- 农业(26108)
- 技术(22093)
- 融(19541)
- 金融(19541)
- 业经(17583)
- 财经(17260)
- 经济研究(16980)
- 问题(15817)
- 经(14665)
- 图书(14422)
- 科技(13577)
- 理论(13512)
- 业(13278)
- 实践(12616)
- 践(12616)
- 技术经济(12535)
- 现代(12484)
- 资源(12042)
共检索到375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卞鹰,刘兴柱,雷海潮,闫正民,毛瑛,任苒,陈俊峰,刘国祥,胡善联,梅红
合理安排城市三级医院慢性病住院病人的治疗,减少其对三级医疗服务的盲目需求和过度利用,这与开展慢性病预防一样,是控制未来慢性病卫生费用上涨的两条重要途径。本文以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胃癌、脑血管病、冠心病5种慢性病为代表,在全国6城市12所三级医院进行了住院病人费用及可分流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全部636名住院病人中,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有61.63%的病人可分流到一、二级医院,可因此节省病人的住院费用46.20%;在开展慢性病预防的基础上,再分流城市三级医院慢性病住院病人,对控制未来卫生费用的增长,有着更加显著的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到203O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可由24.04%下降到8.80%,这一比例相当于90年代发达国家的水平。
关键词:
慢性病预防 分流 协同费用效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卞鹰,刘兴柱,雷海潮
积极开展慢性病预防,是控制今后慢性病卫生费用及卫生总费用上涨的关键措施。本研究在查阅大量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在开展慢性病预防措施后,慢性病卫生费用及卫生总费用今后的增长状况和节省的卫生资金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积极开展慢性病预防,到2030年,慢性病卫生费用将由14897亿元降至80584亿元;卫生总费用将由183587亿元降至115224亿元;慢性病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将由81.13%降至69.93%;从2000年到2030年的30年间,全国城市地区慢性病卫生费用总共可节省560564.67亿元
关键词:
慢性病 预防 费用效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雷海潮,刘兴柱,卞鹰,胡善联,李卫平,马联华,吴明
本研究的目的是计算慢性病的治疗费用。方法:推算慢性病在疾病构成中的比例,从而得到慢性病患者的就医例数,并且收集卫生统计年报中治疗费用的数字,分别计算慢性病治疗的住院费用、门诊费用、诊所费用、家庭病床费用,在此基础上得到慢性病的治疗费用。结果与结论:慢性病治疗费用很高,到1994年达到418.8亿元。自1989~1994年间,年均涨幅为21.58%。文章最后还就费用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慢性病 治疗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雷海潮,刘兴柱,卞鹰
本研究旨在预测慢性病未来治疗费用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慢性病的例均治疗费用。根据前文对人口规模和慢性病患病率的预测研究,可以得到未来几十年内慢性病的就医例数,据此可预测慢性病治疗的总费用。结果和结论:今后慢性病的例均治行费用和就医例数都将快速增长。因而,总费用会持续攀升。到2030年,治疗费用将达到148947亿元。因而,必须高度重视费用的控制工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泉 彭雪莹
[目的/意义]在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慢性病预防知识服务成为人智协同的关键场景,探索人智协同对慢性病预防知识采纳效率和效果的影响,有助于理解人智之间的知识交换,提高慢性病预防知识服务效能。[方法/过程]开展自由搜索与人智协同两种方式下慢性病预防知识采纳的对照实验,利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人智协同对慢性病预防知识采纳效率与效果的影响。[结果/结论]相较于用户熟悉的自由搜索,人智协同对慢性病预防知识采纳的主观效率与主观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虽提高了客观效率但降低了客观效果,但二者都具有知识采纳的长期效果。因此,人智协同具有广阔的慢性病预防知识服务应用前景,但仍需加强该场景下的人智协同模式与策略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翟铁民 张岩 张悦 吴宁 万泉 赵郁馨
慢性病防治费用核算是卫生费用核算体系的子系统,全面准确地了解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慢性病防治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及人群受益状况,对于确定慢性病防控的优先领域和主要措施、评价防治措施的成本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探讨县级慢性病防治费用的核算框架、指标体系与结果形式,讨论可行的数据收集和测算方法,并简要介绍个案研究的主要结果。
关键词:
卫生费用核算 疾病费用 慢性病 方法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敏 张开金 姜丽 黄新 包思敏
目的:对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了解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管理中患者费用控制提供政策建议;方法:运用SPSS Clementine11.1,以年龄、职业等因素为输入神经元,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分别为两个模型的输出神经元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以神经网络模型得出的各变量的敏感度来评价各因素对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影响;同时,运用SPSS13.0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两模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模型结果显示,对住院费用影响排前三位的变量是住院天数、检查费占比和药占比。讨论:BP神经网络与多元线性回归都能很好的运用与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但两分析工具在适用条件、信息挖掘深度和影响因素分析功能3个方面都还存在着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夏现中,王丽云
门诊慢性病病人基本医疗保险水平的确定,既是各统筹地区制定医改实施细则的难点,也是新的医疗保险政策能否得到广大职工理解和支持的关键。对门诊慢性病部分准入,其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部分支付,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如果仅仅确定几个病种,在医疗待遇上由个人和统筹基金三七开或四六开,这种简单的操作方式必然会引发新的矛盾,影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雷海潮,刘兴柱,卞鹰
本研究的目的是:(1)预测疾病模式转变这一背景下的卫生总费用(THE)变化趋势;(2)评价国家宏观经济能否承担因卫生费用增加而造成的压力。方法:利用灰色数学模型GM(1,1)预测卫生总费用的增长。根据对经济增长的3种不同假设,预测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利用THE/GDP的比例反映卫生总费用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卫生总费用将由1994年的1448亿元增加到2030年的183587亿元,此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4.4%。THE/GDP的比例将由1994年的3.22%上升到2030年的18%~32%。结论:如不及时采取适宜的对策,慢性病增加将给宏观经济带来重压。在卫生资源配置决策中要给予疾病预防、基层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重点考虑。
关键词:
卫生总费用 宏观经济 预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伟 陆晓农 王秀瑛 李晓波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而且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2003年,在对镇江市13710名参保人员抽样调查中发现:用慢性非传染病治疗与抢救的医疗人均医疗费为1516.21元;是总体人均医疗费575.37元的3倍。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有效的医疗服务模式和专项稳定的经费来控制慢性病。探索一套适应我国国情医保政策,创新支付机制,从医保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努力的方向,也是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有效途径。
关键词:
医保经费 慢性病管理 可行性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雷海潮,刘兴柱,卞鹰,李士雪,黄思桂,孟庆跃
本研究旨在分析促使慢性病治疗费用上升的因素并寻求控制策略。方法:以本课题前面进行的研究为基础,按影响费用上升的各因素的年增长率进行分析。结果。例均费用因素对治疗费用上涨的影响作用大于其他任何因素,它可解释总费用上升的50%~70%。患病率上升可解释费用上涨的20%。需求和人口数量因素居于第3和第4位。结论:如能立即采取适宜措施的话,降低慢性病治疗费用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词:
慢性病 治疗费用 上涨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解垩
慢性病的经济负担在世界范围内增加,但基于个体经济层面的研究较少。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慢性病对个体医疗支出、非医疗消费、家庭间转移支付及工作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慢性病显著地增加了医疗费用开支;慢性病患者的周工作时间下降;慢性病患者接受来自其他家庭(亲属)的转移收入明显增加,这表明个体能够通过家庭间风险分担的非正式制度处理机制,来应对慢性疾病的冲击;尽管有来自其他家庭的转移收入,慢性病人的非医疗消费水平降低;富裕个体在抵御慢性病冲击上明显比贫困的慢性病患者有利。最后,文章提出应当引入卫生筹资的政策干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柴培培 张毓辉 万泉 翟铁民 郭锋 李岩 黄云霞 李涛
目的:核算分析2016年我国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规模及结构,为提高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以卫生费用核算为基础按照可避免住院疾病范围,核算分析我国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总量和构成。结果:2016年我国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总量为1 492.63亿元,占到总住院费用的10.45%。从机构分布看,65%的慢性病可避免住院费用主要发生在区县级医院;从疾病分布看,73%的可避免住院费用发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高血压;从人群分布看,50岁及以上人群是可避免费用的消费主体。结论:我国可避免住院费用规模较大,反映出我国可避免住院问题比较严重,应加大对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干预作用;探索建立我国可避免住院监测指标体系,为构建以医疗价值和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支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殷蜀梅
论述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依据现有的医学资源特色并邀请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参与,紧密围绕慢性病防治的知识教育领域去采集、甄别、组织、整理和发布有关的权威可靠的信息资源,为我国普通居民和社区医生提供高质量、规范、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重点介绍中国慢性病防治知识网专题特色库的总体技术模型设计、建设过程以及取得的经验,并对以后的维护工作做出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
特色库 慢性病 专题数据库 资源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