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8)
- 2023(14405)
- 2022(12267)
- 2021(11374)
- 2020(9877)
- 2019(22647)
- 2018(22222)
- 2017(42716)
- 2016(23372)
- 2015(26036)
- 2014(26091)
- 2013(25597)
- 2012(23605)
- 2011(21258)
- 2010(20925)
- 2009(19458)
- 2008(19075)
- 2007(16871)
- 2006(14416)
- 2005(12553)
- 学科
- 济(95573)
- 经济(95441)
- 管理(66680)
- 业(63389)
- 企(51659)
- 企业(51659)
- 方法(47565)
- 数学(41731)
- 数学方法(41240)
- 农(25452)
- 财(25027)
- 中国(24746)
- 业经(19856)
- 学(19652)
- 地方(19616)
- 贸(17742)
- 贸易(17740)
- 制(17524)
- 易(17200)
- 农业(17092)
- 务(16043)
- 财务(15997)
- 财务管理(15960)
- 企业财务(15169)
- 环境(14446)
- 理论(14175)
- 技术(13515)
- 和(13386)
- 银(13163)
- 银行(13108)
- 机构
- 大学(334646)
- 学院(334459)
- 济(132238)
- 管理(130976)
- 经济(129426)
- 理学(114304)
- 理学院(112969)
- 管理学(110879)
- 管理学院(110258)
- 研究(108706)
- 中国(80638)
- 科学(70600)
- 京(69832)
- 农(61666)
- 财(59507)
- 业大(54658)
- 所(54603)
- 中心(52244)
- 研究所(50204)
- 农业(49002)
- 江(48941)
- 财经(48672)
- 经(44276)
- 范(43724)
- 师范(43145)
- 北京(42970)
- 经济学(40528)
- 院(39325)
- 州(39154)
- 经济学院(36864)
- 基金
- 项目(235008)
- 科学(184688)
- 基金(172814)
- 研究(162006)
- 家(153331)
- 国家(152089)
- 科学基金(130442)
- 社会(104313)
- 社会科(98909)
- 社会科学(98879)
- 基金项目(93139)
- 省(91824)
- 自然(88356)
- 自然科(86344)
- 自然科学(86314)
- 自然科学基金(84774)
- 划(78320)
- 教育(74578)
- 资助(70439)
- 编号(63266)
- 重点(52980)
- 部(51286)
- 发(49755)
- 成果(48969)
- 创(48551)
- 科研(46452)
- 创新(45469)
- 计划(45270)
- 教育部(43550)
- 课题(43391)
- 期刊
- 济(137089)
- 经济(137089)
- 研究(87023)
- 学报(58205)
- 中国(57596)
- 农(54116)
- 科学(52405)
- 财(46351)
- 管理(43916)
- 大学(42995)
- 学学(41228)
- 农业(36231)
- 技术(26784)
- 融(26497)
- 金融(26497)
- 教育(26468)
- 业经(23522)
- 财经(23472)
- 经济研究(21443)
- 问题(20303)
- 经(20077)
- 业(19335)
- 版(17351)
- 统计(16571)
- 资源(15949)
- 技术经济(15542)
- 商业(15523)
- 科技(15486)
- 策(15431)
- 理论(14713)
共检索到467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双玉 刘琪 龚箭 乔花芳 王安琦
城市旅游满意度可能受到城市形象感知的影响,并非只受到旅游要素的影响。借鉴行为心理学和旅游需求相关理论,通过演绎推理提出有待检验的理论假说和模型,利用武汉市旅游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这些理论假说和模型。结果表明:经过细微调整后,城市认知形象感知、情感形象感知、旅游满意度的模型构建合理;与替代模型相比较,构建的理论模型最佳;城市认知形象感知、情感形象感知既直接影响又通过感知价值的调节间接影响旅游满意度,且作用大于旅游动机。因此,提升城市形象感知是提高城市旅游满意度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宁志丹 李海娥
城镇化的推进与"乡愁"的驱动使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而游客满意又是乡村旅游赢得市场的关键。在构建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与满意度模型的基础上,以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数据、借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乡愁感知的测量量表,比较得出乡愁感知中"乡景观赏"、"乡味体验"与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乡情寄托"与满意度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并借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年龄、来源地的游客在"乡景观赏"或"乡味体验"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最后总结提出乡村旅游地要营造"乡愁"氛围、重视游客差异化需求、适时地转型升级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愁 满意度 石榴红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小华 梁玥琳 闫梦凡
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旅游地加强安全形象管理、降低旅游者的风险感知对于促进旅游业的恢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武汉市为案例地,采用目的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二维结构,试图揭示旅游者风险感知、目的地形象及旅游行为意愿的具体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旅游意愿;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目的地认知形象及情感形象;目的地情感形象直接正向影响旅游意愿;目的地情感形象在风险感知和旅游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雨 黄翔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1)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旅游资源质优.2)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因素产生.3)武汉
关键词:
武汉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婷婷
网络游记在表达和反映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旅游者发表在携程旅行网上关于西藏的游记为研究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对80篇游记样本进行质性分析,探讨国内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均以积极感知为主,但仍有提升空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佑印 马耀峰
文章借助形象修正理论对日本旅游者游前感知和游后感知差异的形象修正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日本游客在旅游前后对我国旅游形象发生了正面非一致性修正过程。文章从3个方面探究了发生形象修正的原因并提出未来改变潜在日本游客感知形象的4点建议。
关键词:
旅游市场 形象修正 感知行为 日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燕 凌常荣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异化的现象日益凸显,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存在着3种差异:游客感知同一种民族文化的真实性程度(真实度)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形的差异。这3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满意度有着正面或负面影响。本文将以黑衣壮民族文化旅游为例,在分析这3种差异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这3种差异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璐 刘培学 张建新 张金悦
城市是旅游活动最主要的地域载体。文章选取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案例地,基于UGC游记数据,建构目的地旅游者感知结构体系,探究各要素的满意度评价。研究发现:旅游者感知集中于文化氛围和目的地旅游资源两方面。将旅游者感知划分为4类维度、15个感知要素,其中人们更关注于文化层面的感知要素,说明旅游者的需求层次有所上升。此外,旅游要素期望与实际感知差异较小,说明旅游者对南京市整体评价较高,并针对低满意度要素制定旅游市场的营销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粟路军 黄福才
旅游者形象感知是旅游消费行为和营销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与热点。文章构建了旅游者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及其对忠诚影响的整合模型,通过对乡村旅游者调查获取丰富基础数据,验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服务公平是旅游者形象感知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感知价值是旅游者形象感知的较重要影响因素,服务质量是旅游者形象感知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旅游者参与对旅游者形象感知没有显著影响;旅游者形象感知是旅游者忠诚的重要前置变量,对重游倾向、口碑宣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寻找替代旅游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管理启示,指出了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鹭
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活动的日益普遍,人们在享受旅游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新鲜的同时,也对旅游产品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人们多样化的兴趣和高标准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旅游产品进行调整和提升。经过前人们的努力,我们认识到,游客对旅游体验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往往是游客判断一个旅游产品时满意与否的唯一标准。然而作者认为,旅游体验空间的边缘不但对游客做出旅游决策,甚至对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最终满意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原理与"场域"理论息息相关。本文致力于发掘其理论根源,以期对旅游体验空间边界对于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有更加科学的认知。
关键词:
旅游体验 场域 边界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高静 章勇刚 庄东泉
以携程旅游网和同程旅游网网友点评为基础,通过文本分析和对应分析对大连、威海、青岛、厦门四个海滨旅游城市的感知形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旅游者对海滨旅游城市整体形象的感知主要集中于风景/自然吸引物、海滩、城市卫生/干净、特色美食/小吃/饮料等方面;尽管都属于海滨旅游城市,旅游者对四个城市的形象感知却存在着明显差异。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对海滨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旅游者 海滨旅游城市 旅游感知形象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阴姣姣 谢双玉 韩磊 曹晨
在新冠疫情暴发及抗疫信息集中传播的背景下,潜在游客对武汉旅游危机响应的感知及其对城市形象和旅游意愿的影响,值得研究。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潜在游客的旅游危机响应感知影响城市形象和旅游意愿的路径和机制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利用以2020年4月8日起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后武汉市的潜在游客为调查对象收集的3129份网络问卷调查数据,结合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评价了潜在游客对武汉旅游危机响应的感知水平,分析了其影响城市形象和旅游意愿的路径与机制。结果表明:1)潜在游客对武汉“封城”期间各方面的危机响应感知都较好,对武汉城市形象的评价也较高,但对武汉的旅游意愿不高;2)潜在游客的旅游危机响应感知既对城市认知形象和总体形象的提升以及旅游意愿的提高都有直接作用;也通过提升城市形象来影响旅游意愿,形成显著的“旅游危机响应感知—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旅游意愿”的链式作用关系;熟悉度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根据这些结论,提出加强旅游危机响应以及提升城市形象的策略,希望能为疫后游客出游意愿的提升和城市旅游市场恢复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安禧 郭英之 李海军 孙雪飞 宋长海
文章基于"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以旅游者满意为中介和风险可能性为调节,研究了旅游者感知价值对重游意向的影响机制。以赴河南省3个景区的500名团队旅游者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1)旅游者感知价值维度中的实体价值、经济价值、学习价值对重游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2)旅游者满意分别在实体价值、学习价值与重游意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经济价值与重游意向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旅游者感知的风险可能性越小,实体价值与旅游者满意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捷蕴
目前,很少有学者采用旅游者博客这一新兴的方式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文章选择中西方旅游者博客话语为切入点,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5个维度探讨中西方游客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异同,并讨论了两个不同旅游群体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最后,文章对如何提升来京中西方游客的体验评价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此研究意在强调旅游者博客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能够对话语分析的跨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转基因食品感知风险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武汉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
城市居民环城游憩满意度评价——以武汉市为例
旅游者原真性感知对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影响——基于湖北恩施州的实证研究
武汉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
城市扩张中市民对智慧公共信息服务的接纳研究——基于武汉市洪山区的调查分析
菜农购种满意度的外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郊区519户菜农的调查
不同来源地旅游者对北京目的地形象感知差异——基于深度学习的Flickr图片分析
城郊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明清古街为例
基于结构方程的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以武汉市农民工调查为例
城郊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分析——以武汉市东西湖区石榴红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