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7)
2023(7037)
2022(5970)
2021(5098)
2020(4185)
2019(9343)
2018(9080)
2017(17554)
2016(9222)
2015(10535)
2014(10553)
2013(10675)
2012(10511)
2011(9731)
2010(9941)
2009(9386)
2008(9007)
2007(8335)
2006(7876)
2005(7124)
作者
(29793)
(24823)
(24631)
(23552)
(16109)
(11803)
(11291)
(9716)
(9596)
(8899)
(8816)
(8292)
(8244)
(7881)
(7865)
(7747)
(7392)
(7246)
(7242)
(6932)
(6239)
(6164)
(6136)
(6032)
(5752)
(5447)
(5427)
(5223)
(5137)
(4939)
学科
(66768)
经济(66616)
管理(23284)
方法(20641)
地方(19076)
中国(17521)
(17048)
数学(15329)
(15314)
企业(15314)
数学方法(15217)
业经(13236)
(13055)
地方经济(12599)
(10384)
(10309)
理论(10005)
环境(8379)
(7813)
(7644)
产业(7581)
(7579)
经济学(7133)
农业(6873)
城市(6520)
(6495)
金融(6493)
(6399)
经济理论(6292)
及其(5770)
机构
大学(149218)
学院(146877)
(69667)
经济(68159)
研究(59703)
管理(50145)
理学(42311)
中国(42213)
理学院(41672)
管理学(40919)
管理学院(40634)
科学(35704)
(32704)
(30705)
(29128)
研究所(27709)
中心(25002)
(23792)
经济学(23169)
(23111)
财经(23091)
(21291)
(21285)
师范(21059)
(20856)
北京(20835)
经济学院(20347)
业大(19932)
农业(18615)
科学院(18287)
基金
项目(93647)
科学(73910)
基金(68725)
研究(65926)
(60663)
国家(60145)
科学基金(50779)
社会(46906)
社会科(43265)
社会科学(43245)
基金项目(35782)
(35453)
自然(31445)
自然科(30722)
自然科学(30711)
(30383)
自然科学基金(30157)
教育(28932)
资助(28085)
编号(24426)
(21924)
重点(21562)
成果(20661)
(20517)
国家社会(19437)
课题(18156)
(18134)
发展(17866)
教育部(17642)
(17636)
期刊
(88553)
经济(88553)
研究(51883)
中国(30289)
学报(24818)
科学(23440)
(21964)
(21448)
管理(20768)
大学(18907)
学学(17987)
经济研究(14999)
农业(14563)
教育(13475)
财经(13281)
问题(12752)
(11977)
金融(11977)
(11748)
技术(11392)
业经(10935)
技术经济(8470)
世界(8276)
统计(7776)
(7668)
(7575)
现代(7449)
城市(7319)
(7246)
经济管理(6978)
共检索到236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力三  吴春柳  
塑造城市形象、建设城市文化是城市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城市若要快速、健康发展,就应该把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城市文化的建设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来,以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为基础,创造城市良好的投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吸引更多的资金、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加速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文章提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社会经济意义表现在有利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吸收和招商引资,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续琨  陈喜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窦阿富  
当前国内市场强大的教育需求表明:教育作为一种投资,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集聚或者教育直接作为一个产业加以发展,在现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前提下,其产出可以说是最优的,在众多的产业部门中具备优势独特的经济收益空间。因此,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投资和教育产业化的若干问题提出讨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华荣  
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而对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却忌讳谈论它,尤其是对于优死。尽管优死古已有之,但由于传统人道思想的束缚,使优死的研究在近代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对这一具有不断增长着的社会经济意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驰  戴明  任天鸣  
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1))会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而其对城市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利用就读于同一学校不同SES儿童作为实验样本,通过实验研究不同SES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我们发现:复杂公平观上,高SES儿童具有更加明显的劳动优先主义,而低SES儿童则表现出更多结果公平;涉他偏好上,高SES儿童表现得更亲社会、更愿意分享,低SES儿童则表现出更多恶意行为;竞争意愿上,低SES儿童呈现出更强烈的竞争意愿,且男生比女生更愿意竞争。上述研究表明即使享有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不同SES儿童在公平观、涉他偏好及竞争意愿上均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异不应被忽视,我们需要重视对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关注和培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云  
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城市电大的变革趋势。本文试图探寻城市经济发展同城市电大建设间的 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概括表达为同制依存律、同构相合律、同量扩张律、同格延伸律和同向拓展律五个方面,城市 电大的办学体制应随城市经济体制的转制而“改制”;专业布局应随经济结构的建构而“调构”;学生规模应随经济 总量的扩大而“扩量”;学历层次应随经济规格的提升而“升格”;教学方向应随经济发展的走向而“取向”。提出城 市电大应自觉按其所依托的城市的社会经济形象设计自身教育形象的见解。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鸿,许非,王云竹,陈琰,曲大维,李佩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瑞娜  
文章从和谐度的角度,研究城市防洪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防洪、社会、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和谐度模型。计算并评价了鞍山1979—2003年各系统间的和谐度,并为防洪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莫荣  
基于对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区的大量调查,本文得出局部地区民工短缺的确存在,但“民工荒”这一说法不能够成立,因为我国劳动力总体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判断。局部地区民工短缺的实质是企业与农民工在工资上博弈的结果,民工短缺是市场的自然调节,而不是政策性的障碍。没有迹象显示这一问题会扩展为全国性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但民工短缺可能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变化;民工短缺将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催生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转移;民工短缺还有助于地方政府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明皓  李捷  
定性地给出城市交通对社会经济直接影响的定义,并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属性,分析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从而为今后交通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静  罗珍  赵伯飞  
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印记,文化产业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在对西安曲江文化的分析中,寻求西安城市形象的审美价值。文章认为曲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审美之间有机联系表现在:曲江文化产业是一种通过理想观点对审美评价进行体现的一种现实结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对人们的态度产生影响,用这种态度对人进行教育;曲江的文化产业可以真实地映射一种客观的美学价值,并且表现出了现代人对于古人的主观态度;曲江文化产业正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历史典故来引导我们的审美知觉与审美体验。曲江文化产业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不但感受到感官世界带来的外在形式美,也感受到由内而外的精神美感,曲江文化产业向大众展现的道德关系可以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同时也是大众在文化体验中获取的、最具现实意义的审美价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查振华  
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具有性格的个体,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象来体现出这种独特的个性。形成这种个性的因素主要由三种因素,一是由城市天际线所形成的总体特征与个性;二是由街道所形成的城市个性;三是由广场形成的时代精神。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形象,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申革联  梁国培  刘怡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随  
本文从形象主体、城市功能、环境性质、时代性、民族性、发展性和表现性等角度对城市形象细分进行了探讨 ,并论述了它对城市形象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锡麟  樊益华  
西方国家的广告业发展十分迅速,各种形式的商品广告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广告商为了使广告达到最大效益,从而使广告商品占领更多的市场销售份额,大大加强了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研究,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在广告中诱导人们的购买行为。于是,消费者特别是广告业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作为独立消费的经济主体再也不能“独立自主”,往往要受到广告的左右。可见,广告在社会商品流通和销售过程中,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