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9)
- 2023(13105)
- 2022(11054)
- 2021(9877)
- 2020(7977)
- 2019(17975)
- 2018(17430)
- 2017(32737)
- 2016(17790)
- 2015(19554)
- 2014(19539)
- 2013(19271)
- 2012(18429)
- 2011(17171)
- 2010(17405)
- 2009(16174)
- 2008(15677)
- 2007(13977)
- 2006(12847)
- 2005(12032)
- 学科
- 济(95683)
- 经济(95567)
- 管理(47480)
- 业(43827)
- 企(32131)
- 企业(32131)
- 中国(28902)
- 方法(28638)
- 地方(27609)
- 数学(25085)
- 数学方法(24915)
- 农(23226)
- 业经(19364)
- 学(18402)
- 财(16629)
- 制(16483)
- 地方经济(16128)
- 农业(16125)
- 贸(15139)
- 贸易(15128)
- 易(14533)
- 环境(14443)
- 融(14372)
- 金融(14371)
- 银(14164)
- 银行(14123)
- 发(13825)
- 行(13735)
- 体(11543)
- 技术(11455)
- 机构
- 学院(264359)
- 大学(263768)
- 济(119517)
- 经济(117110)
- 研究(102781)
- 管理(94813)
- 理学(80465)
- 理学院(79399)
- 管理学(78197)
- 管理学院(77707)
- 中国(76355)
- 科学(62244)
- 京(57425)
- 所(53555)
- 财(51736)
- 农(50826)
- 研究所(48460)
- 中心(45047)
- 业大(40893)
- 江(40754)
- 财经(40373)
- 农业(39753)
- 经济学(37749)
- 北京(36857)
- 院(36794)
- 经(36541)
- 范(36022)
- 师范(35584)
- 经济学院(33630)
- 州(32403)
- 基金
- 项目(172907)
- 科学(135472)
- 基金(124942)
- 研究(122362)
- 家(111251)
- 国家(110269)
- 科学基金(92700)
- 社会(81190)
- 社会科(76934)
- 社会科学(76917)
- 省(67689)
- 基金项目(66153)
- 自然(58712)
- 划(57498)
- 自然科(57321)
- 自然科学(57305)
- 自然科学基金(56267)
- 教育(54121)
- 资助(49763)
- 编号(46770)
- 发(43587)
- 重点(39754)
- 成果(37648)
- 部(37497)
- 创(35700)
- 发展(34600)
- 国家社会(34282)
- 课题(34170)
- 展(34101)
- 创新(33588)
- 期刊
- 济(144798)
- 经济(144798)
- 研究(85166)
- 中国(57925)
- 农(47244)
- 学报(44580)
- 科学(41110)
- 财(37377)
- 管理(35748)
- 大学(33139)
- 农业(31705)
- 学学(31638)
- 融(27583)
- 金融(27583)
- 教育(24610)
- 经济研究(24042)
- 业经(22773)
- 技术(21036)
- 财经(20954)
- 问题(20025)
- 经(18229)
- 业(16498)
- 贸(14309)
- 世界(13932)
- 技术经济(13914)
- 商业(13059)
- 国际(13016)
- 现代(12516)
- 科技(12256)
- 资源(12254)
共检索到416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薇 杨飞
基于空间均衡的城市经济模型,本文考察了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的紧凑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工资水平,同时也可能导致房价上涨。这表明,更为紧凑的城市形状促进了经济发展并提高了要素的回报率。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关系,本文还根据城市的初始条件、行政等级、人口变动趋势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了异质性和稳健性分析。本文进一步指出,提高城市的紧凑度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优化城市化进程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城市足迹 城市空间形状 紧凑度 经济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 金凤君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扩张造成耕地面积减少以及能源资源消费与污染排放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以其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局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的特征,成为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选择。但是,由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和特征迥异于西方国家,因此关于紧凑城市"提高城市密度、促进土地利用的功能混合以及鼓励公交出行"的内涵,以及紧凑城市可以降低城市交通能源消费与污染排放、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的观点在中国是否可行,还需要仔细分析。在辨析中国所需要的紧凑城市内涵基础上,建立城市紧凑度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国1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进行评估,并对其与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67.2%的城市处于不紧凑状态,城市的紧凑度与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没有很强的联系,与人均能源消耗以及污水排放的相关系数也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本文还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紧凑城市,以及如何实现紧凑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紧凑城市 紧凑度 资源环境效应 中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顺成 李喜演
选取33个大城市有关从业者人均区域生产总值及其相应的数据,分析了紧凑式城市规划要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集中度越高、多核心度越高、土地混合利用度越高,就越能够促进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密度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认为在中国构建紧凑式的城市形态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城市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城市和地区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背景特征,以求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和需要的紧凑式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顺成 李喜演
选取33个大城市有关从业者人均区域生产总值及其相应的数据,分析了紧凑式城市规划要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集中度越高、多核心度越高、土地混合利用度越高,就越能够促进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密度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认为在中国构建紧凑式的城市形态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城市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城市和地区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背景特征,以求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和需要的紧凑式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王鸣 柳上晓
通过对城市紧凑发展内涵的阐述,概括了影响浙江城市紧凑发展的主要因子:地形、城市交通、人口规模、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扩张方式、城市规划及国家宏观政策等,并研究了各影响因子对城市紧凑发展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浙江城市 紧凑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郝伟伟 高红岩 刘宗庆
城际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骨干力量,对引导和带动城市群经济、人口和资本紧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本文全面界定了紧凑型城市群的内涵,并对中国十大城市群2001—2016年紧凑发展程度进行测算;通过构建城际轨道交通—城市群紧凑度模型、城市群紧凑度—经济效率模型和城际轨道交通—城市群紧凑度—经济效率模型,分别探究了城际轨道交通对城市群紧凑发展及其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际轨道交通变量对城市群紧凑度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这一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性;城市群紧凑度变量与经济效率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这意味着城市群紧凑发展要有一定限度;城际轨道交通既对城市群经济效率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又通过影响城市群紧凑度对经济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应大力发展城际轨道交通,使其实现网络化,才能充分发挥对城市群紧凑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促进城市群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永春 刘沁萍 田洪阵
辨析了中西方不同发展背景下紧凑城市的具体含义,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高密度紧凑城市的概念,并指出高密度紧凑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土地混合利用和开发强度高,人口或建筑高密度化,城市整体形态紧凑。最后,探讨了高密度紧凑城市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开明 李金昌
中国城市发展是走郊区化之路,还是高密度的紧凑城市之路,取决于紧凑城市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紧凑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机制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测度指标,利用回归模型、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城市越紧凑越有利于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并未引起资源消耗的显著改善。结论对于我国建设紧凑型城市、促进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紧凑城市 可持续发展 测度 关联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正红 冯长春 杨子江
紧凑城市理论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指导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土地利用理念和思想。针对紧凑城市理论与实践,梳理了现有的主要研究文献并剖析了荷兰、日本和我国香港三个典型以紧凑为导向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案例,分析了紧凑城市理论的主要内涵和实践特点,重点探讨了紧凑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理念和特征。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指出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应借鉴紧凑城市发展理论及土地利用的核心理念,以提升我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水平,推进新时期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紧凑城市 土地利用 理念 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飞 谌子群 王树建 李永贺
基于形态、结构和功能维度以及单位碳排放经济、社会福利产出视角,测算长三角41个城市紧凑度及碳绩效综合指数,并分析二者的空间自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连接度、邻近度及功能混合度3个紧凑度分指标对碳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2012—2020年长三角城市紧凑化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分布差异明显;碳绩效总体呈现“中东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格局。(2)紧凑度和碳绩效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特征,且二者局部高-高集聚及低-低集聚区中城市占比均高度吻合,高紧凑度城市的集聚会带来同区城高碳绩效城市的聚集。(3)连接度、邻近度及功能混合度均显著促进城市碳绩效的提高;对当地城市碳绩效影响效应中,连接度影响程度最大,邻近度影响程度最低;对周边城市碳绩效影响效应中,邻近度影响程度最大,连接度影响程度最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月英 文雯
以关中城市群3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根据陕西省县域经济监测数据,通过熵值法建立测度模型,重点研究关中城市群县域层面的经济紧凑度,以揭示关中城市群经济紧凑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对影响经济紧凑度的驱动因素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关中城市群 县域层面 经济紧凑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城市的紧凑度和多样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原因,并着重分析了城市多样性的五种类型,回顾了城市紧凑度的发展历史,最后给出了提高城市紧凑度和多样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紧凑度 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龙龙 陈有真
紧凑城市是规划界致力于解决当代城市蔓延、郊区无序发展所提出的空间改造方案,但由于忽略了城市经济系统的空间力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而受到诸多质疑,生态城市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紧凑城市中的经济空间和生态空间限制,成为一种更加具备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通过搭建六律协同体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紧凑型生态城市系统框架,在弥补紧凑城市的缺陷的同时亦拓展了生态城市的现有理论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成诗 李金
采用超效率DEA和熵值法测算了2003—2014年29个大型城市的能源效率与紧凑度,进而通过象限图法对城市紧凑度与能源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大型城市能源效率普遍偏低但在缓慢提升;城市紧凑度与能源效率以低级协调为主。从区域看,二者关系的地区差异明显,东部以高级协调为主,中西部低级协调关系显著。城市规模越大,紧凑度和能源效率水平越高,且城市突出关系类型由低级协调变为高级协调。剔除紧凑度外其他可能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后的象限图再次印证提高紧凑度有利于改善城市能源效率的结论。为通过提升城市紧凑度来提高能源效率,需加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业用地的集约使用,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实现经济、人文和生态的多功能复合利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贾梦圆 刘晓阳 陈天 范斐
在明确紧凑城市内涵的基础上,从空间利用效率、物质流通效率、城市运营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紧凑度测度体系,评估了2005年和2015年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市紧凑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紧凑度整体上有所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驱动城市紧凑度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从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和城市空间结构来看,紧凑度呈下降趋势;不同等级城市间的紧凑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与非均衡性,城市紧凑度与城市等级呈U型分布特征,中小城市具有较高的城市蔓延风险;城市紧凑度的空间聚集特征显著,东南沿海地区为高紧凑度聚集区,东北地区和中原地区为低紧凑度聚集区;中西部地区城市紧凑度差异性逐渐增大,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紧凑度呈现出扩散效应,京津冀地区城市紧凑度呈现出极化效应。
关键词:
紧凑城市 城市紧凑度 空间关联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