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60)
- 2023(2627)
- 2022(2147)
- 2021(1956)
- 2020(1549)
- 2019(3596)
- 2018(3437)
- 2017(6443)
- 2016(3536)
- 2015(3858)
- 2014(3845)
- 2013(3893)
- 2012(3455)
- 2011(3213)
- 2010(3343)
- 2009(3058)
- 2008(3007)
- 2007(2542)
- 2006(2336)
- 2005(2017)
- 学科
- 济(16404)
- 经济(16386)
- 管理(8482)
- 中国(7694)
- 方法(6100)
- 城市(5917)
- 业(5601)
- 数学(5563)
- 数学方法(5441)
- 地方(5310)
- 城市经济(4230)
- 企(3924)
- 企业(3924)
- 学(3868)
- 环境(3179)
- 发(2626)
- 农(2542)
- 财(2466)
- 方城(2434)
- 理论(2404)
- 业经(2155)
- 划(1947)
- 地方经济(1916)
- 农业(1871)
- 贸(1870)
- 贸易(1869)
- 资源(1784)
- 和(1781)
- 易(1761)
- 制(1744)
- 机构
- 大学(52480)
- 学院(50550)
- 研究(20573)
- 济(19656)
- 经济(18975)
- 管理(17782)
- 理学(15403)
- 理学院(15110)
- 管理学(14563)
- 管理学院(14455)
- 中国(14288)
- 科学(13782)
- 京(12082)
- 所(10224)
- 研究所(9329)
- 中心(9087)
- 院(8463)
- 财(8434)
- 范(8151)
- 师范(8066)
- 农(7745)
- 业大(7615)
- 北京(7560)
- 江(7453)
- 财经(6934)
- 师范大学(6831)
- 研究院(6590)
- 经(6337)
- 经济学(6335)
- 农业(6144)
- 基金
- 项目(37669)
- 科学(30081)
- 基金(28504)
- 家(25814)
- 国家(25670)
- 研究(24591)
- 科学基金(22055)
- 社会(16508)
- 社会科(15711)
- 社会科学(15708)
- 自然(15212)
- 基金项目(15092)
- 自然科(14889)
- 自然科学(14884)
- 自然科学基金(14578)
- 省(13462)
- 划(12529)
- 资助(11463)
- 教育(10810)
- 重点(8730)
- 编号(8426)
- 发(8094)
- 部(7950)
- 计划(7459)
- 国家社会(7405)
- 科研(7162)
- 创(6893)
- 成果(6693)
- 创新(6580)
- 课题(6580)
共检索到74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彦光
城市形态的分形是城市发育到一定阶段涌现出的有序格局和复杂结构,其基本特征是空间分布的无尺度性质。当研究者基于某个显著性水平推断城市分维存在时,实际上就是基于相应的置信度判断分形特征。虽然分形城市研究已经多年,但大量有关维数测算的基础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本文根据分形几何学的基本思想论证城市形态分维测算的若干问题。分维测量的准则是最佳覆盖——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覆盖。盒子覆盖是最容易理解的测量方法。采用盒子覆盖法测量城市形态分维时,应考虑三个标准:一是快速逼近,二是简便操作,三是稳定拟合。直观估计分维的办法是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彦光
城市形态的分形是城市发育到一定阶段涌现出的有序格局和复杂结构,其基本特征是空间分布的无尺度性质。当研究者基于某个显著性水平推断城市分维存在时,实际上就是基于相应的置信度判断分形特征。虽然分形城市研究已经多年,但大量有关维数测算的基础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本文根据分形几何学的基本思想论证城市形态分维测算的若干问题。分维测量的准则是最佳覆盖——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覆盖。盒子覆盖是最容易理解的测量方法。采用盒子覆盖法测量城市形态分维时,应考虑三个标准:一是快速逼近,二是简便操作,三是稳定拟合。直观估计分维的办法是利用双对数坐标图。由于城市形态不是严格意义的分形,而是类似于文献中的"前分形",测量尺度与相应测度的幂律关系通常仅在一定尺度范围内有效,从而形成所谓标度区。本文围绕城市形态的分维测量和分形判断开展一系列讨论,包括尺度选取、标度区识别和统计标准等问题,对今后城市分形研究具有理论启示和方法论的参考价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彦光 罗静
论述城市形态演化的分维数值变化特征和规律,指出城市生长机制可以用基于DLA模型的人口-用地空间扩散和基于DBM模型的交通网络渗透规则进行解释。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分形模型导出度量城市形态的两个空间指数,该指数用以作为城市规划合理性的定量判据之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彦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亚桐 张丽君
为提高城市空间利用和配置效率,城市三维有机增长特征日益受到重视。采用三维盒算法测度郑州市主城区三维空间形态分维值,并对比分析城市空间二维、三维分形特征,进而探析城市功能空间配置结构。结果表明:(1)郑州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分形特性,但不同维度下分形结构有差异,三维空间分维测度结果更符合实际。(2)郑州市空间分形结构符合城市空间形态分维包容原理,越外围城区建筑布局越合理。越外围城区各功能空间集中性越强。(3)郑州市三维空间盒维值过高,存在城市功能分区待优化、三维景观紊乱、生态负担过重等问题。(4)城市分形结构能判别城市功能集约度、自组织综合结构活跃性,为合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供支撑。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樨
本文提出,信息是情报的外在形式,知识是情报的内在本质,我们今天面对的不是情报潮,而是信息潮,不应当把信息潮与知识潮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信息必须根据它的内容判定,把知识分为核心的、外围的和虚假的三种,知识的获取是通过各种交错的和自放大循环递归发生的,信息潮加剧信息潮和虚假知识生产虚假知识就是这样的两个循环,知识组织的主要目标是对知识进行整序和提供
关键词:
信息,情报,知识,知识组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余瑞林 王新生 孙艳玲 张红 帅方敏 朱超平
基于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估算了1990年和2000年我国31个大城市的分形维,讨论了基于面积周长关系定义的分形维和基于周长尺度关系定义的分形维之间关系,表明二者之间虽有差异,但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基于周长尺度关系定义的分形维数值增加,基于面积周长关系定义的分形维数值也增加。我国城市的分形维总体变化趋势是:从1990到2000年均呈减少趋势,且南方城市的分形维大于北方城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彦光,周一星
在分形性质非退化的前提下,城市规模(S)与产出(Y)之间具有双对数关系Y=a+bS,式中b为具有广义分维性质,且一般b>1。这暗示,在正常情况下,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人均产出一般也就越高;城市的产出效率决定城市规模,城市规模反作用于城市的产出能力。城市规模与产出的相关性强弱可以反映出城市与城市体系性状的好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柯善咨 向娟
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确定了永续盘存法所依赖的四个关键参数—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周期、固定资产价格加权指数、加权折旧年限和初始资本存量,并根据各城市行政区变化调整了统计数据,估算了1996—200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等级城市资本存量。根据不同折旧年限计算得到的两组资本存量序列数据可以作为我国城市资本存量数据的上下限。通过比较本文与文献中资本-产出比和估计生产函数可确认本文估算的资本存量数据是比较可靠的,为后续应用研究奠定了初步的数据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少辉 余泳泽 杨晓章
固定资本存量是经济分析的基础变量,对于宏观经济分析有着重要意义。不同于以往文献,本文的创新在于从固定资本投资序列、基期固定资本存量、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和折旧率4个参数的处理进行了创新。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88—2015年中国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市和市辖区层面两套固定资本存量序列,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为后续城市空间尺度的经济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为下一步提高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率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荣增
城市群作为独特空间结构的区域,客观存在着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判定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因素很多,针对不同国家的标准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文章在对国外城市群考察和参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的客观实际,设定了经济发展度、城镇整体发育度、城镇间相互作用度、城乡统筹度、基础设施建构度等5项一级指标和18项二级指标,侧重考虑城市群的发展态势,尝试用发展的、动态的指标对国内主要城市群进行了阶段划分。
关键词:
城市群 发展阶段 指标体系 城乡统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徐大丰
针对中国城市人力资本估算中的困难,在Casey B.Mulligan和Xavier Sala-I-Martin(1995)关于人力资本估算思想的启发下,本文明确提出单位人力资本的概念;在对技术进行适当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人力资本估算的、可实现的框架。运用中国行政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资料,本文对中国各城市的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城市的人力资本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对人力资本估算的相关性检验表明,本文所估算的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对中国各城市人均人力资本标准差的计算,本文还发现中国各城市之间的人力资本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扩大。初始的人力资本与人力...
关键词: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工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秋平 张琦 刘茂
城市路网交通形态的合理与否是关系到城市交通顺畅与否的基础性要素。运用分形理论及其方法,针对路网覆盖性与连通性,分别建立相应的分形模型,进而通过探讨模型分形意义下的维数,达到分析城市路网交通形态的目的。最后,通过对某城市局部路网的实例分析,验证了将分形方法引入城市路网交通形态分析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城市路网 分形 覆盖性 连通性 实例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树宽 姜红
产业创新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产业创新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同。本文论证了基于创新结构效应的产业类型划分机理及其判定方法,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8个工业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5种不同的产业类型。针对我国每类产业的特点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创新结构效应 产业类型划分 判定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岩 钱璞
城市形态与城市交通的发展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过程。城市形态的变迁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城市交通方式的变革则为城市规模的扩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城市用地功能、人口密度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也对城市现行的交通体系提出了挑战。在研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交通匹配城市形态演化并与之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报告了我国核心城市形态的演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交通应坚持系统性和整体规划的原则,认为根本性措施在于体制创新。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核心是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不同出行时段的交通特性和不同目的的出行需求,以差别化供给方式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城市交通 体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