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2)
2023(10796)
2022(8979)
2021(8133)
2020(6509)
2019(14953)
2018(14492)
2017(27671)
2016(14856)
2015(16512)
2014(16126)
2013(16166)
2012(15629)
2011(14342)
2010(14239)
2009(12870)
2008(12502)
2007(11099)
2006(10110)
2005(9299)
作者
(45132)
(37702)
(37211)
(35204)
(24147)
(18221)
(16748)
(14579)
(14545)
(13348)
(12796)
(12685)
(12364)
(11865)
(11769)
(11688)
(11148)
(11138)
(10974)
(10868)
(9411)
(9279)
(9162)
(8823)
(8576)
(8387)
(8354)
(8224)
(7669)
(7471)
学科
(69136)
经济(69065)
管理(35807)
(34235)
地方(26090)
中国(24575)
(23625)
企业(23625)
(21361)
方法(20729)
数学(17965)
数学方法(17786)
业经(15982)
农业(15049)
(13631)
地方经济(13047)
环境(12450)
(12218)
(12045)
(11451)
金融(11449)
(11397)
(11169)
贸易(11156)
(10615)
(10602)
银行(10571)
(10326)
技术(9847)
(9127)
机构
学院(209091)
大学(207139)
(86012)
经济(83881)
研究(81857)
管理(74192)
理学(62581)
理学院(61662)
管理学(60575)
中国(60510)
管理学院(60180)
科学(51967)
(46479)
(42420)
(42286)
研究所(38364)
(37810)
中心(37293)
(34698)
业大(33478)
农业(33069)
(31252)
师范(30884)
(30383)
北京(29423)
财经(29083)
(28668)
(27848)
(26280)
经济学(26241)
基金
项目(141536)
科学(110855)
研究(102130)
基金(100105)
(88759)
国家(87942)
科学基金(74455)
社会(64873)
社会科(61379)
社会科学(61363)
(58989)
基金项目(53577)
(48618)
自然(47894)
自然科(46733)
自然科学(46721)
自然科学基金(45834)
教育(45098)
编号(40623)
资助(39909)
(37412)
重点(32532)
成果(32045)
课题(30130)
发展(29803)
(29713)
(29288)
(29286)
创新(27463)
国家社会(26583)
期刊
(105544)
经济(105544)
研究(67248)
中国(50429)
(39802)
学报(35062)
科学(33186)
管理(27817)
农业(27368)
(26677)
大学(26048)
教育(24651)
学学(24387)
(21710)
金融(21710)
业经(18828)
技术(18249)
经济研究(16410)
问题(15272)
(14606)
财经(13551)
资源(12263)
(11995)
(11861)
图书(10494)
科技(10271)
现代(10181)
(9887)
(9820)
技术经济(9800)
共检索到334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蹇凯  陆灯盛  王胜男  
以福建省石狮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空间分析和空间句法等分析城市开发强度、整合度和城市活力的分布特征及三者之间的联动效应,探索对城市聚类空间分异研究的新途径。结果表明:(1)研究区开发强度具有“圈层+轴线”分布特征,沿商业用地呈轴线明晰的高开发强度;整合度和城市活力“中—高—中—低”圈层分布明晰,空间分布不均,沿商业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形成了具有带动城市活力的商业环带。(2)地块的区位条件、用地功能等是城市开发强度、整合度和城市活力之间联动效应的决定因素,解析三者之间联动效应的内在机制可以将研究区精确划定为9个聚类空间分异类型。这种联动效应的应用可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控和城市问题的生态治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成刚  王波  王琪智  雷雅钦  
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一直关注城市活力与建成环境的关系。论文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通过采集百度热力图、建筑矢量数据、路网数据、兴趣点数据等多源空间大数据,应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探究建设强度、功能性质和交通可达性3个维度的建成环境要素对城市活力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并对比工作日白天与夜间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容积率对城市活力塑造的相对重要性最高,其次是休闲设施密度与公交密度,且白天与夜间的差异不显著。合理的开发建设强度、集聚的休闲与办公设施、公交导向交通发展,更有助于塑造充满活力的城市。(2)各建成环境要素与城市活力之间均存在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且部分建成环境要素白天与夜间的差异较明显。研究结论可为精细化的建成环境规划与治理以促进城市活力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德厚  
石狮市位于福建省的东南部,原属晋江县的一部份。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石狮市,属省辖县级市,管辖范围包括三个镇一个街道办事处,共100个行政村(街),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27万。 石狮是福建省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依据省委、省政府“在体制上更活一点,机构上更小一点,经济管理权限更大一点,干部素质更强一点”的指示,我市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率先在精简机构,减少人员,转变职能等方面进行大胆实践,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炳忠  
石狮市自1990年全省第一家乡镇企业集团“石狮新湖集团”正式成立以来,至1993年6月底,全市已经批准组建乡镇企业集团26家,占泉州市乡镇企业集团的一半以上。企业集团下属成员企业共500多家,注册资金8亿多元,总投资10多亿元,相当于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投资的1/3,其工业年产值近7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工业产值的30%多。 石狮市乡镇企业集团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除了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和推进外,主要决定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石狮建市以来,以股份合作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已获得超常规、高速度的发展,但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据调查,产值在500万元以下,职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剑平  高峰  
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关键时期,许多城市和地区出现了新增建设用地紧张、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局面。如何在新型城镇化时期,探索出适合当地特色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路径,是国土管理部门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福建省总结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挖潜+上山+下海"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路径,以破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瓶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雪莹   周晓艳   程必立   江荣灏  
城市邻避设施空间效应的研究对城市用地规划布局和人居环境营造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论文基于住宅价格视角,通过构建住宅小区特征价格分析模型,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研究铁路设施邻避效应对长春市中心城区住宅小区价格影响的空间范围、空间分异特征及对不同价位住宅小区价格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1)铁路对住宅小区价格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的空间范围约为沿线2 km。该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占中心城区住宅小区总数的55.25%。与铁路的距离每减少1 km,住宅小区价格下降约114~772元/m~2。(2)铁路对住宅小区价格的负向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由于地理距离、铁路运营特征和特定区位条件的综合作用,不同铁路线路、同一铁路不同区段、铁路两侧的沿线住宅小区价格所受影响存在差异。(3)铁路对从低到高不同价位住宅小区价格的影响整体上呈增强态势,高端住宅小区对铁路邻避效应的敏感性明显大于中低价位住宅小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博  王冬艳  李红  姜珊  石璞  刘蜀涵  陆红  
掌握区域行业信息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与行业空间分布之间的联动关系,是指导行业用地供给和实现行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前提之一。本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以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地类与行业单位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布局进行梳理,得出结论:1通化市中心城区各地类与行业单位分布均呈空间正相关,Moran’s I系数均随权重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尺度条件下,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种主要地类空间结构性较强;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其他商业与服务业空间结构性较弱;制造业,其他工业与采矿业,其他公共管理服务业基本呈随机分布;2依据行业单位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均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珊  赵小敏  郭熙  叶英聪  李伟峰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能够合理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控制其无序蔓延。论文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贵溪市为研究区,从空间适宜性评价、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称"两规")衔接等方面探索有效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空间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自然、空间可达性和生态条件,运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区域内不宜作为开发建设的生态底线区域和适宜建设开发区域的高低等级,以此确定城市开发边界的发展方向。通过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研究区2020年人口总量,并基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验证当地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总量,同时确定城市规模和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以空间适宜性评价、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预测、两规衔接和空间形态控制等方法倒逼缩减建设用地,从而划定城市发展的刚性和弹性增长边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陆焱平  刘凯  
后疫情时代,市场采购贸易成为“稳外贸”工作的主力军和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实现市场采购贸易健康发展成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本文在论述福建省石狮市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工作积累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试点进一步深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健康持续创新发展需要做好几方面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深化试点改革、建立差异化协作发展机制、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辉  刘卫东  周颖  
根据系统科学的结构—功能关系理论,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武汉市中心城区1996—2011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演变,探索了土地结构与土地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渐提高,但在不同的阶段其提高的速度不同。各中心城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其资源禀赋、区位和产业结构等因素有关。各中心城区的土地结构和土地功能均逐渐上升;但是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却是变化的。不同中心城区,土地结构与土地功能的关联程度有所差异。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静态结构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同;且4个二级指标内部之间的两两关联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子江  何雄  隋心  张军  
中国大量城市在其规划中均提出空间发展战略,但通过有效途径识别城市空间结构是否达到规划预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2016—2018年昆明市主城区1338610条POI数据为基础,利用核密度分析和空间关联指数,根据不同类型的POI数据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分析出城市不同功能的城市中心之间的空间分异和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昆明在人为规划引导下,城市空间结构呈现明显的"多中心、多组团";不同职能类型的城市中心也呈现多中心分布;昆明市各级中心发展相对完善,但发育程度及其差异性显著,公共、生活、商务城市多中心多发育较为成熟,居住、休闲城市多中心发育还在起步阶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毅  朱竑  
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分析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滨江城市演进与城区内涝的关系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988年至2005年期间,滨江城区的扩展造成植被等透水面的大量减少,河涌、人工湖及内河水系出现淤积、堵塞并污染严重。江面束窄致使珠江水位异常壅高,而低平地势难以在短时间内排掉极端降雨过程形成的高峰流量,导致城区水涝的频繁发生。提出增加沿江低地势区域的滞水空间和疏通河涌等河网水系等内涝治理措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净  
实施西部大开发 ,必须以大城市为中心 ,在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和服务等经济活动方面起到先吸纳 (从国外和东部地区 )后辐射 (向西部广大地区 )的作用 ,带动西部地区整体发展。西安、兰州、成都、重庆等城市无论在区位上还是经济基础上都具备了成为西部开发中心的条件 ,决策机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 ,发挥其中心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永庆  张冰  刘晓慧  
分析了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的特点,指出都市型产业适应大都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就其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岩鸿  
作为大城市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的中心城区既是城市的"聚集汇",又是城市的"辐射源",其对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影响巨大。大城市中心城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以具备特色的城区规划为载体,以建立区域性的中心城区品牌为重点,以淡出经济的信息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主线,努力将中心城区打造成最宜居的现代化工作生活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