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8)
- 2023(9541)
- 2022(7848)
- 2021(7209)
- 2020(5336)
- 2019(12390)
- 2018(12207)
- 2017(22796)
- 2016(12292)
- 2015(13669)
- 2014(13635)
- 2013(13245)
- 2012(12945)
- 2011(11911)
- 2010(12523)
- 2009(11483)
- 2008(11287)
- 2007(10100)
- 2006(9292)
- 2005(8803)
- 学科
- 济(58151)
- 经济(58082)
- 管理(35413)
- 业(30589)
- 企(23747)
- 企业(23747)
- 中国(21934)
- 地方(20812)
- 方法(15774)
- 农(15744)
- 环境(14925)
- 业经(14079)
- 数学(12278)
- 数学方法(12150)
- 学(12144)
- 发(11891)
- 财(11287)
- 农业(11074)
- 地方经济(10900)
- 理论(10701)
- 融(10311)
- 金融(10311)
- 制(9892)
- 银(9832)
- 银行(9822)
- 行(9624)
- 和(9213)
- 划(9123)
- 技术(8665)
- 贸(8640)
- 机构
- 学院(179207)
- 大学(175980)
- 济(72754)
- 经济(70898)
- 研究(65932)
- 管理(63737)
- 理学(52961)
- 理学院(52238)
- 管理学(51461)
- 管理学院(51129)
- 中国(50590)
- 京(39857)
- 科学(39421)
- 财(33835)
- 所(33076)
- 中心(29700)
- 研究所(29450)
- 江(29294)
- 农(27434)
- 范(27356)
- 师范(27113)
- 北京(25933)
- 财经(25844)
- 院(24527)
- 州(24399)
- 业大(23358)
- 经(23236)
- 经济学(22163)
- 师范大学(21754)
- 农业(20834)
- 基金
- 项目(112321)
- 科学(88342)
- 研究(86377)
- 基金(78392)
- 家(67320)
- 国家(66657)
- 科学基金(57363)
- 社会(55112)
- 社会科(52150)
- 社会科学(52136)
- 省(45479)
- 基金项目(41241)
- 教育(39217)
- 划(37467)
- 编号(35883)
- 自然(34291)
- 自然科(33340)
- 自然科学(33331)
- 自然科学基金(32698)
- 资助(30854)
- 发(30381)
- 成果(29723)
- 课题(26331)
- 重点(25767)
- 发展(24955)
- 展(24511)
- 部(23901)
- 创(23270)
- 国家社会(22656)
- 创新(21709)
共检索到291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家才
开发权转让政策鼓励限制开发地区的开发权有偿转让到指定的开发地区。它巧妙地利用激励机制去协调开发与环境的关系,既能够保护环境资源又能够提高开发质量。开发权转让以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和科斯定理为基础。设计开发权转让制度涉及发送区和接受区确定、开发权分配以及转让规则制定等。开发权转让政策已取得引人瞩目的实践成效,尽管操作比较复杂,其应用前景仍然是广阔的和充满希望的。
关键词:
城市开发 土地利用 环境保护 开发权转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景辉 张慧丽
开发权转让制度最先应用于美国的土地利用管理,在中国水权转让中有过应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分析渔业水域的使用特点,这一制度在渔业水域开发中同样适用。当前,中国渔业水域保护面临重大挑战,渔业水域开发权转让制度可以作为渔业水域的保护的一种手段。首要前提是赋予水域使用者使用权,才能是渔业水域开发权转让制度得到运行,进而达到保护渔业水域、促进规模经营、有效利用资源、保障渔民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渔业 开发权转让 水域保护 渔业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成日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土地开发权制度的经验,探索以经济手段改变经济利益动机影响相关人的行为,为中国土地管理和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研究方法:制度经济学分析和文献分析法。研究成果:基于经济激励机制TDRs比刚性政策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耕地,同时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TDRs更有可能成为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TDRs能够区别对待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能够消除或减少统一的土地政策带来的效率损失,是制定和实施"因地制宜"土地政策和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汲铮
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开发权研究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而对土地开发权的国外实践认知却存在着若干事实偏误,诸如英国土地开发权归国有和美国土地开发权私有模式等。本文从"开发"的概念入手,较系统地介绍美国、英国和日本土地开发权的运行现状,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土地开发权夯实事实基础。实际上在现代西方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土地开发权并不是土地所有权人的私权力,是受规划和用途严格管制的,是政府基于社会管理的公权力对私有权力的规制。
关键词:
土地开发权 土地开发权转移 土地管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勋
作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自成立以来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且,随着亚洲环境问题的加剧,亚行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环境问题的解决,严格遵守《里约宣言》的规定,其环境保护实践与政策具有诸多特别之处,为我国环境金融立法及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亚行 可持续发展 环境实践 环境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家才
广东农田过度损失的根源在于征地的非公平补偿、对农田保持的激励缺位和对集体土地开发权的不当管制。美国的开发权交易政策能够保证农田业主获得公平补偿,因而能够缓解或避免农田开发。开发权交易工具包括开发权购买和开发权转让。广东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对农田开发权施加明确的数量限制,并积极推动农田开发权交易。广东征地补偿标准要依据农田的开发权价值和农业用途价值确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郝建秀
受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邀请,国家计委“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代表团,于去年9月份,对美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访问。先后走访了美国的6个州,参观了5个国家公园,实地考察了12个部门并与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人员进行了交流,会晤了美国内务部长和参议员。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啸寅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思路,学院全面进行了植物保护课程的开发与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作者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举措。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课程开发 课程改革 思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祖琦
在简要回顾美国土地开发权转移制度相关背景的基础上,从公共投资和公共经济的视角,对该制度的理论渊源和运行机理进行了回溯和解析。随后从交易平台搭建、融资手段设计、储备机制构建、补偿方式调节、激励措施引导、开发模式转型、规划策略制定等方面,总结了开发权转移制度的创新性,并就该制度的运作效果及其存在的诸多争议进行了系统阐述。研究认为,在我国镇城镇化快速推进、利益格局出现失衡的情形下,须通过合适的制度设计,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进而引导空间有序开发,纠正市场缺陷,平衡各方权益,维护公共利益。
关键词:
开发权转移 溢价回收 融资机制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振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晓言 罗燊 王慧云
世界上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高铁站区都依托于权责利益明确的土地开发,但我国大多数高铁站综合开发收效甚微。在分析中国高铁站区开发土地发展权的内涵及其权利归属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高铁站区的土地发展权归属不同。在此基础上,以高铁站区土地为核心,以铁路主体为桥梁,对铁路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土地发展权归属问题进行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分析,以寻求土地发展权归属的最优策略。结论如下:在地方政府选择让渡、铁路主体选择服从、铁路主体与市场主体形成综合开发联盟并通过铁路主体的最终开发活动实现博弈均衡时,各方获得最大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晓言 罗燊 王慧云
世界上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高铁站区都依托于权责利益明确的土地开发,但我国大多数高铁站综合开发收效甚微。在分析中国高铁站区开发土地发展权的内涵及其权利归属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高铁站区的土地发展权归属不同。在此基础上,以高铁站区土地为核心,以铁路主体为桥梁,对铁路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土地发展权归属问题进行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分析,以寻求土地发展权归属的最优策略。结论如下:在地方政府选择让渡、铁路主体选择服从、铁路主体与市场主体形成综合开发联盟并通过铁路主体的最终开发活动实现博弈均衡时,各方获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先贵
土地开发权宜被界定为一项用益物权:从形式上看,土地开发权的客体为特定地块空间的容量;对特定地块的空间容量能够在法律上实现直接支配力和排他力,因此土地开发权符合用益物权的形式特征。从实质上看,土地开发权之用益物权定位不仅是拓展和深化土地权利体系的需要,而且亦是土地管理市场化改革实践的需要。土地开发权之用益物权定位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制资源,推动这一权利的法律制度建设。
关键词:
土地开发权 法律性质 用益物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