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1)
2023(3924)
2022(3149)
2021(2870)
2020(2165)
2019(5139)
2018(5051)
2017(9365)
2016(5117)
2015(5855)
2014(5821)
2013(5696)
2012(5329)
2011(4874)
2010(5122)
2009(4538)
2008(4679)
2007(4607)
2006(4206)
2005(3457)
作者
(14279)
(11811)
(11793)
(11169)
(7758)
(5588)
(5402)
(4538)
(4475)
(4381)
(4008)
(3941)
(3894)
(3757)
(3718)
(3648)
(3491)
(3487)
(3408)
(3285)
(2939)
(2876)
(2869)
(2696)
(2685)
(2656)
(2655)
(2632)
(2413)
(2381)
学科
(22692)
经济(22676)
管理(15811)
(13138)
(11225)
企业(11225)
中国(11125)
地方(9325)
城市(6190)
(6016)
业经(5541)
方法(5316)
(4568)
城市经济(4431)
环境(4320)
(4316)
(4251)
理论(4013)
数学(3976)
农业(3961)
数学方法(3925)
(3746)
地方经济(3707)
(3688)
(3354)
技术(3260)
发展(3044)
(3043)
(3042)
贸易(3040)
机构
学院(71659)
大学(69775)
管理(27214)
(27042)
经济(26062)
研究(25612)
理学(22447)
理学院(22101)
管理学(21768)
管理学院(21594)
中国(18615)
(16328)
科学(14925)
(12233)
(11738)
(11671)
中心(11581)
(11468)
师范(11406)
研究所(10356)
北京(10266)
(10232)
(10175)
师范大学(9073)
财经(8938)
技术(8629)
(8304)
业大(8197)
(7997)
职业(7782)
基金
项目(45418)
科学(36051)
研究(35471)
基金(31315)
(26490)
国家(26235)
科学基金(23112)
社会(22250)
社会科(21022)
社会科学(21015)
(18198)
基金项目(16812)
教育(16592)
(15342)
编号(15331)
自然(14266)
自然科(13923)
自然科学(13923)
自然科学基金(13647)
成果(12555)
资助(11845)
课题(11751)
(10806)
重点(10268)
(9747)
(9399)
规划(9207)
(9098)
发展(9091)
(8935)
期刊
(36165)
经济(36165)
研究(23754)
中国(18056)
教育(12013)
管理(11560)
科学(8587)
(8218)
(8001)
技术(7570)
城市(6920)
学报(6900)
业经(6467)
问题(6217)
图书(5802)
(5777)
金融(5777)
(5742)
大学(5678)
农业(5400)
学学(4907)
现代(4814)
经济研究(4694)
书馆(4516)
图书馆(4516)
(4496)
论坛(4496)
职业(4334)
财经(4098)
资源(3810)
共检索到117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城市建设的“CI方略”张鸿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化大都市”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从中国城市发展历程来说,这一目标的提出的意义是具有历史性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城市建设高潮,历史地推出了一个严肃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代伟国  邢忠  
为应对全球危机、快速城市化和城乡统筹等战略挑战,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建设应体现出三大核心要求:空间价值的独特性、空间拓展的适应性、空间整合的复合性。其建设策略应当以空间价值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为目标,以小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为导向,从"资源控制、系统整合、功能强化、过程控制、管理支撑"等方面进行建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解军,潘和平,万幼川  
“数字地球”是一个集成化的开放系统,也是一种战略思想。本文在分析数字地球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地球的内涵与特征;通过分析数字城市的发展现状,阐明了数字城市与数字地球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数字地球战略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信息不对称使得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始终困扰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将实现经济社会精准发展,引领人类步入智慧文明的新时代。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城市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与治理智慧化,是未来城市形态和各国竞相发展的领域,其发展需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4个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见效快,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系列成果,一些地区基本完成了智慧城市的前2个发展阶段,开始向高级阶段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就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信息不对称使得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始终困扰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将实现经济社会精准发展,引领人类步入智慧文明的新时代。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城市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与治理智慧化,是未来城市形态和各国竞相发展的领域,其发展需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4个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见效快,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系列成果,一些地区基本完成了智慧城市的前2个发展阶段,开始向高级阶段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就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琰  
CI战略简介据《中国建设报》1996年6月27日报道,中建总公司导入“CI战略”,引起建设部领导的重视。侯捷部长指出:中建总公司把企业形象工作提高到经营战略的高度,说明我们企业的经营眼光、经营管理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条具有导向性的报道,必将引起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泽光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般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环境溶为一体,互惠共生,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龙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在战胜自我的斗争中思想升华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不同联系方式,认为城市生态思想的成熟必然催生生态城市建设时代的到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吕冰清  李正祥  
东莞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实践说明,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应贯彻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文献资源建设思路。合理的馆藏应是普通文献与专题文献相结合、各类载体文献有机协调、数字资源与传统文献无缝链接的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文献采购方式、对特色专题文献实行专门采购和重点采购、定期对国内重点文献进行调研与补充采购、开辟新书采购入藏的绿色通道、数字资源的采购以使用效果为第一原则是公共图书馆科学的采购策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叶林  范紫琦  杨新辉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日益突出的城市管理问题。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我国自2010年起由地方政府开始自发的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此后在中央部委的指导下开展各领域内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尽管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实际建设中依然面临着战略规划不足、信息孤岛问题普遍、技术导向倾向严重、建设资金缺口庞大、评价体系不完善及忽视信息安全建设等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加强统筹规划、打破数据孤岛、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分级分类推进,同时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加强技术和资金保障,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国祥  
当前,创建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 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哈尔滨、齐齐哈尔、伊春、黑河,无一不在进行生态园林建设。我国三大城市群:北京、天津、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城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更是抓住历史潮流,充分利用其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快、城市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素质较强等特点,不失时性机地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姚乐  樊振佳  赖茂生  
以大数据和智慧城市为焦点的信息化建设为背景,回顾政府开放数据理念及实践的历史与发展,考察国外政府数据开放的典型实践及其意义,提出基于政府数据开放的智慧城市概念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验证政府数据开放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探讨基于政府数据开放的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构成和作用。最后,以"智慧坪山"规划项目为例,展示该项目中数据开放平台的结构、建设内容和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运建  孙成访  
本文介绍了智慧城市概念,从顶层设计、组织、人才、资金、运营模式、信息安全、环境等八个方面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芳晓  张海荣  
海绵城市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是近年城镇开发建设中大力倡导的新模式。但是,这项工作在我国历时短、速度快,其理论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一些城市还存在盲目追求快速化建造、一窝蜂追逐的乱象。所以,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通过梳理海绵城市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建设管理面临的困难,得出对我国海绵城市发展的六条策略及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长龙  
低碳城市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建设低碳城市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个飞跃。我国要建设低碳城市,必须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其中,重塑价值观是根本、调整经济结构是基础、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是关键、创新投融资机制是物质支持、加强制度创新是有力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