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8)
2023(3388)
2022(2708)
2021(2445)
2020(1837)
2019(4276)
2018(4164)
2017(7425)
2016(4086)
2015(4661)
2014(4743)
2013(4678)
2012(4481)
2011(4055)
2010(4199)
2009(3757)
2008(3833)
2007(3572)
2006(3306)
2005(2634)
作者
(11977)
(9971)
(9823)
(9533)
(6479)
(4746)
(4574)
(3914)
(3728)
(3657)
(3452)
(3421)
(3325)
(3227)
(3180)
(3110)
(2966)
(2842)
(2785)
(2730)
(2431)
(2386)
(2371)
(2340)
(2235)
(2230)
(2214)
(2145)
(2050)
(1968)
学科
(18988)
经济(18967)
中国(10189)
管理(10187)
地方(9055)
城市(6180)
(5752)
(5070)
城市经济(4440)
方法(4350)
环境(4070)
业经(4005)
(3826)
(3742)
企业(3742)
数学(3645)
数学方法(3596)
地方经济(3566)
(3369)
农业(3346)
理论(2942)
(2700)
(2682)
教育(2677)
方城(2626)
(2559)
土地(2463)
资源(2440)
发展(2427)
(2422)
机构
学院(55961)
大学(55694)
研究(22185)
(20389)
经济(19579)
管理(19087)
中国(16042)
理学(15377)
理学院(15083)
管理学(14770)
管理学院(14649)
科学(13864)
(13581)
(10425)
中心(10246)
(10134)
(9636)
师范(9566)
研究所(9318)
(9223)
(8861)
北京(8469)
(8317)
(8234)
师范大学(7850)
业大(7578)
(7263)
技术(6889)
财经(6688)
研究院(6632)
基金
项目(37716)
科学(29440)
研究(28648)
基金(25638)
(22273)
国家(22068)
科学基金(19023)
社会(17991)
社会科(16912)
社会科学(16907)
(15086)
基金项目(13982)
教育(13105)
(12969)
编号(11920)
自然(11733)
自然科(11441)
自然科学(11440)
自然科学基金(11187)
成果(9728)
课题(9470)
资助(9381)
(8941)
重点(8783)
(7710)
(7641)
发展(7381)
(7322)
规划(7308)
(7260)
期刊
(27432)
经济(27432)
研究(19733)
中国(16015)
教育(9959)
(7586)
科学(7388)
管理(7285)
学报(7180)
城市(6791)
(6444)
技术(6102)
大学(5562)
问题(5318)
(5077)
农业(5040)
学学(4847)
图书(4771)
(4662)
金融(4662)
业经(4270)
资源(3942)
书馆(3846)
图书馆(3846)
职业(3658)
现代(3484)
经济研究(3453)
发展(3320)
(3320)
财经(3081)
共检索到95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霆  王芳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资源成了当今社会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也是人类在 2 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已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人口众多 ,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因此 ,转变传统的经济模式 ,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是势在必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已被公认为是可以使人口、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旨在探讨循环经济理论与环境管理的“三同时”法律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 ,以期在理论上作一个新的尝试 ,推进我国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承宗  谢翠蓉  
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同时 ,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 ,是新世纪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但是 ,我们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重要误区 ,即概念误区、地域误区和机制误区。指出这些误区 ,无疑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天滋  
提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必须坚持的几个理论和原则问题,并做了必要的论述:(1)建设生态城市要把城市生态学作为基础理论;(2)建设生态城市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3)建设生态城市要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4)建设生态城市要把环境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5)建设生态城市要把生态恢复和修复作为突破口;(6)建设生态城市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途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亚丽  蒋大和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发育最为成熟的城市聚集区,随着城市发展主流趋势——生态城市的日益兴起,区内各城市相继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不协调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程度难以定量以及片面定量的问题。试从长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和地域情况人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并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和生态城市综合指数来分别衡量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生态化水平、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生态城市建设程度。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15个城市中,苏州生态城市建设程度较好,而南通则略差;(2)只有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顾朝林  陈璐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首要全球区。该区域城市群发展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正在崛起的全球城市,从国际资本流、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总部、金融业及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国际交通通讯信息平台等方面看,上海的全球城市已具雏形,但与世界主要全球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看,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必须面临相应的城市转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重构和转移、社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扩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丽华  张雪燕  
基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从价值空间、能力空间、路径空间探讨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构思。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可以维护社会公平,繁荣城市文化和经济,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城市建设中办学基础能力、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互联网+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法制化建设服务体系都在初步稳步跟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建议注重社会成员发展的内在需求、整合教育资源及绿色发展理念,进而建立健全"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和各部门的协作机制,激发民众"内在学习力",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力合一"推进模式,塑造终身学习氛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博  李政道  白杰  姜炜  
为全面、系统地管理PPP海绵城市项目的全过程,首先总结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具体特点,构建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四维结构模型,并分别从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和空间维四个维度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展开系统性研究。其次,以时间维和逻辑维为例,通过建立二维活动矩阵实现对海绵城市项目某一状态点微观层面的具体分析,并以项目融资阶段为例,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最后,构建基于四维结构的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运行框架,旨在为PPP海绵城市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龙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在战胜自我的斗争中思想升华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不同联系方式,认为城市生态思想的成熟必然催生生态城市建设时代的到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慎敏  易理强  周寅康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本文拟根据循环型城市内涵,构建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减量排放、资源再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等对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的贡献机理,对建设循环型城市提出建设性建议。文章引入“建设循环度”和“发展协调度”两个特征向量,将不同时序年份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二维定位。对珠三角城市群1990-2004年城市发展的研究表明,不同年份的评价水平波动性显著,评价水平最大年份值较最小年份值高出0.786,相当于年平均水平的34.2%;由于波动性显著,其变化趋势显著性较低,总的趋势绩效水平不断...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钧科  
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地名尹钧科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首都北京的城市建设一改解放前的疲惫衰败状态,焕发出勃勃生机,大踏步地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宏伟目标前进。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身的形象,而且对北京的地名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北京城市建设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凌欣  鲍文改  
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法律、经济和教育等多种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人居等,促使国民经济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为适应生态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传统金融也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作出变革,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连欣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深化对金融工作人民性的认识,将金融资源更高效地配置到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金融更好服务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治理。城市高质量建设和治理的形势要求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寿金宝  栾淑梅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保护耕地政策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日趋尖锐。但只要我们坚持节约、高效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用辩证的观点和有机协调的思路,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关系,就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