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7)
- 2023(10205)
- 2022(8172)
- 2021(7494)
- 2020(5914)
- 2019(13431)
- 2018(12665)
- 2017(24022)
- 2016(13214)
- 2015(14435)
- 2014(14353)
- 2013(14085)
- 2012(13074)
- 2011(11866)
- 2010(11906)
- 2009(10923)
- 2008(11137)
- 2007(10180)
- 2006(9105)
- 2005(7587)
- 学科
- 济(59553)
- 经济(59492)
- 管理(38323)
- 业(32010)
- 企(24768)
- 企业(24768)
- 方法(23344)
- 数学(20720)
- 数学方法(20539)
- 中国(18578)
- 农(15222)
- 财(12753)
- 学(12464)
- 地方(12135)
- 业经(11647)
- 贸(10295)
- 贸易(10289)
- 农业(9967)
- 制(9935)
- 易(9927)
- 城市(9528)
- 环境(9317)
- 融(9116)
- 金融(9115)
- 银(8781)
- 银行(8738)
- 行(8345)
- 理论(7691)
- 务(7585)
- 财务(7561)
- 机构
- 大学(196926)
- 学院(194088)
- 济(78386)
- 经济(76645)
- 管理(72547)
- 研究(70142)
- 理学(62352)
- 理学院(61549)
- 管理学(60401)
- 管理学院(60056)
- 中国(52476)
- 科学(44538)
- 京(42437)
- 农(40024)
- 所(35788)
- 财(35768)
- 业大(33563)
- 研究所(32752)
- 农业(31954)
- 中心(31906)
- 江(29344)
- 财经(28979)
- 经(26506)
- 北京(26199)
- 范(25506)
- 院(25494)
- 师范(25115)
- 经济学(24843)
- 州(23162)
- 经济学院(22572)
- 基金
- 项目(135541)
- 科学(106312)
- 基金(99908)
- 研究(92111)
- 家(90478)
- 国家(89733)
- 科学基金(75821)
- 社会(60604)
- 社会科(57452)
- 社会科学(57433)
- 基金项目(53479)
- 省(51788)
- 自然(50839)
- 自然科(49721)
- 自然科学(49702)
- 自然科学基金(48823)
- 划(45265)
- 教育(41966)
- 资助(39473)
- 编号(34396)
- 重点(31021)
- 部(29711)
- 发(28857)
- 创(27883)
- 成果(27058)
- 计划(26457)
- 创新(26231)
- 科研(26217)
- 国家社会(25940)
- 教育部(24936)
共检索到287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吉祥 沈坤荣
本文致力于构建一个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理论,并基于这一理论框架讨论中国"人口、土地和住房"的空间错配机制及其后果。制度背景分析表明: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受制于从中央到地方的指标分配,依次包括了"总量指标的地区配给"和"区县指标的用途配置"两个阶段,住房市场因此受到多级政府指标配置行为的叠加影响。理论模型揭示了财政激励下区县政府对指标的用途配置逻辑以及城市化激励下省级政府对指标的地区配置逻辑。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房地产市场上上演的"中国故事"可概述为:逆人口集聚方向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地区配给模式,叠加偏向工业的用途配置模式,对居住用地供给和住房市场产生了显著的挤压效应,导致"人口、土地和住房"的空间错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束庆年 王飞
正确判断住房价格走势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是保持住房市场乃至经济体系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也是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旋律"。但由于我国住房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价格与经济、收入和租金等出现较大背离,传统视角下的住房价格分析争议极大。从家庭资产配置视角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住房价格水平及其走势,为住房决策提供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思齐
随着中国城市居民对教育、交通和环境质量需求的持续上升,以及居民流动性的增强,住房市场已经承担了地方公共品空间配置的重要功能。城市空间中公共品供给不足或不平衡会影响住房市场的发展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并最终影响居民福利。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公共品通过住房市场实现资源空间配置的内在规律,以及住房市场的静态和动态响应机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未来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地方公共品 住房市场 资本化 群分 预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畅
住房市场的转型与调控,要求地方财政承担更多的住房保障责任,财政支出压力日益增大;同时也影响了土地的杠杆作用和土地出让收入预期,在加大地方债务融资平台风险的同时,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本文剖析了财政风险产生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住房市场成功转型和调控背景下,摆脱土地财政依赖问题、化解地方债务融资风险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住房市场 转型 宏观调控 地方财政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璟
住房问题属于我国重大经济问题范畴,必须对住房市场发展规律进行系统性研究。同时,我国日益加剧的婚配竞争中“婚房竞争”风气盛行,该种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可能会由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承受,这将加重社会不公平,甚至可能激化社会矛盾,最终影响家庭组建与社会和谐。因此,婚姻市场与住房市场的关系问题是广大青年家庭实现“安居梦”和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这又可能进一步影响家庭生育、抚养、赡养等一系列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明确要求将“支持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作为住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性解答对于保障广大家庭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都是必要和重要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沛言 孙聪 刘洪玉
由于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在土地购置、住房开发、交易规模和交易结构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实证分析中样本城市选择的不当可能导致分析结论的偏误。文章通过统计分析和比较不同样本城市的住房市场数据发现:大中城市在新房市场上的代表性正在减弱,而在二手房市场上仍然具备较好的代表性;不同等级城市在住房价格波动、住房可支付性等市场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研究主题选择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样本城市,并充分考虑不同等级城市的差异性;进一步推动覆盖更多城市住房市场的数据统计和发布,为住房市场发展规律的差异性研究和分类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
关键词:
住房市场 样本选择 代表性 城市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萍 戚瑞双 李爽
根据一般均衡市场理论,通过对保障性住房市场进行细分和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商品房市场产生影响的决定因素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模,以及保障性住房需求人群在商品房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在"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十二五"后期,在现行保障边界不扩大的前提下,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会对北京市商品房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建设 商品住房市场
[期刊] 改革
[作者]
龙志和 莫凡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租赁住房市场有助于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对地方财政收入、政府债务、农民收入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11个城市试点情况来看,集体建设用地进入租赁住房市场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为此,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实现由"土地财政"向"税收财政"转变;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保障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证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各方利益;建立和健全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税收制度;稳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进入租赁住房市场,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建刚 谢波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住房市场住宅用地供应对房价的干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市2001-2007年住宅用地出让量的持续、快速下降是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增加住宅供地量能显著抑制房价上涨,2009年以来房价上涨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也是住宅用地供应量的大幅回升。住房供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长期而言,住房供地是政府抑制房价的重要政策手段。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房价快速上涨阶段,为了实现抑制房价的目的,政府应从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和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三个维度来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成林 胡雪萍
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是缓解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有效手段。利用2005年~2012年30个省以及275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上呈下降之势,但效率改进幅度较大,且改进方式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土地冗余情况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性;配置效率呈现出显著的层级和空间分异特征,省内各市间的配置效率高于省际,且东部地区省际配置效率最高;人均收入、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以及土地交易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市场交易方式对城市土地初始配置扭曲状态的校正作用存在着显著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继瑞 丁如曦
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制度机制缺陷、后天促长催高及短期化调控政策的影响而表现出内生调节机制缺损、内在稳定性差等脆弱性特征,其市场机制决定资源配置的功能被削弱。文章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必须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购房者、开发商和商业银行等多元利益群体纳入有序框架内,创新和构建土地供应制度、住房税收制度、住房金融制度和住房供给制度为核心的住房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的脆弱性,以促进中国城市住房市场可持续地稳健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晨跃 叶裕民 田莉 陈浩邦
研究目的:从中央—省—市三层级政府的关系切入,分析中央到省、省到市的纵向指标配置逻辑对指标执行偏差的影响,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指标配置与执行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央基于区域均衡偏好往省的指标配置对省级执行偏差的影响没有得到证据支持;(2)省往市的策略性分配能够减轻省级执行偏差,但与经济体量不相符的指标错配会加剧市级执行偏差;(3)省级政府在央地关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中间政府作用,中央的指标配置能通过省级的策略性分配来减轻偏差,但省级的指标配置则面临着更少的容错空间。研究结论: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指标配置与执行过程中,应强化省级政府基于本地信息优势的策略性分配能力,加强指标配置的科学性,此外,应进一步向省分权并制度化,在推动指标高效利用的同时维护中央政策的权威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翔华 王子慧
我国房地产统计指标以宏观指标为主、统计指标不健全、统计指标体系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等问题突出。以住房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相对完善的美国为参照,在分析其统计指标体系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房地产统计应丰富统计指标、突出基础性统计指标等建议,为完善房地产统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住房市场 统计指标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涛
迄今还没有对2006年出台的"房地产新政"如何影响住房市场正式的理论分析,本文受到张五常教授在网上广为流传相关结论的启发,构建了一个正式的分析框架,并全面得出四条结论。即新政后大套户型的价格将飙升、小套户型的价格将有所上涨、土地的价格也会明显上升、开发商不会因为大户型价格的飞涨而蜂拥而至,从而使得一些户型市场极度萎缩甚至消失。另外,本文提供的分析框架较为一般性,很多有关对不同户型的土地限制政策以及价格调控都可利用本文的框架予以分析。
关键词:
供需模型 房产新政 大套户型 小套户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尚教蔚
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通过住房市场解决了大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居民住房面积和居住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房地产业在这一过程中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较慢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