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6)
2023(14414)
2022(12475)
2021(11529)
2020(9694)
2019(22303)
2018(22289)
2017(43021)
2016(23187)
2015(26095)
2014(26288)
2013(26325)
2012(24370)
2011(22020)
2010(21976)
2009(20198)
2008(19198)
2007(16859)
2006(15132)
2005(13022)
作者
(66577)
(55501)
(55076)
(52722)
(35466)
(26491)
(25007)
(21735)
(21156)
(19761)
(18894)
(18825)
(17727)
(17343)
(17232)
(16817)
(16318)
(16091)
(15845)
(15656)
(13673)
(13603)
(13325)
(12731)
(12541)
(12340)
(12223)
(12147)
(11163)
(10738)
学科
(112442)
经济(112343)
管理(63882)
(57262)
(45510)
企业(45510)
方法(43109)
数学(37544)
数学方法(37155)
地方(29534)
中国(28351)
(27332)
(22882)
业经(22494)
(21608)
农业(18940)
环境(16474)
地方经济(15932)
(15915)
(15870)
理论(15817)
(15355)
贸易(15340)
(14707)
技术(13408)
(13189)
金融(13186)
(12947)
(12861)
(12624)
机构
大学(327768)
学院(326662)
(136861)
经济(133720)
管理(128919)
研究(113255)
理学(111133)
理学院(109838)
管理学(108022)
管理学院(107438)
中国(82681)
(70540)
科学(69609)
(59551)
(56044)
中心(51148)
研究所(50929)
(50806)
(48761)
业大(47939)
财经(47451)
(44681)
北京(44580)
师范(44324)
(43019)
(41601)
经济学(41323)
(39462)
农业(39260)
经济学院(36896)
基金
项目(223539)
科学(175412)
研究(165069)
基金(160686)
(138906)
国家(137742)
科学基金(118712)
社会(104270)
社会科(98663)
社会科学(98633)
(88438)
基金项目(86440)
自然(76443)
教育(74808)
自然科(74577)
自然科学(74563)
自然科学基金(73153)
(72975)
编号(67949)
资助(65540)
成果(54594)
重点(49632)
(48787)
(48737)
课题(46747)
(45575)
创新(42573)
国家社会(42251)
教育部(41895)
科研(41870)
期刊
(157708)
经济(157708)
研究(101194)
中国(64049)
学报(49003)
管理(47120)
(46289)
科学(46214)
(44273)
大学(37227)
教育(36263)
学学(34684)
农业(32075)
技术(29994)
(26019)
金融(26019)
经济研究(24941)
业经(24197)
财经(22962)
问题(21544)
(19701)
图书(19178)
技术经济(17271)
资源(15996)
(15977)
理论(15665)
现代(15338)
科技(15196)
(14346)
实践(14133)
共检索到490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雅楠  王成新  
文章以1991-2015年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关联,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建设用地每扩张1%,GDP就会增长1.8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不能证明经济增长是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一个标准差的影响具有连续波动的正效应,且作用力较大;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微弱,甚至出现负向效应。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度达到67.26%;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宝涛  杨兴龙  郭佳  
为深入探究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相互关系,本研究运用脱钩分析模型对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分析,并归纳其空间分异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1)2001—2015年,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以弱脱钩状态为主,脱钩关系整体较为合理,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在空间上,各地市(州)脱钩关系地域差异性显著,主要划分为脱钩理想型城市(辽源市和白山市)、脱钩基本理想型城市(长春市、通化市、松原市、白城市和延边州)和脱钩不理想型城市(吉林市和四平市)。3)基本理想型城市逐渐趋向理想状态,而不理想型城市与理想状态差距较大。最后从加强建设用地供地管理、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理想脱钩,以实现吉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春阳  周彦兵  李玥  张宏敏  李会杰  赵占辉  
[目的]为探求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1997—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重庆市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边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结果](1)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呈正异速增长类型,城市各功能性用地扩张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呈同质性变化特征。(3)GDP在滞后1、2阶时,在90%、99%的置信水平下,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Granger原因;但城市建设用地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并不明显,说明盲目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并不一定促进经济发展。(4)经济发展主要受自身波动的影响,短期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明显, 90%以上的城市用建设用地扩张在经济发展波动中得到解释。[结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限,但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未来应深化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关联的研究,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管控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光亮  
运用山东省1979~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VAR模型对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与公共支出结构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中经济建设性支出与社会科教文卫支出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而维持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可  张炳信  张安录  
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已成为理论界共识,但较少有文献关注经济增长质量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本研究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提升通过技术效率的改善与技术进步路径能够抑制城市用地的扩张。技术进步通过改变要素间的替代弹性、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和改变土地的利用结构对城市用地扩张产生抑制作用,技术效率的改善通过规模经济效应、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定合理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等途径抑制城市用地的扩张。研究利用辽宁省14市市辖区数据对经济增长质量抑制城市用地扩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辽宁省14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每增加1%,有利于减少城市用地规模0.19%,技术进步状况每提升1%,能够抑制城市用地扩张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鑫  马晓冬  
运用面板计量模型、索罗增长模型分析了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对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建设用地扩张带来了建安资本的相应增加,由此显著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在中国目前的区域竞争环境与财税体制安排下,以及金融信贷的支持下,容易产生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及建安资本过度投资问题;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引起资本产出比增加,令经济增长因缺乏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而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为摆脱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进入索罗增长模式的进程,应严控建设用地扩张,以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水平,倒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鑫  欧名豪  
首先从索罗增长模型出发分析表示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关键指标,其次通过199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建设用地规模对相关关键指标影响,以推出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持续增长能力影响。结果表明:①索罗增长模型中单位资本产出水平是考量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决定经济增长率与增长空间;②面板计量结果中1998—2008年间中国建设用地数量对单位资本产出水平有显著负影响,说明期间建设用地扩张减小经济增长率与增长空间。研究认为,在经济转型期中国应严控建设用地扩张,以减小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依赖程度,进而促进技术进步,倒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王柏源  
为分析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相互关系,论文探讨了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的定义,将环境领域的脱钩概念和脱钩分析引入土地利用分析,在IPAT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建设用地和GDP等变量在内的核算方程,据此对环境领域基于变化量的脱钩评价方法加以了改进,建立了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我国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的相互关系为例,分别分析了2002—2007年期间全国以及31个省级区域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非农产业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以及第三产业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脱钩关系。分析表明:以年度为时间尺度,在2002—2007年之间,从GDP和建设用地角度考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付婷婷  张同斌  
省会城市经济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扩大行政区域面积即扩张城市边界是提高大多数省会首位度的直接措施。为探究省会城市边界扩张能否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本文使用1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987—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与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省会城市边界扩张的经济效应,发现边界扩张能够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但是总体而言对省会城市的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城市边界扩张通过作用于劳动从业率、资本深化和要素配置扭曲进而影响经济发展,边界扩张能否有效改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决定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海  夏燕榕  曲福田  
研究目的:应用1999—2007年分省数据,测度近年建设用地扩张对中国及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变化趋势,为土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效率评价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1999—2007年中国固定资本、劳动力和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745、0.274和0.083;(2)初级产品阶段地区、工业化阶段地区、发达经济阶段地区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376、0.068和0.066;(3)地区技术效率和土地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发展阶段演进逐渐减小;(2)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胜华  梅昀  陈曲  黎孔清  张信者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城市土地稀缺程度可想而知,能否节约集约用地对理性增长下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至关重要。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①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因素由外因和内因组成。外因包括由国民经济宏观总量部分和国民经济总消费部分组合的经济发展维度、由相对增长和绝对增长综合的人口增长维度、由产业结构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集成的城市化发展维度以及其他因素维度。内因划分为公共用地和商住工用地;②商住工用地扩张是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方面,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等是其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公共用地扩张主要由其他因素驱动;③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武汉市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梅昀  邓胜华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各驱动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径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1)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分别为0.4638、0.0251、0.0511,人口增长分别为0.3149、0.1535、0.5317,城市化进程分别为0.4400、0.0365、0.5236;(2)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及两者的耦合作用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3)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主要驱动商住工用地扩张,城市化则侧重公共用地。研究结论:本研究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和谐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可  徐唐奇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不仅影响经济增长数量,还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生态环境变化和规模经济等路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城市用地扩张,促进市场范围扩大,有利于区域内与区域间开展分工合作,提升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与规模经济水平;但若城市用地扩张使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后,因管理与服务成本、交通成本和环境成本等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效率会下降,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3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与规模效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在东部地区此关系并不成立;在4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通过规模经济路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为负,表明城市用地扩张已使各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伊翔  朱红梅  吴飞  谭雪兰  朱永霞  陈文慧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生产函数模型对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效应估计结果表明空间误差模型能够很好拟合样本数据的特征,传统回归模型存在局限;建设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贡献程度小于资本和劳动力,投资驱动仍然是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分区域看,上游地区建设用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小,主要原因是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鉴于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提出合理引导建设用地扩张和维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伊翔  朱红梅  吴飞  谭雪兰  朱永霞  陈文慧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生产函数模型对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效应估计结果表明空间误差模型能够很好拟合样本数据的特征,传统回归模型存在局限;建设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贡献程度小于资本和劳动力,投资驱动仍然是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分区域看,上游地区建设用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小,主要原因是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鉴于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