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48)
- 2023(20553)
- 2022(17600)
- 2021(16335)
- 2020(13826)
- 2019(32054)
- 2018(31658)
- 2017(60810)
- 2016(32919)
- 2015(37509)
- 2014(37692)
- 2013(37231)
- 2012(34399)
- 2011(31307)
- 2010(31443)
- 2009(29246)
- 2008(28959)
- 2007(25997)
- 2006(22905)
- 2005(20199)
- 学科
- 济(145428)
- 经济(145250)
- 管理(99158)
- 业(90813)
- 企(75643)
- 企业(75643)
- 方法(61600)
- 数学(53481)
- 数学方法(52792)
- 中国(37606)
- 农(36951)
- 财(36305)
- 学(32222)
- 地方(31193)
- 业经(30842)
- 制(27831)
- 农业(24479)
- 贸(23638)
- 贸易(23625)
- 理论(22860)
- 易(22854)
- 务(22294)
- 财务(22194)
- 财务管理(22142)
- 和(21603)
- 环境(21482)
- 企业财务(20963)
- 银(20849)
- 银行(20787)
- 融(20304)
- 机构
- 大学(479082)
- 学院(477166)
- 济(194175)
- 经济(189788)
- 管理(184739)
- 研究(160961)
- 理学(158995)
- 理学院(157162)
- 管理学(154254)
- 管理学院(153378)
- 中国(119697)
- 京(101987)
- 科学(99551)
- 财(90202)
- 所(81365)
- 农(77040)
- 研究所(73778)
- 中心(73382)
- 江(71619)
- 财经(71461)
- 业大(70589)
- 经(64597)
- 北京(64468)
- 范(63558)
- 师范(62928)
- 农业(60272)
- 经济学(59068)
- 院(58394)
- 州(57588)
- 经济学院(52893)
- 基金
- 项目(319423)
- 科学(250088)
- 研究(232842)
- 基金(230247)
- 家(200293)
- 国家(198636)
- 科学基金(170287)
- 社会(146413)
- 社会科(138604)
- 社会科学(138569)
- 省(125217)
- 基金项目(121761)
- 自然(110582)
- 教育(108093)
- 自然科(107938)
- 自然科学(107910)
- 自然科学基金(105935)
- 划(104817)
- 编号(95336)
- 资助(95110)
- 成果(78186)
- 重点(71559)
- 部(70276)
- 发(67771)
- 课题(66168)
- 创(65306)
- 创新(61056)
- 科研(60886)
- 教育部(60325)
- 国家社会(59778)
- 期刊
- 济(218821)
- 经济(218821)
- 研究(142043)
- 中国(92897)
- 学报(75714)
- 财(70751)
- 农(70010)
- 科学(68617)
- 管理(67998)
- 大学(57367)
- 学学(53781)
- 教育(53238)
- 农业(47396)
- 技术(43411)
- 融(40589)
- 金融(40589)
- 财经(35469)
- 经济研究(34925)
- 业经(34846)
- 经(30400)
- 问题(29225)
- 图书(25209)
- 业(24092)
- 技术经济(23916)
- 版(22624)
- 统计(22454)
- 理论(22318)
- 科技(21411)
- 商业(21130)
- 现代(21124)
共检索到709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宇 欧名豪 李曦
该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研究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制度的困境、深层次成因和解困思路。研究表明:我国当前土地供应制度困境集中表现在制度缺失、制度冲突和制度虚置三个方面,形成原因包括路径依赖、制度供给落后于经济发展对制度的需求以及决策者的理性行为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建设用地供应制度圈层结构模型,认为摆脱制度困境除了需要优化和改进直接相关制度外,还应调整间接相关制度,形成制度实施合力,发挥整体效用。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供应 制度困境 圈层结构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静婷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迁,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受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缺位、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迟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地流转率普遍偏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困境,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流转 制度经济学 农村土地产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珍珍 王旭
中国在低碳城市发展方面付出诸多努力,效果却不如人意,近期更是频繁遭受雾霾袭击。为了探究其中症结,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工具,将影响低碳建设的因素分为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非制度因素,并理清三者关系和作用。接着,以长期被学界忽略的非正式制度为切入点,以"重中心,轻边缘"哲学观为例,解析了它是如何影响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最后,提出低碳城市发展要注重协调低碳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非制度因素之间的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益峰 段进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快成为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财政是其主要成因。而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土地财政,主要原因:在土地产权制度上,城乡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产权残缺、权力失衡;在土地使用制度上,政府垄断一级市场、土地增值国有;在土地征收制度上,政府征地范围过宽、征地成本低廉、行政强制力主导;在土地财税制度上,税制体系混乱、重流通、轻保有、地方政府缺乏主力税种。最终导致地方政府土地权力过大,且无法通过征收物业税来获取稳定收益,只靠一次性土地出让获益致使用地失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土地制度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关键词:
用地失控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土地制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晖
产业升级是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产业升级往往面临困境,无法摆脱。产业升级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可以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产业升级过程中产生路径依赖的各种因素如规模报酬递增、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转换成本、利益集团等,从而提出了实现路径创造的方向,即除了利用政府的外部冲击外,更重要的是发挥产业组织的内部动力,就是产业分立和产业融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小军
目前对APEC的研究中对制度研究不是很多。已有的研究大都是描绘性和比较性的,理论深度不够。本文试图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工具,对APEC的困境与前景进行剖析。本文指出APEC的诞生与成长是需求诱致型制度供给与变迁,这是探讨APEC一切特征的基础;认为自主自愿对效率既有贡献也有耽搁;论证了建立共同基金和推进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监督成本与进一步制度化的障碍;发现开放地区主义的远见卓识和发展瓶颈、“渐进主义”既是灵活机制也面临着“短边规则”及制度刚性、APEC在制度竞争中前景堪忧等;同时提出简单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APEC 困境与前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茜宇 张国伟 郑伟 张占录
分析保障房土地供应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制度重构设计探析,可以为其制度改革提供合理借鉴。本文以北京市为例,运用定性分析法得出:北京市保障房土地现状供应存在效率低、中长期规划缺失、选址和布局标准制约性缺乏的问题;北京市保障房土地供应问题的本质在于由其公益性特征决定的制度机制缺失。进而通过法律法规、规划机制、组织构建和运行机制的设计,进行土地供应一二级开发联动的制度重构,从而提高保障房土地供应效率,为北京市进行相关制度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障房 土地供应 制度困境 制度重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袁天睿
作为主要研究人们的消费活动规律的消费经济学对于制度是如何影响消费的这一重要问题,几乎没有做专门、系统的研究。消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其假设前提过于抽象和脱离实际。将制度视为既定就是其抽象的假设前提中重要的组成内容。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一个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不同的制度必然会对人们的行为和经济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自然也包括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绩效的影响。要进一步提高消费效率,需要减少消费上的制度限制,进一步清晰公款消费支出的产权,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包含在商品中的交易费用和人们交易中的交易费用。
关键词:
消费经济学 制度 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芳 宋羽
对城市存量土地利用变更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梳理,认为城市存量土地变更制度缺失导致存量土地违法变更、国有资产流失和城市用地混乱,现有制度效率低下导致存量土地难以变更盘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和制度效率角度分析并论证了构建存量土地利用变更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要立足于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构建存量土地利用变更制度,完善我国土地使用制度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宇正 赵浩宇
产教融合是夯实职业教育发展、促成产教良性互动的关键一招,而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分析21份产教融合型城市的相关政策文本发现,各地呈现出建设手段灵活化、模式类型多元化、改革形式特色化的发展样态。通过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四类模式:教育主导型、校企合作型、校企入园型、联盟组建型。不同模式在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方面各具优势,但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开放性不足、机制零碎化、政策深度不够、制度有待完善的实践问题。立足产教融合的进阶式发展,提出重置教育与产业互动关系,增强政策引领属性;构建学校与企业制度网络,强化资源交换作用;设置互利型园区治理契约,促进专产深度互融;扩大产教联盟的协同优势,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丽
"双证书"制度是我国政府主导的、具有强制性的职业教育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就业。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双证书"制度的效率困境,如"双证书"制度运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双证书"制度变迁的主体、成本与路径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走出效率困境的对策,如全面分析"双证书"制度对象的效用;重视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形成合力;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双证书"制度实施的约束力。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双证书”制度 效率困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利根 丁火平 梁亚荣
运用法经济学理论分析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博弈分析、法律市场的供需均衡分析表明,在现有法律规定下,配置集体建设用地的成本高昂,农民集体和政府、政府和用地者之间在博弈过程中得到的是“非自愿”的合作解。因此,应当供给新法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以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显未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理论工具,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及其经济功能的有界性为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起始空间。在制度环境中承载着重要角色的意识形态,存在着两种变迁的方式,并且在其变迁过程中极易表现出与其他制度安排不同的路径依赖。从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中,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跃
国家政策积极倡导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但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野下,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在现实中因受现行学科制度及其利益壁垒以及知识边界模糊所诱发的规范性趋同等因素的制约而任重道远,为此,需积极建构由强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三大要素共同形塑的制度环境,从国家宏观管理、师范院校自身以及教师教育利益相关群体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教师教育学科繁荣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成明 刘芳 魏小武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要求。本文总结分析了深圳近十年来在加大住宅用地供应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并结合深圳经验指出国家制度建设需构建存量建设用地再利用的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平衡多主体供地方式下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存量建设用地改变用途后建设租赁住房相关制度。
关键词:
住宅用地供应 深圳 收益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