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5)
- 2023(7151)
- 2022(5216)
- 2021(4502)
- 2020(3502)
- 2019(7742)
- 2018(7793)
- 2017(15039)
- 2016(8222)
- 2015(9285)
- 2014(9483)
- 2013(9105)
- 2012(8160)
- 2011(7248)
- 2010(7375)
- 2009(6645)
- 2008(6691)
- 2007(6268)
- 2006(5759)
- 2005(4965)
- 学科
- 济(41506)
- 经济(41478)
- 管理(20511)
- 业(19724)
- 中国(15800)
- 企(14777)
- 企业(14777)
- 地方(14227)
- 农(12455)
- 业经(12352)
- 产业(11082)
- 方法(10625)
- 农业(8486)
- 数学(8478)
- 数学方法(8447)
- 发(8055)
- 城市(7565)
- 制(6550)
- 地方经济(6507)
- 技术(6226)
- 环境(6188)
- 发展(6119)
- 展(6114)
- 学(5897)
- 城市经济(5718)
- 理论(5616)
- 财(5509)
- 结构(5508)
- 信息(5499)
- 和(5386)
- 机构
- 学院(115949)
- 大学(113336)
- 济(49878)
- 经济(48694)
- 管理(42905)
- 研究(41561)
- 理学(35958)
- 理学院(35531)
- 管理学(34953)
- 管理学院(34740)
- 中国(30652)
- 京(25437)
- 科学(24365)
- 财(20529)
- 所(19593)
- 江(19273)
- 中心(19007)
- 农(18220)
- 研究所(17625)
- 范(16522)
- 师范(16391)
- 业大(16077)
- 财经(16012)
- 院(15868)
- 北京(15863)
- 经济学(15760)
- 州(15540)
- 经(14435)
- 经济学院(14198)
- 农业(13880)
- 基金
- 项目(77431)
- 科学(61855)
- 研究(59680)
- 基金(54474)
- 家(46641)
- 国家(46232)
- 科学基金(40342)
- 社会(39616)
- 社会科(37647)
- 社会科学(37638)
- 省(31858)
- 基金项目(29321)
- 教育(25802)
- 划(25693)
- 编号(24456)
- 自然(23460)
- 自然科(22877)
- 自然科学(22875)
- 自然科学基金(22460)
- 资助(19910)
- 发(19721)
- 成果(19173)
- 课题(17789)
- 重点(17647)
- 发展(16802)
- 国家社会(16664)
- 展(16554)
- 创(16190)
- 部(15888)
- 创新(15188)
共检索到182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福军
本文根据新的自然垄断理论 ,分析了城市建设产品兼有的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特性 ,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现在实际面临的问题 ,从消除发展瓶颈、减轻财政压力、培育城建市场的竞争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论述了城市建设产业化对城市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 ,认为我国城市政府应借鉴“企业家化治理模式” ,从科学规划、超前建设、加快步伐、高效管理等方面着手 ,通过城市经营的整体水平提高来加快我国城市建设产业化步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惠蓉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不能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筹资困难,不能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观念的转变和项目细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等,为经营城市提供了可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锐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实力是实现城市化的必然选择。政府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应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转变职能,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推进城市文明、加速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城市化 环境 政府 效率 信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树琮
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在城市学界已争论多年了,其中城市化和大城市的规模是争论的焦点、它不仅使我们真正认识到城市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国家建设必须依靠大城市作用的发挥,大城市的发展和规模扩大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同时也使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感受到大城市问题的客观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重要性、本文不打算累赘以往争论的观点,只想借“城市现代化问题讨论”之隙,对大城市问题与建设现代化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此抛砖引玉、移樽就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文宪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的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城市运行的"支持系统"。长期以来,我们温州市由于城市建设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致使供电严重不足,邮电通讯设备陈旧,道路狭窄不平,交通紊乱拥挤,地下管道基本空白,环卫设施残缺不全,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温州经济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龙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在战胜自我的斗争中思想升华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不同联系方式,认为城市生态思想的成熟必然催生生态城市建设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
城市发展 生态思想 生态城市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新明
未来几十年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是十分巨大的 ,解决城市建设资金将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头等大事 ,“经营城市”的理念为城市建设筹措资金打开了希望大门 ,但如何经营城市是一个新事物 ,本文从杭州实际情况出发 ,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杭州 经营城市 城市建设 资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昌惠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将有一些城市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对城市载体的根本要求是什么呢?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中的一些城市如何使城市规划和建设适应国际性城市的要求呢?拙见如下。一、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标志 1.国际性城市的基本特征国际性城市是随着生产的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而发展起来的。国际性城市有五个基本特征: (1)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综合经济社会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彭鹏 姜启军
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其融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优势,逐渐成为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悖论: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急需向生态化的方向升级,否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而现有的生态农业又缺乏完备的产业系统支撑,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化解上述悖论的关键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则是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文章在分析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和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产业化 经营模式 宣城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彭鹏 姜启军
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其融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优势,逐渐成为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悖论: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急需向生态化的方向升级,否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而现有的生态农业又缺乏完备的产业系统支撑,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化解上述悖论的关键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则是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文章在分析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和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产业化 经营模式 宣城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彭鹏 姜启军
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其融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优势,逐渐成为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悖论: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急需向生态化的方向升级,否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而现有的生态农业又缺乏完备的产业系统支撑,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化解上述悖论的关键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则是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文章在分析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和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产业化 经营模式 宣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陆进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中的税收作用王陆进搞好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化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税收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拟就“发展极”的形成与中心城市的课税权,以及城市化中的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与发挥税收的作用这两个方面,对城市建设与城市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凤云
现代城市应当是集文化先进、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居住适宜于一体的高品位文化—城市。而先建设后环保、先污染后治理,强调"物化"、"美化"、"亮化",突出直接的感官效果,突出实际利益和短期实用效应的惯性一直存在。城市生态与城市建设分裂的"二元"倾向不仅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也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城市建设—生态平衡建构,需要城市建设生态与市民的文化素质共同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同时实施,城市生态产业与政府管理相互适应。
关键词:
城市生态 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项松林 孙悦
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与构想,加强新型城市建设是实现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新型城市建设历经“谋篇布局”“全面实施”“迭代升级”等不同阶段,在实践探索中不断突破与深化,取得了重要进展。客观地看,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仍面临城市宜居性不高、城市韧性度不够、城市智慧化不足、城市创新力不强、城市生态化不优、城市人文性不全等问题。新征程上,继续推进新型城市建设,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支撑人口规模巨大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动力变革,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品质内涵,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现代化;更加注重发展方式,引领和平发展的城市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