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6)
2023(4376)
2022(3404)
2021(3111)
2020(2324)
2019(5460)
2018(5332)
2017(9931)
2016(5233)
2015(5887)
2014(5983)
2013(5879)
2012(5613)
2011(5143)
2010(5397)
2009(4874)
2008(5182)
2007(4812)
2006(4433)
2005(3740)
作者
(15009)
(12483)
(12317)
(11912)
(8121)
(5941)
(5606)
(4906)
(4750)
(4538)
(4270)
(4216)
(4067)
(4042)
(4005)
(3757)
(3745)
(3578)
(3419)
(3377)
(3102)
(3098)
(2963)
(2900)
(2829)
(2749)
(2703)
(2630)
(2515)
(2468)
学科
(25363)
经济(25335)
管理(15249)
中国(11498)
(10511)
(9234)
企业(9234)
方法(8147)
地方(8122)
城市(6264)
理论(6212)
(6030)
数学(6010)
数学方法(5954)
业经(5600)
(5361)
(5355)
城市经济(4498)
环境(4405)
(4356)
(4181)
(3883)
教育(3819)
国家(3749)
(3659)
(3561)
金融(3561)
农业(3536)
(3453)
银行(3453)
机构
大学(78536)
学院(77343)
(31259)
经济(30275)
管理(27874)
研究(27829)
理学(23074)
理学院(22730)
管理学(22392)
管理学院(22230)
中国(21376)
(18039)
(16484)
科学(16055)
(12903)
中心(12515)
财经(12316)
(12311)
师范(12240)
(12075)
北京(11592)
研究所(11403)
(11242)
(10666)
经济学(10437)
(10221)
师范大学(10080)
财经大学(9243)
经济学院(9231)
业大(8510)
基金
项目(48595)
科学(38797)
研究(37812)
基金(34744)
(29474)
国家(29199)
科学基金(25722)
社会(24804)
社会科(23381)
社会科学(23374)
基金项目(18410)
(18386)
教育(17620)
(15686)
编号(15467)
自然(15381)
自然科(14978)
自然科学(14976)
自然科学基金(14690)
资助(13324)
成果(13237)
课题(11644)
重点(11150)
(10810)
(10673)
国家社会(10233)
(9618)
(9569)
教育部(9467)
规划(9414)
期刊
(38890)
经济(38890)
研究(28183)
中国(18389)
(12882)
教育(12791)
管理(10555)
科学(9198)
学报(8801)
(7932)
金融(7932)
(7400)
大学(7230)
技术(7072)
城市(6796)
问题(6684)
财经(6555)
学学(6353)
(5840)
(5766)
经济研究(5598)
图书(5248)
业经(5188)
农业(4748)
现代(4405)
书馆(4076)
图书馆(4076)
职业(4010)
发展(3930)
(3930)
共检索到124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静  
一、城市建设举债的理论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品性质引导我们从公共品理论着手讨论。在公共品理论中,公共品有纯公共品和混合公共品(或准公共品)之分,纯公共品必须同时具有三个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其典型例子是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静  
城市建设资金供不应求一直是困扰各地政府的大问题 ,举债无疑是理所当然的解决途径之一 ,然而我国目前法律仍然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 ,这就使城市建设举债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从城市建设的内容来看 ,绝大部分公共品的建设可以而且应该以债务资金来支持 ,但考虑到政府的还债能力 ,举债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和限度 ,而发行市政债券是城市建设举债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孟繁瑜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的市政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依然庞大。然而我国实施分税制后,地方收入较之以前有所减少,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和借款对市政设施建设支持不足的现象。重庆市政资产证券化项目作为我国首例市政资产证券化项目,创新性地运用了信托机制和资产证券化,绕过了政府不能发债的法律障碍,又借用了政府信用提高担保水平,成功吸引了投资者。但此类准市政债的顺利发展还需要法律政策的放行和监管机制的建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华英  
从高校网络课程的现状看,只有设计合理并被恰当运用的网络课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设计和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成为热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中的两个问题重点思考并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俊文  高华  
负债融资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负债融资的理论基础,即公共品理论,啄食顺序理论和项目区分理论,并探讨了基础设施负债融资正负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以龙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高松  孙丽  
特许经营是一种现代化的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形式 ,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商业的发展。但是在理论上 ,这种商业形式并没有得到系统、详细的阐述。本文运用交易费用等理论对企业的组织形式、结构等进行了理论分析。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盛小平  曾翠  
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论述知识管理的哲学基础,从经济增长理论与知识资本理论角度论述知识管理的经济学基础,从科学管理、组织行为理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角度论述知识管理的管理学基础。由此得出结论:知识管理是吸纳并融合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论而发展壮大的一门新兴学科。参考文献36。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云志  
高职院校治理的概念应涵盖高职院校治理主体、制度以及治理效果等方面,涵盖落实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学术权力以及开放内部组织等问题,从而构建起现代化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其中,多中心理论基础是自主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是多元"个体判断"产权理论,组织理论基础是多元组织结构整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亚连   田冠军  
本文以环境会计学科的研究为出发点,阐明了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环境价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这为企业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波  
一、发行地方债的理论基础地方债是地方政府依据信用原则,从社会上吸收资金来满足地方公共支出需要的一种形式,是市场经济中政府债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地方债包括地方公债和市政债券两个组成部分,地方公债通常指完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债务收入,市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太辉  魏加宁  
我国地方债已于2011年底试点实行,对此一项基础研究是要论证我国地方债推出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只是从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视角进行了论证,但对于这一金融行为却缺乏金融学理论基础的分析。本文基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从资产组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风险分散理论和货币政策调控理论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债发行的金融学理论基础。金融学理论基础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方债的发行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下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广子  
市场化债转股是我国近期推出的旨在降低企业杠杆率、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政策。本文从金融学理论入手,对市场化债转股的主要功能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市场化债转股对于转股双方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丰富多层次融资体系,同时有助于熨平经济周期产生的风险并降低宏观经济杠杆率。与此同时,市场化债转股也给转股双方带来风险并产生一定社会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进展及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投资者对市场化债转股的反应是负向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应会逐渐转向正面。此外,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仍把市场化债转股作为降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一项政策。本文最后就如何优化我国市场化债转股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文瑄  
在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各家银行为最大程度保全资产,对出险企业能够变现的稀缺资产有着共同需求,进而引发银行间个体理性演变成集体非理性,银企之间的多个双边信贷契约成为一个复杂的多边契约,原本简单的双边交易演化成复杂的多边交易,整个风险处置工作无序低效,且具有极强杀伤力。金融债委会作为一种由金融监管部门推动、金融机构自愿参加的自治性机制安排,顺应风险处置中实际的多边契约交易需求,通过促进银行间的合作与协作,构建一个全新、多边的共同治理秩序,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资源,同步降低信贷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盛锦春  
债权融资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适度负债和最优融资结构问题始终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一个研究焦点。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问题出发,以西方现代融资结构理论框架为基础进行分析,在剖析成因、把握现状的前提下,基于微观的视角提出了公司应采取的一些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