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0)
- 2023(14716)
- 2022(12783)
- 2021(12149)
- 2020(10062)
- 2019(23380)
- 2018(23323)
- 2017(45068)
- 2016(24556)
- 2015(27927)
- 2014(28038)
- 2013(27440)
- 2012(25127)
- 2011(22344)
- 2010(22572)
- 2009(20643)
- 2008(20153)
- 2007(17646)
- 2006(15438)
- 2005(13449)
- 学科
- 济(97115)
- 经济(97011)
- 管理(70089)
- 业(63000)
- 企(53360)
- 企业(53360)
- 方法(46257)
- 数学(40062)
- 数学方法(39283)
- 中国(26322)
- 农(24569)
- 财(22658)
- 学(22094)
- 地方(21115)
- 业经(20946)
- 理论(19226)
- 农业(16278)
- 制(15928)
- 和(15812)
- 贸(15724)
- 贸易(15713)
- 易(15172)
- 环境(15014)
- 技术(14424)
- 务(14081)
- 财务(13998)
- 财务管理(13967)
- 划(13634)
- 教育(13541)
- 企业财务(13106)
- 机构
- 大学(346692)
- 学院(344485)
- 管理(136926)
- 济(127171)
- 经济(123935)
- 理学(119073)
- 理学院(117643)
- 管理学(115100)
- 管理学院(114480)
- 研究(110393)
- 中国(81032)
- 京(75100)
- 科学(71727)
- 财(57962)
- 所(54694)
- 农(51923)
- 业大(51775)
- 中心(50683)
- 研究所(49963)
- 江(49857)
- 范(48723)
- 师范(48288)
- 北京(47278)
- 财经(46807)
- 经(42404)
- 州(41335)
- 院(40812)
- 农业(40665)
- 师范大学(39168)
- 技术(37639)
- 基金
- 项目(238114)
- 科学(186530)
- 研究(172912)
- 基金(171355)
- 家(149053)
- 国家(147828)
- 科学基金(127691)
- 社会(106775)
- 社会科(100980)
- 社会科学(100948)
- 省(93396)
- 基金项目(91535)
- 自然(84768)
- 自然科(82851)
- 自然科学(82831)
- 自然科学基金(81269)
- 教育(80731)
- 划(78685)
- 编号(71692)
- 资助(71008)
- 成果(57956)
- 重点(52630)
- 部(51239)
- 发(49430)
- 课题(49411)
- 创(48639)
- 创新(45267)
- 科研(45180)
- 大学(44696)
- 项目编号(43990)
- 期刊
- 济(139912)
- 经济(139912)
- 研究(98715)
- 中国(63928)
- 学报(54477)
- 管理(50351)
- 科学(50146)
- 农(46467)
- 财(44248)
- 教育(43554)
- 大学(41526)
- 学学(38649)
- 技术(32743)
- 农业(32668)
- 融(23690)
- 金融(23690)
- 业经(22705)
- 图书(22592)
- 财经(21994)
- 经济研究(21271)
- 问题(19051)
- 经(18752)
- 科技(17264)
- 业(17031)
- 技术经济(16518)
- 资源(16361)
- 版(16348)
- 理论(16206)
- 统计(15799)
- 书馆(15566)
共检索到496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晓林 张琦
<正>一般来说,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物、交通道路、绿地等空间,可承载居民的公共活动、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尤其城市建筑,其是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从建筑角度出发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为市民营造舒适、富有特色、展现城市人文气息的公共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考由孙彤宇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模式研究》一书,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模式”,探讨了如何提高城市建筑的功能、形态价值及场所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子皎
<正>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要求发生改变。而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对提高城市文化水平、引导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设计者需不断寻求书法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以便实现艺术与设计的完美融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一书立足于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审视城市空间设计的各个环节,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变迁,深入探讨了书法艺术在其中的融入机制,旨在让广大城市居民增强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琰 房文博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的大量公共空间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旧有的城市公共空间因不适应快速的发展而逐渐衰败从而成为社会的负担。如何使这些衰败的城市空间再生,恢复其活力,重新满足社会及人的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再生设计成为一个新兴的话题。本文基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人的特性,与周边界面的关系以及作为公共聚集场所的功能进行了相应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的探讨,并以实例分析来印证,对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的基本要素进行剖析。希望借此引起对衰败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再生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再生 更新 再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立新 周春山
"公共空间"概念既反映了西方政治价值观的变迁,也映射了城市空间功能的历史巨变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转变。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问题贯穿了西方社会空间哲学和社会发展史观的一系列核心价值领域。本文系统回顾了西方政治哲学和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于公共空间价值问题的认知与思考,并结合对当代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变迁的分析,提出了公共空间的价值危机问题和在"社区"组织框架内重建公共空间的地方文化价值的可能性。
关键词:
公共空间 价值 社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艺萌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代城市建筑的科学设计已成为城市开展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城市系统运转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围绕当代城市建筑的功能与形态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索出良好的城市建筑开发模式,促进城市建筑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由唐斌著、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城市:城市建筑设计实务》一书,立足当代城市发展形态,围绕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深入分析了城市建筑与城市系统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城市建筑形态的设计,为更好促进城市系统的高质量运行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佩芳
近年来兴起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成为颇受欢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形态,具有贴近群众、体量较小、社会参与程度高、空间设计高端、多业态结合等特点。目前国内已有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呈现自助图书馆模式、小型图书馆模式、特色阅读空间模式等三种建设模式,本文分析了三种建设模式的特点、优势、不足和选择依据,并提出未来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要继续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监督评估等发展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延旭 张浩鑫
一座伟大的城市不仅要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优美的建筑,还需要城市公共空间来增添色彩。城市的公共空间能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诸多的服务,改善人们的生活,彰显出城市的文化魅力。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明清闭关政策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同时广州也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陆和建 李丽珍
文章梳理了我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运营发展现状,分析其运营模式,同时对西安24小时社区自助图书馆、言几又、宸冰书坊三种不同运营模式的阅读空间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实证分析中的问题,笔者提出应坚持公益性前提条件、引入社会化资本、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树立读者导向经营理念、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超
新时代城市规划正在从工程建设转向空间治理,公共空间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公私利益博弈和空间事务集中的糅合体,是聚焦规划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领域。通过回溯城市治理的“空间性”及公共空间对于社会生产与社会治理的核心意义,阐明公共空间已成为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空间治理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规划手段之间的关联机理,从而提出公共空间规划模式治理化转型的四方面要点。最后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在地实践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公共空间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法论,以期发现改良以往技术弊端和盲点的可能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玮男 曹阳
针对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现状而进行的老年居住社区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的研究基于社区养老模式,试图从公共空间(而非老年住宅)视域探讨适宜于老年人生理及心理需求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问题,并通过传统分配型社区的相关案例研究,提出老年居住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路,为分配型社区的公共空间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分配型社区 社区养老 公共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煜超 杜异卉
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长,这对城市空间的利用与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缓解人类生存空间不足的问题,城市通过规划地面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空间等来作出有效应对。地下建筑空间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能够将城市内原本分散的居民区、交通路线以及娱乐场所等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空间来为人们提供服务。为使地下建筑与空间设计满足外观协调、功能丰富、结构安全的要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超
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精华所在,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与核心资源。北京作为大国首都和超大规模城市,虽然已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共空间提质增效的实践探索,但仍存在着"私单碎粗"的通病及其深层问题。《北京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纲要研究》的编制,旨在基于国内外先进经验,通过顶层设计的公共政策研究,为北京未来公共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和技术纲领;由此形成人本深造的理念创新、框架引领的方法创新、平台协作的机制创新和推动共治的应用创新成果体系,进而提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治理化转型的五点趋势性思考,以期助推城镇化下半场的空间法治共治精治善治,并为可持续发展这一国际共识贡献地方智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胜国 曹国华
TOD模式是以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为核心的高强度土地利用模式,在国际上以新加坡、斯德哥尔摩等等城市为代表。这种高效、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开发模式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作为在TOD开发模式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性亦日益显现。本文尝试将TOD开发与枢纽本身的设计联系起来,研究TOD模式下的枢纽设计的流程与方法,以期能够更好的达到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协调,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人性化的服务。
关键词:
TOD 公共交通枢纽 设计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青
城市快速发展,大多数城市在新区建设中都面临着如何有效的带动和促进新区健康发展的困境。同时在规划思路上缺乏相关规划问题的研究和用地发展模式的探讨。本文基于公共设施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分析了国内目前新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以大型公共设施为导向的新区开发模式。
关键词:
城市新区 大型公共设施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