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4)
2023(16444)
2022(14360)
2021(13321)
2020(11253)
2019(25716)
2018(25356)
2017(49046)
2016(26701)
2015(29630)
2014(29224)
2013(28710)
2012(26224)
2011(23371)
2010(22925)
2009(20650)
2008(19675)
2007(16716)
2006(14318)
2005(11854)
作者
(76729)
(63935)
(63229)
(60153)
(40725)
(30806)
(28627)
(25174)
(24349)
(22242)
(21735)
(21313)
(20149)
(19877)
(19746)
(19459)
(19277)
(18995)
(18354)
(18152)
(15868)
(15435)
(15255)
(14557)
(14270)
(14074)
(14063)
(13921)
(12862)
(12738)
学科
(103635)
经济(103516)
管理(76199)
(71206)
(58282)
企业(58282)
方法(50607)
数学(44801)
数学方法(44251)
(28010)
中国(27290)
(26768)
(23044)
地方(22436)
业经(22297)
环境(19711)
农业(19028)
(18564)
贸易(18559)
(17969)
(17196)
财务(17123)
财务管理(17094)
(16484)
技术(16440)
企业财务(16231)
理论(15949)
(15926)
(15431)
(13568)
机构
大学(368426)
学院(367609)
管理(147922)
(143124)
经济(140078)
理学(130184)
理学院(128727)
管理学(126283)
管理学院(125629)
研究(120532)
中国(86712)
科学(78634)
(77540)
(64793)
(62470)
业大(60724)
(59645)
中心(55747)
研究所(55324)
财经(51805)
农业(51298)
(51153)
北京(47814)
(47581)
(47442)
师范(47008)
(44408)
(43625)
经济学(43051)
经济学院(39202)
基金
项目(269627)
科学(211337)
基金(196719)
研究(189100)
(173995)
国家(172585)
科学基金(148445)
社会(119983)
社会科(113760)
社会科学(113728)
基金项目(105721)
(105104)
自然(100022)
自然科(97708)
自然科学(97678)
自然科学基金(95885)
(89367)
教育(86520)
资助(80530)
编号(75254)
重点(60300)
(58493)
成果(58018)
(56906)
(55964)
科研(52486)
创新(52313)
课题(51227)
计划(50768)
教育部(49723)
期刊
(144721)
经济(144721)
研究(99350)
学报(64798)
中国(61907)
(57358)
科学(57009)
管理(50379)
大学(48339)
(46130)
学学(46106)
农业(39825)
教育(34396)
技术(30348)
(26141)
金融(26141)
业经(24821)
财经(24038)
经济研究(23488)
问题(20620)
(20475)
(20396)
科技(19012)
(18299)
图书(17823)
资源(17760)
业大(17329)
理论(16767)
技术经济(16640)
商业(16268)
共检索到505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延吉  胡思聪  陈小辉  赵立珍  
汽车依赖已成为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为此,整合福州中心城区的社会调查、兴趣点、道路网、公交线路等数据,探究各类城市建成环境特征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土地利用密度与绿色通勤的概率呈倒U型关系,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小尺度街区对步行、骑行或公交出行具有显著正面作用,反映出适度集约利用土地和保障非机动化路权的重要性。②居住地与就业地的建成环境影响不尽相同。住所周边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将促进居民选择步行通勤;加密单位附近的公交线路不仅会提高公交出行比例,也能为慢性系统改善创造积极条件。③除纳入态度偏好变量外,对单位大院、房改房、保障房住户另行分析可规避居住自选择的干扰。经检验,上述建成环境特征的影响是独立且稳健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仝照民  安睿  刘耀林  
城中村作为带着农民特色和阶级混杂重塑的空间,为弱势劳动群体融入城市化体系、实现反资本而不反市场的城镇化进程提供了保障。探讨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机制,开展城中村建成环境改造,对于解决弱势群体通勤和就业困难意义重大。论文基于武汉市2018年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数据,以公共交通通勤方式选择作为二元分类因变量,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分析建成环境与城中村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非线性关系与阈值效应,结果显示:普遍长距离通勤的城中村居民对公共交通系统依赖性强,建成环境的非线性影响和阈值效应明显,弥补了传统线性模型在可解释性上的不足;其中公交站可达性预测贡献度最大(19.89%),阈值分别在300 m和1000 m左右,在城中村改造时应尽量满足直线距离300 m公交站点可达,保证1000 m内存在公交线路,其余变量也有相似的可解释性。研究得到的建成环境影响的优先层次和最有效的空间属性范围将为提升城中村居民就业和通勤公平,实现区域包容、协调的城镇化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顺锋  姚敏  王振坡  
基于《2017年天津市居民住房与交通状况调查问卷》微观数据,利用空间插值法刻画天津市居民通勤特征,并构建MNL模型分析居民通勤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天津市居民通勤距离由内向外呈跳跃式衰减圈层结构,居住中心性与就业岗位郊区化并存;跨区域通勤以内部通勤为主,侧面通勤、逆通勤为辅;非机动化程度较低,以共享单车为主体的绿色出行模式初现;通勤距离、私家车及自行车、电动车拥有状况、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行为影响显著。基于此,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打造慢行交通系统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贾宾  翟婧彤  
厘清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特征,揭示其内在规律,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重要依据。基于天津市居民通勤特征调查,综合考虑智能手机信息化效应,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典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个人属性、家庭现状、住房类型、职住地附近公共交通环境等因素对居民通勤方式与通勤时间作用显著,现阶段地铁分担率较低,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覆盖不足;智能手机的信息化效应对公共交通模式较为显著,对居民通勤时间、路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促进职住平衡、减轻低收入群体通勤负担、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石洪景  
由城市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问题日益突出,并对空气质量及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威胁。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城区的实地问卷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城市居民实施低碳消费的行为倾向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反映出调控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重要性;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于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反映出低碳消费并没有"专属区",具有明显的社会共性特征;而"价值观"、"关注度"、"行政性政策"、"操作能力"、"社会规范"5个变量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反映出心理因素、法规政策及外部因素等会对低碳消费行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俊丽  林岚  
选取23项指标,并通过对722个有效样本实证调查,基于因子分析法萃取出影响福州市居民旅游决策的5个维度因素,运用AMOS6.0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福州市男女性居民旅游决策影响机制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①福州市居民旅游决策影响因素存在性别上的差异;②测量模型中,各指标对测量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③结构模型中,男性存在2个假设路径关系、女性存在3个假设路径关系不成立的结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贺慧   张庆昊   郭亮   张彤   荣升  
短距离通勤在交通活动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其通勤方式选择存在一定弹性。街道作为承载短距离通勤活动的空间,其建成环境可能对通勤方式选择产生一定影响。文章借助随机森林算法测度街道建成环境对短距离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识别出建成环境要素的影响梯度及作用曲线,并基于此评估在武汉市主城区内每条街道上,不同短距离通勤方式的选择倾向。结果表明:街道网络特征、断面及景色特征等均对短距离通勤方式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同街道建成环境对各类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不一致;在公园绿地附近、住区或商业中心等不同城市区域的街道上,短距离通勤方式的选择倾向存在差异。结论可为绿色出行导向下的街道更新及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鹏   元丽娇   孙滢悦  
文章基于城市兴趣点(POI)与夜间灯光对城市空间结构反映的真实性、直观性的优势特征,以福州市2018年、2020年、2021年的POI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对城市空间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进行探讨,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福州市总体的城市结构为单中心结构,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发展特征为中部强、西部弱、东部增强趋势明显。(2)耦合区关系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其中高—高、高—中、中—高耦合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高—低耦合区分布在机场、港口、工业园区等地,中—中耦合区分布在城市向郊区过渡的地区,而中—低、低—中、低—低耦合区则分布在城市外围郊区经济欠发达地带。(3)2018—2021年夜间灯光与POI核密度耦合相同区域面积总体在增加,即高—高耦合与低—低耦合区;2018—2020年,高—高、高—中、高—低耦合区面积大幅度增加,中—高耦合区减少;2020—2021年高—高、高—中、高—低耦合区则有所减少,中—高耦合区增加。(4)福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是经济、政治、人口和城市规划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顺锋  苗婧弘  王振坡  
基于2015—2016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状况调查问卷数据,构建通勤负担模型,比较分析交通补贴对不同社会群体通勤负担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通勤成本相对较高的群体有更高的概率获得交通补贴,且补贴数额较多;男性、高学历、已婚、公共部门工作特征的群体获得交通补贴数额较多,通勤负担较低;时间成本将使通勤负担翻倍,公共交通出行在时间上加剧通勤负担;交通补贴对低收入群体通勤负担降低更明显。提出确保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优化公共交通布局、政府及企业完善补贴机制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为  吴萨  陈威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实现福州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山水特色,重现福州山水城市风貌。一、城市优势福州拥江临海,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格局优越,且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段,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生物资源丰富。福州别称"榕城",其文化具有典型的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推进土地收购储备和招标拍卖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成立了福州市土地管理委员会,由市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市直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市土地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例会,对涉及全市土地管理、出让方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翟婧彤  宋顺锋  
分析城市居民通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交通问卷调查,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属性对于通勤特征有较大影响;全过程通勤效率有待提升;慢交通和公共交通发展滞后、职居失衡等问题凸显。应从提升公交分担量、提升全过程通勤效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变革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志强  林岚  施林颖  万萍萍  
人类争取真正意义上的休闲过程其实也是克服各种休闲制约的过程。体育健身休闲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居民主要休闲活动之一。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也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研究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制约因素及其对休闲参与的影响程度,不仅有助于了解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参与的制约特征,且对优化城市体育健身休闲空间的人本化建设及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929份福州居民健身休闲制约因素与休闲参与的调查问卷,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讨福州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制约因素与休闲参与的影响关系。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志强  林岚  施林颖  万萍萍  
人类争取真正意义上的休闲过程其实也是克服各种休闲制约的过程。体育健身休闲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居民主要休闲活动之一。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也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研究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制约因素及其对休闲参与的影响程度,不仅有助于了解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参与的制约特征,且对优化城市体育健身休闲空间的人本化建设及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929份福州居民健身休闲制约因素与休闲参与的调查问卷,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讨福州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制约因素与休闲参与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制约、服务管理、人际制约、环境状况和休闲机会是影响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参与的五大重要因素。其中,个人制约因素对休闲参与的直接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服务管理和人际制约因素,环境状况因素直接影响程度最小,而休闲机会因素则间接影响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参与。此外,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参与还受到五大制约因素之间不同程度的交互影响,从而表现出复杂性效应的特征。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诚  卢嘉华  
随着微博在"两会"中发挥其重大作用,微博从一个新兴事物逐渐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新宠"。它以其便捷的使用方式、瞬息的传播速度以及广泛的网络群体,吸引着政府官员及其公职人员入驻。根据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对福州政府微博进行分析,结合其在日常重大事情之中的表现,突出说明政府微博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并对其进行权重评价,以期探索出政府机构通过政府微博这一公众平台建立亲民政府和良好城市形象的有效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