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7)
- 2023(5351)
- 2022(4643)
- 2021(4355)
- 2020(3587)
- 2019(8725)
- 2018(8723)
- 2017(17161)
- 2016(9335)
- 2015(10617)
- 2014(10642)
- 2013(10287)
- 2012(9198)
- 2011(8323)
- 2010(8710)
- 2009(7945)
- 2008(7721)
- 2007(6577)
- 2006(5910)
- 2005(5108)
- 学科
- 济(42797)
- 经济(42764)
- 管理(25321)
- 业(22139)
- 方法(21842)
- 数学(19974)
- 数学方法(19412)
- 企(18177)
- 企业(18177)
- 中国(13401)
- 地方(9333)
- 农(8772)
- 理论(7645)
- 学(7224)
- 业经(7134)
- 财(7077)
- 城市(6707)
- 贸(6301)
- 贸易(6297)
- 环境(6108)
- 易(6092)
- 制(5815)
- 农业(5625)
- 划(5266)
- 和(5194)
- 技术(5049)
- 发(4906)
- 城市经济(4838)
- 银(4689)
- 银行(4684)
- 机构
- 学院(132671)
- 大学(131058)
- 管理(52718)
- 济(52558)
- 经济(51247)
- 理学(45927)
- 理学院(45416)
- 管理学(44104)
- 管理学院(43882)
- 研究(42317)
- 中国(30542)
- 京(27752)
- 科学(27340)
- 财(22764)
- 所(20837)
- 业大(19750)
- 农(19297)
- 江(19281)
- 中心(19235)
- 研究所(19022)
- 财经(18645)
- 北京(17247)
- 范(17131)
- 师范(16972)
- 经(16871)
- 经济学(16011)
- 州(15895)
- 院(15616)
- 农业(15130)
- 技术(14405)
- 基金
- 项目(92377)
- 科学(73508)
- 基金(67180)
- 研究(64385)
- 家(58898)
- 国家(58476)
- 科学基金(51337)
- 社会(41002)
- 社会科(39019)
- 社会科学(39004)
- 省(36910)
- 基金项目(34989)
- 自然(34868)
- 自然科(34188)
- 自然科学(34185)
- 自然科学基金(33518)
- 划(31176)
- 教育(31108)
- 资助(29246)
- 编号(25537)
- 重点(20949)
- 成果(19735)
- 部(19605)
- 发(19517)
- 创(18887)
- 课题(18625)
- 创新(17640)
- 科研(17316)
- 计划(17257)
- 教育部(16954)
共检索到187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郑梦沂 刘黎明 崔江龙 苏铎
本文研究了错峰上下班对城市通勤时间的影响,通过设计拟合通勤路程分布和行驶速度函数,建立了平均通勤时间的统计测算模型,并采用逆向求解算法得出不同错峰间隔下的平均通勤时间的解析表达式。最终构建了基于交通资源可承受流量的错峰间隔优化选择模型,实现了针对北京市的测算和分析。本文提出的思路、模型、方法和结论具有通用性,可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供有效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军 张若云
关于库存优化问题,有许多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一般的,目标函数为总成本最小或总利润最大,最常使用各种运筹学优化方法,还有概率论、模拟仿真等。约束条件主要有资源约束、决策变量约束以及服务水平约束。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中君 宿俊波
研究间隔购买时间有助于把握消费者的消费特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研究日常消费品间隔购买时间的文献较多,而研究耐用品的却比较少。文章基于调查得到的消费者手机更换因素及更换时间数据,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从整体上并分男女两组分别研究了消费者手机更换因素对间隔购买时间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间隔更换时间受到质量、功能、款式和促销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依次为质量、功能、促销、款式,并且功能、促销、款式对男女更换手机影响程度有差异。此外还讨论了缩短间隔更换时间的方法。研究结果对手机制造商及销售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鹏
文章提出了具有上下界限制的均值-平均绝对偏差投资组合模型,并运用线性规划的旋转算法进行求解。该算法可以减少约束条件的个数,提高计算效率。文章还通过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胜任特征 国有企业 中高层管理人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兵 李波
考虑价格影响需求和部分短缺量拖后引起的价格折扣对库存控制补充策略的影响,建立了一种价格影响需求的随机间隔期库存模型,对模型的最优解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正态分布的情况进行了测算和说明。分析结果表明,需求特性参数、补货间隔期分布区间等对库存控制影响较大,订货商(尤其是弱势订货商)在制定库存管理决策时必须重点考虑这些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 李剑钊
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本质上是分层结构性质的,其中包括妇女个人数据和村级数据两个层次,比较适合采用分层模型分析。本文应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了这一原始数据,考察宏观的社会经济环境及计划生育氛围与微观的妇女个人特征如何共同影响二孩生育间隔。
关键词:
二孩生育间隔 分层线性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佳 盛海林
经典的生物等效性检验是平均生物等效性检验,然而其没有考虑效应的变异度和个体与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文章在平均药物浓度服从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一房室模型,误差变量分别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韦伯分布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统计模型。采用多重检验直接比较两种药物的浓度时间侧写,采用自助法求得多重检验过程中的置信上限。通过模拟分析说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检验的效能。
关键词:
平均生物等效性 统计模型 自助法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斯达 李翔宇 吴先宇 尹志伟 徐帅 康柳江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需求迅速向都市圈范围内扩展。该文研究薪资水平、交通拥挤等要素对都市圈居民工作、居住地选择和通勤行为的影响,构建双城(都市圈)系统居民职住选址与通勤的社会最优模型,以反映城市集聚效应(正外部性)和拥挤效应(负外部性)之间的取舍关系。双城系统包括1个大城市和1个小城市,通过解析拥挤条件下的通勤成本,获得城际通勤者空间分布的边界曲线,据此测算市内、城际通勤者共同作用下的系统社会净收入。该社会净收入取决于工资、通勤成本和农业租金等,进而将社会最优写成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得到双城系统中的最优职住分布与通勤人口。上海—嘉兴双城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的现状居住、就业人口均偏多,未来应鼓励在上海工作的上班族居住在周边城镇并通过城际铁路通勤,可提高社会净收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邹佳雯 何仲禹 翟国方 胡洋
以南京为例,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居民通勤距离的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住房区位尤其是住房到市中心的距离对通勤距离影响最大;其次是住房价格,但是影响力有限;住房质量对通勤距离的直接影响虽然不显著,但是能通过作用于其他变量间接影响通勤距离;研究进一步发现居民的年龄和家庭收入也与通勤距离间接成正向因果关系。基于此,最后对改善城市居民通勤和解决职住平衡问题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华民
在中国,预测未来人口多数采用由宋健、于景元(1985)等从Lotka模型和Leslie模型发展出的总和生育率控制模型。这个方程是反映生育过程的一个宏观模型,可以对中国人口的发展过程给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其特点是把总和生育率作为控制变量,从而达到对不同生育进行仿真测算。但若要考察妇女在生育每一胎次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就必须将人口生育过程做更细致的描述。 胎次生育分析早在40年代就被一些人口学者所重视。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以后几十年很少有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伟 王秀莲
该文研究了比经典分红方式更为贴近实际的随机观察时间下的边界分红问题,其中风险模型用一个扩散过程进行刻画.在随机观察时间间隔服从Erlang(2)的条件下,推导出破产时的拉普拉斯变换满足的微分方程组,并给出其显式表达.
关键词:
随机观察 边界分红 破产时 拉普拉斯变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乔坤元
非等间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由于相邻两期观测之间的时间长度不尽相同,使得传统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失效。本文提出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最短距离以及它们的一步估计量对该模型进行估计,证明4个估计量的一致性和渐进正态性,同时借助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验证在有限样本中的估计精度,进一步使用所提出的估计量讨论以往文献中由于缺乏相应估计方法而没有被研究或者充分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
动态面板数据 最小二乘估计 最短距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鹏飞 魏翔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化,通勤时间增加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通勤时间的增加通常会挤占个人的休闲时间,进而对个人绩效产生溢出影响。在构建多元有序选择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全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休闲和通勤之间具有互补性时,通勤时间增加能"倒逼"个体提高长期绩效,进而提升长期收入水平。据此认为,政府应该在工作制度安排上大力推广弹性工作制。在不减少周工作总时长的情况下,弹性工作制可以有效减少员工工作天数,增加居民休闲时间,进而实现居民幸福感与工作效率的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通勤时间 个体收入 补偿效应 弹性工作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斌 郑丽敏 于慧丽
以2005年和2010年两次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北京市区居民通勤时间变化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区居民的通勤时间从2005年38分钟增加到2010年的43.6分钟,通勤时间增长显著。通过比较城八区居民的平均通勤时间,发现内城居民的通勤状况有所改善,而城近郊区居民通勤状况则不乐观,通勤时间的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而将社会经济属性不同的人群的通勤时间进行比较,也发现通勤时间变化和年龄、学历等因素关系更为密切。对通勤时间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地铁建设等交通发展因素以及居民通勤方式的变化对居民通勤时间大幅增加影响显著,同时通过对典型就业集中区域和居住功能为主区域进行比较,发现城市规划中对不同区域功能定位也对居民的通勤时间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