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9)
- 2023(10839)
- 2022(8780)
- 2021(8338)
- 2020(6545)
- 2019(14756)
- 2018(14027)
- 2017(27113)
- 2016(14532)
- 2015(16044)
- 2014(15805)
- 2013(15705)
- 2012(14571)
- 2011(12960)
- 2010(13635)
- 2009(12941)
- 2008(12331)
- 2007(11128)
- 2006(10233)
- 2005(9129)
- 学科
- 济(60990)
- 经济(60933)
- 业(52023)
- 农(49681)
- 管理(41331)
- 农业(33117)
- 企(29802)
- 企业(29802)
- 财(28924)
- 中国(28048)
- 融(25865)
- 金融(25865)
- 银(24606)
- 银行(24603)
- 行(23781)
- 地方(19805)
- 业经(19461)
- 制(18758)
- 方法(17459)
- 数学(16037)
- 数学方法(15872)
- 务(14286)
- 财务(14262)
- 财务管理(14221)
- 企业财务(13637)
- 财政(13410)
- 体(12687)
- 策(12633)
- 农业经济(12552)
- 发(11986)
- 机构
- 学院(200511)
- 大学(191398)
- 济(89667)
- 经济(87592)
- 管理(76782)
- 研究(67973)
- 理学(65346)
- 理学院(64727)
- 管理学(63927)
- 管理学院(63559)
- 中国(61585)
- 财(49021)
- 农(48517)
- 京(38869)
- 科学(37216)
- 农业(36237)
- 中心(34805)
- 财经(34401)
- 所(32772)
- 江(32049)
- 业大(31657)
- 经(31175)
- 研究所(28717)
- 经济学(26990)
- 州(25494)
- 范(24835)
- 师范(24705)
- 银(24677)
- 财经大学(24671)
- 经济学院(24423)
- 基金
- 项目(126824)
- 科学(100904)
- 研究(99833)
- 基金(91838)
- 家(77284)
- 国家(76453)
- 科学基金(66898)
- 社会(65869)
- 社会科(62251)
- 社会科学(62237)
- 省(50963)
- 基金项目(48444)
- 教育(42779)
- 编号(42438)
- 划(40555)
- 自然(39220)
- 自然科(38303)
- 自然科学(38298)
- 自然科学基金(37582)
- 资助(36207)
- 成果(34364)
- 发(29847)
- 农(29102)
- 课题(28660)
- 部(28193)
- 重点(27698)
- 国家社会(27344)
- 性(26966)
- 创(26438)
- 制(26179)
- 期刊
- 济(108930)
- 经济(108930)
- 研究(64905)
- 农(54946)
- 中国(44942)
- 财(39926)
- 融(39887)
- 金融(39887)
- 农业(36617)
- 科学(25102)
- 学报(24498)
- 业经(23214)
- 管理(22731)
- 大学(20862)
- 学学(20304)
- 问题(16820)
- 财经(16760)
- 业(15819)
- 教育(15775)
- 农村(15375)
- 村(15375)
- 经济研究(14907)
- 农业经济(14895)
- 技术(14889)
- 经(14263)
- 版(11496)
- 世界(11480)
- 经济问题(10976)
- 现代(10519)
- 社会(9568)
共检索到322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忠民
加快城市对农村的战略性带动,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应加强金融政策及其与财政政策配合以促进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只有依靠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才会加快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进程。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政府推进城市带动农村的最重要政策工具。
关键词:
城市带动农村 金融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汉章 李上炸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多数实证也表明农村金融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财政扶持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农村金融供不应求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巩固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瓶颈。合理的财政政策和制度,可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财政政策的作用空间。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财政支持 政策主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江楠
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开展PPP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在PPP项目中,制定合理的私人投资者回报不仅可以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还可以有效控制财政风险。借鉴国际经验,文章构建了我国PPP项目私人投资者合理回报指导线的模型。进一步,以我国水务行业为例,利用水务行业PPP项目数据,计算出了水务行业PPP项目私人投资者合理回报指导线。基于此,对完善我国PPP项目中私人投资者投资回报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私合作项目 私人投资者 投资回报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小企业担保课题组 贾康
中小企业是支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框架中,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日益凸显。财政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政策备受关注。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现阶段的发展特点,财政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的支持需要从提升功能、防范风险和改善环境三个方面着手,从而促进该体系担保功能的有效发挥,实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政政策 信用担保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孝红 巴曙松
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财政和政策性金融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工具。在"支农"建设中,政策性金融与财政各有分工,相互补充。需要处理好财政和政策性金融之间的关系,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健全支农财政资金的协调机制,发挥政策支农的协同效应,同时注意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开发性功能。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政策性金融 财政 探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基于政策协同视角,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与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实证考察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效应发挥的财政政策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有利于减贫,但部分贫困县域的减贫效应并不显著;非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减贫效应明显高于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财政政策显著抑制了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发挥,且贫困程度越深的县域,抑制作用越大,即两者尚未形成有效协同。
关键词:
贫困地区 金融减贫 财政政策 协同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刘家凯 黎基钦 黄力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韵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要有发达的金融体系作保障。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中存在着许多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突出、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村保险缺失、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的手段及配套政策乏力等几个方面。财政部门是金融资产的主管部门,金融风险的处置常常通过财政的方式解决,而金融风险也往往引发财政风险。因此,政府应该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承担起金融支农的支撑者和推动者的责任。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的具体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制 财政政策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谌英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是我国三农问题有效缓解的首要条件之一。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本身处于金融领域中的弱势地位,我们应该恰当的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在此,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应该建立一个以税收优惠为主的财政政策,从而在获得政府财政支持的基础之上,获得一个农村金融发展的长效促进机制,让农村金融能够有一个更为坚实的财政政策保障。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财政政策 政府投资 税收优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桂堂
政策性金融的产生及其作用的发挥,实际上就是财政职能不断强化的一个产物,改革开放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功能趋于弱化,其原因在于:财政实力被过多地削弱,公共产品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过分倚重商业性金融的支农效应而弱化了财政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为此,应当健全财政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持续投入机制与补偿机制,协调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财政还应承担起对政策性金融业务监督管理的责任。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农村金融 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必须抓住机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政策手段,财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肩负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广深 王金秀
从农村消费需求理论看,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村消费环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农村信贷成本等是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财政角度解读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分配机制纠正社会分配不公、激活农村消费信贷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之良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林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中之重,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举措。近期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以及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农民生活方式趋向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组
当前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攻坚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不仅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也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供给机制,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加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大卫
财政资金是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来源,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建成,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财务会计制度、医疗卫生投入机制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同步推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财政管理制度,应从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制度衔接、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多元化保障、创新管理机制、突破体制障碍、加强资金监管等七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财政管理 社会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