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1)
2023(13622)
2022(11869)
2021(10934)
2020(9181)
2019(20902)
2018(20562)
2017(39470)
2016(21879)
2015(24242)
2014(24017)
2013(23826)
2012(21765)
2011(19675)
2010(19314)
2009(17547)
2008(16901)
2007(14469)
2006(12564)
2005(10675)
作者
(67016)
(55521)
(55239)
(52342)
(35223)
(26729)
(24904)
(22005)
(21254)
(19582)
(18836)
(18811)
(17601)
(17339)
(17154)
(17143)
(17046)
(16561)
(15899)
(15726)
(14206)
(13458)
(13233)
(12548)
(12453)
(12321)
(12302)
(11994)
(11243)
(11222)
学科
(84373)
经济(84280)
管理(59766)
(55789)
(45275)
企业(45275)
方法(39939)
数学(35013)
数学方法(34661)
中国(23353)
(22132)
(21280)
(19206)
业经(18454)
地方(18086)
(15293)
贸易(15289)
农业(15129)
(14800)
环境(14692)
理论(13790)
技术(13551)
(13089)
(12811)
(12190)
财务(12131)
财务管理(12113)
(11821)
企业财务(11466)
教育(10766)
机构
大学(311945)
学院(309778)
管理(121886)
(117174)
经济(114479)
理学(107098)
研究(107065)
理学院(105813)
管理学(103852)
管理学院(103326)
中国(74916)
科学(72911)
(67061)
(61004)
(55520)
业大(55172)
研究所(51700)
(49270)
农业(48864)
中心(47022)
(43575)
北京(41587)
财经(41080)
(40980)
师范(40438)
(39098)
(37547)
(35431)
经济学(34343)
技术(33656)
基金
项目(226649)
科学(176269)
基金(163883)
研究(156109)
(147096)
国家(145935)
科学基金(123551)
社会(97258)
社会科(92152)
社会科学(92126)
(89303)
基金项目(88562)
自然(84514)
自然科(82535)
自然科学(82509)
自然科学基金(80998)
(76493)
教育(70891)
资助(66393)
编号(62212)
重点(51232)
(48325)
(48165)
成果(48131)
(47100)
计划(44704)
科研(44033)
创新(44001)
课题(42875)
大学(40666)
期刊
(120002)
经济(120002)
研究(84718)
学报(60552)
中国(53926)
(53798)
科学(52573)
大学(43394)
管理(41427)
学学(41289)
农业(37495)
(34525)
教育(30515)
技术(24377)
业经(20370)
(20022)
金融(20022)
(19435)
经济研究(19264)
财经(18999)
问题(17482)
科技(17146)
业大(16810)
图书(16506)
(16167)
(15888)
资源(15316)
技术经济(14368)
理论(14210)
林业(13647)
共检索到427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清华  千庆兰  黄婷薇  周涛  
目前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功能定位主要存在功能单一、效益低下和功利性较强的问题,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工业遗产再利用功能定位的影响因素的准确把握。本文认为工业遗产再利用功能定位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三个层面的因素: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主要包括区域产业因素、城市规划限制、区位条件、生态环境、公众意愿、本体条件、企业与开发商行为七个方面,再利用功能定位时应该综合分析这些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贺海芳  郑侃  黄惠贞  李想  
旨在对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后的环境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为城市居民判断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层次分析法、观察法、问卷调查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采集到的数据为基础,运用AHP法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构建满意度评价模型,分析工业遗产项目再利用后运行过程中的规划布局、空间功能、环境品质及使用感受,选取南昌市2个工业遗产再利用项目作为实证对象,对指标权重值、项目层评价以及方案层等综合评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对目前南昌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贺海芳  郑侃  黄惠贞  李想  
旨在对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后的环境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为城市居民判断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层次分析法、观察法、问卷调查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采集到的数据为基础,运用AHP法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构建满意度评价模型,分析工业遗产项目再利用后运行过程中的规划布局、空间功能、环境品质及使用感受,选取南昌市2个工业遗产再利用项目作为实证对象,对指标权重值、项目层评价以及方案层等综合评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对目前南昌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新军  阙维民  孙怡  
城市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成为城市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新文化地理学的"地方性"理念为再利用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加贴近实际的遗产利用方案。在分析新文化地理学"地方性"理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基于"地方性"的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概念模型,并以英国凯瑟菲尔德市遗址城市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丽虹  岑瑜  于丽英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职能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后引起局部土地功能的变化,导致在城市中出现闲置和废弃的旧工业建筑。如何看待和再利用这些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和我国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现状,而后从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动因出发,探析了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新军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速度加快,保护市区重要工业遗存成为重要现实课题。发展旅游业,改造为开放式主题公园、城市历史公园等成为适应性再利用重要手段之一。传统文化地理学和新文化地理学"地方性"理念,对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再利用具有借鉴价值。本文基于传统文化地理学和新文化地理理学理论,探索性构建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再利用概念性理论框架,并结合美国美国马萨诸塞州洛厄尔国家历史公园实践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再利用应兼顾文化的空间研究和空间的文化化研究,在促进"地方感"形成的同时,强化"地方认同",立足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突出标志性构筑物、宏观可视性、情境化再现、形象意义认同和变化关系考量等视角介入,加强原有场所价值,凝聚"地方性"认同感,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雪娇  郭嘉盛  
城市更新语境下,工业遗产的本质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城市资源;工业遗产再利用本质则是一种资源重构的过程,且有着空间重构、经济重构、文化重构三方面的内涵。工业遗产再利用应从实现资源重构的角度出发,以实现综合价值的最大化为导向。通过建立“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坐标系,为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一种思路;在这个坐标体系下,形成了四种典型的再利用类型,即遗址与废墟再生型、纪念碑式的严肃型、想象与展望延续型和艺术夸张的冲击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崔新蕾  赵燕霞  
提高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也至关重要。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2003—2014年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和Malmquist生产率,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并用Tobit模型分析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中等偏上,规模效率整体大于纯技术效率;Malmquist生产率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指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排名为:成长型>成熟型>再生型>衰退型,Malmquist生产率均大于1;东部地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优于其他3个地区,东北地区利用效率最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利用效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Malmquist生产率均大于1;工业用地冗余情况较明显,衰退型城市冗余率最高,成长型城市冗余率最低,东北地区冗余率最高,东部地区冗余率最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收敛和绝对收敛,各城市之间利用效率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并最终趋于稳态;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包括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工业行业规模、工业化程度、工业企业集聚程度等,但不同资源类型及地区的影响因素有差别。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丽华  
引入路径依赖理论框架,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工业遗产社区在一系列正增长机制影响下,形成"单位制"、"政府主导"保护路径,并衍生出体制、政策、主体及资金方面的负锁定效应。在以旧城改造为主导模式的城市更新进程中,应通过构建多元化保护主体,创建遗产保护政策体系,建设社区商业综合体,创新产业化利用方式等路径,突破目前保护路径的闭锁效应,实现工业遗产社区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晓君  徐红罡  Dietrich Soyez  代姗姗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多老工业区面临改造和升级,工业遗产的价值逐渐受到重视。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了借鉴。本文通过对德国工业遗产地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德国工业遗产的形成及扩散过程,分析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德国的工业遗产意识是在遗产保护、逆工业化、社会运动和美学认识改变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关注工业遗产的客观价值,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居民和非政府组织起到了自下而上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国家—区域—地区—本地四个不同尺度上的多层级再利用方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红  沈锐  
天津作为北方近现代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保存了大量工业文明的积淀,但是与中国许多老工业城市一样,天津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面临很多问题,究其原因,缺乏整体与个体的统一协调是根本原因。本文重点介绍在天津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策略中如何突出整体与个体统一协调性,包括强调工业建构筑物个体性的本体价值评估、本体保护与更新方式,强调工业遗产整体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对相关规划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岚  宫浩钦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源自于制度缺失、集体无意识以及社会失范等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应采取建立准则、完善制度,大力宣传、普及教育以及明确主体、分工协作等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吉慧  曾欣慰  
简要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基本知识及相关背景,以上海八号桥为例探讨了旧城更新语境下以创意产业开发为模式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并对其改造思路和设计手法进行了深入解读,以对同类工业遗产的开发改造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历史遗产保护方面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各层面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历史遗产保护范围逐渐扩大,保护的类型也日益多元化,已经从单一文物的保护扩大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对象从传统的宫殿、故居、遗址等扩展到近现代工业遗产、传统风貌区、风光带以及线性遗产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俊桥  薛芃芃  
对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再利用是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而在重庆近代历史建筑中,使领馆建筑遗产丰富且具有极高的再利用价值。为了解决重庆历史建筑在传统静态保护模式下的弊端,对重庆使领馆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其价值构成和救护所面临的困难。在合理借鉴国外保护经验的前提下,提出重庆使领馆遗产保护再利用机制和实践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