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7)
- 2023(4904)
- 2022(4255)
- 2021(3988)
- 2020(3104)
- 2019(7225)
- 2018(7223)
- 2017(12419)
- 2016(7254)
- 2015(8287)
- 2014(8701)
- 2013(8307)
- 2012(7579)
- 2011(6998)
- 2010(7304)
- 2009(6621)
- 2008(6558)
- 2007(6054)
- 2006(5506)
- 2005(4915)
- 学科
- 济(25507)
- 经济(25484)
- 管理(19800)
- 业(13289)
- 中国(10837)
- 地方(9914)
- 企(9911)
- 企业(9911)
- 环境(9850)
- 学(9808)
- 农(8070)
- 方法(7202)
- 生态(6923)
- 城市(6357)
- 理论(5954)
- 业经(5696)
- 资源(5563)
- 数学(5543)
- 农业(5500)
- 数学方法(5416)
- 财(5135)
- 划(5079)
- 发(5054)
- 和(5053)
- 城市经济(4576)
- 制(4441)
- 教学(4129)
- 地方经济(3925)
- 教育(3833)
- 银(3789)
- 机构
- 学院(104302)
- 大学(101414)
- 研究(38047)
- 管理(34475)
- 济(32081)
- 经济(30833)
- 科学(28364)
- 中国(28185)
- 理学(28036)
- 理学院(27524)
- 管理学(26734)
- 管理学院(26556)
- 京(24086)
- 农(21241)
- 所(20380)
- 业大(19332)
- 研究所(18570)
- 江(18298)
- 中心(17920)
- 农业(16337)
- 范(16279)
- 师范(16053)
- 北京(15649)
- 省(15555)
- 财(15084)
- 州(15010)
- 院(14835)
- 技术(13909)
- 师范大学(12653)
- 湖(12452)
- 基金
- 项目(69804)
- 科学(52296)
- 研究(48292)
- 基金(46690)
- 家(42843)
- 国家(42505)
- 科学基金(34876)
- 省(29261)
- 社会(27397)
- 社会科(25745)
- 社会科学(25738)
- 基金项目(25574)
- 划(24429)
- 自然(24195)
- 自然科(23418)
- 自然科学(23411)
- 自然科学基金(22929)
- 教育(21695)
- 编号(19992)
- 资助(18505)
- 重点(16619)
- 发(15689)
- 成果(15491)
- 课题(15143)
- 计划(14227)
- 科技(13779)
- 创(13352)
- 科研(13179)
- 部(12732)
- 创新(12549)
共检索到163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萍 司洪涛 彭小东
核心提示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项目的梳理,分析总结了该项目的系统布局、典型做法、实施成效,并对科学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建议。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地位重要、生态责任重大。“十三五”期间,重庆在中心城区“两江四山”交汇地区实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
关键词:
生态系统修复 山水林田湖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江 李灿坤 冯姗姗 李成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系统治理、整体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要求。受到开采活动长期破坏的煤炭城市是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构建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古交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煤炭城市的山区地域特征,系统识别生态问题类型并对其进行空间定位,基于GIS平台,采用多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进行市域生态重要性分级,并与地质灾害、采矿迹地区域进行叠加,得出山水林田湖草重点修复区域,提出山、水、林、田专项规划及相应保护修复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江 李灿坤 冯姗姗 李成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系统治理、整体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要求。受到开采活动长期破坏的煤炭城市是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构建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古交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煤炭城市的山区地域特征,系统识别生态问题类型并对其进行空间定位,基于GIS平台,采用多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进行市域生态重要性分级,并与地质灾害、采矿迹地区域进行叠加,得出山水林田湖草重点修复区域,提出山、水、林、田专项规划及相应保护修复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毕云龙 罗晓琳 蒙达
本文总结分析了云南省抚仙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的实践做法与实际问题,提出了流域空间优化、破解用地矛盾、拓宽生态修复资金渠道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肖婷 胡能灿 袁新京
2022年以来,湖南省益阳市以实施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工作的统筹推进之路,为“益山益水、益美益阳”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丽华 陈妍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省威宁县草海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共生的生态功能区,其所进行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在调研草海生态修复情况的基础上,概括了其经验、成效,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点,对如何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志良 朱捷缘 徐望朋 荣月静
针对湖北省宜昌市香溪河、良斗河流域五大生态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策略,为整体保护、系统治理、水陆协同的三峡库区重要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修复 湖北省宜昌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鹏举 袁卓慧 胡业翠
文章采用MODIS NDVI 2005—2014年数据,应用GIS像元统计、空间叠加等分析工具,并结合均值法、最大值合成法、一元线性回归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第一批试点区近10年NDVI时空变化分布特征、波动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试点区NDVI均呈现出缓慢增加趋势,年际NDVI值最大值、最小值出现的月份不同,NDVI值波动较大(变异系数值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居民点附近及低坡度地区,同时该区域也是试点区NDVI低值集中区。结论说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第一批试点涉及的4个区域NDVI时空变化、波动因素有相同之处,也各有差异;人类活动对NDVI时空变化影响较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斌
山西省晋中市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损害,为进一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保卫“京津冀生态协同圈”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急需开展晋中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前期研究,为制定区域总体治理规划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下一步实施晋中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综合治理 思路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臻 齐正顺 朱哲毅 宁可 沈月琴
农户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设计符合当地农户受偿意愿的生态补偿方案,对于完善源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钱江源头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案例点的实地调查,运用选择实验法对涉及的补偿产品方案进行情景模拟与分析,利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农户对不同生态补偿产品方案的受偿意愿(WTA),以期为完善我国大江大河源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不同补偿产品受偿意愿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林产品补偿>现金补偿>就业补偿,农户获得三类补偿后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分别提高1.69倍、1.47倍和1.16倍;(2)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受偿意愿存在差异,低收入组受偿意愿最高为农林产品补偿,农户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提高85.02%,而高收入组受偿意愿无显著区别;(3)不同家庭收入结构农户的受偿意愿也存在差异,高农业收入组更易接受现金补偿,其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提高89.51%,低农业收入组受偿意愿无显著区别。研究认为,要以农林产品补偿为主设计多类型生态补偿产品方案,满足当地农户现实需求;瞄准主要受偿需求群体,健全精准帮扶补偿方案;提高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整合拓展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玉昌,赵树魁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闭流区,面积为5,137km~2。地势低平,泡沼众多,是区内地貌重要特征。在小地形上有低缓漫岗、低平地和低洼地。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低洼地现绝大部分已成为平均深度1.5m左右的水域,出现169个泡沼和人工水面,总水域达113.55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4.8%,目前除很少一部分为渔业利用外,绝大部分尚未开发。泡沼周围的盐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朱锦奇 李云鹏 刘楠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典型样地试验及生态站长期观测等手段,以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2010年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7项服务功能价值作了评估。结果表明: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4种森林类型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0.99亿元/a,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4.46万元/(hm2·a)。7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森林游憩(2.82亿元/a)>生物多样性保护(2.56亿元/a)>涵养水源(2.25亿元/a)>保育土壤(1.60亿元/a)>固碳释氧(1.37亿元/a)>营养物质积累(0.36亿元/a)>净化空气(0....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缙云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妍 周旭 张丽佳 陈妍
核心提示山水工程是按照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领下,利用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的撬动作用,在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布局的大尺度、多要素、综合性、系统性生态保护修复行动。其目的是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各地整合全社会力量,在大尺度上统筹各类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生态产品供应能力的全面增强,从而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保护和修复 实践与成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车克钧 傅辉恩 王金叶
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围绕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开展了森林小气候、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不仅具有拦蓄降水、缩小温差、保持较高土壤湿度等作用,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消洪补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水文生态作用。森林覆被率65%的流域比32%的流域年枯水径流量增加2887mm,年洪水径流量减少9887mm;森林土壤贮水29812~39193mm,草地仅18209mm;林地很少产生地表径流,草地年土壤流失量17939kg·hm-2;高寒山区多年冻土与季冻土致使试验区河川径流系数高达073,蒸散较小为15654mm;多年监测资料显示祁连山林分质量下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林平 张崇波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对其进行系统保护和综合执法是其自然整体性的要求,也是提高执法成效、强化法律保护、实现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但当前山水林田湖草综合行政执法中尚存在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理念,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行刑衔接不畅和体制机制不甚健全等问题。必须坚持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进一步更新执法理念,完善法律体系,整合执法力量,规范执法流程,健全监督机制,优化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综合执法的效能,达到系统全面保护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