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4)
- 2023(13531)
- 2022(11647)
- 2021(10712)
- 2020(9229)
- 2019(21079)
- 2018(20813)
- 2017(39963)
- 2016(21767)
- 2015(24326)
- 2014(24285)
- 2013(23828)
- 2012(21869)
- 2011(19553)
- 2010(19161)
- 2009(17781)
- 2008(17360)
- 2007(15459)
- 2006(13061)
- 2005(10941)
- 学科
- 济(89666)
- 经济(89469)
- 管理(61529)
- 业(59097)
- 企(48340)
- 企业(48340)
- 方法(45918)
- 数学(40214)
- 数学方法(39749)
- 中国(24359)
- 农(24064)
- 财(23747)
- 业经(18903)
- 学(18688)
- 地方(17430)
- 贸(16774)
- 贸易(16772)
- 易(16279)
- 农业(15885)
- 务(15041)
- 财务(14997)
- 财务管理(14964)
- 制(14577)
- 和(14203)
- 企业财务(14198)
- 理论(13883)
- 环境(13481)
- 技术(13169)
- 银(11745)
- 银行(11690)
- 机构
- 大学(311434)
- 学院(310189)
- 济(125291)
- 经济(122728)
- 管理(121855)
- 理学(107058)
- 理学院(105816)
- 管理学(103850)
- 管理学院(103279)
- 研究(101448)
- 中国(73955)
- 科学(66037)
- 京(64235)
- 农(58904)
- 财(54950)
- 业大(52075)
- 所(51173)
- 中心(48400)
- 研究所(47192)
- 农业(46905)
- 财经(45378)
- 江(44890)
- 经(41330)
- 范(39402)
- 北京(39013)
- 师范(38868)
- 经济学(38774)
- 院(36388)
- 州(35353)
- 经济学院(35344)
- 基金
- 项目(221393)
- 科学(174221)
- 基金(163155)
- 研究(152465)
- 家(144979)
- 国家(143789)
- 科学基金(123299)
- 社会(99586)
- 社会科(93597)
- 社会科学(93565)
- 基金项目(87749)
- 省(86767)
- 自然(83227)
- 自然科(81395)
- 自然科学(81368)
- 自然科学基金(79925)
- 划(73935)
- 教育(70521)
- 资助(65776)
- 编号(59589)
- 重点(50036)
- 部(48712)
- 发(46528)
- 成果(46130)
- 创(46069)
- 科研(44010)
- 创新(43123)
- 计划(42944)
- 教育部(41427)
- 国家社会(41296)
- 期刊
- 济(125891)
- 经济(125891)
- 研究(81260)
- 学报(56108)
- 中国(52207)
- 农(51559)
- 科学(49318)
- 财(43245)
- 大学(41446)
- 管理(40694)
- 学学(39683)
- 农业(34390)
- 技术(25431)
- 教育(25335)
- 融(22961)
- 金融(22961)
- 财经(22049)
- 业经(20961)
- 经济研究(20668)
- 经(18887)
- 问题(18767)
- 业(18299)
- 版(16632)
- 统计(16049)
- 技术经济(14973)
- 科技(14810)
- 策(14741)
- 业大(14467)
- 商业(14407)
- 资源(14013)
共检索到428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远太
本文利用全国6省市"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数据,探讨了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对其获得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获得感是客观社会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的共同产物;客观社会地位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获得感;下层居民的获得感是最低的。
关键词:
社会地位 获得感 影响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云波 张叶 杨钋
职业教育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与当下普职分流所引发的教育焦虑紧密相关。基于2003—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年龄—时期—世代模型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地位获得的年龄效应和世代效应发现,中等职业教育人群的职业声望显著高于普通高中教育人群,而高等职业教育人群的职业声望显著低于普通本科教育人群。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地位的影响存在年龄和世代效应。随着年龄的增加,中职人群和普通高中人群的职业声望差距逐步拉大;随着世代的更替,中职人群和普通高中人群的职业声望差距逐渐缩小。对社会地位等级自评的分析发现,中职人群低估了其获得的实际社会地位,存在认知偏差。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获得既受微观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也深刻地烙上宏观社会变迁的印记。提高职业教育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效应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必由之路。为此,应关注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成长,给予技能人才公平待遇,落实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文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地位 职业声望 人力资本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延辉 李志滨
获得感是衡量社会发展能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指标。课题组对深圳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基于该调查数据运用社会质量理论考察了社会发展对城市居民获得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质量是影响城市居民获得感的重要因素。社会质量的四个维度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均对居民获得感有促进作用,其中社会经济保障的影响最大。因此,要提升城市居民的获得感,需要继续推进我国社会质量建设,尤其要加强社会经济保障制度建设,提升社会凝聚力。
关键词:
社会质量 获得感 城市居民 社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将伟 寇宏伟 黄燕芬
本文通过CGSS2015数据和有序Logit模型,从"租购不同权"带来的住房权利不平等、住房财富效应导致的家庭资产不平等和区域异质性三个维度论证了住房不平等对居民社会地位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权利不平等和住房财富不平等对居民社会地位认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东部地区十分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居民单位性质与住房分配状况的交互项不显著表明,住房市场化改革使得以单位为基础的福利分房对居民社会地位认知的影响不复存在。未来应当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抑制房地产投机带来的住房分配不平等现象,以租购同权破除当前基于住房产权的城市公共资源享受资格权利不平等现象,防范和化解住房分配不平等导致的社会地位认知分化风险。
关键词:
房价 住房分配 不平等 社会地位认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积超 闫威
自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以来,获得感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中对收入与获得感之间关系的考察是这些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笔者利用CGSS 2015的数据,应用社会比较理论和期望值理论为研究视角,在控制了绝对收入的前提下,研究城市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与获得感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比较因素和自我期望因素能显著影响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当个体收入水平低于同龄群体或自己的过去时,他们的获得感就会下降。当个体在综合考虑自身能力后认为自己的收入水平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时,他们的获得感也将随之降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斌 慈勤英
本文运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课题组调查的数据,探讨了社会救助的享有情况与受助者获得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来看,更高比例的受助者目前的经济保障获得感较低,但他们对生活预期获得感的实现有较高期待;人均月低保收入、低保领取时长以及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就业救助的享有情况都会对受助者的经济保障获得感和生活预期获得感有显著影响;同时还发现,受助者沉重的家庭负担会降低其获得感提升的可能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和午 李斌 刘志阳
农户作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创业不仅关系着自身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也对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以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中国千村调查"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农户创业对农户幸福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构建了"农户创业—村庄社会地位—农户幸福感"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村庄社会地位在农户创业影响农户幸福感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创业对农户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创业农户比非创业农户的幸福感更强;农户创业正向提高农户村庄社会地位;村庄社会经济地位和村庄社会计量地位对农户幸福感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农户是否创业影响农户幸福感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志霞 于洋航
通过对41个城市3346位居民的问卷调查,就城市居民的社会管理满意度进行了描述统计,并就城市管理满意度与居民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社会管理及其各项指标满意度对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志霞 于洋航
通过对41个城市3346位居民的问卷调查,就城市居民的社会管理满意度进行了描述统计,并就城市管理满意度与居民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社会管理及其各项指标满意度对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琪 张译匀 张栋
文章依托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市数据,以北京市失业保险覆盖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失业保险享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范畴,重点关注失业保险的享有情况和利用情况,其中对失业保险的利用情况主要包括申领失业金及参加就业促进项目两个方面。借助描述性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发现,失业保险尚未实现制度全覆盖及劳动人员全覆盖,而个人条件、户籍、工作单位对失业保险的享用具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失业保险的享有条件、失业金设定标准以及就业促进项目的工作机制等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
失业保险享用 失业保险金 就业促进措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莹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再分配偏好显著高于城镇居民。为剖析背后原因,本文构建了主观性的社会地位、公平感指标,采用Ordered Probit估计以及中介效应方法探究二者对再分配偏好影响机制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公平感对城乡居民再分配偏好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公平感都受到社会地位的影响;社会地位通过公平感影响再分配偏好的中介效应机制仅在城镇居民中存在,在农村不成立;城镇居民社会地位与公平感对再分配偏好影响的边际效应要高于农村居民。研究还发现城镇居民中介效应机制的存在以及社会地位、公平感对再分配偏好更大的负向影响是导致城镇居民再分配偏好弱于农村居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社会地位 公平感 再分配偏好 中介效应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维 秦玉友 白颖颖
探究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稳定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提升义务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提供理论支持。基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2012年对9省20县(区)义务教育教师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定量模型研究方法对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整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整体水平较低;(2)人口学特征中的性别、有无子女两变量能够显著影响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3)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在地区、城乡、学段等劳动力市场特征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职称、年工资、教龄等工作特征变量能够显著预测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帅
多维贫困、动态贫困成为贫困的时代特征,精准扶贫是新常态下扶贫开发的突破口。文章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成人面板数据,基于个人能力剥夺视角进行多维贫困测度,依据贫困程度将我国城乡人口划分为长期贫困、暂时贫困和非贫困三个类型,探索贫困人口在多维贫困状态中转变的机理。研究发现:(1)能力剥夺是多维贫困的根源,也是构建精准扶贫机制的抓手,做好多维贫困识别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是减少多维贫困的关键。(2)社会地位每提高一个等级,3维、4维和5维贫困人口脱贫的可能性将分别增加3.8%、5.3%和5.6%。(3)绝对收入对多维贫困演变产生积极影响,而相对收入的作用不显著。(4)城...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动态贫困 精准扶贫 社会地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高玉玲
从通用地位和体制性地位两个方面,依照职业类型和单位类型指标,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初职地位的影响因素与开放性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代际流动呈现出开放性和封闭性并存的特征;家庭背景优势能够跨越劳动力市场分割,在两类地位指标中得到传承;社会关系虽然会影响初职地位,但却不是家庭地位传承的机制。
关键词:
代际流动 高校毕业生 初职 地位获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宝玉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社会地位、收入差距与地位性消费支出的关系。首先,自我社会地位认知对消费支出存在积极影响,同时自我社会地位认知对地位性消费也存在积极影响,从影响系数来看,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低于地位性消费的影响。其次,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区域,主观社会地位与地位性消费的关系得到了强化。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政策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第一,应当关注社会舆论导向,避免过度物质化的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第二,地方政府应当建立更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第三,推动国家的遗产税征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减税降费对企业获得感的影响分析——基于企业问卷调查(2016-2018)
中国居民民生获得感与民生满意度:测度及差异分析
城市居民社会公德意识调查
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对公众获得感和社会信心的影响机制——基于全国10320份调查问卷的跨层次分析
城市农民工福利获得及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河南省875份问卷的分析
山西省老年妇女社会经济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基于山西省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
图书馆员的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感知差异分析
我国民办高校学生获得感的调查与分析
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有序Logistic—ISM模型的实证分析
民生公共服务、居民获得感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基于天津市城乡居民调查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