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9)
- 2023(16677)
- 2022(13989)
- 2021(12873)
- 2020(10725)
- 2019(24216)
- 2018(23817)
- 2017(45309)
- 2016(24630)
- 2015(27320)
- 2014(26776)
- 2013(26405)
- 2012(24293)
- 2011(21544)
- 2010(21557)
- 2009(19695)
- 2008(19055)
- 2007(16963)
- 2006(15035)
- 2005(13037)
- 学科
- 济(100440)
- 经济(100234)
- 业(69473)
- 管理(67006)
- 企(48797)
- 企业(48797)
- 农(48588)
- 方法(43033)
- 数学(37083)
- 数学方法(36622)
- 农业(32048)
- 中国(30024)
- 业经(26303)
- 财(25390)
- 地方(21829)
- 学(20780)
- 制(20576)
- 贸(18177)
- 贸易(18166)
- 易(17684)
- 环境(17172)
- 银(15473)
- 银行(15420)
- 理论(15293)
- 和(15275)
- 发(15104)
- 技术(15025)
- 行(14698)
- 务(13756)
- 体(13732)
- 机构
- 学院(339830)
- 大学(337182)
- 济(137980)
- 经济(135033)
- 管理(130729)
- 研究(115189)
- 理学(113223)
- 理学院(111994)
- 管理学(109861)
- 管理学院(109273)
- 中国(88344)
- 农(77909)
- 科学(73153)
- 京(70838)
- 财(61481)
- 农业(60620)
- 业大(59780)
- 所(57642)
- 中心(55708)
- 江(52549)
- 研究所(52478)
- 财经(48562)
- 范(44456)
- 经(44455)
- 师范(43854)
- 北京(43397)
- 院(41717)
- 经济学(41570)
- 州(41086)
- 省(39311)
- 基金
- 项目(238442)
- 科学(187495)
- 基金(173623)
- 研究(169203)
- 家(154068)
- 国家(152706)
- 科学基金(130766)
- 社会(110139)
- 社会科(103418)
- 社会科学(103387)
- 省(94604)
- 基金项目(92373)
- 自然(86227)
- 自然科(84132)
- 自然科学(84104)
- 自然科学基金(82591)
- 划(79258)
- 教育(76790)
- 资助(69522)
- 编号(67058)
- 重点(53791)
- 成果(52218)
- 部(52159)
- 发(51812)
- 创(49742)
- 创新(46540)
- 科研(46367)
- 课题(46190)
- 国家社会(45725)
- 计划(44643)
- 期刊
- 济(153461)
- 经济(153461)
- 研究(95266)
- 农(77091)
- 中国(70501)
- 学报(60258)
- 科学(53507)
- 农业(52085)
- 财(46730)
- 大学(46146)
- 管理(44842)
- 学学(43735)
- 教育(34036)
- 融(32786)
- 金融(32786)
- 业经(30497)
- 技术(28728)
- 业(25764)
- 财经(23495)
- 问题(22777)
- 经济研究(22381)
- 经(20221)
- 版(19137)
- 业大(16854)
- 科技(16357)
- 资源(15996)
- 技术经济(15728)
- 图书(15604)
- 世界(15487)
- 农村(15187)
共检索到505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康洁 李福夺
文章基于上海市639份城市居民调查数据,综合运用Ordered Logit、PLS-SEM、Bootstrap等实证方法,探究了自然亲和力和社会规范对城市居民城郊绿色农田建设付费意愿的作用路径及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城市居民普遍比较愿意为城郊绿色农田建设付费,且自然亲和力和社会规范的增强均显著降低其持有低付费意愿的概率,而提高持有高付费意愿的概率;自然亲和力和社会规范既能直接促进居民付费意愿,又可通过生态系统服务认知、生态系统保护责任意识对付费意愿产生间接影响,且均以间接影响为主;自然亲和力对付费意愿影响的总效应大于社会规范的影响,同时两者作用存在一定互补性。研究结论对构建城市居民城郊绿色农田建设可持续付费机制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志恒 张可馨
[目的]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突破农户绿色生产“高意愿低行为”困境,对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利用甘肃省649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基于农户“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属性,探讨资源禀赋、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结果](1)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农户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根源问题,软化资源禀赋约束有利于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其中有机肥代替化肥补贴、水利设施完善程度、加入农村合作社、村民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抑制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均存在显著作用。(2)个体特征中,户主年龄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存在负向的干扰作用,党员身份对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负向显著作用。(3)社会规范、个人规范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产生负向显著影响,而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可通过个人规范间接负向作用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4)社会规范在经济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为有效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统一,在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中应强调不同农户之间的禀赋差异,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规范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向绿色生产行为的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志恒 张可馨
[目的]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突破农户绿色生产“高意愿低行为”困境,对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利用甘肃省649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基于农户“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属性,探讨资源禀赋、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结果](1)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农户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根源问题,软化资源禀赋约束有利于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其中有机肥代替化肥补贴、水利设施完善程度、加入农村合作社、村民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抑制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均存在显著作用。(2)个体特征中,户主年龄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存在负向的干扰作用,党员身份对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负向显著作用。(3)社会规范、个人规范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产生负向显著影响,而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可通过个人规范间接负向作用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4)社会规范在经济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为有效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统一,在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中应强调不同农户之间的禀赋差异,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规范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向绿色生产行为的转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郁 万心雨
城市居民的响应度和参与度是当前垃圾分类政策顺利贯彻实施的基础。基于规范激活理论利用4个特大城市1 156份问卷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对个体规范、社会规范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个体规范作为影响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的关键变量,会受到其对不进行分类所产生严重后果的感知和自我责任归属的影响。通过对4个特大城市的比较分析发现,社区氛围等描述性规范和法律法规等指令性规范会通过刺激从众行为和制度约束对城市居民个体规范—垃圾分类参与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从加大垃圾乱丢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分类良性社会效益宣传同步进行,强化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内在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其个体规范;并通过细化垃圾分类行为指导,倡导将垃圾分类纳入居民公约,引入分类定时定点及专人监督模式,强化社会规则压力;让垃圾分类具体知识科普常态化,营造全员参与的分类氛围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市居民垃圾参与的具体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万达 盛光华
绿色消费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消费行为,本文将社会规范划分为描述性规范、动态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探讨了社会规范对绿色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描述性规范、动态描述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对绿色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三者对绿色消费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异;描述性规范、动态描述性规范会激活消费者的个人规范,个人规范在描述性规范、动态描述性规范影响绿色消费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命令性规范会引发消费者的后果认知,进而激活个人规范,后果认知与个人规范在命令性规范影响绿色消费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可以发挥描述性规范、动态描述性规范对绿色消费的引导示范作用和命令性规范对绿色消费的监督作用,激活绿色消费的个人规范水平,更为有效地促进绿色消费。
关键词:
社会规范 后果认知 个人规范 绿色消费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孟为 郭雪萌
本文基于社会认同和信息理论,以2009年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所在区域社会资本与大股东利益输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可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两者关系在较差的信息环境中表现更为明显。社会资本促进了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向其提供关联抵押担保以度过难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关联方与上市公司处于同一地区加剧了"掏空",高社会资本区域企业的滞后期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支持"显著正相关。社会资本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可有效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为上市公司改善内外部治理、建立外部中小股东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利益输送 关联方交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孟为 郭雪萌
本文基于社会认同和信息理论,以2009年~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所在区域社会资本与大股东利益输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可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两者关系在较差的信息环境中表现更为明显。社会资本促进了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向其提供关联抵押担保以度过难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关联方与上市公司处于同一地区加剧了"掏空",高社会资本区域企业的滞后期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支持"显著正相关。社会资本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可有效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为上市公司改善内外部治理、建立外部中小股东的利益保障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利益输送 关联方交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以绿色发展度量社会规范,通过分析重污染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差异,考察社会规范对分析师关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企业,重污染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更少、发布研报数量也更少。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外生冲击事件,借助双重差分法(DID)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控制潜在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披露降低了分析师的信息获取与分析成本,显著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表现为"救赎"效应;然而,重污染企业的强媒体报道并没有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反而降低了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另外,国有重污染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显著高于民营重污染企业,说明产权性质作为分析师的既定认识之一,与社会规范存在替代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志恒 张可馨
为探究缓解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现状的解决之道,利用甘肃省644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资源禀赋、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并基于资源禀赋异质性视角探讨社会规范在影响农户绿肥种植意愿向行为转化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资源禀赋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抑制悖离现象。2)社会规范中,价值引导、互动内化和制度规范均负向作用于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可有效促进农户绿肥种植意愿向实际行为转化与落实。3)资源禀赋异质性下,社会规范仍对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价值引导在高禀赋家庭中发挥的作用大于低禀赋家庭;互动内化中亲戚邻居采取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对低禀赋家庭影响较大,朋友是否采取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对高禀赋家庭行为有重要影响;制度规范中政府农业面源污染行为的处罚措施对低禀赋家庭的约束作用更强,政府专业化生产补贴对高禀赋家庭的激励作用更大。建议要重视因禀赋差异引起的农户不同生产行为,对低禀赋群体应采取对应机制。同时要加强社会规范的引导作用,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绿肥种植的实践中。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有幸 黄森慰 陈世文 黄可扬
为探究环境政策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机理,本文整合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和计划行为理论,运用闽、徽、陕三省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政策能够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具有多种环境政策获知途径的农户其意愿提升幅度最高,而单一环境政策获知途径间提升作用差异不大。相较于非项目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村的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受环境政策影响强度更大。环境政策通过影响社会规范中介因子和价值认知中介因子进而影响农户的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且社会规范的中介效应比价值认知高,从而证明环境政策的行为导向较之观念导向更明显。此外,家庭废纸产生量使得环境政策知悉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促进关系存在转折点,当家庭年平均废纸产生量超过24斤(1斤=0.5千克)时,两者影响关系不再显著。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钱明辉 赵梦纯
[目的 /意义]研究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对促进人们采纳说服性健康信息意愿的作用效果,从而为健康科普工作者提供优化健康信息说服效果的策略,同时拓展社会规范理论在健康信息学领域的本土化研究。[方法 /过程]基于社会规范理论推导研究假设,引入社会归属需求和感知风险解释这一过程的作用机制,并讨论社会距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收集实验数据,使用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及调节作用。[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在东方文化背景下,描述性社会规范的说服效果优于命令性社会规范,社会归属需求和感知风险分别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且社会距离能够调节社会规范信息对说服性健康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岩 汪兴东 聂志平
基于2021年江西省“百村千户”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法,结合中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参与合作社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使用工具变量法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参与合作社能显著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技术服务在参与合作社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0.43%;社会规范在参与合作社经由增加农户获得的绿色生产技术或服务来促进其采纳绿色生产行为过程的前半路径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社会规范水平越高,技术服务的中介效应越弱。基于此,在大力支持并规范合作社发展,敦促合作社提供优质技术服务以满足个体农户绿色生产需求的同时,应注重全方位激活农村社会规范水平,运用社会规范手段优化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岩 汪兴东 聂志平
基于2021年江西省“百村千户”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法,结合中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参与合作社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使用工具变量法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参与合作社能显著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技术服务在参与合作社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0.43%;社会规范在参与合作社经由增加农户获得的绿色生产技术或服务来促进其采纳绿色生产行为过程的前半路径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社会规范水平越高,技术服务的中介效应越弱。基于此,在大力支持并规范合作社发展,敦促合作社提供优质技术服务以满足个体农户绿色生产需求的同时,应注重全方位激活农村社会规范水平,运用社会规范手段优化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璐璐
在“双碳”政策的号召下,城乡居民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如何促进居民的低碳消费以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社会认同视角下社会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对678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有直接影响;行为意向在社会规范和居民低碳消费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个体价值观能够正向调节社会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对促进低碳消费行为以减少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清卉 李世平 李昊
为深入研究社会规范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从社会规范一致和冲突的双重视角出发,利用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安徽和江苏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ordered probit模型、ordered logit模型和层次回归方法对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在农户亲环境行为中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1)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时,二者均会直接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同时二者还可互为调节变量促进彼此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2)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冲突时,描述性社会规范会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而命令性社会规范则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不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不大。3)无论是在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亦或冲突的情境下,感知行为控制和亲环境行为认知均可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据此提出制定合理的亲环境行为实施标准、设立"亲环境行为实施模范户"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