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9)
2023(8427)
2022(7282)
2021(6521)
2020(5539)
2019(13241)
2018(13116)
2017(25642)
2016(14402)
2015(16401)
2014(16752)
2013(16970)
2012(16308)
2011(14794)
2010(14659)
2009(13173)
2008(12904)
2007(11700)
2006(9997)
2005(8766)
作者
(43475)
(36613)
(36424)
(34615)
(23084)
(17866)
(16683)
(14456)
(13887)
(12963)
(12387)
(12355)
(11605)
(11575)
(11572)
(11309)
(11232)
(10812)
(10655)
(10572)
(9158)
(8947)
(8902)
(8377)
(8309)
(8201)
(8201)
(8022)
(7541)
(7466)
学科
(63208)
经济(63147)
管理(37155)
(32515)
方法(28181)
数学(25565)
数学方法(25359)
(23342)
企业(23342)
(18459)
中国(17547)
地方(17042)
(14910)
环境(14817)
(14047)
农业(12433)
业经(11281)
(10593)
贸易(10591)
(10153)
(9973)
(9751)
(8820)
城市(8114)
理论(7838)
资源(7744)
地方经济(7717)
(7669)
银行(7634)
(7595)
机构
大学(207040)
学院(206996)
(82847)
经济(80802)
管理(76385)
研究(73289)
理学(65666)
理学院(64734)
管理学(63575)
管理学院(63171)
中国(53938)
科学(48510)
(45655)
(41019)
(38403)
(36094)
研究所(35279)
业大(34727)
中心(34593)
农业(32697)
(32172)
财经(29004)
(28951)
师范(28683)
北京(28548)
(26444)
(26163)
经济学(25704)
(25699)
经济学院(23506)
基金
项目(142100)
科学(109958)
基金(101322)
研究(100302)
(89837)
国家(89111)
科学基金(74738)
社会(62259)
社会科(58819)
社会科学(58797)
(56230)
基金项目(55371)
自然(49634)
(48494)
自然科(48359)
自然科学(48341)
自然科学基金(47406)
教育(44997)
编号(40806)
资助(40644)
重点(32553)
(32087)
成果(31968)
(30790)
(28500)
课题(28443)
计划(27809)
科研(27727)
创新(26852)
大学(25788)
期刊
(90347)
经济(90347)
研究(57914)
中国(38946)
(36167)
学报(35604)
科学(32539)
(28125)
大学(25372)
农业(24282)
学学(23991)
管理(22790)
教育(18097)
技术(16857)
(16220)
金融(16220)
业经(14800)
问题(14207)
经济研究(13776)
(13728)
财经(13474)
资源(13305)
(11638)
(10819)
(10232)
技术经济(10077)
图书(9729)
理论(9682)
统计(9618)
现代(9509)
共检索到300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婷  俞志敏  吴开亚  
居民生活垃圾填埋产生的碳效应是城市居民消费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文章分析了2001年~2010年合肥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和物理组成变化,采用"IPCC1996指南"的经验模型,并根据合肥市生活垃圾的管理与处置现状选择计算参数,分析了2001年~2010年合肥市垃圾填埋产生的碳排放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受生活垃圾产量的快速增长和垃圾成分变化的影响,2001年~2010年合肥市生活垃圾填埋产生的碳排放量由29.75万t上升至77.62万t,存在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还着重分析了合肥市垃圾填埋过程的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引起对城市废弃物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重视,为优化城市废弃物的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与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曲英  
识别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确保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源头分类行为意向包含2个维度,影响因素包含7个维度,且借鉴层次分析方法解释说明了影响因素对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力。研究结论可以为城市市政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促进居民实施源头分类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曲英  朱庆华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识别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影响因素,其次探讨影响因素和源头分类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决策者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卓伟  赵霞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政策实施四年以来,监督和奖惩制度已在多地实施运用,但仍存在约束失灵、效果有限等问题。通过建立博弈理论模型提出假设,并选择北京市六个主城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门槛Logit回归、调节效应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监督和奖惩制度均能有效促进居民垃圾分类,且奖惩制度组合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监督力度对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边际促进作用递减,且是奖惩制度的负向调节变量,特别是对惩罚制度的负向调节作用更强。在控制变量中,环境认知与垃圾桶设施配备能够正向促进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而租户的垃圾分类行为相对较差。为此,提出推进垃圾分类要注重奖惩制度结合,实行奖惩制度的同时适度放宽监督力度,以更好发挥制度组合的作用。同时,仍需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加强对租户的管理与引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颖  秋春童  
生活垃圾按量收费对垃圾减量化、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有效识别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按量缴费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影响程度,对于制定垃圾按量收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依据,实证分析认知、情感、心理等因素和人口统计特征对居民生活垃圾按量缴费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月收入、小区物业费对居民按量缴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居民的认知行为动力和主观规范对缴费意向的影响程度较大;环境态度、缴费价值观影响程度较小;认知行为障碍影响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英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是确保生活垃圾有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以社会心理学中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A-B-C理论中外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同时考虑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收入的群体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意向和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构建了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理论模型,以期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曲英  朱庆华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首先分析源头分类行为意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其次运用分层调节回归分析重点探讨情景因素在行为意向对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情境因素对行为意向可否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可以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影倩  庞明礼  陆帅坤  
培养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对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沙市7个行政单元(区、县)20个社区1 028份实地调研的居民数据,构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探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发生机制和行为转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从影响机制来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自主性驱动和习惯性驱动双路径驱动的行为过程,且习惯性驱动起主导作用,自主性驱动存在“态度→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主观规范→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以及“感知行为控制→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三条作用路径。从情境变量的调节效用来看,人口统计特征、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对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向行为转化、习惯向行为转化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颖  秋春童  
相对于生活垃圾定额缴费政策,按量缴费更有助于实现垃圾减量化目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交叉列联表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研究城市居民环境态度与按量缴费行为意向的关系,以及人口统计特征对按量缴费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居民的环境态度和按量缴费责任意识相对较强而缴费行为意向较弱;居民性别、教育状况和家庭常住人口数量对缴费行为意向的影响均不显著;与男性相比,女性对于环境态度和按量缴费责任的认同度较高;按量缴费行为意向与年龄、家庭月收入负相关,与居民所在小区物业费正相关。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影倩  庞明礼  陆帅坤  
培养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对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沙市7个行政单元(区、县)20个社区1 028份实地调研的居民数据,构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探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发生机制和行为转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从影响机制来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自主性驱动和习惯性驱动双路径驱动的行为过程,且习惯性驱动起主导作用,自主性驱动存在“态度→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主观规范→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以及“感知行为控制→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三条作用路径。从情境变量的调节效用来看,人口统计特征、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对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向行为转化、习惯向行为转化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凤武  郭海川  辛春林  
从垃圾填埋场的环境评价入手,通过对垃圾填埋场环评中现存问题的系统分析,确立了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环境评价方法,构建了一般意义下的利益相关者损益决策分析模型。运用文章提出的方法及分析模型分析了环境评价体系现存问题的成因,提出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玉敏  白军飞  王金霞  仇焕广  
本文基于2010年底对全国6个省1 118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各类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运用调查数据描述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及排放结构的现状;然后对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最后,运用计量模型,在控制其他影响的情况下,对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2010年农民人均每天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约为1.07kg,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经济最为发达的浙江省最高,达到1.19kg,而云南省最低,只有0.87kg。厨余类垃圾是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最主要构成部分,所占比例高达27.6%。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严树  吴文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多。垃圾污染环境,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因此,对垃圾的处理刻不容缓。传统的垃圾填埋技术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保护环境的要求,卫生填埋是在传统垃圾填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较为理想的方法。现代卫生填埋场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内容。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垃圾填埋场的功能和构造、垃圾填埋场的规划、选址及勘察、垃圾渗沥液、防渗工程、垃圾力学等诸多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秀凤  吴艳丽  
本文以青岛市为例,采用相关的计量模型,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包含污水处理费在内的水价的杠杆作用较大,无论是需求价格弹性还是需求收入弹性都要高于不含污水处理费的估算值。本文还将实证分析结果与部分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比较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婷  张俊飚  何可  童庆蒙  刘勇  
在农村生活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合作化治理,引导农村居民选择合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是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目标的有效手段。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探讨心理感知与环境干预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理感知是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对环境的容忍程度越低、自身环保意识越强的农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合作治理的可能性越大;(2)环境处罚制度对农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合作治理有促进作用;(3)交互效应分析表明,环保政策宣传和环境处罚制度在农村居民自身环保意识对其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政府应加强宣传和引导,切实推动农村居民选择环保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进而实现"农村美"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