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4)
- 2023(6928)
- 2022(6029)
- 2021(5302)
- 2020(4487)
- 2019(10052)
- 2018(9991)
- 2017(19255)
- 2016(10437)
- 2015(11690)
- 2014(11614)
- 2013(11305)
- 2012(10374)
- 2011(9447)
- 2010(9638)
- 2009(9135)
- 2008(9012)
- 2007(8067)
- 2006(7271)
- 2005(6731)
- 学科
- 济(43347)
- 经济(43250)
- 管理(39490)
- 业(31686)
- 企(26646)
- 企业(26646)
- 方法(16567)
- 财(15045)
- 数学(14121)
- 数学方法(14022)
- 中国(14021)
- 制(13311)
- 环境(12314)
- 农(10909)
- 业经(9678)
- 地方(9441)
- 体(9042)
- 划(9003)
- 务(8520)
- 财务(8502)
- 财务管理(8481)
- 企业财务(8121)
- 学(7993)
- 体制(7616)
- 银(7383)
- 银行(7376)
- 农业(7127)
- 行(7038)
- 融(6865)
- 金融(6863)
- 机构
- 大学(155593)
- 学院(154030)
- 济(66147)
- 经济(64627)
- 管理(61301)
- 理学(53092)
- 理学院(52497)
- 管理学(51843)
- 管理学院(51557)
- 研究(50810)
- 中国(38126)
- 财(33621)
- 京(32558)
- 科学(28888)
- 财经(26419)
- 所(24144)
- 经(23880)
- 江(23503)
- 中心(23225)
- 研究所(21498)
- 农(21192)
- 经济学(21144)
- 业大(20184)
- 北京(19887)
- 范(19693)
- 财经大学(19563)
- 师范(19521)
- 经济学院(18970)
- 院(18677)
- 州(18121)
- 基金
- 项目(104660)
- 科学(85233)
- 基金(79990)
- 研究(76098)
- 家(68809)
- 国家(68292)
- 科学基金(60612)
- 社会(53175)
- 社会科(50489)
- 社会科学(50477)
- 基金项目(43178)
- 省(39106)
- 自然(38453)
- 自然科(37582)
- 自然科学(37575)
- 自然科学基金(36880)
- 教育(34456)
- 划(33025)
- 资助(31219)
- 编号(29298)
- 制(25594)
- 部(24262)
- 成果(23478)
- 重点(23174)
- 国家社会(22991)
- 发(21553)
- 创(21479)
- 教育部(21443)
- 人文(20930)
- 创新(20254)
共检索到228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艳菊 张冬 黄宇
利用在海口市的调查数据,分析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形成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①女性报告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强于男性;②影响男女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形成的因素不同,产生机制也不同。环境敏感度、环境态度、反应效能感是男性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预测因子,后果意识对男性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形成具有调节作用;环境敏感度、环境行动知识、反应效能感与后果意识是女性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预测因子;在特定条件下,环境行动知识对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形成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能为居民环境教育,尤其是进行性别差异化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环境友好行为 意向 性别 环境教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师硕 郑逸芳 黄森慰
通过比较2003年和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发现城市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居民在私人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有所增加,但是在公共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却呈减少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居民对环境知识掌握的程度、对环境污染的感知与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相同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认为要提高城市居民环保行为的参与水平,应当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改进政府的环保工作,降低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成本。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环境友好行为 变化 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师硕 郑逸芳 黄森慰
通过比较2003年和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发现城市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居民在私人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有所增加,但是在公共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却呈减少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居民对环境知识掌握的程度、对环境污染的感知与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相同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认为要提高城市居民环保行为的参与水平,应当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改进政府的环保工作,降低城市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成本。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环境友好行为 变化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娟 楼嘉军
对性别与休闲活动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休闲结构完善、休闲产业发展。文章以成都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检验,分析了性别与休闲活动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总体上性别在休闲活动满意度中几乎没有差异,但在满意度子类中差异显著:女性在休闲活动满意度情绪体验类和城市休闲状况评价上满意度较高,而男性则在健康体验类、认知体验类和群体体验类满意度较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香花 黄静波 程励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居民环境友好行为形成机制模型,以东江湖国家风景名胜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获取一手数据,借助于SPSS17.0、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居民环境知识对环境态度中的环境信念和环境敏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环境知识对环境信念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环境敏感的影响;居民环境态度中的环境信念和环境敏感对环境友好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环境敏感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程度大于环境信念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池上新
名牌消费是正在兴起的一种消费文化,本文以厦门市数据为例,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名牌消费行为存在性别差异,而名牌消费性别差异影响因素的三个假设也都得到了有效验证。首先,整个消费群体名牌消费行为的增加都与人力资本增长呈正相关,而其中人力资本对女性群体名牌消费行为的影响更大;其次,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在男性群体名牌消费中有更突出的表现;第三,性别主体意识强弱的影响更突出地表现在女性名牌消费的行为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赞才 陈双兰
感知价值是行为意向的关键前置因素,为促使游客表现出更多的环境负责行为,缓解日益凸显的生态景区环境问题,研究生态旅游景区游客的感知价值对其环境负责行为意向的影响意义重大。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地,构建了游客感知价值对其环境负责行为意向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1)生态旅游者的环境负责行为意向包括知识支持、一般负责、经济行动和主动保护四个维度。(2)生态旅游者感知价值中的服务价值、环境价值、情感价值和成本价值均直接显著影响其环境负责行为意向,而功能价值除外。(3)依据路径系数大小,对生态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向影响程度最高的是服务价值,其次是成本价值和情感价值。基于上述结论,我国生态旅游景...
关键词:
生态旅游者 感知价值 环境负责行为意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菲菲 罗艳菊 毕华 赵志忠
根据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提出了生态旅游者的三个甄别因子,即自然体验动机、学习性动机与环境态度。基于此,将前往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的游客划分为生态旅游者、偶然型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结果发现:①仅17.4%的访问者为生态旅游者,另有43.7%的访问者为偶然型生态旅游者,大众旅游者占38.9%。这说明并非所有前往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都是真正的生态旅游者,真正的生态旅游者只是少部分人。②生态旅游者主要是年轻人,学历较高,收入中等,女性略多于男性。③与大众旅游者相比,生态旅游者对保护景区及维护景区自然生态系统措施的支持度更高;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实施意向更高;向景区支付额外费用以保护环境的意愿更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春霞 邓启贤 崔霞
细化分析不同群体城市居民的出游意愿对乡村旅游地实施精准化营销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性别差异视角,以广州为例,对城市6大主城区的609位城市居民展开调研,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模分析方法,对影响男性和女性两大群体乡村旅游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男性出游意愿与乡村旅游地的服务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出游的整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而女性的出游意愿则与其受教育水平、休闲时间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治安条件、交通条件、服务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住宿条件、特色商品及民风民俗三大要素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对提升乡村旅游地针对不同性别群体的营销精细度与服务质量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城市居民 出游意愿 性别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香花 黄静波 程励 黄卉洁
文章在对已有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旅游涉入、旅游满意及环境友好行为的概念模型,并纳入感知消费效力作为调节变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湖南省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00个游客进行调查,获得357份有效问卷。借助于SPSS 22.0、AMOS 21.0统计软件对概念模型进行检验,并尝试验证感知消费效力的调节效应。结构模型分析结果揭示,旅游涉入既可以直接对环境友好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也可以以旅游满意为中介对环境友好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消费效力正向调节旅游涉入与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关系,即相对于低感知消费效力游客群体来讲,高感知消费效力游客群体的旅游涉入对环境友好行为影响效应较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蔡屏
本文以促使开展信息行为的动力、信息行为的进行、信息行为的结束为研究内容,详述了信息行为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性别差异,以期促进用户研究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拓展与深化,为改进因特网信息组织、管理与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性别差异 信息查寻行为 网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良春 何敏
本文以阶梯水价理论为指导,构建了确定每级阶梯的用水基数及相应的水价,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应用了阶梯水价模型,确定了阶梯水量和阶梯水价。用水基数和阶梯水价应根据通货膨胀率和企业生产效率的情况进行调整,使水价与经济环境和企业环境相适应。
关键词:
水价形成 阶梯水量 阶梯水价 水价调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慈教进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对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形成机制现状、问题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网络虚拟市场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余水交易机制。通过网络虚拟市场自由进行余水交易,形成一种内生机制,使得节约用水行为能给余水户带来一定的收益,促进用水户积极主动地节约用水。
关键词:
居民生活用水 价格形成机制 网络虚拟市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肖黎姗 郭青海 李新虎
住房资源分异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志。本文调查了厦门市居民住房资源基本情况,结果表明,住房制度改革后,住房产权形式多样化,公房仍然是住房分配体系的重要来源。产权的拥有几率随收入、教育和家庭规模等因素存在递进式的增长,与居民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同存在正向的反馈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住房分层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宏观数据的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收入水平的住房消费分化且持续加剧,与住房改革进程保持一致。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住房产权与收入,教育和职业之间的耦合关系,收入对住房产权的效应最大,其次为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规模的影响最小。收入和产权共同对受访者自身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同产生直接效应。收入与职业产生交互作用进一步表明,住房资源的分化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制度因素。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住房资源分化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机制及效应,丰富了社会分层模式变迁的理论和实证,为深入住房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建明 王秋欢 吴龙昌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居民节水是一项关键课题。通过对相关节水研究的回顾,分析现有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根据节水行为的发展阶段特征,将节水行为划分为启动、形成和持续三个阶段。有机整合计划行为理论与习惯行为理论,分析节水行为各阶段中最关键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从促进行为和阻碍行为的双重视角对节水行为的启动、形成和持续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论能为城市居民节水行为研究拓展分析思路并为推动节水行为的政策制定提供启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