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5)
- 2023(5700)
- 2022(4947)
- 2021(4674)
- 2020(3924)
- 2019(9319)
- 2018(8970)
- 2017(17279)
- 2016(9619)
- 2015(10827)
- 2014(11023)
- 2013(10846)
- 2012(10142)
- 2011(9139)
- 2010(9089)
- 2009(8469)
- 2008(8038)
- 2007(7100)
- 2006(6422)
- 2005(5655)
- 学科
- 济(41492)
- 经济(41418)
- 管理(23053)
- 业(19503)
- 方法(16122)
- 企(13855)
- 企业(13855)
- 地方(13590)
- 数学(13503)
- 数学方法(13314)
- 中国(12666)
- 农(12192)
- 农业(8669)
- 业经(8319)
- 财(8125)
- 制(8007)
- 城市(7464)
- 学(7430)
- 环境(7101)
- 理论(6445)
- 城市经济(5430)
- 和(5333)
- 地方经济(5302)
- 发(5216)
- 土地(5168)
- 体(5109)
- 划(4740)
- 资源(4589)
- 收入(4493)
- 度(4384)
- 机构
- 学院(133480)
- 大学(132591)
- 管理(50767)
- 济(48996)
- 经济(47517)
- 研究(45549)
- 理学(43057)
- 理学院(42397)
- 管理学(41630)
- 管理学院(41352)
- 中国(33923)
- 京(30055)
- 科学(29671)
- 财(23208)
- 范(22078)
- 所(21974)
- 师范(21934)
- 中心(21852)
- 江(20922)
- 农(20250)
- 研究所(19960)
- 北京(19235)
- 业大(19038)
- 财经(18164)
- 师范大学(18069)
- 州(17415)
- 院(17313)
- 经(16262)
- 农业(15567)
- 经济学(14401)
- 基金
- 项目(91782)
- 科学(71807)
- 研究(67061)
- 基金(64925)
- 家(56133)
- 国家(55620)
- 科学基金(47956)
- 社会(42958)
- 社会科(40485)
- 社会科学(40471)
- 省(36558)
- 基金项目(36102)
- 划(30805)
- 自然(30661)
- 自然科(29831)
- 自然科学(29823)
- 教育(29591)
- 自然科学基金(29224)
- 编号(27317)
- 资助(26151)
- 成果(21273)
- 发(20640)
- 重点(20288)
- 课题(19470)
- 部(19149)
- 创(17769)
- 国家社会(17294)
- 科研(17012)
- 制(16822)
- 创新(16696)
共检索到199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江敏 丁黎明 李志飞
环城游憩正在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热衷的一种休闲方式和生活方式。本文选取武汉市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基于期望差异模型,测度城市居民环城游憩的满意度,比较了其期望和感知的特征差异,同时还对城市居民环城游憩的总体满意度和感知差异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期望和感知实绩均显著地大于3,超过一般水平;感知实绩均小于期望,存在负差异;感知差异为负而总体满意度较高,且感知差异与总体满意度之间低度相关。
关键词:
环城游憩 满意度 期望差异模型 武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黎明 肖亮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对武汉市居民的城市游憩需求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武汉市居民的城市游憩出游意愿和花费意愿较低,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游憩动机、偏好、时空需求不同。
关键词:
城市游憩 游憩需求 偏好 武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峰 杨开忠
游憩商务区及其相关概念是城市旅游空间利用的重要形式,本文在明晰基本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试图厘清RBD、TBD和CTD之间的衍生关系,探讨游憩商务区体系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和演进模式,并以武汉市为例系统地研究了在城市整体背景下如何面向市场依托现有资源建设RBD体系,以期为城市理性、科学地开发利用旅游空间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粟路军 许春晓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所获取基础数据,对城市居民环城游憩距离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环城游憩活动并不完全符合距离衰减规律,而是存在出游理想距离。理想距离范围内是城市居民到访率最高的区域,形成环城游憩密集带。通过理想距离与游客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等交叉列联表分析,得出城市居民出游理想距离选择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城市居民环城游憩活动理想距离的形成机理,认为这是在各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在三大作用力系统———推动力系统、阻碍力系统、交互力系统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均衡结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鄢慧丽 邓宏兵
介绍了游憩商业区 (RBD)的涵义与研究现状 ,分析了武汉市城市RBD的发展特征与功能定位 ;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作为城市RBD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发展RBD的对策
关键词:
武汉市 城市RBD 发展特征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亮 王婧
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它为城市规划及区域规划提供依据,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的需求。在研究各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的现状及变化特征,指出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构想。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益民
生活形态是当前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活形态细分法应用到旅游研究领域,意义重大。本文以长沙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运用迭代聚类法将样本区分为生活形态迥异的四类,从生活形态角度对样本进行交叉分析发现,长沙市居民出游目的、信息渠道及出行方式的生活形态分异不明显,且存在很大程度的趋同性;其出游时段、停留时间、交通方式及消费意向的生活形态分异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洋洋 唐代剑
现代游憩商业街是文、旅、商融合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城市的窗口。文章探讨现代游憩商业街的满意度评价体系构成,以杭州市延安路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影响游客与居民对现代游憩商业街满意评价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①延安路的客源以中、青年白领、蓝领及学生为主,呈现年轻化态势;②现代游憩商业街的满意度评价体系包含6个影响因子,即商业、交通、景观、休闲、设施、文化—服务因素,游客与居民对各因素的满意评价不尽相同;③6个因子对总体满意及游客和居民双方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商业因素影响最大,且居民满意更受文化—服务因素影响,而游客满意则更受景观因素影响;④经IPA分析,对比得出游客与居民双方感知下需改进及提升的举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代剑 叶洋洋
现代游憩商业街是文、旅、商融合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城市的窗口。文章探讨现代游憩商业街的满意度评价体系构成,以杭州市延安路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影响游客与居民对现代游憩商业街满意评价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①延安路的客源以中、青年白领、蓝领及学生为主,呈现年轻化态势;②现代游憩商业街的满意度评价体系包含6个影响因子,即商业、交通、景观、休闲、设施、文化—服务因素,游客与居民对各因素的满意评价不尽相同;③6个因子对总体满意及游客和居民双方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商业因素影响最大,且居民满意更受文化—服务因素影响,而游客满意则更受景观因素影响;④经IPA分析,对比得出游客与居民双方感知下需改进及提升的举措。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菁 匡兵 张路
以武汉市1995-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居民非经济福利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测度,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城市土地扩张对城市居民非经济福利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城市土地扩张对城市居民非经济福利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但居民非经济福利提升对城市土地扩张的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就单项福利而言,城市土地扩张对城市居民交通福利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其次是居住福利,最后是环境福利。
关键词:
城市土地扩张 非经济福利 城市居民 武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惠 石培基 李巍
本文针对兰州市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的现象,从资源结构、空间结构和市场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兰州市环城游憩带的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兰州市环城游憩带的优化思路。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结构特征 优化思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宁志丹 李海娥
城镇化的推进与"乡愁"的驱动使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而游客满意又是乡村旅游赢得市场的关键。在构建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与满意度模型的基础上,以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数据、借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乡愁感知的测量量表,比较得出乡愁感知中"乡景观赏"、"乡味体验"与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乡情寄托"与满意度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并借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年龄、来源地的游客在"乡景观赏"或"乡味体验"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最后总结提出乡村旅游地要营造"乡愁"氛围、重视游客差异化需求、适时地转型升级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愁 满意度 石榴红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真 朱南燕 戴忠炜 高惠灵 程哲炀 姚杰 兰思仁 李霄鹤
文章以三明城市绿道为例,对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满意度、健康效益评估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满意度和健康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对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1);绿道游憩者的满意度对健康效益评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2)。依据研究结果,绿道管理者应注重游憩者的游憩动机,优化设施,加强管理,从而满足游憩者的内在需求,提升游憩者的满意度,加强城市绿道对游憩者的健康恢复功能。
关键词:
游憩动机 城市绿道 满意度 健康效益评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双玉 刘琪 龚箭 乔花芳 王安琦
城市旅游满意度可能受到城市形象感知的影响,并非只受到旅游要素的影响。借鉴行为心理学和旅游需求相关理论,通过演绎推理提出有待检验的理论假说和模型,利用武汉市旅游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这些理论假说和模型。结果表明:经过细微调整后,城市认知形象感知、情感形象感知、旅游满意度的模型构建合理;与替代模型相比较,构建的理论模型最佳;城市认知形象感知、情感形象感知既直接影响又通过感知价值的调节间接影响旅游满意度,且作用大于旅游动机。因此,提升城市形象感知是提高城市旅游满意度的有效路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粟路军 黄福才
本文构建了乡村旅游满意度系统模型。以抽样调查的方法取得了长沙市居民乡村旅游满意度的数据,通过均值分析比较乡村旅游各分满意度的高低,发现住宿满意度与餐饮满意度较高,而娱乐满意度与购物满意度较低;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各分满意度均与总体满意度高度正相关;利用多元回归分析了各分满意度对总体满意的贡献,发现景点质量满意度对乡村旅游总体满意贡献最大,而交通满意度贡献最小;最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满意度在不同人口特征城市居民中的差异性。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乡村旅游满意度的建议,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与下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满意度模型 长沙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