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1)
- 2023(11495)
- 2022(9600)
- 2021(8805)
- 2020(7173)
- 2019(16033)
- 2018(15886)
- 2017(30329)
- 2016(15949)
- 2015(17792)
- 2014(17696)
- 2013(17423)
- 2012(16117)
- 2011(14575)
- 2010(14789)
- 2009(13324)
- 2008(12918)
- 2007(11739)
- 2006(10319)
- 2005(8931)
- 学科
- 济(70289)
- 经济(70227)
- 管理(49780)
- 业(49310)
- 企(38482)
- 企业(38482)
- 方法(25088)
- 中国(22068)
- 地方(21237)
- 数学(21202)
- 数学方法(20963)
- 农(18321)
- 技术(17947)
- 业经(17116)
- 财(14357)
- 制(12927)
- 产业(12744)
- 农业(12359)
- 学(12255)
- 技术管理(12133)
- 地方经济(12009)
- 贸(11622)
- 贸易(11611)
- 理论(11329)
- 易(10984)
- 环境(10831)
- 银(10185)
- 银行(10156)
- 和(9888)
- 行(9773)
- 机构
- 学院(225618)
- 大学(220021)
- 济(92245)
- 经济(89973)
- 管理(88114)
- 理学(75621)
- 理学院(74669)
- 研究(73912)
- 管理学(73495)
- 管理学院(73058)
- 中国(56155)
- 京(46702)
- 科学(45360)
- 财(40562)
- 所(36403)
- 江(35627)
- 中心(33940)
- 研究所(32756)
- 财经(32045)
- 范(31299)
- 师范(31067)
- 农(30466)
- 业大(29578)
- 州(29558)
- 北京(29330)
- 经(28825)
- 经济学(27788)
- 院(27713)
- 经济学院(24963)
- 师范大学(24734)
- 基金
- 项目(151801)
- 科学(121641)
- 研究(113717)
- 基金(108297)
- 家(93276)
- 国家(92443)
- 科学基金(81143)
- 社会(74348)
- 社会科(70506)
- 社会科学(70488)
- 省(62171)
- 基金项目(58314)
- 教育(50997)
- 划(50684)
- 自然(50593)
- 自然科(49473)
- 自然科学(49467)
- 自然科学基金(48565)
- 编号(46770)
- 资助(41566)
- 创(36743)
- 成果(36083)
- 发(35182)
- 重点(34063)
- 创新(33359)
- 课题(32775)
- 部(31568)
- 国家社会(30471)
- 发展(29171)
- 展(28735)
- 期刊
- 济(110019)
- 经济(110019)
- 研究(67588)
- 中国(48408)
- 管理(34739)
- 财(29946)
- 科学(29799)
- 学报(28755)
- 农(26613)
- 教育(26587)
- 大学(22115)
- 技术(21283)
- 业经(20813)
- 学学(20480)
- 融(18541)
- 金融(18541)
- 经济研究(18507)
- 农业(17837)
- 财经(14753)
- 问题(14671)
- 商业(14530)
- 图书(14045)
- 经(13080)
- 科技(12540)
- 技术经济(11937)
- 资源(11226)
- 坛(11148)
- 现代(11148)
- 论坛(11148)
- 策(10709)
共检索到341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国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城市居民服务消费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流通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基础,有效提升生产、销售、营销、反馈等环节的运行效率,逐渐引导城市居民消费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然而,我国区域流通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而城市居民服务消费变化与区域流通产业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如何有效结合城市居民服务消费的变化,不断推动区域流通产业的优化创新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对加强区域流通产业合作、进一步推动流通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服务消费 流通产业 优化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艳杰 徐子淳
流通创新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从而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文章从流通创新与消费升级的关系出发,实证检验了二者存在的相互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流通创新和消费升级的意见。
关键词:
流通产业创新 消费结构升级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明文
本文基于我国1995-2020年宏观经济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技术创新、服务业结构优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三者间的动态交互机制。结果表明:三者的发展水平高度依赖自我强化机制,同时服务业结构优化水平受到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影响,而农村消费升级水平同时受到技术创新与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双重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根荣 李欣欣
城市化提供了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反过来,流通产业可以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到城市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结论;并就此提出了抓住城市化机遇,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 流通产业 格兰杰检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迪
提升产业集群可持续竞争优势,区域创新能力可能是突破点。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产业集群之间实现互动,能为产业集群拥有竞争优势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所需的新知识、新信息;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并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延伸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发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加强,能够从开发新技术、引进人才、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竞争优势的提升还需要全区域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培育创新链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方军
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流通产业创新与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产业的创新与居民消费互为因果关系,流通产业的创新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居民消费的升级能够推动流通产业的创新,其中流通产业的创新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更为明显,这表明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需要更加重视流通产业创新与居民消费升级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戴兼弟
本文利用2015-2019年我国流通产业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针对当前社会热议的所谓"消费降级"问题,探讨流通产业集聚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作用。研究发现,总体上流通产业集聚对释放消费潜力的作用机制较为明显;东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对释放消费潜力的机制最显著,西部地区最不显著。采用系统GMM估计法进行内生性检验之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萍
本文在确定了金融创新、金融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测量方法后,实证分析了三者关系,得出结论:山东省的金融创新水平总体显示波动上升的趋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是金融配置效率则没有明显的提高;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金融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单向格兰杰原因;金融效率与产业结构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关系。政府要高度重视金融创新,将推动金融产业持续创新作为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效率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淑梅 宋羽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一个国家流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而流通产业组织的创新是其重要的内容。它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我国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流通产业乃至国家整个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从流通产业组织的界定和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的内涵为切入点,在以具体数据为依据的我国流通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流通产业组织的创新。
关键词:
流通 产业组织 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倩
本文基于1997-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高质量发展和流通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动态变化。高质量发展与流通产业升级之间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高质量发展和流通产业升级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发现,高质量发展对流通产业升级产生了持续的促进作用,而流通产业升级同样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持续的促进作用,但是,高质量发展促进流通产业升级的作用明显大于流通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方差分解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高质量发展对流通产业升级解释的贡献度呈持续增长趋势,且解释贡献度明显大于流通产业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解释贡献度。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流通产业升级 PVAR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李玉兰 姜广辉 颜国强 徐艳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该文选择北京的海淀区、平谷区和河北省的曲周县作为研究样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与环境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环境用地不断减少;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之间以及建设用地对其它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内部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以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经济阶段,土...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竞争 主要矛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福刚 王学军
与“地理学已死”的认识相反,由于知识的特性和创新的背景依赖,在区域创新的研究中地理邻近得到重视。地理邻近在区域创新经济学中的位置与传统空间经济学中的位置一样,只是创新的促进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空间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在目的上是一样的,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经济决定变量导致了对地理邻近性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尝试从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视角,对一直被视为“黑箱”的地理邻近性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地理邻近是“距离产生美”,太多或太少的地理邻近对集体学习和区域创新都是不利的。同时地理邻近性既不是区域创新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它和其它类型的邻近相互促进,相互替代。ICTS的发展使传统空间经济学中地理...
关键词:
地理邻近性 区域创新 知识流动 集体学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震 刘品安
从创新性和中心性两个角度构建了相对创新指数,并以广东省2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广东省区域创新与经济规模互动关系的时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广东的创新输出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范围逐渐缩减的趋势,创新承接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范围逐渐扩张的趋势,这反映出广东区域创新在全国的相对优势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创新输出区域和创新承接区域均倾向于与相似类型区域相邻,且这一趋势由不显著逐渐转变为非常显著,逐渐形成了珠江口两岸的创新输出集聚区。广东各地市区域创新与经济规模互动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震 刘品安
从创新性和中心性两个角度构建了相对创新指数,并以广东省2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广东省区域创新与经济规模互动关系的时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广东的创新输出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范围逐渐缩减的趋势,创新承接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范围逐渐扩张的趋势,这反映出广东区域创新在全国的相对优势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创新输出区域和创新承接区域均倾向于与相似类型区域相邻,且这一趋势由不显著逐渐转变为非常显著,逐渐形成了珠江口两岸的创新输出集聚区。广东各地市区域创新与经济规模互动关系的差异程度在2005—2010年间有所增加,而在2010—2014年间有所减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震伟
消费结构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而总消费支出的水平又与人们的收入密切相关。研究消费结构旨在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动倾向和未来的市场组织社会生产,对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计划地发展商品经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甚多,例如社会文化、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品市场与消费品价格、人口变动、消费习惯等,但最基本的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本文根据上海市城乡社会经济调查队的统计资料,研究上海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探索上海城市居民的消费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