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3)
- 2023(10741)
- 2022(9429)
- 2021(8796)
- 2020(7292)
- 2019(17203)
- 2018(16992)
- 2017(33219)
- 2016(18193)
- 2015(20346)
- 2014(20492)
- 2013(20518)
- 2012(18632)
- 2011(16644)
- 2010(16365)
- 2009(14859)
- 2008(14233)
- 2007(12148)
- 2006(10583)
- 2005(8943)
- 学科
- 济(73639)
- 经济(73548)
- 管理(50743)
- 业(48117)
- 企(38773)
- 企业(38773)
- 方法(35838)
- 数学(31399)
- 数学方法(31084)
- 中国(20732)
- 财(19348)
- 农(19338)
- 学(16389)
- 地方(16341)
- 业经(15336)
- 农业(13570)
- 理论(12058)
- 贸(11809)
- 环境(11805)
- 贸易(11803)
- 和(11503)
- 易(11351)
- 制(11109)
- 技术(10622)
- 务(10422)
- 财务(10364)
- 财务管理(10346)
- 收入(10170)
- 划(9842)
- 企业财务(9803)
- 机构
- 大学(258782)
- 学院(255993)
- 管理(104917)
- 济(99078)
- 经济(96734)
- 理学(92236)
- 理学院(91167)
- 管理学(89550)
- 管理学院(89109)
- 研究(84754)
- 中国(59582)
- 京(55381)
- 科学(54921)
- 财(43366)
- 所(42191)
- 农(40812)
- 业大(40264)
- 研究所(38945)
- 中心(37264)
- 财经(35830)
- 江(34980)
- 北京(34804)
- 范(34634)
- 师范(34360)
- 经(32713)
- 农业(32110)
- 院(31140)
- 经济学(29372)
- 州(29118)
- 师范大学(28149)
- 基金
- 项目(184594)
- 科学(145086)
- 基金(134440)
- 研究(132460)
- 家(117394)
- 国家(116443)
- 科学基金(100396)
- 社会(83620)
- 社会科(79148)
- 社会科学(79126)
- 基金项目(72789)
- 省(71459)
- 自然(66586)
- 自然科(65042)
- 自然科学(65029)
- 自然科学基金(63839)
- 划(60430)
- 教育(59892)
- 资助(54966)
- 编号(53404)
- 成果(42322)
- 重点(40507)
- 部(40059)
- 发(38468)
- 创(37844)
- 课题(36409)
- 科研(35424)
- 创新(35268)
- 教育部(34215)
- 大学(34045)
- 期刊
- 济(103567)
- 经济(103567)
- 研究(74192)
- 中国(42653)
- 学报(42027)
- 科学(38954)
- 农(35977)
- 管理(35963)
- 大学(31332)
- 财(30438)
- 学学(29588)
- 教育(26334)
- 农业(25464)
- 技术(20744)
- 业经(16946)
- 融(16626)
- 金融(16626)
- 经济研究(16503)
- 财经(16495)
- 问题(15210)
- 经(13937)
- 图书(13726)
- 理论(12981)
- 科技(12956)
- 业(12557)
- 技术经济(12114)
- 实践(12095)
- 践(12095)
- 现代(11934)
- 资源(11884)
共检索到354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海艳 葛新权 李晓非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文章选取1980—2013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对长期关系的短期扰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长期关系为倒U型,符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短期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短期波动和垃圾产生量偏离长期均衡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海艳 葛新权 李晓非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文章选取1980—2013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对长期关系的短期扰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长期关系为倒U型,符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短期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短期波动和垃圾产生量偏离长期均衡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曲英
识别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确保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源头分类行为意向包含2个维度,影响因素包含7个维度,且借鉴层次分析方法解释说明了影响因素对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力。研究结论可以为城市市政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促进居民实施源头分类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源头分类 行为意向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曲英 朱庆华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识别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影响因素,其次探讨影响因素和源头分类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决策者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源头分类 影响因素 行为意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积超 闫威
自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以来,获得感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中对收入与获得感之间关系的考察是这些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笔者利用CGSS 2015的数据,应用社会比较理论和期望值理论为研究视角,在控制了绝对收入的前提下,研究城市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与获得感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比较因素和自我期望因素能显著影响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当个体收入水平低于同龄群体或自己的过去时,他们的获得感就会下降。当个体在综合考虑自身能力后认为自己的收入水平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时,他们的获得感也将随之降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颖 秋春童
生活垃圾按量收费对垃圾减量化、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有效识别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按量缴费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影响程度,对于制定垃圾按量收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依据,实证分析认知、情感、心理等因素和人口统计特征对居民生活垃圾按量缴费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月收入、小区物业费对居民按量缴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居民的认知行为动力和主观规范对缴费意向的影响程度较大;环境态度、缴费价值观影响程度较小;认知行为障碍影响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活垃圾按量缴费 居民认知行为 主观规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英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是确保生活垃圾有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以社会心理学中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A-B-C理论中外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同时考虑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收入的群体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意向和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构建了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理论模型,以期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源头分类 理论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曲英 朱庆华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首先分析源头分类行为意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其次运用分层调节回归分析重点探讨情景因素在行为意向对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情境因素对行为意向可否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可以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艳 葛新权 李晓非
文章选取城镇人口、GDP、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5个典型因素作为影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自变量,利用2003—2013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以上5个自变量均会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造成影响。在此之上,又进一步分省进行逐步回归,考察各个影响因素对于不同地区的影响。分省回归的结果表明:不同省份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且同一影响因素对各个省份的生活垃圾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
关键词:
生活垃圾产生量 面板数据 逐步回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明杰 王学信 张一帆
通过面板数据建模的方式,以1997—2008年的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南四个省市区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收入水平对城市居民金融人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的自主性、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呈反向变动关系;与金融意识呈正向变动关系。在收入水平总体偏低的条件下,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据此,应尽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传媒产业,促进居民金融人格不断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黎恺
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提取其中28个省城市居民收入、教育以及社会资本方面的相关变量,深入研究社会资本、城市居民收入与受教育水平的相关关系,并力图从中发现新的线索来更好地解释当代社会的一些现象。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城市居民收入 受教育水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凯宁 高清 靳乐山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重要内容。基于云南省昭通市渔洞水库汇水区465个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ouble Hurdle Model)实证分析农户收入水平、村干可信度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意愿(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意愿较高,有86.9%的农户愿意为生活垃圾治理支付费用,支付意愿的均值为45.616元/户/年;收入水平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干可信度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参与意愿、支付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干可信度对农户收入水平-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对村干部信任程度高的农户,收入水平对支付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年龄、家中负担人数、家中是否有村干部、家中常住人口数量等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也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意愿产生影响。对比农户参与意愿和支付意愿两栏的结果,可以发现年龄、家中负担人数、家中有村干部、地区等变量在影响方向和程度上存在差异,说明农户参与和农户支付是两种不同的机制,需要区别对待才能更好洞悉农户意愿。实现以农户收入为核心的经济因素和以村干可信度为核心的非经济因素的合理配合是促进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的关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鹏岩 王开泳 张伟 韩斌 陈龙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以2009年开封市3个不同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生活小区为例,采用居民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费调查问卷数据,定量分析了2009年开封市不同收入水平小区居民的生活消费生态足迹。根据板桥小区、康平小区、龙成花园3个小区的调查资料,分别计算了3个小区的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①从3个小区人均生态足迹来看,总体上能源消耗的生态足迹较大;②从3个小区居民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来看,猪肉的人均生态足迹最大,奶制品次之,肉类食品和奶制品的生产需要较多的土地面积;③通过分析3个小区不同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板桥小区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耕地和草地;收入消费水平越高的居民,生态足迹越大,收入消费水平越低的居民,生态足迹越小。证实了高收入水平居民对生态以及资源的占用程度要远远大于低收入水平居民,造成居民生态占用以及碳排放的不公。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收入水平 生活消费 开封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影倩 庞明礼 陆帅坤
培养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对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沙市7个行政单元(区、县)20个社区1 028份实地调研的居民数据,构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探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发生机制和行为转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从影响机制来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自主性驱动和习惯性驱动双路径驱动的行为过程,且习惯性驱动起主导作用,自主性驱动存在“态度→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主观规范→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以及“感知行为控制→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三条作用路径。从情境变量的调节效用来看,人口统计特征、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对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向行为转化、习惯向行为转化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颖 秋春童
相对于生活垃圾定额缴费政策,按量缴费更有助于实现垃圾减量化目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交叉列联表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研究城市居民环境态度与按量缴费行为意向的关系,以及人口统计特征对按量缴费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居民的环境态度和按量缴费责任意识相对较强而缴费行为意向较弱;居民性别、教育状况和家庭常住人口数量对缴费行为意向的影响均不显著;与男性相比,女性对于环境态度和按量缴费责任的认同度较高;按量缴费行为意向与年龄、家庭月收入负相关,与居民所在小区物业费正相关。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