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1)
2023(10242)
2022(8256)
2021(7215)
2020(5752)
2019(12942)
2018(12429)
2017(23880)
2016(13040)
2015(14064)
2014(13630)
2013(13426)
2012(12075)
2011(10818)
2010(10687)
2009(9058)
2008(8591)
2007(7290)
2006(6443)
2005(5238)
作者
(39132)
(32547)
(32359)
(30740)
(20458)
(15766)
(14442)
(12823)
(12428)
(11247)
(11099)
(10994)
(10390)
(10166)
(10154)
(9971)
(9864)
(9770)
(9411)
(9305)
(8251)
(7811)
(7657)
(7384)
(7324)
(7124)
(7081)
(7075)
(6666)
(6502)
学科
(51775)
经济(51716)
管理(36335)
(31856)
(23827)
企业(23827)
方法(21587)
数学(19480)
数学方法(19326)
中国(16211)
(14545)
环境(14167)
(12097)
地方(12023)
(11314)
业经(11267)
农业(10184)
(10083)
贸易(10079)
(9751)
(8770)
技术(7917)
城市(7533)
理论(7466)
(7429)
(7408)
(7389)
产业(7119)
资源(6470)
(6448)
机构
学院(183121)
大学(181413)
(72851)
经济(71290)
管理(69068)
研究(62229)
理学(61235)
理学院(60429)
管理学(59340)
管理学院(59040)
中国(43309)
科学(42034)
(37745)
(37645)
业大(33355)
(31342)
农业(30262)
研究所(29283)
(29234)
中心(28098)
(26001)
财经(24740)
(23965)
师范(23579)
(22977)
经济学(22869)
(22716)
北京(22491)
农业大学(21116)
经济学院(20919)
基金
项目(137101)
科学(108198)
基金(101042)
(91828)
研究(91822)
国家(91134)
科学基金(77948)
社会(61092)
社会科(58169)
社会科学(58151)
基金项目(55406)
(54350)
自然(52794)
自然科(51670)
自然科学(51656)
自然科学基金(50692)
(46603)
教育(41860)
资助(38816)
编号(34546)
重点(31364)
(29892)
(29311)
(28927)
计划(27608)
创新(27508)
科研(26855)
国家社会(26387)
成果(24461)
大学(24316)
期刊
(71904)
经济(71904)
研究(47141)
学报(35219)
(32354)
科学(31668)
中国(31660)
大学(25761)
学学(24858)
管理(22158)
农业(22094)
(20428)
教育(15623)
技术(13503)
业经(12728)
经济研究(12575)
(12337)
(11390)
金融(11390)
财经(11345)
问题(11124)
业大(10054)
(9842)
(9780)
科技(9757)
资源(9671)
商业(9475)
农业大学(8614)
(8347)
城市(8193)
共检索到245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荣培君  张丽君  秦耀辰  刘荣增  郑智成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居民日常消费产生的嵌入式碳排放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借助大样本调查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EIO-LCA模型、ESDA-SDE和GWR等统计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内部精细尺度家庭嵌入式碳排放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家庭嵌入式碳排放的空间依赖性特征明显于空间异质性特征;高值区聚集于城市扩张较快的新建开发区,以大量新建商品房小区和机关事业单位家属院的居民为主;家庭和住房特征、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均对人均嵌入式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空间渐进规律明显,其中家庭收入和低碳消费理念对碳排放的影响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研究验证了城市蔓延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及情景化生活方式理论在中国城市低碳社区构建中的适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臻  赵定涛  余文涛  
本文结合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EIO-LCA)和结构分解分析(SDA),将1992—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嵌入式碳排放的增长,分解为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系统中因素的总效应始终为负值,消费系统中因素的总效应始终为正值,且后者的绝对值大于前者,进而引起嵌入式碳排放总量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始终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消费模式的改变已成为推动嵌入式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力量,且消费模式变化的增排效应强于技术进步的减排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仅仅针对生产系统的减排政策和措施并不能实现有效减排,减排需要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同时改进。除了技术节能外,我国还应把消费领域的节能作为"节能减排"一个重要内容,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引导和促使居民消费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磊  李贵才  林姚宇  
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交通、建筑碳排放都具一定影响,是一定技术条件下居民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成为低碳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从居民碳排放源头出发,厘清了城市空间形态与居民碳排放的逻辑关联,明确了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建成区形状、中心区状况及邻接性这五个空间形态要素是影响居民碳排放的关键。从理论上看,多数空间形态要素对居民交通及建筑碳排放有着不同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综合影响亟需具体的量化研究予以支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薛调  刘云  刘彦庆  
借助NVivo 8.0质性分析软件,对面向13名教学主管人员所进行的深度访谈所获得的访谈资料作定性分析,归纳出5个核心维度:了解度、适合度、支持度、认可度和需求度。研究结果表明:用户认知、用户使用意愿、用户接受度、宣传推广、考核评价方法是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实施的5个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红涛  楼嘉军  刘润  刘松  
采用计量经济学和空间地理学方法,构建了休闲消费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中国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进行了综合测算。结果显示:休闲消费水平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人口"胡焕庸线"两侧出现休闲消费鸿沟;休闲消费水平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核心城市向外辐射的空间圈层模式;个人可支配收入、城市经济实力、地理环境差异、闲暇时间、休闲动机和城市文化等是居民休闲消费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方叶兵  王礼茂  牟初夫  张宏  屈秋实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石油消费又是中国第二大碳排放源,石油终端利用碳排放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本文按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划分来探讨石油终端利用碳排放的空间分异及其主导影响因素,对因地制宜制定和引导区域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2015年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空间分异,并探测了其主导因素和地域类型,再根据探测因子与碳排放耦合程度判断不同类型下的典型省份。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中国石油终端CO_2排放量呈现东多西少的空间格局,石油终端CO_2排放强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睿  张赫  强文丽  李凡  彭竞仪  
论文选择中国1897个县级城市作为研究单元,基于CHRED-online碳排放公开数据库以及县、县级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中国县级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及人口、经济、土地多维度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县级城市碳排放量非均衡性较高,碳排放总量高值地区数量少,但数值较大。(2)碳排放总量空间分布主要呈现东高西低格局,高值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中部大城市周边和内蒙古中部、北部地区,呈"簇状"分布结构。人均碳排放强度和经济碳排放强度则呈现北高南低格局,主要聚集于内蒙古中部、北部和新疆青海交界地区。(3)经济和土地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异质性对县级城市碳排放总量差异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总量影响不明显。经济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各指标之间交互作用对碳排放影响最为剧烈,并呈现非线性增强作用。(4)在分地区差异性比较中,城镇化水平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影响作用最为剧烈。在同一指标的解释力和关键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方面,东、中、西部地区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应结合高碳排放区域和城镇化影响作用机制,进行差异化控碳路径选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党云晓  张文忠  武文杰  
基于居民住房消费行为的经济模型,运用GIS和计量统计等方法,梳理了家庭在城市内部进行住房消费决策过程中的空间权衡模式,并依据2009年调研问卷数据对北京市居民住宅消费决策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了收入和住房产权对家庭住房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及其暗含的制度性与结构性因素。结论显示:在制度转型和职住空间重构背景下,高收入家庭在择居时为减少通勤时间愿意支付的住房成本高于中等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看重住房成本,择居受到通勤成本的影响较小。拥有经济适用房产权和单位房的家庭为减少通勤时间愿意支付更高的住房成本,而商品房家庭在择居时倾向于选择住房成本较低的住宅。在通勤时间和住房面积的权衡中,经济适用房居民对通勤时间的变化相比公房和商品房居民更为敏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权  
东南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通过物理嵌入结合虚拟嵌入方式参与医学院PBL教学,全程跟踪教学全过程,实时收集并解答师生有关信息利用问题,发现师生信息需求,将典型案例解决方案通过QQ群、学科服务平台、人人网及博客等多种虚拟空间发布并分享。有效解决了学科馆员人员不足的问题,扩大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受众面,提高了图书馆服务与教育的效率。该嵌入形式对图书馆员针对师生的其他学习任务,如SRTP项目申请、毕业设计、博士开题查新等提供服务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冬荣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是学科服务嵌入科研一线、嵌入教学一线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是通过目标、内容、环境和机制4个方面的嵌入,实现围绕"创新型科研工作流"来支持关于科学研究、专业教育与学习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是借助先进的技术工具,与数字知识环境和相关知识服务密切耦合所开展的有体系的、协作式的、互动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分析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服务体系及哈佛大学教学支持服务这两个典型案例,认为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是一种融入过程、面向问题的教育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权  
东南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通过物理嵌入结合虚拟嵌入方式参与医学院PBL教学,全程跟踪教学全过程,实时收集并解答师生有关信息利用问题,发现师生信息需求,将典型案例解决方案通过QQ群、学科服务平台、人人网及博客等多种虚拟空间发布并分享。有效解决了学科馆员人员不足的问题,扩大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受众面,提高了图书馆服务与教育的效率。该嵌入形式对图书馆员针对师生的其他学习任务,如SRTP项目申请、毕业设计、博士开题查新等提供服务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盛斌  苏丹妮  邵朝对  
本文借鉴Wang et al.(2013)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上游嵌入和下游嵌入的能够反映中国GVC空间路径选择的综合分析框架,并利用1995—2011年WIOD数据刻画了中国GVC嵌入空间路径选择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嵌入GVC的空间路径总体上表现出区域性特征,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逐步向全球延伸。具体而言,下游嵌入是中国GVC的主要嵌入方式,也是中国GVC空间路径演变的主导因素。同时,由于要素结构、技术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不同产业部门GVC嵌入路径表现出异质性空间形态。进一步影响因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邢涛  
继PC和Internet之后,嵌入式的出现与飞速发展不仅给传统的高科技概念提出了研究的新需求,也在经济领域提出了新的课题,嵌入式产业的崛起为我国从信息大国变成信息强国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本文从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国家安全和战略技术产业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初景利  孔青青  栾冠楠  
指出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梳理国内外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背景和概念、嵌入式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嵌入式学科馆员的职责定位以及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演变过程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嵌入式学科服务发展的特点和经验,以期对未来我国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千里  
同与工作分离的学习、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所不同的是,嵌入式学习(Embedded learning)将学习真正"嵌入"到日常的工作中,确保了知识的有效转化。嵌入式学习具有提供即时的学习支持、强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