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8)
2023(11111)
2022(9880)
2021(9209)
2020(7672)
2019(17931)
2018(17682)
2017(35019)
2016(18756)
2015(21112)
2014(20991)
2013(20925)
2012(19145)
2011(17205)
2010(16930)
2009(15321)
2008(14751)
2007(12638)
2006(10850)
2005(9158)
作者
(53293)
(44080)
(43802)
(41738)
(28322)
(21064)
(19830)
(17387)
(16874)
(15595)
(15251)
(14683)
(13770)
(13767)
(13652)
(13249)
(13152)
(13093)
(12649)
(12422)
(10820)
(10590)
(10514)
(9968)
(9801)
(9650)
(9623)
(9611)
(8770)
(8667)
学科
(79766)
经济(79664)
管理(56172)
(51997)
(42834)
企业(42834)
方法(41106)
数学(36473)
数学方法(36173)
中国(20985)
(19678)
(19466)
地方(16754)
业经(16111)
(15649)
农业(13412)
(13080)
贸易(13075)
环境(12645)
(12599)
(12513)
理论(12464)
财务(12456)
财务管理(12434)
(11937)
企业财务(11883)
(11840)
技术(11798)
(10699)
(10067)
机构
大学(270062)
学院(266769)
管理(112837)
(107223)
经济(104859)
理学(99594)
理学院(98539)
管理学(97010)
管理学院(96536)
研究(83870)
中国(60311)
(56609)
科学(51833)
(47586)
(40003)
财经(39856)
业大(39518)
(38391)
中心(38054)
研究所(36695)
(36467)
(36093)
北京(35372)
(34825)
师范(34558)
经济学(32447)
(30856)
农业(30067)
财经大学(30059)
(29902)
基金
项目(191996)
科学(152616)
基金(142007)
研究(139670)
(122403)
国家(121424)
科学基金(106511)
社会(89864)
社会科(85285)
社会科学(85263)
基金项目(76858)
(73254)
自然(70098)
自然科(68521)
自然科学(68509)
自然科学基金(67293)
教育(63826)
(61867)
资助(58322)
编号(56506)
成果(44324)
(42858)
重点(41729)
(39544)
(39456)
课题(37605)
教育部(37337)
国家社会(36902)
人文(36867)
创新(36798)
期刊
(108704)
经济(108704)
研究(77277)
中国(41947)
学报(39725)
管理(38568)
科学(37454)
(33607)
(33159)
大学(30445)
学学(28724)
教育(26213)
农业(23280)
技术(21591)
(19777)
金融(19777)
财经(19028)
业经(17709)
经济研究(17511)
问题(16065)
(16027)
图书(13953)
理论(13878)
技术经济(12913)
实践(12845)
(12845)
科技(12671)
现代(12238)
商业(12097)
资源(11719)
共检索到365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歆弘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节能行为、意识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节能行为和节能意识均较好;居民收入和年龄是影响生活能耗的两个显著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旺  张文忠  
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的变革,居民由被动的接受住房转变为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主动的选择,消费者在住房市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文章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采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和GIS分析方法,对购房者的社会属性特征、工作地、原居住地等微观因素与居住地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上,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属性的群体趋向于选择相同的居住区位,社会经济属性的作用和居住分异现象在居住区位选择中开始凸显;受房价和经济实力的约束,年轻型家庭居住区位的选择方向已向郊区外移;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否则是居住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通勤时间对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家庭生命周期、原居住地、消费观念和信息搜寻等对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日辉  
住房状况是城市居民经济地位和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表明,总体而言,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拥有率从2003至2008年呈下降趋势,租房户呈缓慢上升趋势;城市居民住房面积呈上升趋势;城市居民住房拥有率与阶层认同、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住房产权越充分,阶层认同等级越高,生活越快乐。总之,住房是城市居民重要的不动产,是城市居民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未来居住模式的选择,到底是"购房"优于"租房",还是"租房"优于"购房";以及自有房屋虽然能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和生活质量,但保障性住房需进一步提升人文关怀这两点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滕玉华  陈丹妮  饶华  
引导我国农村居民日常间接节能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论文采用农村居民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考察节能意识对农村居民日常间接节能行为的主效应,运用层次回归分析节能意识三维度的交互效应以及情境变量对节能意识—日常间接节能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节能情感和生态价值观对日常间接节能行为存在显著主效应;节能意识各维度间不存在两两交互作用;节能习惯、宣传教育和政策执行力度三个情境变量对节能意识—日常间接节能行为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滕玉华  陈丹妮  饶华  
引导我国农村居民日常间接节能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论文采用农村居民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考察节能意识对农村居民日常间接节能行为的主效应,运用层次回归分析节能意识三维度的交互效应以及情境变量对节能意识—日常间接节能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节能情感和生态价值观对日常间接节能行为存在显著主效应;节能意识各维度间不存在两两交互作用;节能习惯、宣传教育和政策执行力度三个情境变量对节能意识—日常间接节能行为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林  林思宁  
本文认为要提升人们保护环境的行为除了应制订积极的环保政策和健全法律、法规外,还可运用三大心理学技术:教育与宣传、提示技术、强化技术等来消除和矫治人们对环境的不良行为,培养和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积极行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思齐,符育明,刘洪玉  
利用详实的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和支付意愿,以及居民实际的区位选择。首先对影响居民对居住区位支付意愿高低(即支付意愿梯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研究支付意愿与区位选择差异性的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支付意愿梯度模型和区位选择模型,利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五城市的调研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高收入群体仍倾向于居住在距离市中心偏近的位置,工作地点、对环境的偏好、城市规模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都会从各种方面影响支付意愿的梯度值。市场力量已经在居住区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存量住房流动性低和一部分居民的融资能力不足仍阻碍了其自由的区位选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永生  李忠富  
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居住目标作为现阶段城市居住水平发展的标杆,构建了比例协调度模型,并对35个大中城市居住水平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比例协调度模型对理想协调状态已知的系统内部协调度的判定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居住水平的"协调—发展"二维综合评价矩阵,提出了城市居住水平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武永祥  黄丽平  张园  
基于交通资源、商服资源、小区品质、自然环境等四个维度的宜居型特征构建区位选择集,从居住基本需求和居住实现能力两个维度个体自身属性特征阐述区位选择驱动因素,提出假设,建立了居住区位选择结构方程模型。最后结合哈尔滨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找出居民不同区位选择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对哈尔滨市的城市规划和住宅开发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岩  刘富俊  
以大连563位城市居民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利用Logisitic回归探讨了心理因素、情境因素和人口特征变量三类影响因素对我国城市居民能源购买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态度、责任感和资金节约是城市居民能源购买行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变量,此外,习惯心理、产品的可靠性、购买的便利性、月均收入和文化程度都具有一定影响力。最后,为引导城市居民合理的能源消费提出了政策启示和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建明  
循环行为是城市居民注重产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环境意识行为的简称,它既包括购买行为,也包括购买后使用(包括处理、废弃等)行为。在相关文献回顾与实证研究设计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居民循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循环行为主要取决于垃圾问题感知、垃圾循环知识、垃圾责任意识、个人消费观念和年龄五个变量。可见,用心理意识因素和人口统计因素(年龄)可以有效地区分循环型居民和非循环型居民。这对相关公共政策,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管制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群  曹丽丽  严强  
为了了解城市居民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不同群体环境态度和环保行为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居民环境态度对环保行为的内在影响机理。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发现,环境认知、环保责任和环保意愿都是个人环保行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不同年龄、学历和籍贯的公民在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政府及社会应该注重培养公民形成良好的环保态度,并采用制度设置促进居民环境态度与环保行为的一致性。特别要加强对县、乡、农村地区和低学历人群的环保宣传教育。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芈凌云  杨洁  俞学燕  杜乐乐  
运用Meta分析方法(元分析),对1977~2014年期间发表的42篇实验类文献进行综合定量检验,评估信息型策略对居民节能行为的干预效果,并通过亚组分析对信息型策略的干预时机、干预方式、干预频率、干预时长、信息反馈内容五个调节变量进行了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信息干预策略对居民节能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干预时机、干预方式和信息反馈内容对信息干预策略与居民节能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其中,事后干预优于事前干预,外部反馈和设备监控优于宣传教育;反馈内容上,对比反馈效果最好,其次是环境反馈和评估反馈,标准反馈效果最弱,而信息干预频率和干预时长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验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麒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北京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构建体育消费影响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和消费结构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同时消费动机、消费理念、消费者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都对体育消费有明显的影响。鉴此,本文提出了扩大体育消费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鹏  
随着中国政府关于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以及大量资本的不断融入,文化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06年3月通过的我国“十一五”规划将积极发展文化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