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2)
- 2023(8481)
- 2022(7385)
- 2021(6862)
- 2020(5742)
- 2019(13255)
- 2018(12897)
- 2017(25427)
- 2016(13232)
- 2015(14487)
- 2014(14270)
- 2013(13894)
- 2012(12360)
- 2011(10812)
- 2010(10368)
- 2009(9250)
- 2008(8436)
- 2007(6766)
- 2006(5660)
- 2005(4378)
- 学科
- 济(56811)
- 经济(56749)
- 管理(38160)
- 业(33950)
- 方法(31202)
- 企(27481)
- 企业(27481)
- 数学(27198)
- 数学方法(26778)
- 中国(14864)
- 农(13163)
- 财(13106)
- 地方(11157)
- 业经(11019)
- 农业(9472)
- 理论(9396)
- 学(9202)
- 环境(8863)
- 务(8249)
- 财务(8214)
- 财务管理(8195)
- 贸(8073)
- 贸易(8071)
- 易(7801)
- 企业财务(7799)
- 和(7670)
- 技术(7508)
- 城市(7322)
- 划(6973)
- 制(6852)
- 机构
- 学院(180065)
- 大学(178507)
- 管理(76584)
- 济(72630)
- 经济(71136)
- 理学(67688)
- 理学院(66949)
- 管理学(65697)
- 管理学院(65327)
- 研究(52144)
- 中国(37964)
- 京(35890)
- 科学(32225)
- 财(31529)
- 财经(26973)
- 中心(25565)
- 经(24781)
- 业大(24751)
- 范(24558)
- 师范(24351)
- 江(24031)
- 经济学(22883)
- 所(22690)
- 农(22233)
- 北京(21487)
- 研究所(21011)
- 经济学院(20850)
- 财经大学(20475)
- 商学(20146)
- 师范大学(20047)
- 基金
- 项目(134182)
- 科学(108789)
- 基金(101368)
- 研究(96111)
- 家(87516)
- 国家(86852)
- 科学基金(77877)
- 社会(64726)
- 社会科(61664)
- 社会科学(61648)
- 基金项目(54992)
- 自然(51396)
- 省(51382)
- 自然科(50281)
- 自然科学(50272)
- 自然科学基金(49326)
- 教育(44406)
- 划(43306)
- 资助(41091)
- 编号(37445)
- 部(29751)
- 重点(29395)
- 发(28536)
- 创(28049)
- 国家社会(27722)
- 成果(26706)
- 人文(26284)
- 教育部(26253)
- 创新(26192)
- 科研(26171)
共检索到234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纪春礼 曾忠禄
本文采用品牌概念地图的方法,选取澳门为案例,以103名澳门居民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澳门"的品牌概念地图,直观揭示了本地居民对"澳门"的品牌形象感知网络结构。研究显示,澳门居民对"澳门"的品牌形象感知主要聚焦于"赌场林立""地方很小""很多美食""中西文化融合""一国两制"5个方面;对"澳门"品牌形象的深层次感知则集中在"赌场林立""地方很小""中西文化融合"3个维度上。研究还发现,澳门居民对"澳门"这一品牌发展中的博彩元素存在负面感知之处,总体的品牌形象感知存在提升空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纪春礼 曾忠禄
本文采用品牌概念地图的方法,选取澳门为案例,以103名澳门居民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澳门"的品牌概念地图,直观揭示了本地居民对"澳门"的品牌形象感知网络结构。研究显示,澳门居民对"澳门"的品牌形象感知主要聚焦于"赌场林立""地方很小""很多美食""中西文化融合""一国两制"5个方面;对"澳门"品牌形象的深层次感知则集中在"赌场林立""地方很小""中西文化融合"3个维度上。研究还发现,澳门居民对"澳门"这一品牌发展中的博彩元素存在负面感知之处,总体的品牌形象感知存在提升空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喜雁
早期城市品牌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品牌形象,尤其是长时间品牌形象对比方面,这反映了政策制定者的重点主要在发展健康竞争品牌地位,以及获得竞争优势这些目标上。通过对中国三亚市756位居民进行样本分析,本文着重研究特定城市居民对品牌持有的态度,以及影响城市品牌态度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主要前提为社会联系、"天涯海角"个性品牌和商业创新,安全、自然和文化活动也是有影响力的特性因素。
关键词:
城市品牌 品牌态度 城市属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尤晨 潘颖颖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城市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是增强旅游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营销理念,对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旅游城市品牌 品牌建设 品牌营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国栋 张辉
文章从旅游效用、Hotelling模型、品牌信用的视角对旅游者选择成本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旅游者在旅游前的搜寻成本会决定品牌的建立,而且旅游者在旅游后的评价情况,以及旅游过程中体验与成本的相互关系都会影响到品牌的建立。终端的稳定性、传播的公信性、商标的单义性、利益的单一性、记忆的持久性、需求的敏感性这六个要素可以让旅游城市品牌的选择成本趋于零。
关键词:
选择成本 旅游城市品牌 品牌信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冯冈平 黄韵铃
旅游城市品牌是城市与旅游等综合功能的结构性呈现。旅游城市品牌要素包括"旅游城市管理"与"食住行游购娱"两大核心多层次内容。其中旅游城市品牌要素的细节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为内核的文化要素是旅游城市品牌的重要构成内容。城市旅游品牌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塑造城市旅游品牌需要旅游、环境等相关部门与旅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与协同发展。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城市 品牌要素 要素构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庆 孙根年
从中国省际旅游城市分布特征出发,重点分析各省份社会经济因素对热点旅游城市形成的影响。以优秀旅游城市为基础,旅游百强城市为对象,分析不同省份品牌旅游城市形成率的差异性,中东部地区品牌形成率较高,而西部边疆地区品牌形成率低。以各省份人口密度、人均GDP、交通区位和优秀城市数为关键指标构建品牌形成率系数方程,定量分析各因素对品牌形成率的影响,人均GDP和人口密度对品牌形成率的影响最大,边际贡献分别为0.37,0.32。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百强城市和品牌形成率的省际差异表明,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构成中国旅游的地理枢纽。研究结果为通过外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品牌旅游城市建设提供事实依据,也为在实...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李天元
品牌标识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品牌要素,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及其评价的研究很少。文章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内涵和类型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应遵循市场营销之功能性原则。基于此,文章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IDCAM模型,提出一个好的品牌标识应该具备识别性、区分性、一致性、易于被注意和易于被记忆之特征。以该模型为基础,文章从信号传递、符号意义、要素组合、视觉要素四个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具体标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IDCAM模型的旅游目的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建英 赵宏杰 邹利林 高燕 李梅凎
公共游憩空间是承载居民日常游憩的主要空间,度量居民对公共游憩空间的忠诚度对改善居民游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厦门城市居民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游憩环境感知与空间感知为潜变量,以游憩满意度为中介变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构建旅游城市居民游憩忠诚度前因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空间感知对游憩满意度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2)游憩满意度对游憩忠诚度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且游憩满意度对空间感知和游憩忠诚度的影响关系具有正向显著的中介调节效果;(3)游憩环境感知与游憩忠诚度无显著的直接相关性,但可通过游憩满意度对游憩忠诚度产生间接影响。文章将空间感知引入游憩忠诚度的前因关系模型,在理论上完善了游憩忠诚度形成的动力机制,可作为旅游城市居民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聪玲 倪鹏飞
本文在对国内外旅游品牌概念进行评述的基础上,界定了城市旅游品牌的概念。通过把城市旅游品牌分解为功能感知要素和情感体验要素两大类、共计13项基本要素,形成了旅游品牌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此外,对城市旅游品牌要素与城市竞争力关系模型及要素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确定了不同城市旅游品牌要素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弹性。
关键词:
旅游品牌要素 旅游品牌指数 贡献弹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湘云 史怡 杨占东
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品牌个性成为目的地构建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成都为例,采用词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得出成都目的地品牌的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成都在"智"的个性上表现最突出,其次为"仁"、"雅"和"乐",在"勇"上则表现最弱。同时,通过探究成都目的地个性的具体来源,揭示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良好文化传承的蜀文化和三国文化是构成成都目的地个性的核心要素;成都已经成功打造出以休闲为代表的"智"和"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针对这一结论,文章就成都目的地品牌个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湘云 史怡 杨占东
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品牌个性成为目的地构建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成都为例,采用词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得出成都目的地品牌的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成都在"智"的个性上表现最突出,其次为"仁"、"雅"和"乐",在"勇"上则表现最弱。同时,通过探究成都目的地个性的具体来源,揭示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良好文化传承的蜀文化和三国文化是构成成都目的地个性的核心要素;成都已经成功打造出以休闲为代表的"智"和"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针对这一结论,文章就成都目的地品牌个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秀平 翁钢民
品牌已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决定性力量。旅游城市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旅游城市品牌形象的内涵和构建基础,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IAHP)与模糊评价原理,建立了品牌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案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曲颖 李天元
本文以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过程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定位主题口号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建立了相应的旨在最大化实现这一作用的口号评价标准。围绕这一标准体系,笔者对检索到的244个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口号进行了分类评价,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欢迎 张旭阳
在全国性城市品牌形象受众感知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受众区分为本地居民、到访者、未到访者三类利益相关者,进而就这三类利益相关者对我国36个主要城市品牌形象的感知现状、感知差异及感知评价的客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利益相关者对东部地区城市综合品牌形象的感知评价高于中西部地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城市综合品牌形象具有不同的感知评价;本地居民对所在城市综合品牌形象的感知评价普遍较高;城市分类品牌形象对利益相关者的城市综合品牌形象感知评价具有显著影响;历史文化底蕴对到访者和未到访者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