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5)
- 2023(11555)
- 2022(9952)
- 2021(9473)
- 2020(7526)
- 2019(17642)
- 2018(17437)
- 2017(33788)
- 2016(18432)
- 2015(20593)
- 2014(20720)
- 2013(20364)
- 2012(18340)
- 2011(16441)
- 2010(16232)
- 2009(14525)
- 2008(13797)
- 2007(11889)
- 2006(10279)
- 2005(8602)
- 学科
- 济(75865)
- 经济(75782)
- 管理(52251)
- 业(46361)
- 企(37836)
- 企业(37836)
- 方法(33483)
- 数学(29245)
- 数学方法(28878)
- 中国(20978)
- 农(19249)
- 财(16582)
- 地方(16508)
- 业经(15973)
- 学(15195)
- 农业(13195)
- 理论(12192)
- 环境(11975)
- 和(11542)
- 贸(11490)
- 贸易(11485)
- 制(11334)
- 易(11092)
- 技术(10614)
- 务(9930)
- 教育(9915)
- 财务(9859)
- 划(9850)
- 财务管理(9843)
- 城市(9763)
- 机构
- 大学(254849)
- 学院(254783)
- 管理(104558)
- 济(96797)
- 经济(94406)
- 理学(91370)
- 理学院(90363)
- 管理学(88825)
- 管理学院(88380)
- 研究(82211)
- 中国(58493)
- 京(54125)
- 科学(52774)
- 财(42712)
- 所(39841)
- 业大(38456)
- 农(37579)
- 中心(36993)
- 研究所(36660)
- 财经(35225)
- 江(34967)
- 范(34635)
- 师范(34373)
- 北京(34031)
- 经(32084)
- 院(30582)
- 农业(29399)
- 州(29380)
- 经济学(28429)
- 师范大学(27862)
- 基金
- 项目(183021)
- 科学(143877)
- 研究(134519)
- 基金(131924)
- 家(114135)
- 国家(113172)
- 科学基金(98038)
- 社会(84020)
- 社会科(79551)
- 社会科学(79527)
- 省(71802)
- 基金项目(71281)
- 自然(64055)
- 自然科(62530)
- 自然科学(62519)
- 自然科学基金(61343)
- 教育(61200)
- 划(60397)
- 编号(55890)
- 资助(53387)
- 成果(44325)
- 重点(40091)
- 部(39335)
- 发(38936)
- 课题(38009)
- 创(37838)
- 创新(35195)
- 科研(34541)
- 项目编号(34401)
- 大学(33856)
- 期刊
- 济(103403)
- 经济(103403)
- 研究(73741)
- 中国(42326)
- 学报(38992)
- 科学(36501)
- 管理(36014)
- 农(34079)
- 财(29893)
- 大学(29583)
- 教育(28557)
- 学学(27873)
- 农业(24155)
- 技术(21671)
- 融(17905)
- 金融(17905)
- 业经(17824)
- 经济研究(16360)
- 财经(15751)
- 问题(15054)
- 图书(13977)
- 经(13310)
- 理论(13156)
- 科技(12791)
- 实践(12330)
- 践(12330)
- 现代(12107)
- 技术经济(11698)
- 资源(11547)
- 商业(11343)
共检索到353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凤 刘敏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2010年广州千户调查问卷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将城市居民住房类型划分为四类,研究表明:购买占比最大,约60%,其次是租住19%,继承14%,自建7%,并对目前住房态势进行了原因分析。为了实现低收入阶层居者安其屋,中等收入阶层居者有其屋,高收入阶层居者优其屋的目标,根据住房资源获得途径制定相关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户均一套房的基础上尽快达成住房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加强住房存量的管理,建立高效清晰的全国住房联网信息系统迫在眉睫。
关键词:
住房资源 获得途径 住房消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毅军
本文通过对吉林市城市居民贫困问题的调查,描述了贫困家庭的一般生存状态,分析了贫困家庭的一般致贫原因,提出了贫困家庭的一般解困途径。
关键词:
城市贫困 调查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明辰 林军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西北省会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从不同住宅面积、不同收入家庭和影响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因素的敏感性诸方面,探讨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结合前人对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研究资料,阐明了西北二类城市与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西北省会城市之间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城市居民购买适合的住宅支付能力仍然较差,购买小套型面积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好,大部分城市中等以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较差,西北省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低于我国东部一类城市,并且住宅面积越大和收入越低的家庭,这种差距越大。研究认为,房价收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涛 孙峻 李红波
借鉴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确定家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非住房基本消费支出的基础上,运用剩余收入法测度了2003-2008年武汉市七种不同类型家庭的住房承受能力。剩余收入法测度结果能反映出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具体差距,显示出武汉市中等偏下收入及以下收入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并且收入越低住房承受能力问题越突出,结果比传统比率法更具有说服力。而比率法测度显示中等偏上户及以下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扩大了存在住房承受能力问题的家庭范围。运用剩余收入法可以定量地测度各类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大小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肃一 龙奋杰
虽然住宅价格是由住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但从长期来看,住宅价格应该与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评价住房支付能力的指标有房价收入比(PIR)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HAI),房价收入比用于判读住房价格是否合理,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能够反映家庭购买住房的还贷能力。论文通过计算2004年我国34个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了城市排序。参照国外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论文采用Pareto累计图的评价方法,得出了我国当前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的分布区间。论文的研究成果既可作为政府调控城市住宅市场发展的依据,也可作为居民投资置业的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红莉 张东 许传新
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定序Logit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住房产权、住房面积、住房分配、住房环境和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面积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家庭住房面积越大,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与没有产权房的人相比,拥有产权房能显著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居住空间分配越不公平,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居住环境越好,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因此,为了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增加人民福祉,需要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努力增加住房供应,保障人民基本住房需求;公平分配居住空间,维护社会和谐;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英东
目前,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住房最困难的群体。现行制度和政策使城市可支付住房严重不足,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得不到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与金融制度的支持,政府、市场、企业也未能有效承担农民工住房的供给责任,城市住房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错位。通过制度与政策改革,逐步提高城市住房的可支付性,使政府、市场、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成为农民工住房的供给主体。
关键词:
农民工住房 供给需求 住房需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志 邱萍 张皓
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城市居民的社会信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重庆市城市居民社会信任存在以下特征:多数城市居民呈现出既有善心又有戒心的信任冲突心理;城市居民人际信任呈现出"以亲属信任为核心、熟人信任为中层、陌生人信任为外层的信任水平由内向外递减的洋葱结构";不同代际人群的社会信任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熟人信任比制度信任更能预测陌生人信任。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居民社会信任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社会信任 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刚
根据我国10个城市的中房指数推算各城市2000年—2008年期间的房价,利用国家城调队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数据,计算各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月供收入比,提出月供消费结余作为辅助判断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结果发现所有样本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普遍较高,其中南京、武汉、深圳、成都和重庆五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比其他5个城市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凤 宗刚
本文通过对广州千户住房调查所获得的一手资料,针对目前住房租购现状,在国内外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立研究框架并选取相应的自变量,提出研究假设,构建住房租购选择的二分类Logistic模型。模型设置了家庭主要特征、经济成本因素以及住房态度因素3大类共9个测量变量,并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年龄、家庭年收入、房价以及房价租金比是影响居民房屋租购的显著因素,学历、性别、婚姻和住房态度表现不显著。其中,年龄越大和家庭年收入越高,购买住房的倾向较高;房价和房价租金比越高,租房的倾向越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翔华 魏端 李强
本文以我国10个典型城市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居民住房租买选择意愿。一方面,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城镇居民住房租买选择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应用影响指数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研究发现,不同城市影响居民租买选择的因素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都不尽相同,分区域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出城镇居民住房租买选择的差异性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和区域更加突出。本文建议针对居民租买选择城市间差异应分城施策、分类调控,并对不同类型城市关于发展租赁市场、保障房供应模式和去库存等问题给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振坡 游斌 王丽艳
选取天津市中心城区二手商品住房市场截面数据,基于Hedonic价格模型,对城市居民住房市场需求偏好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便捷公共交通、医疗服务设施、居住环境、住房规划设计等住房品质要素有较高偏好。在我国住房市场由数量供需平衡向品质供需结构匹配的转型期,相关各方应从不同层面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共同促进住房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匡萍
住房保障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公共政策。这一制度实施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生存权、居住权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然而在住房市场化、商品化的今天,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城镇居民实际支付能力与适宜的住房标准价格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稳定社会秩序,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财税政策安排以解决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问题。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住房公积金 经济适用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伟轩
本文研究了北京、上海、南京等五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特征,指出大城市保障性住房普遍存在空间选址偏僻、大规模集中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大城市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在偏远郊区可能导致社会隔离与排斥加剧、出现城市贫民区与贫困文化、贫困的代际延续与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重置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配格局,维护城市空间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建议推行保障性住房配建模式与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红忠 侯亚萌
利用有序logit模型,以居民相对住房条件为衡量指标,分析了住房因素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住房条件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且重要的影响;对于相对住房条件已经达到较好水平的居民,其相对住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可显著提升其居住满意度,但对其幸福感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住房攀比 相对住房条件 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