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9)
- 2023(16730)
- 2022(14050)
- 2021(12956)
- 2020(10610)
- 2019(24614)
- 2018(24277)
- 2017(47565)
- 2016(25627)
- 2015(28895)
- 2014(29077)
- 2013(28297)
- 2012(25732)
- 2011(22849)
- 2010(22521)
- 2009(20015)
- 2008(19038)
- 2007(16510)
- 2006(14400)
- 2005(12444)
- 学科
- 济(102436)
- 经济(102319)
- 管理(72534)
- 业(67364)
- 企(55019)
- 企业(55019)
- 方法(48170)
- 数学(42396)
- 数学方法(41858)
- 中国(29200)
- 农(28197)
- 财(25804)
- 业经(22942)
- 地方(21965)
- 学(21296)
- 制(21189)
- 贸(21167)
- 贸易(21158)
- 易(20616)
- 银(19818)
- 银行(19779)
- 农业(18921)
- 环境(18703)
- 行(18679)
- 理论(16469)
- 和(16045)
- 融(15847)
- 金融(15845)
- 务(15625)
- 财务(15544)
- 机构
- 大学(353450)
- 学院(351293)
- 管理(142702)
- 济(141122)
- 经济(138052)
- 理学(124199)
- 理学院(122876)
- 管理学(120628)
- 管理学院(119996)
- 研究(113930)
- 中国(88031)
- 京(74562)
- 科学(70439)
- 财(63280)
- 农(56226)
- 所(54718)
- 中心(53618)
- 业大(52907)
- 财经(51550)
- 江(50468)
- 研究所(50169)
- 经(47139)
- 北京(46239)
- 范(46144)
- 师范(45711)
- 农业(43939)
- 经济学(43356)
- 院(42170)
- 州(41744)
- 经济学院(39389)
- 基金
- 项目(250842)
- 科学(198399)
- 基金(183575)
- 研究(182764)
- 家(159283)
- 国家(158003)
- 科学基金(137458)
- 社会(116675)
- 社会科(110677)
- 社会科学(110649)
- 基金项目(98043)
- 省(97376)
- 自然(89767)
- 自然科(87701)
- 自然科学(87683)
- 自然科学基金(86059)
- 教育(83891)
- 划(81917)
- 资助(74958)
- 编号(74198)
- 成果(58201)
- 重点(55663)
- 部(55242)
- 发(53087)
- 创(51837)
- 课题(50171)
- 创新(48442)
- 国家社会(48339)
- 科研(48232)
- 教育部(47774)
- 期刊
- 济(145620)
- 经济(145620)
- 研究(103079)
- 中国(62652)
- 学报(54166)
- 科学(50374)
- 农(50269)
- 管理(50117)
- 财(46972)
- 大学(41933)
- 学学(39414)
- 融(37107)
- 金融(37107)
- 教育(37006)
- 农业(33725)
- 技术(30978)
- 业经(24430)
- 财经(24255)
- 经济研究(23304)
- 问题(21133)
- 经(20663)
- 图书(18885)
- 理论(17300)
- 业(17048)
- 科技(16647)
- 技术经济(16413)
- 实践(15952)
- 践(15952)
- 版(15892)
- 现代(15818)
共检索到506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孟玉洁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低碳"一词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广州、中山、深圳和珠海4个城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14个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状况、交通出行状况与城市背景的关系、居民收入水平对交通出行方式的影响以及居民低碳意识对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了交通出行"低碳"化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根据不同城市的背景促进交通出行低碳化、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
低碳 交通出行 调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煜华 甄峰
提出出行质量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试图从居民的角度提出一套评价城市居民交通出行质量的指标体系。通过抽样评价、定量评价及定性评价相互综合的方法评价城市居民交通出行质量,并以广东清远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操作性,根据研究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此进行调整与完善。希望能为今后城市交通的政策制定及建设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
交通出行 出行质量 指标体系 清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枫 张琰
在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拓展的基础上,选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为样本,分析了环境问题意识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居民低碳出行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环境问题意识均有助于提升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并通过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枫 张琰
在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拓展的基础上,选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为样本,分析了环境问题意识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居民低碳出行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环境问题意识均有助于提升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并通过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咏喜 李贵才 林姚宇 段仲渊
居民出行碳排放是人类活动主要碳排放来源之一,土地利用作为居民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提出了居民出行的需求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具有总体上的锁定作用,这一需求在特定交通供给和个人家庭情况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不同的出行行为,并最终影响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总量和结构。土地利用影响交通出行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开发强度、土地混合利用、交通出行可达性等方面。土地利用是控制和减少交通出行碳排放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好的城市空间结构、高强度、良好的土地混合利用以及好的交通可达性等为控制和减少交通出行碳排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组织的基础,但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采取一定的交通出行政策限制私人汽车出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峰
本文基于对上海市停车收费现状的调查,指出影响停车收费价格制定的因素,通过对驾车出行人群支付停车费用的意愿分析,证明了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制定合理停车收费标准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停车收费 交通行为 意愿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庆琦 肖伟 朱焕亮
低碳出行倾向是低碳出行行动的前因。为引导城市居民选择低碳出行,有必要研究其低碳出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合出行行为决策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和有限理性理论,归纳出6类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倾向影响因素:公交友好、情境依赖、时间感知、价格感知、学习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在此基础上,对6类因素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路径分析模型。研究证实了6类因素对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倾向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庆琦 肖伟 朱焕亮
低碳出行倾向是低碳出行行动的前因。为引导城市居民选择低碳出行,有必要研究其低碳出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合出行行为决策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和有限理性理论,归纳出6类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倾向影响因素:公交友好、情境依赖、时间感知、价格感知、学习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在此基础上,对6类因素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路径分析模型。研究证实了6类因素对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倾向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维军 罗玉
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发展"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需要居民广泛参与和行动。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是否会影响其出行方式,促进其低碳出行呢?基于620位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利用Binary Logistic模型,探讨了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其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1)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出行方式没有积极影响;(2)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主要受性别(X1)、年龄(X3)、家庭平均月收入(X5)、居住地距最近公共交通设施的距离(X9)、居住地与目的地的距离(X10)因素影响,其中居住地距最近公共交通设施的距离(X9)影响最大...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气候变化 风险 认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鹏 江书平 曹秀芬
文章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阐述了使用自行车出行对低碳城市建设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城市治理雾霾的重要意义;基于对586名城市居民调查,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城市居民选择自行车出行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家庭平均月收入、自行车出行的便利性、公交线网密度、低碳城市建设影响日常生活认知等对城市居民选择自行车出行有显著影响。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昔保 陈爽 杨桂山
随着能源问题及全球变化关注,城市居民出行交通碳排放研究已成为多学科关注焦点。选择南京、宁波和常州作为长三角典型城市,基于典型居住小区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的城市居民出行基础数据,估算与分析城市居民出行碳排放特征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长三角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出行交通碳排放约1 121.9kg CO2/人,日常通勤和远距离出行碳排放量之比为75∶25;城市居民日常通勤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交通方式、出行距离、家庭年收入、年龄和性别;远距离出行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出行距离、交通方式和家庭年收入。建议采用差别化的行政干预和经济杠杆有效调控家庭小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鼓励小排量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
关键词:
碳排放 影响机理 交通 长三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文凯 周业安
本文使用零点和天则经济研究所共同进行的居民入户调查数据,首次定量分析居民呼吁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腐败程度和呼吁方式并没有显著的关系;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主动与居民沟通,能够显著提高居民的公开呼吁意愿;政府工作人员粗暴执法如城管暴力执法、不正当行为和官员使用特权容易使居民选择不公开的呼吁表达方式;政府相关信息透明度的下降,将促使居民不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新闻自由度的提升,可以促进公开呼吁;居民间和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将促使公民不公开呼吁。其他公民权益保障、个人经历和家庭特征等都影响居民的呼吁方式。并且,这些结论在变化方法和变量的情况下是稳健的。本文的这些结论对于指导政府行为的意义是直接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涛 王琳
在我国,对交通间题的社会学研究还刚刚起步。笔者曾就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心理分析作过一些初步尝试,探讨了城市居民出行选择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在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居民出行选择过程中的行为心理表现(见参考文献⑥)。为了对此问题作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实证分析,最近我们结合马鞍山市交通规划在该市作了一次社会咨询调查。本文是对调查成果的分析总结,期望能从中窥视到形成城市交通特征和问题的深层根源,从而诱导我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我国城市居民出行心理特征及其原因分析所谓居民出行行为心理实际是人们在出行之前和出行之中的一系列选择决策过程,它包括为什么要出行,在什么时候出行,采用什么方式出行,选择什么路线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清 陶小马 杨鹏
本文从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基本行为特征出发,将居民出行总成本分为出行货币成本、出行时间厌恶成本、出行时间机会成本三部分,采用经济学局部均衡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按照出行成本最小化原则设定目标函数,并引入城市空间规模、收入水平、交通政策、交通状况等外生变量,分析了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内生决定与外生影响机制及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城市空间规模扩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仅通过增加道路资源供给解决道路拥堵问题的交通政策,都将促使居民选择以个体机动化交通方式(主要指私人小汽车)为主的出行方式组合,并提高居民出行的碳排放水平;公交票价优惠、缩短居民公交出行时间等"公交优先"的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国柱 朱坦 卢笛音
低碳发展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模式,低碳发展除了相关技术的支撑外,还必须依托人们的"低碳生活"来实现。"低碳生活"是一种简约、环保、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城市居民作为城市生活的最小单元,市民的低碳意识决定了低碳生活的效率和实践情况。本文主要从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消费三个高能耗方面对天津市民低碳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并从天津市民低碳认知、低碳参与和低碳支持等角度对低碳意识进行研究分析,从个人、政府、环保组织、新闻媒体、企业和社区等多维度提出了综合性的提高市民低碳意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意识 低碳交通 低碳建筑 低碳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