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76)
2023(17834)
2022(15571)
2021(14241)
2020(12159)
2019(27896)
2018(27225)
2017(52207)
2016(28520)
2015(31993)
2014(31660)
2013(30888)
2012(28325)
2011(25445)
2010(25208)
2009(22912)
2008(22076)
2007(19132)
2006(16689)
2005(14260)
作者
(84373)
(70246)
(69609)
(66262)
(44489)
(33666)
(31641)
(27613)
(26880)
(24795)
(23840)
(23736)
(22376)
(21884)
(21859)
(21494)
(21400)
(20941)
(20224)
(20103)
(17452)
(17000)
(16941)
(16157)
(15745)
(15535)
(15403)
(15346)
(14168)
(14078)
学科
(110380)
经济(110221)
管理(79618)
(74480)
(61028)
企业(61028)
方法(52704)
数学(46275)
数学方法(45655)
中国(30409)
(29727)
(28270)
(26001)
业经(24257)
地方(23279)
(20216)
农业(19931)
(19736)
贸易(19729)
(19100)
理论(17889)
环境(17513)
(17316)
财务(17241)
技术(17230)
财务管理(17206)
(16717)
企业财务(16303)
(15723)
银行(15647)
机构
大学(402219)
学院(398025)
管理(155709)
(154311)
经济(150904)
理学(136146)
研究(135565)
理学院(134537)
管理学(131815)
管理学院(131100)
中国(98175)
科学(88814)
(87242)
(73596)
(68640)
(68474)
业大(66893)
研究所(63293)
中心(62084)
农业(58215)
(56708)
财经(55840)
北京(54507)
(52338)
师范(51655)
(51069)
(49721)
经济学(46581)
(45730)
技术(42390)
基金
项目(286909)
科学(223958)
基金(208469)
研究(200574)
(185473)
国家(183990)
科学基金(156768)
社会(126171)
社会科(119472)
社会科学(119438)
(111240)
基金项目(111032)
自然(105667)
自然科(103218)
自然科学(103185)
自然科学基金(101291)
(95683)
教育(92071)
资助(85838)
编号(80065)
重点(64816)
成果(63276)
(62016)
(60323)
(59310)
科研(55956)
创新(55489)
课题(55164)
计划(54804)
大学(52691)
期刊
(160056)
经济(160056)
研究(112001)
学报(73799)
中国(72993)
(65231)
科学(64211)
大学(55079)
管理(54502)
学学(51993)
(50891)
农业(44646)
教育(41103)
技术(32846)
(30424)
金融(30424)
财经(26578)
业经(26431)
经济研究(26217)
(22877)
(22791)
问题(22384)
图书(21192)
科技(20430)
(20300)
业大(20054)
技术经济(17963)
资源(17921)
理论(17918)
统计(17888)
共检索到565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沈瑞英  赵志远  
本文通过对北京、天津和上海的数据分析,从社会经济和工作、社会公平和流动、社会冲突和治安以及社会信任和外部风险4个层面,探讨了影响城市居民社会生活主观满意度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有无工作、是否具有住房产权、对不公平事件的遭遇和对收入合理性的感知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社会生活主观满意度的显著性因素;社会公平和流动的模型在解释主观满意度效力上高于社会经济和工作变量模型,表明注重社会公平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大松  张永春  张怡  
文章基于天津市628份问卷调查的数据,用五点量表法测定居民对公共投资的满意度,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公共投资满意度的因素,再构建Ordinal 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公众对城市基础设施和教育科研类指标满意度较高,对医疗卫生指标和整体性指标的满意度较低;公众的满意度主要受公共投资资金的使用透明度和规范性、公共投资的规模、公共投资项目的范围等因素影响。因此,应当注重公共投资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提高养老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来提高投资满意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衣华亮  王培刚  
根据2004年对全国东中西部八个省会城市居民进行的主观生活质量即生活满意度的抽样调查,运用因素分析法和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其中对总体生活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分别是"工作单位满意度"、"公共政策满意度"、"自我发展满意度"和"家庭与社会关系满意度"等方面。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不同婚姻状况、收入、年龄、文化程度的居民在不同领域的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辉  陈琳  李丽华  
随着90后员工逐渐成为就业大军,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机构开始关注90后就业中的问题,尤其是90后员工的忠诚度问题。本文以90后员工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90后员工的行为特征,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和福建30家企业580位员工工作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企业工作环境、薪酬福利、个人兴趣、企业培训、个人成就感以及团队合作这6大因素对90后员工忠诚度有正向影响;研究发现90后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排序为企业工作环境最高,薪酬福利次之,个人成就感影响最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辉  陈琳  李丽华  
随着90后员工逐渐成为就业大军,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机构开始关注90后就业中的问题,尤其是90后员工的忠诚度问题。本文以90后员工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90后员工的行为特征,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和福建30家企业580位员工工作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企业工作环境、薪酬福利、个人兴趣、企业培训、个人成就感以及团队合作这6大因素对90后员工忠诚度有正向影响;研究发现90后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排序为企业工作环境最高,薪酬福利次之,个人成就感影响最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崔燚  宋顺锋  
住房分化作为经济利益分化的重要标志,影响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基于《2017年天津市住房与交通调查问卷》数据,构建潜在类别模型及嵌套回归模型,刻画城市住房分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天津市居民住房分化已形成"三阶四级式"的橄榄型结构;(2)住房分化层次与年龄呈现倒"U"型关系;(3)户籍、单位性质、受教育程度对住房分化层次有显著影响;(4)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对住房层次的提高影响显著。因此,应针对城市内特定人群,进行分层分类的政策扶持、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将外来人口纳入保障体系、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敏  王磊  
社会福利满意度是衡量福利需求满足程度和福利水平的"风向标",其影响因素分析对于提高社会福利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价值。文章根据辽宁省沈阳、阜新两市居民抽样调查数据,对影响城市居民社会福利满意度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制度设计对城市居民社会福利满意度影响最大,既有正的直接影响又有正的间接影响;福利需求缺口对城市居民社会福利满意度具有负的直接影响,同时福利需求缺口还在制度设计对社会福利满意度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福利预期对社会福利满意度具有负的直接影响;居民的福利政策认知虽对社会福利满意度直接影响不显著,但通过福利预期对社会福利满意度具有正的间接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党云晓  张文忠  余建辉  谌丽  湛东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重视自身生活的幸福程度。学术界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注虽然由来已久,但是鲜见从地理学角度出发的研究,尤其是评价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本文以北京为例,基于大规模问卷调查,构建了个体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框架,分析了不同社会属性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度了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社会经济属性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明显;制度因素对个体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拥有本地户口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外地户口居民;工作时间和通勤时间的增加都能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迁居能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然而频繁迁居和更换工作却会降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双良   赵晓霞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破解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难题的突破口。以天津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影响大城市青年人群体保障性租赁住房居住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更好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研究发现:天津市青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满意度级别为“一般满意”,青年租赁住户对设施配置与服务、政策感知的满意度较高。针对青年租赁住户满意度较低的几个指标,应通过优选建筑材料、优化住房选址、适度开发较大面积住房、优化户型设计、合理定价以及加强社区治理等多方式提升城市青年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居住满意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莉莉  王其源  
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满意度是衡量社会保障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2016年上海社会质量调查"数据,首先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然后使用ISM模型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与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参与状况、家庭支持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地位、公平感对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保障项目参与状况和公平感是表层直接因素;城市居民健康状况是中层间接因素;家庭支持状况和社会地位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岩  
作为城市交通领域的创新,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然而,在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各大单车运营商对车辆的过度投放、底线竞争,引起乱停乱放、管理困难、儿童骑行、用户信息、财产与人身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南昌市民满意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市民总体满意度一般,对单车管理情况的满意度最低,对收费情况的满意度最高。本文通过构建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类型人群满意度的差别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类型人群的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合回归结果本文提出应加强对单车摆放的管理;控制合理的停放点数量;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合理摆放;完善开锁设计,避免12岁以下未成年人上路骑行等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楼嘉军  徐爱萍  岳培宇  
文章以位于长江流域东中西部的上海、武汉和成都三个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居民休闲生活满意度为切入点,结合市场调查的统计数据,从居民休闲环境和休闲活动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和比较,并对相关特点和差异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明  杨炳成  
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虽然已有多年,但基于居民个性特征的研究却不多见。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采用吉林省长春市的调查数据,综合探索城市居民的个性和社会关系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的包容特征正向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社会资本中的信任和归属感均正向显著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从研究结果中也可看出,文化的魅力在于其独特性,在打造区域经济影响力的同时,也应致力于对包容等文化的塑造,从而在构建区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对于丰富幸福感理论,有效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贾宾  翟婧彤  
厘清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特征,揭示其内在规律,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重要依据。基于天津市居民通勤特征调查,综合考虑智能手机信息化效应,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典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个人属性、家庭现状、住房类型、职住地附近公共交通环境等因素对居民通勤方式与通勤时间作用显著,现阶段地铁分担率较低,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覆盖不足;智能手机的信息化效应对公共交通模式较为显著,对居民通勤时间、路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促进职住平衡、减轻低收入群体通勤负担、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翟婧彤  宋顺锋  
分析城市居民通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交通问卷调查,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属性对于通勤特征有较大影响;全过程通勤效率有待提升;慢交通和公共交通发展滞后、职居失衡等问题凸显。应从提升公交分担量、提升全过程通勤效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变革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