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9)
- 2023(11230)
- 2022(9831)
- 2021(9122)
- 2020(7446)
- 2019(17396)
- 2018(17306)
- 2017(33760)
- 2016(18320)
- 2015(20563)
- 2014(20520)
- 2013(20269)
- 2012(18537)
- 2011(16633)
- 2010(16494)
- 2009(14469)
- 2008(13872)
- 2007(11779)
- 2006(10305)
- 2005(8680)
- 学科
- 济(73939)
- 经济(73849)
- 管理(52950)
- 业(47751)
- 企(39542)
- 企业(39542)
- 方法(34096)
- 数学(29660)
- 数学方法(29358)
- 中国(20896)
- 农(18341)
- 学(17308)
- 地方(16309)
- 环境(16253)
- 财(16188)
- 业经(15217)
- 和(12752)
- 农业(12357)
- 贸(11961)
- 贸易(11956)
- 理论(11921)
- 划(11804)
- 易(11563)
- 技术(10924)
- 制(10588)
- 务(10148)
- 财务(10090)
- 财务管理(10070)
- 企业财务(9552)
- 教育(9470)
- 机构
- 大学(258158)
- 学院(254889)
- 管理(105715)
- 济(99822)
- 经济(97536)
- 理学(92635)
- 理学院(91567)
- 管理学(90058)
- 管理学院(89606)
- 研究(85162)
- 中国(59717)
- 京(55255)
- 科学(54449)
- 财(42589)
- 所(41754)
- 业大(39293)
- 农(38992)
- 研究所(38561)
- 中心(38011)
- 财经(35349)
- 江(34826)
- 范(34682)
- 北京(34630)
- 师范(34401)
- 经(32268)
- 院(31440)
- 农业(30575)
- 经济学(29328)
- 州(28637)
- 师范大学(28281)
- 基金
- 项目(185000)
- 科学(146084)
- 基金(135290)
- 研究(134183)
- 家(118490)
- 国家(117258)
- 科学基金(101117)
- 社会(84638)
- 社会科(80209)
- 社会科学(80185)
- 基金项目(73484)
- 省(71492)
- 自然(66899)
- 自然科(65314)
- 自然科学(65302)
- 自然科学基金(64096)
- 划(60708)
- 教育(60469)
- 资助(54560)
- 编号(54252)
- 成果(42773)
- 重点(40890)
- 部(40455)
- 发(39209)
- 创(38174)
- 课题(36697)
- 创新(35605)
- 科研(35521)
- 教育部(34675)
- 国家社会(34532)
- 期刊
- 济(104023)
- 经济(104023)
- 研究(73694)
- 中国(42625)
- 学报(40443)
- 科学(38556)
- 管理(36797)
- 农(34500)
- 大学(30385)
- 财(29775)
- 学学(28593)
- 教育(26641)
- 农业(24721)
- 技术(20764)
- 融(16668)
- 金融(16668)
- 业经(16588)
- 财经(15972)
- 经济研究(15948)
- 问题(15308)
- 图书(14421)
- 经(13544)
- 科技(13330)
- 理论(12682)
- 业(12653)
- 资源(12420)
- 现代(12023)
- 技术经济(11903)
- 实践(11865)
- 践(11865)
共检索到354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秦耀辰
家庭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基于微观视角,采用多段抽取的方法从南阳市一商业居住区内选取128户家庭进行住户的调研,针对具有不同的家庭规模、家庭收入、房屋所有权、家庭成员节能意识及能源知识掌握程度的家庭,分别分析了其直接能耗CO2排放量和结构上的差异。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得到了家庭成员节能意识强烈度、家庭人口、家庭成年人平均文化程度、能源知识掌握程度等是造成同一居住区内家庭CO2排放差异的显著性因子,家庭成员节能意识的强烈程度、能源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家庭直接能耗CO2排放量呈负相关,因此,加强对居民的能源知识的普及和节能意识的强化可以降低家庭直接能耗的CO2排...
关键词:
碳排放 家庭直接能耗 影响因素 居住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艳 秦耀辰
家庭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热点研究课题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家庭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研究,对国际上近20年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将国际上对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归纳为自上而下模型、自下而上模型及综合模型三大类,并对各种模型进行了评价;国际上对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于家庭外部环境、家庭特征及家庭成员3个方面。分析表明: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由简单走向综合;所用数据由历史统计数据到与微观住户调研数据相结合;研究的层面由国家(地区)、城市、社区向家庭内部全面展开;分析的视角由单一的宏观分析,到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基本反映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的最新态势的同时,提出了我国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茹 何爱 吕拉昌
从家庭消费视角,通过对广州3个不同区位类型社区的问卷调查,从交通出行、家庭能耗、垃圾消耗3个方面分析其碳排放的特征,并对不同社区的碳排放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郊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最高,城乡结合部家庭碳排放最低,市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居中,社区用电的碳排放量最高,最后分析了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家庭消费 社区 碳排放 空间差异 广州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悦 李锋 孙晓
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新的增长点,中国家庭直接和间接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占有率逐渐扩大的趋势明显,为国家实现减排目标带来难题。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在整理归纳家庭消费碳排放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明确碳排放系数法、投入产出法、生命周期评价法和消费者生活方式法的主要内容与适用对象,比较其优缺点与适用情景。指出了在实证分析中影响研究结果的4个主要因素:问卷数据有效性、家庭消费行为模式差异性、社区影响和回弹效应。发现2009年以来,家庭碳排放研究成果逐年递增,基于宏观统计数据的研究成果显著多于微观调查研究;碳排放系数法和投入产出法是最常用的2种碳排放核算方法,具体应用则取决于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获取性;充分考虑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适当优化核算方法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度。本文可为今后城市家庭消费碳排放研究视角与方法提供参考,为城市家庭碳排放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娜娜 赵月 王军锋
估计和预测城市居民收入变化对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对城市家庭消费部门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估计了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家庭三类能源消费的直接碳排放量,建立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识别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增长和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储蓄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庭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城市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增加会抑制家庭燃气碳排放的产生,但对于城市家庭用电碳排放和城市家庭采暖碳排放,则表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娜娜 赵月 王军锋
估计和预测城市居民收入变化对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对城市家庭消费部门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估计了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家庭三类能源消费的直接碳排放量,建立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识别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增长和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储蓄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庭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城市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增加会抑制家庭燃气碳排放的产生,但对于城市家庭用电碳排放和城市家庭采暖碳排放,则表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怡涵 牛叔文 沈义 胡莉莉
人口发展是影响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而生活用能作为终端能源消费对总能源的消费结构、供求关系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中国1997-2010年30个省份的动态及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人口发展与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消费水平成为导致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和碳排放升高主要的影响因子,而提高电力使用百分比和城镇化率抑制其增长。老龄化率及家庭规模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治 李培 郭菊娥 曾先峰
我国城市化发展既提高了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同时又增加了碳排放。本文使用56个城市的微观家庭数据,在各个城市层面上建立不同类型能源消耗的行为方程,对包含固定收入、家庭规模和户主年龄的标准家庭居住碳排放进行有效的估算,同时对跨城市差异进行分析解释。结果表明,在以标准家庭居住碳排放为唯一衡量标准时,东川市和蚌埠市是碳排放最少的城市,而新乡市与郑州市则是碳排放最多的城市,很多低排放城市位于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的南侧,大城市排放要高于中小城市。通过对城市收入弹性的估算,发现相对富裕的家庭会增加消耗清洁燃料。一个家庭从低排放城市移动到高排放城市造成的环境成本占家庭年均收入的6.6%,同时低密度城市发展模式以及...
关键词:
居住碳排放 标准家庭 收入弹性 环境成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恬 陈远生 杨琪
城市居民家庭用水的能源消耗是水系统终端消费环节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典型测试和问卷抽样调查,对全国9个城市的家庭用水能耗强度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影响家庭用水能耗强度的环境因素、家庭自身因素和设备技术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各研究区域的用水能耗强度介于(11.04~20.78)k Wh/m3之间;大部分研究区域冬季能耗强度显著大于夏季。气温是影响家庭用水能耗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气温越高,室内温度和出水温度越高,家庭用水能耗强度越低。家庭自身因素方面,收入水平、水费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洗浴频率、家庭节水行为数量与家庭用水能耗强度呈负相关;人均日用水量、洗浴温度与用水能耗强度呈正相关;平房...
关键词:
水资源 城市家庭用水 能耗强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祁神军 张云波 王晓璇
界定建筑业直接能耗及碳排放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直接能耗及碳排放模型。以1995~2009年我国30个省市地区能耗数据为基础,分析建筑业直接能耗及碳排放整体趋势、碳排放的能源空间布局、地理空间布局及时空布局特征。
关键词:
建筑业 直接能耗 碳排放 结构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秀媛 杨新苗 闫琰
我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耗量增长迅速,交通拥堵与排放愈发严重。由于私人小汽车的能源消耗、交通设施的能源消耗统计缺失,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多种能源结构下的能耗统计和碳排放的测算不完善,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使得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经济的影响缺少量化关系。本文从城市电动车、新能源车运用形成新的能源消费特点,对公共交通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测算方法分析。提出城市交通系统节能减排措施及政策建议,为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国际对比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政策制定提供基础信息,并以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为例,测算全生命周期能耗及排放总量和强度。
关键词:
交通能耗 公共交通 碳排放 统计指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江海燕 肖荣波 吴婕
城市居住社区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尺度的碳减排研究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广州33个小区2045个家庭的调查数据定量研究城市家庭碳排放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1)家庭碳排放结构为能源:物质:交通近似于6:2:2;(2)住房面积、家庭人口数、区位、小区规模(容积率)、空调功率、小汽车数是各项碳排放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3)除了家庭平均年龄、房屋朝向、空调设置温度与碳排放量呈负相关之外,其他因子均呈正相关。期望通过规划设计手段,改进直接可控变量、引导间接可控变量,综合城市规划和管理多种手段、多个尺度的合力,塑造低碳社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超
本文利用我国2006年74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各个城市一个标准家庭的碳排放进行了有效估算并进行排名。结果表明,在以标准家庭碳排放为唯一衡量指标时,淮安和宿迁是最"绿色"的城市,大庆和牡丹江是最"灰色"的城市;即使在最"灰色"的城市大庆,一个标准家庭产生的碳排放量也仅是美国最"绿色"城市圣地亚哥的1/5;城市人口规模、人口增长、收入、气温和城市化发展模式等因素对碳排放均有影响,家庭碳排放量与一月份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碳排放 标准家庭 估算 气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中文 赵井会 高朋钊
文章以1990~2009年的能源消耗原始数据为样本,从能耗角度分析了CO2的排放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和统计检验,确定了碳排放测度模型,并对未来五年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碳排放 能耗 测度方法 低碳经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荣培君 张丽君 刘荣增 秦耀辰 郑智成
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可持续交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借助大样本调查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城市快速扩张的典型中小城市河南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ESDA、GWR等空间统计和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内部家庭出行碳排放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开封市家庭出行碳排放的高值集聚区大多分布于城市的外圈层,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城市蔓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增加的驱动效应;(2)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局部空间差异反映出城市快速扩张区域新建商品房小区职住分离、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发展不匹配的现象,以及城市发展缓慢区域大型购物场所等便民服务设施缺失等问题;(3)家庭出行碳排放的不均衡性明显,但收入水平并非决定因素,小汽车的拥有量、出行距离、出行频率以及机动车出行比重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教育出行距离比职住距离影响更甚,说明伴随着家庭对教育的不断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有待改善;(4)除男主人出行频率对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外,其余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均明显存在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相一致的东西带状渐变的空间分布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