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6)
2023(9245)
2022(7982)
2021(7301)
2020(5998)
2019(13507)
2018(13387)
2017(25174)
2016(13786)
2015(15297)
2014(14660)
2013(14428)
2012(13210)
2011(11808)
2010(11700)
2009(10798)
2008(10057)
2007(8700)
2006(7633)
2005(6464)
作者
(38073)
(31526)
(31343)
(29868)
(20026)
(15356)
(14469)
(12332)
(12303)
(11225)
(10905)
(10559)
(10045)
(9964)
(9582)
(9545)
(9532)
(9259)
(9227)
(9024)
(7836)
(7677)
(7615)
(7360)
(7094)
(7062)
(6974)
(6854)
(6498)
(6422)
学科
(56380)
经济(56336)
管理(34593)
(29840)
(22943)
企业(22943)
地方(19340)
方法(19031)
(16750)
中国(16441)
数学(16330)
数学方法(16075)
业经(13483)
(11776)
农业(11349)
产业(10340)
环境(10144)
(9717)
地方经济(9260)
(8482)
(8290)
贸易(8282)
理论(8235)
技术(8208)
(8143)
城市(7914)
(7860)
(7618)
(7412)
资源(6505)
机构
学院(182102)
大学(177333)
(68432)
管理(68334)
经济(66623)
研究(63986)
理学(58339)
理学院(57538)
管理学(56381)
管理学院(56054)
中国(46403)
科学(42545)
(39964)
(31779)
(31492)
中心(30401)
研究所(28810)
业大(28775)
(28660)
(28602)
(26601)
师范(26337)
农业(24954)
北京(24583)
(24578)
(23386)
财经(22823)
师范大学(21103)
技术(20894)
(20607)
基金
项目(129723)
科学(101309)
研究(95177)
基金(90428)
(79304)
国家(78661)
科学基金(67202)
社会(59039)
社会科(55941)
社会科学(55927)
(53312)
基金项目(49084)
(44906)
自然(43408)
自然科(42214)
自然科学(42198)
教育(41711)
自然科学基金(41346)
编号(39680)
资助(35127)
(30702)
成果(30376)
重点(29693)
课题(28282)
(27071)
(26255)
创新(25341)
发展(24363)
计划(24284)
科研(24147)
期刊
(80700)
经济(80700)
研究(51014)
中国(38270)
(28945)
科学(26996)
学报(26544)
管理(23124)
(21737)
农业(20439)
教育(19578)
大学(19553)
学学(18417)
技术(16594)
业经(15602)
(12239)
金融(12239)
资源(12214)
问题(12170)
经济研究(11923)
(11453)
(10560)
科技(9785)
财经(9683)
城市(9653)
现代(9362)
图书(8948)
(8668)
(8621)
技术经济(8327)
共检索到269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义  
在城市安全规划的框架下,加入产业安全规划的内容,与土地利用安全规划相互融合,创新的开展产业功能区用地评价对发现产业功能区土地安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城市安全、规划框架、土地利用及产业发展,将产业功能区作为城市安全的关键所在,以武汉市光谷生物城为例,构建产业功能区土地利用安全评价的方法、体系和模型。结果显示:光谷生物城土地利用安全方面存在绿地及防护用地偏少、抗灾减灾服务用地预留不足、建筑布局未满足风险防控要求等问题。建议应首先安排高水平科研机构用地,其次优先安排专业服务机构用地,最后为企业提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义  
在城市安全规划的框架下,加入产业安全规划的内容,与土地利用安全规划相互融合,创新的开展产业功能区用地评价对发现产业功能区土地安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城市安全、规划框架、土地利用及产业发展,将产业功能区作为城市安全的关键所在,以武汉市光谷生物城为例,构建产业功能区土地利用安全评价的方法、体系和模型。结果显示:光谷生物城土地利用安全方面存在绿地及防护用地偏少、抗灾减灾服务用地预留不足、建筑布局未满足风险防控要求等问题。建议应首先安排高水平科研机构用地,其次优先安排专业服务机构用地,最后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的安全用地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金  
转型时期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既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资源环境"紧约束"的挑战,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也是为了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汉阳区的用地概况汉阳区是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区工业基础扎实,但服务业发展不足,目前正经历传统产业腾退,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新旧交替关键时期。从土地利用来看,增量开发与存量改造并重。目前土地利用中待建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怡  周悦  李佳宸  彭静  徐晓艺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空间存在的关于人与环境之间不和谐的现状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韧性理念的相关研究,将韧性城市的概念付诸于社区空间,从社区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设计上实现韧性建设,以此提升社区空间应变力。结合武汉市后疫情环境下光谷青年城社区空间现状,从公共空间布局和环境构成出发,以多功能、灵活性的空间布置和模块化、应变性的设施设计实现社区应对环境冲击时的动态平衡,完成社区韧性构建。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活力单元,在发展建设中同样具有应对和抵御环境变化的重大责任,在后疫情环境下,构建韧性社区是对该类突发性灾变给社区空间带来的影响进行及时缓解和调整,以此保障社区系统的平衡状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韦  熊向宁  王芳  黄广生  
研究目的:基于国家行业规程对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及土地定级技术路线进行再认识,并提出一种兼顾城市规划影响的城镇土地定级技术途径。研究方法: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地价潜力模型,揭示城市规划对土地质量的综合影响,基于模型测算结果提炼成城市规划因素因子,纳入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体系后参与多因素综合评价确定土地级别。研究结果:城市规划通过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综合部署各项城市建设对土地价值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兼顾城市规划因素的土地定级技术路线不仅能克服传统土地定级的局限,而且对现有国家规程的技术框架进行了扩展。研究结论:武汉市商业用地定级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技术路线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雪晶  姜广辉  付晶  霍荟阁  张凤荣  
研究目的:在全面分析国土空间承载效率、国土开发支持能力及其匹配关系的基础上,考察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时空分异规律,揭示北京市国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未来国土开发利用的建议。研究方法: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国土开发强度概念的界定,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国土开发强度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具有大都市共性,开发强度较大,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并存在与自然本底条件、城市化进程、首都功能不匹配等问题。研究结论:北京未来应充分考虑首都国土空间独有的战略价值,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国土开发,严格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同时,对不同的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佳雨  蔡秋阳  楚建群  杜雁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评估各街道的防灾能力、分布特征和疏散流距离成本,利用人口潜能模型和防灾避险疏散流模型的标准化差值,分析了武汉市中心城区各街道人口与绿地的分布状况及其空间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的人口潜能呈同心圆结构分布,以武汉市的老城区为中心,逐层降低;其绿地防灾避险疏散流分布无明显规律,各街道差异明显;武汉市整体的绿地防灾避险能力较弱,沿江街道的绿地防灾规划不合理,二环与三环线中间街道的人口潜能与防灾避险疏散流匹配较好。筛选出了绿地防灾避险功能有待提高的街区,分析了其落后的原因,提出了增加绿地面积、提升绿地防灾避险能力、完善防灾避险疏散通道三种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熊威  
以合理的尺度和科学的体系开展乡村规划建设,是深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重点关注武汉市在乡村地区开展的"田园功能单元"规划,从背景、概念内涵、实践经验、成效思考等方面,初步分析了"编制管理结合、规划实施一体"的武汉乡村地区规划建设新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正洪  马啸宇  焦洪赞  陈伟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土地资源紧缺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域,生态用地与生产用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由于面积小、选址灵活,既能缓解因加快城市化进程而导致大型公园绿地不足的影响,也能促进对城市中心区域街头空地资源甚至是边角废地的合理利用。针对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中缺乏足够科学性的缺陷,本文提出数据导引下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对手机位置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人口分布的时空特征,采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得到该区域居民对微型公共空间的需求情况,作为其选址的宏观依据,再通过"众规武汉"微信数据,作为公众需求意愿的修正,最后利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具体选址点进行适宜性分析,以之作为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布局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蓓蓓  周舟  晏学丽  
从城市发展阶段来看,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稀缺且存量用地挖潜成本较高,通过多中心、多组团式的空间发展格局来实现人口疏导与区域的均质化发展,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但从现状来看,城市中心城区与新区间基础设施尚未实现完全联通,两者间公共服务水平尚有差距。同时,为达到均质化发展的目标,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由于发展的滞后性,新区地方性财政收入的重要依托仍为房地产,进而导致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蓓蓓  周舟  晏学丽  
从城市发展阶段来看,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稀缺且存量用地挖潜成本较高,通过多中心、多组团式的空间发展格局来实现人口疏导与区域的均质化发展,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但从现状来看,城市中心城区与新区间基础设施尚未实现完全联通,两者间公共服务水平尚有差距。同时,为达到均质化发展的目标,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由于发展的滞后性,新区地方性财政收入的重要依托仍为房地产,进而导致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丽丽  徐鹤  朱坦  吴婧  
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其他规划的科学性,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状况影响重大。本文论述了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开展战略环境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探讨了我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技术思路和技术方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书桥  张国方  
近几年来CNG加气站规模规划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大多数关于CNG站点规模和数量的建设的研究都将经济效益作为指导因素;以武汉市为例,用F-AHP的方法将安全性和便利性也放入指导因素之中,然后通过CNG文献的收集来确定三种不同因素之间的权重,最后结合相关权重和不同因素的标准化方程组成新的目标函数,再根据相关约束条件,确定CNG母站、子站和标准站的数量;旨在对于CNG站点网络的建设给出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而为其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梅  乔亮亮  徐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作为实现城乡互动的主要载体,能否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愈显重要。围绕土地要素的有效供给,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从土地管理视角剖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和利用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武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现状武汉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区位分为城市集中建设区范围内和范围外两类,其中,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较大可能被整村征收转用为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的乡村地区建设用地是城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鄢慧丽  邓宏兵  
介绍了游憩商业区 (RBD)的涵义与研究现状 ,分析了武汉市城市RBD的发展特征与功能定位 ;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作为城市RBD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发展RBD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